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史记》之项羽论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1: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史记》之项羽论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先谈《史记》。读它,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我是在和活人谈话。司马迁,好人。好人经常倒霉,我对他很同情,也很佩服,觉得他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部史书,而且是史部第一,就像希罗多德之于希腊,我们也是把司马迁当“史学之父”。但此书之意义,我理解,却并不在于它是开了纪传体的头。相反,它的意义在哪儿?我看,倒是在于它不是一部以朝代为断限,干巴巴罗列帝王将相,孳孳于一姓兴亡的狭义史书,像晚于它又模仿它的其他二十多部现在称为“正史”的书。我欣赏它,是因为它视野开阔,胸襟博大,早于它的事,它做了总结;晚于它的事,它开了头。它是一部上起轩辕,下迄孝武,“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的“大历史”。当时的“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它都讲到了。特别是他叙事生动,笔端熔铸感情,让人读着不枯燥,而且越想越有意思。

史记中印象深刻的就是刘邦和项羽的本纪,其实这两位是古今往来最受争议的,支持刘邦还是项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而我比较赞赏项羽。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段往事,一个英雄,一个美人,还有一匹乌骓马正在踏上征程。历史描述的模糊经过些许钻石的打磨,几缕无意的柳絮擦拭后人的双眸。一道强光炸开的空间,映入纠缠多维的时空,扭曲着恒星的静止和流星的速度,一切都是闭弦和开弦的冲动划下的残留。虚虚实实,亦真亦假,幻想的虚空和现实的场景纠葛在一起,使历史的描述就像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定理一样让人琢磨不定。在今人的眼里,项羽留给后人的是对他的崇拜、伤心和遗憾。崇拜是因为项羽的英雄气概和对爱情的忠贞。伤心是因为项羽的失败。遗憾是因为项羽的残暴、短视和愚钝。这些对项羽的认识都是基于《史记》的生动记载。由于现今的《史记》有被人篡改过的嫌疑,所以对项羽的描述需要从新做一些推测。

《史记》项羽本纪里对项羽的一些描述现简述如下:

(1)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代。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当时的吴中子弟都很忌惮项羽。

(2)陈胜起义后,24岁的项羽跟随他的季父项梁在吴中起兵。陈婴、黥布、蒲将军及刘邦都先后加入项梁的队伍。后项梁听从范增的计策,求得楚怀王孙心民间,立为楚怀王,以从民望。项梁自号武信君。

(3)项梁与齐田荣及司马龙且一起救东阿,大破秦军于东阿。后田荣引兵归国,逐齐王田假,立田儋子市为齐王。田假跑到了楚。假相田角亡走赵,角弟田间是原来的齐将,也在赵国。当时,项梁已破东阿下军,数次使人邀齐国出兵一起西击秦国,田荣提出要楚国杀田假,赵国杀田角和田间的条件,项梁及赵国都没有答应,所以田荣不出兵。后项梁西攻秦国,秦国发大部队支援秦将章邯。在定陶这地方,秦朝军队大破楚军,项梁也在这次失败中牺牲。这样就使楚国及赵国跟田荣有了很大的矛盾。

(4)项梁死后,章邯以为楚军已不足忧,故渡河击赵,并大破赵军。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以救赵。宋义领军到安阳时,驻留四十六日不走,项羽因此跟宋义意见不合。后项羽杀宋义及其子,使人报楚怀王。楚怀王因此任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项羽杀宋义后,威震楚国。后项羽悉领三万军渡河,破釜沉舟,击败强于自己几倍的秦军。结果项羽声名远震,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项羽。之后,章邯驻军棘原,项羽驻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秦二世怀疑章邯,章邯恐于秦内部的混乱会对自己不利,阴使人欲约项羽。约未成后,项羽攻击秦军,并大胜秦军。章邯再使人约项羽,项羽认为楚军粮草不多了,就同意了章邯的要求。在洹水南殷墟上,项羽与章邯结盟,并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后使秦降将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领秦降军为先锋,向咸阳开进。到了新安这地方,由于诸侯军吏侮辱秦降兵很过分,秦降兵有的想造反,结果被项羽知道。项羽恐秦降兵造反,于是跟黥布、蒲将军商量后,在新安城南坑杀秦兵二十余万人,独留下章邯、司马欣、都尉翳入秦。 (5)项羽领军快到函谷关的时候,发现函谷关有兵把守,又听说刘邦已攻入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攻击函谷关,很快函谷关就被楚军攻破。项羽进入函谷关,驻军在新丰鸿门,号兵四十万。刘邦退出咸阳后驻军霸上,号兵十万。亚父范增对项羽说:“刘邦有大志,有天子气,应该乘机消灭刘邦。”。项羽不听从。还宴请刘邦到鸿门,在宴席中,范增想杀刘邦,被项羽阻止,刘邦乘机逃走。项羽驻军鸿门几天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6)项羽把自己的想法报告楚怀王,楚怀王同意项羽的意见。于是尊楚怀王为义帝。自封为西楚霸王,王九郡,定都彭城。并任命刘邦为汉王,管理巴、蜀、汉中。秦降将章邯为雍王,管辖原关中咸阳以西地区。秦降将司马欣为塞王,管辖原关中咸阳以东地区。秦降将董翳为翟王,管辖上郡地区。转任魏王豹为西魏王,管辖河东地区。转任齐王田市为胶东王。任齐将田都为齐王,都临辎。任楚将黥布为九江王。以及其他共十八位为王。齐将田荣未封王。当时项羽想自己封王的时候,他认为要先给诸侯封王,就跟诸侯说:“灭秦定天下是由各位冒性命危险,经过艰难的战斗而成功的。今天下已定,想任各位为王侯。另怀王虽无功,但是有给予王国统治的必要,所以怀王也要封国。”。诸侯们非常乐意就答应了。而项羽和范增很怀疑刘邦。由于原先有约定谁先攻入咸阳,就立谁为关中王,为了稳定现在的局势,原先的约定不能随意取消,以免诸侯反叛。于是封刘邦为汉王,因为巴、蜀和汉中也是关中之地。又计以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阻挡汉东进。汉元年四月,诸侯各就国。项羽转徙义帝到长沙郴县,乃阴使衡山王和临江王击杀义帝于江中。 二, 楚怀王有下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旨意吗

《史记》里对刘邦进攻三秦的正当理由是原先楚怀王有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约定,而项羽没有履约,所以刘邦进攻封王后的三秦是取回自己本该有的东西,所以汉对三秦的占领是正义的。这会不会是汉王朝为了自己统治的正当性而对《史记》进行的有利王朝统治的篡改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是否楚怀王有下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约定。要回答是否下过这个约定需要对当时的背景做一些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病逝后,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并迅速取得了一些战场上的胜利,接着原先六国的贵族和平民接连组织武装起义,项羽的季父项梁领导了楚国的起义,刘邦也加入项梁的军队。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原先六国纷起抗争,秦朝统一中国才十二年左右。也就是说秦朝的统一很不稳定。到陈胜起义后,全国陷入混乱,各枭雄拥兵自重,但原六国的民众大多都经历过原六国的统治,复国心很强烈,所以原六国枭雄们纷纷推出自己的王,项梁也推出楚怀王,其实楚怀王就是一个名义上的楚王,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项梁在时,楚怀王的政令是一定要尊重项梁的意见的。但是总是会有人想取代项家的地位,于是在项梁死后不久,楚怀王就令宋义为上将军,结果是宋义被项羽杀死,项羽重夺项家在楚国的地位。这样就是说如果楚怀王下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的约定,这样能够自主的决定只有一个机会,就是在项梁死后到项羽重夺项家地位前的这段时间颁布。因为在项梁和项羽及项家人把持楚国的情况下,是决不会允许在项家没有十足的把握攻下咸阳的情况下就允许楚怀王下这样的约定的。但是在项梁死后到项羽重夺权前这段时间在时局上不可能颁布这样的约定。因为项梁死后,楚军损失惨重,防御是当时的重中之重,况且当时还派了大部分兵力去援救赵国,还要保留一部分兵力在楚国做防御力量,所以决不会在这样的条件下下达“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这样的主动进攻秦朝的命令。也就是说楚怀王要下达这样的约定在时机上有机会,但时局上不允许。说白点,楚怀王根本就没有下达过“进入咸阳者,封关中王”这样的约定,纯粹是汉王朝的杜撰。

三, 刘邦为什么被封为汉王

刘邦被封为汉王是一定有这样的事的,但是被封汉王的原因和过程绝对不可能是像现今史记里描述的一样。根据当时的情况,现推测以下过程及原因。

项梁死后,楚怀王任宋义为上将军,率领楚国大部分兵力及项羽等北上救赵,刘邦部作为军力比较弱的军队驻守楚国境内以防御。不久,项羽杀了宋义,重夺项家在楚国的地位,并任上将军以救赵。项羽经过破釜沉舟,以三万兵马击败比自己强大几倍的秦朝军队后,再看到来救赵的诸侯军队,觉得时局已允许主动进攻秦朝了。所以一方面威势联合各诸侯,并被选为各诸侯的统领上将军,从北面向西进攻秦朝。一方面以楚怀王的名义,命刘邦部为南部进攻秦朝的主力,这也是为了保留项家力量在楚国,南北两面同时主动西向进攻秦朝。这样同时也可以分化秦朝军队的力量。刘邦部作为南部的主力,得到了楚国及项羽的相当大支持,从而从一个弱部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军队。由于北部的秦朝章邯部队是秦朝的绝对主力,秦朝的大部分兵力在章邯部,河北方项羽遇到的阻力相当大。而河南方面的秦朝军队比起北方的章邯部弱得多,所以刘邦得以率部首先攻占了秦咸阳。在北方,项羽同意了章邯的投降条件,并且原秦朝将领司马欣和董翳在章邯事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项羽也快速到达了函谷关,并攻下函谷关。随后,刘邦部退出咸阳以待项羽进入及处置俘虏。项羽进入咸阳及处置俘虏后,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宣布分封王侯于天下。由于项羽想的是作为一个像春秋时代的霸业,且当时的天下局势也不允许项羽称帝。所以项羽就选择了做楚国的霸主以领天下,号西楚霸王。由于刘邦在当时的楚国中地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原楚国的地方就没有了刘邦封候的地盘。其它齐、赵、魏、燕、韩等国也一样不可能有容封刘邦为王的地盘。恰好刘邦攻入咸阳,对战胜秦朝是有功的,而另三位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对秦朝的灭亡也起到了非常大的功劳,理应都封王。又由于章邯为王是投降的条件,所以只能把原秦朝(春秋时代)的地盘分给章邯、司马欣、董翳,而原秦朝(春秋时代)的地盘是不包括巴、蜀、汉中的。这样就剩下了巴、蜀、汉中这几个地盘了。于是以巴、蜀、汉中为刘邦为汉王的地盘。这样的分配在章邯方、刘邦方及各诸侯方都不会遭到反对。况且还可以刘邦军监督三秦的章邯等,以防秦地再叛乱。可以说,刘邦封汉王是项羽通过偷换秦朝的地理概念而对刘邦攻入咸阳的赏赐。

在感情上,老百姓是同情项羽的,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汉朝人是不同情项羽的,在灭秦的战争年代,项羽在诸侯混战中的口碑就很恶劣。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项羽和无道秦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秦人非常狠他。他坑秦人二十万,想想这些人有多少亲人?何止百万?鲁国在项羽死后为他“守节”,那是以为项羽没死,看到项羽的人头后也是开城投降。这有可能是鲁国守城将领威慑于项羽的残暴,不敢不战而降。因为这有先例,不战而降,项羽绝对是不能饶恕的,陈平也是怕受牵连才投奔刘邦的。前面北宋的苏东坡说项羽为什么没有早死?而后面的南宋李清照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对项羽的同情更多的程度是落脚在对南宋朝廷的暗弱的不满和愤怒上。他的意思是南宋朝廷为什么不愤起一战!?那么以后老百姓对项羽普遍的同情则是在市民文学空前发展的明清两季,作为失败者的项羽具备了被市民欣赏和同情的流行元素,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时代的审美趣味地迁移是比较慢的,甚至还有复古的趋势。项羽有哪些可同情的元素?A 贵族;B 英雄气概;C 美人;D 宝马;E 不可避免的失败而且绝不苟活地自杀。和哈姆雷特一样。这些和一个人的大脑的深度以及成败没有多大关系。按这个标准提取一下刘邦就是这样:A 小市民;B 无赖;C 好色;D 常常是落荒而逃;E 得天下。从项羽的这些个经典的同情流行元素,再过几百年,我想项羽还会是楚汉之战中被大众同情的主角。为什么说这些个元素是经典的市民同情元素,解释一下;贵族是市民所渴望不可及的,距离产生了美感,就是今天全世界都还在拿贵族说事;小市民生活的委琐,英雄气概是小市民所需要补的“钙”,因此更多的是处在一个欣赏的地位;美人就不用说了,这个触及到了动物的本能,和大猩猩一样;项羽的失败,是小市民的自我安慰。项羽的自杀则是对小市民的苦闷替代和滑脱。既有刺激,又有惊无险,出一身冷汗罢了。在同情项羽的道路上,说书和戏曲起到了重要牵引作用,一出《霸王别姬》听过后想不同情他都难,这时候,就不在是楚汉战争中的人事了

不管怎样的评论,至少在《史记》中能看出司马迁对刘邦和项羽的品论都还是存在褒贬的,当然,在我的观点里我比较倾向项羽。项羽和刘邦都是上千年前的人物了,现代人依然会对他们评头论足,可见二人的魅力,也可见《史记》所带给我们的魅力。

史记之项羽 读后感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论项羽败之因何

史记项羽本纪读书报告

《史记》选读教案 项羽本纪

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教案

再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史记导读—项羽刘邦之我见

《史记》之项羽论
《《史记》之项羽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史记项羽翻译 项羽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