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秋浦歌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1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及对劳动者不辞辛苦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秋浦歌: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产地之一。)

二、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指名读) 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深入理解诗句。

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引导学生理解“照”、“乱”在诗句中的意思,鼓励学生看图读诗句理解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作者从视觉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个怎样的夜晚?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做什么?(一边劳动,一边唱歌。)

“郝”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膛。他们正在边干边唱,嘹亮的劳动歌声使寒夜秋浦的河水也激起了波澜。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劳动者的歌声听来怎样?(理解“动寒川”) 3.齐读古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四、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七、布置学生整理曾经学过的诗人李白的作品。

《秋浦歌》教案设计

教学技能大赛《秋浦歌》教学设计

《子夜秋歌》教案

《秋歌——给暖暖》教案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原文及赏析

秋歌秋韵

秋歌——给暖暖教案(费心整理)

李白子夜秋歌

秋歌诗歌欣赏

秋浦途中原文及赏析

秋浦歌教案
《秋浦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