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8:03: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39-40

【教材简解】

这部分主要教学内容是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由需要进位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类推出相应的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口算。此外,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例题以两个小朋友购买玩具火车和汽车为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口算方法上的异同,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想想做做”一个安排了7道题。以达到巩固和拓展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目标,并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目标预设】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理念】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重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选择合理的算法;重视学生的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游戏,唤醒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并在生活情境中,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学生在尝试探究过程中,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口算方法。最后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自己读题分析,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创设问题,促进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唤醒旧知

、口算抢答。

6+

8、2+

7、36+

9、32+40+、20+30、30+90、300+900、43+20

交流:说说300+900,(也要数位对齐)。

小结:口算时候也要注意数位的对齐。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唤醒旧知;在抢答中,不但复习了口算也要数位对齐的注意点,还为新学习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在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估算和精算的意义和作用

师口述:同学们去过超市买过东西吗?生活中,买东西是不是预先算好要买的东西一共多少钱,然后正好带那么多钱去买。还是先估计一下每样大概的价钱,然后估计一下总价钱就带钱去买?(生回答)

媒体:汽车2()元,火车4()元

、估算六十多(不进位加法)

师:张老师要买1个玩具汽车和1个玩具火车,作为孩子的生日礼物,我预先打听过了,一个玩具汽车二十几元,一个玩具火车四十几元。

问:张老师至少要付多少元?(指名回答)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师口述:我有可能要付61,62,63---,可能吗?

问:什么时候两种价格相加是六十多?

(生回答个位不进位)

2、估算七十多(进位加法)

问:我可能要付七十多元吗?(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生回答,个位有进位)你能举个例子吗?

师小结:当个位有进位的时候,两种价格相加是七十多。

过渡:我们顾客去买东西,可以估算。但超市里谁不能估算呢?(营业员)

口算,有时候可以估算,有时候需要精算(板书:精算)这要看职业特点

和买东西的多少。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估算结果六十多和七十多,学生认识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区别和联系。并且感受到估算和精算在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三、新探究口算方法

师口述:如果我们要精算出买这两个玩具要付多少钱?我们必须知道商品的确切价格。

问:你能说个例子两个玩具的价格,并且两个一共要付六十几元。

(生:汽车***火车****一共要付***元,教师板书算式)

、教学44+2(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媒体:玩具汽车2元,火车44元)。

⑴问:这样要付多少钱呢?(指名回答)

师: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容易口算吗?

⑵交流口算方法

问:以44+2为例,你是怎么口算的,有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打开口算思路,说出三种口算方法:

① 44+20=64 64+=69

② 40+2=6 6+4=69

③ 40+20=60 4+=9 60+9=69

⑶比较渗透“转化”

师:我们想出了三种口算方法,这三种口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设计思路:有雨学生对口算加法有较多的经验积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习惯主动尽心探索,得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学44+38(有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师口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大家都会算了,那进位加法呢?

(媒体:火车44元汽车2元客车38元)

问:你能找两个一共要付八十几元的玩具吗?(44+38)

⑴问:火车和客车一共要付多少钱?(44+38)

⑵交流口算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① 44+30=74 74+8=82

② 40+38=78 78+4=82

③ 40+30=70 4+8=12 70+12=82

⑶比较渗透“转化”

(和不进位加法一样“都看成整十数来口算”,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比较两种口算的异同

问: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师交流相机小结: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需要注意的是相加时要不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4、适当拓展,解决新问题

师提出要求:根据图中的条,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列式口算)

小结:口算的方法要选择使计算更简便的方法和适合自己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比较不进位加和进位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1

(1)独立完成在书本上,师巡视指导。(师提醒:做口算不要急,要慢慢的,算准确。)

(2)校对答案:师说算式,生答。

(可能出现的错误:2+44,十位上算成2乘4得8;2+49=64没有进位,进位加时容易把进的1忘加。)

(3)师介绍自己的方法:先估一估,再口算。32+7结果是八十多,89;38+7结果是九十多,9

2、想想做做第题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用老师刚刚介绍的方法)

(1)师:3+32,进位吗?和是几十多?(生:六十多)

结果是多少?(生:67)

(2)剩下的四题自己小声说一说(全班校对)

3、“想想做做”第2题

生一组一组写出得数,在组织交流。

(突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两位数在口算方法上的联系)

4、“想想做做”第3题

师:你能看懂这张表吗?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各自计算并填表;指名说说填表时的计算过程;)

问:哪个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

、“想想做做”第4题比一比,算一算

(1)独立完成第一组60+70600+700

指名说说口算过程

(2)师引导:① 6个十加7个十,就是13个十,即130;6个百加7个百,就是13个百,即1300;

(3)用口算方法算出后面几组口算

五、拓展应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示解题策略。

①解决第一个问题。观察分析,并有条理地说出结果。

②这是动物园各个馆的分布图以及线路图。

从熊猫馆到老虎馆可以怎样走?三条路中走哪条路最近呢?为什么?。

(可以直接看出来;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估一估;还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结果)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解题的条理性,让学生学习逐步分析、分解复杂题型的能力,培养了直观判断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2、出示情景图:(鸡2元鸭29元牛肉18元羊肉23元 三个小朋友每人带0元钱)

师:买两样不一样的东西,你可能买什么?

生交流(可以估算,也可以精算)

师:你能一下看出哪两样东西不够?

生交流

【设计思路: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所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六、全总结

师:上完这节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总结:估算对精算也有好处。回去和同学交流感受。

七、最后安排学生后的小游戏:抢100。

如一人出4,另一人想,准备10张牌,赢了就拿牌。

附:【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44+38=82(元)

44+2=69(元)

精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估算

六十几

八十几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苏教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教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