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6 08:38:4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技能大赛《秋浦歌》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字词,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

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的劳动场景。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游戏学生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明确学法 1.板书:秋浦歌

2.明确学法:解诗题→知作者 →释字词→明诗意→悟诗情

三、学习古诗,品读感悟

(一)解诗题 1.学生质疑 2.汇报交流:

秋浦:地名

歌:歌颂、赞美

秋浦歌:歌颂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二)知作者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学生介绍李白

3.教师补充介绍作者

(三)释字词

1.学生初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指导朗读古诗。

3.小组内利用工具书理解字词。

1 / 3

4.交流汇报: ①乱:到处飞溅

②紫烟:冶炼淬火时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 ③赧郎: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④动:荡漾

⑤寒川:冰冷的河水。

(四)明诗意

1.出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

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2.出示“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字意,试说诗意。

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五)悟诗情

1.播放歌曲《劳动号子》,学生想象诗歌画面。 2.引导学生想象工人劳动的情景。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劳动和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四、感悟写法,品味诗韵 1.学生背诵诗歌。

2.师生共同交流写法、品味诗韵。

①诗歌前两句写什么?后两句写什么?你发现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教师小结:诗歌前两句写景,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瑰丽多彩。后两句正面描写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歌曲动寒川”,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在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烘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

五、随堂检测,巩固提升

2 / 3

1.出示智慧岛,学生选择答题。 2.播放歌曲,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歌颂、赞美

热爱劳动

赧郎

乐观向上

不畏艰辛

3 / 3

推荐第2篇:《秋浦歌》教案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古诗的节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背诵本诗,积累与劳动相关的诗句。

教学准备:

1、课前查找李白的相关资料,收集李白的诗句;

2、收集与劳动有关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导入语: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不朽的华夏文明,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大诗人,也留下了无数的名诗佳句。……关于李白的诗句,你还想补充什么?(汇报交流李白的诗句)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少有的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古诗——秋浦歌(板书)

3、简介写作背景。

二、同桌合作读诗,初步感知古诗。

1、自由地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同桌互相读诗,互相正音。

3、抽生读一读诗。

4、师范读,指导节奏及读古诗的方法。

5、齐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1、同学们怎样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歌呢,让我们来读读学习提示吧。(出示学习提示二,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3、汇报,师相机点拨。(相机板书)

4、小结:看,炉中熊熊的火光照亮了天地,火星在紫烟中四处飞溅。一轮圆月下,一个个冶炼工人满头大汗,他们的

脸被炉火烤得通红,使者夜晚显得更加明亮。听,在寒冷的月夜里,冶炼工人唱的劳动号子震天撼地,使冰冷的河水都微微荡漾起来。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诗人那颗冰冷的心也被感染了。

5、带着对诗句的理解一起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6、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试着背一背古诗吧。

四、拓展延伸。

1、以劳动为主题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生汇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与劳动有关的诗句(出示相关诗句),一起来读读,积累积累。(生齐读)

2、同学们,《秋浦歌》是一组组诗,一共17首,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其中第14首,现在让我们来读读另外两首,欣赏欣赏吧!

3、小结:劳动是美丽的,因为劳动不仅可以为我们创造财富,劳动还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劳动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境,正如——(全班吟诵古诗。

板书设计: 秋 浦 歌 (唐) 李白

炉火 红星

壮观的劳

动场面

赧郎 歌曲

《秋浦歌》教学设计

王堂小学 卢绍娟

2018/3/27

推荐第3篇:秋浦歌教案

《秋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及对劳动者不辞辛苦的赞美。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秋浦歌: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产地之一。)

二、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指名读) 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深入理解诗句。

1.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引导学生理解“照”、“乱”在诗句中的意思,鼓励学生看图读诗句理解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作者从视觉的角度,通过侧面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个怎样的夜晚?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做什么?(一边劳动,一边唱歌。)

“郝”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工人们的脸庞因为炉火的烘烤,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膛。他们正在边干边唱,嘹亮的劳动歌声使寒夜秋浦的河水也激起了波澜。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劳动者的歌声听来怎样?(理解“动寒川”) 3.齐读古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四、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小结: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七、布置学生整理曾经学过的诗人李白的作品。

推荐第4篇: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原文及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前言】

《秋浦歌·渌水净素月》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三首。此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全诗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渌水:清澈透明的水。素月:素净白色的月亮。

⑶一道:犹一并,一起。

【翻译】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赏析】

从李白这组诗可见,秋浦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六云:“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据史书记载,秋浦在池州府城西南八十里,长八十余里,阔三十里。四时风景,宛如潇湘洞庭。组诗几乎首首都涉及秋浦风物,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特色颇为明显。而这一首的情调在组诗中尤为明快轻松。

全诗短短二十字,刻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采菱图。

秋浦的水,碧绿碧绿,在远离喧嚣都市的这块荒远之地,水是晶莹澄澈的,没有半点杂质。圆圆的月亮映在水中,水因月而更加澄明,月因水而更加皎洁。刚才,在这静静的山谷里,夕阳西沉,百鸟归飞,倾刻万籁俱寂。可月亮的升起使山谷重现光明,也出现了新的景象。正如王维诗中描绘的那样:“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白鹭因月明如昼而惊飞,它们掠过湖面,向着山阴处飞去,寻找新的栖处。而在这时,湖面深处,传来一声声采菱姑娘的山歌,从那喜悦的歌声里,可以猜想她们今日一定是满载而归了。姑娘们的歌声刚歇下,一阵粗犷的男声又接上,原来一个小伙子早就等着她的归来。姑娘的歌声使他满怀的激情喷发而出,一边唱着山歌一边摇着小船迎了上去。只听男声女声渐渐接近,对唱着,合唱着,歌声笑声船桨击水声,渐渐地渐渐地一同远去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本是农人的生活规律。在劳动中唱唱山歌更是农人的习性。山歌是农工抒情的最方便的形式,或协合劳动节奏,或解除劳顿疲乏,或喜庆丰收,或倾诉爱情。山歌与村姑,尤其是与渔家姑娘、采莲女,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远在《诗经》时代,妇女们就一边采着车前子,一边唱着“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加快劳动节奏,抒写内心喜悦。《乐府·江南》记叙江南采莲女子,在采莲时唱着“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把她们在劳动生活中情态刻划得彬彬如生。以上诗歌着重反映的是妇女们歌唱的内容。而更多的作品在描写这类题材时,并不着意反映她们唱了什么,而是写她们在唱,以及唱的情态,从而给读者留下丰富联想的空间。王昌龄的《采莲曲》便是一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维《山居秋瞑》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也是一例,一个“喧”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嘻戏追逐之中,必有山歌在飞扬的。李白此诗,同样不是记叙采菱女歌唱的内容,而是刻划月夜采菱归来的场景。人是勤劳的人,心是善良的心,歌声便是这种人生的写照:健康、明朗、质朴、真情。“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更是写出了山地男女青年的一曲纯情的恋歌。风景如画,人与景偕,情景交融,何等的诗情画意!而对这样的情景,不能不让人产生许多美丽的遐想和美好的祝愿。

推荐第5篇:秋歌秋韵

秋歌秋韵·“秋叶正红”诗词咏句集锦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北周,庾信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还是比较喜欢酸的.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杜牧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描写秋天的词: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

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吴莱○秋日杂诗二首和黄明远

明月出东山,流光射窗牖。 美人曼声歌,翠袖拂南斗。 别离终不常,欢乐讵能久。 笑折青桂枝,凉风吹我手。

西风披白苹,楚客自枯槁。 扳龙思上天,勋业苦不早。 遐心随落鸿,短发等衰草。 亦有芙蓉花,嫣然为谁好?

余阙○

秋兴亭

涉江登危榭,引望二川流。 双城共临水,两岸起飞楼。 汉渚深初绿,江皋迥易秋。 金风扬素浪,丹霞丽彩舟。 登高及佳日,能赋命良俦。 御者奉旨酒,庖人供膳羞。 一为山水媚,能令车骑留。 为语同怀者,有暇即来游。

冷落清秋销花魂,无风也寒离人泪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每每看到这两句诗,总能让人有无尽的遐想。。。

秋日的梦

我静静的注视着你,如看秋日的落叶一样,带给我的不仅有欣喜,还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也许是你昔日那静美的身影,引起我对你无数次的回眸。 让我深陷其中,无法保持原有的清醒。

但我坚信,那只是一场梦,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梦。

我只能用幻想勾勒美好的画面,而不能一味的陶醉其中。

你是我秋日梦里那熟悉的身影,但我却无法把你注入我秋日的梦中,秋日预示着悲凉, 我决不能让困惑,彷徨陪你前行。

我知道,快乐并非你现在真实的身影,喧闹并非你现在所向往的环境,也许只有宁静时,才会显露你真实的身影,不在随波而行,不在沉沦其中。 也许只有宁静时,记忆中你的身影才不会显的那么的陌生。 我秋日里那场以外的梦。

倾国之恋——梦回米亚罗

(一) 当深秋的一缕风 吻过山的面颊 那位闺中少女 便羞红了脸庞

(二) 风过了 叶儿还在絮语 她们在讨论: 那是谁的情人?

(三) 有一枚叶子说: “我去问问!” 于是她终于走出 随那阵风远去了

(四) “我也要去!” 又一片叶子翩迁起舞 于是山谷 便热闹起来

(五) 终于大家都累了 舞蹈停止的那一刻 山谷便被季节 调成了火红色

(六) 树干都挺直了腰板 她们彼此没有言语 于是 山谷 又回归了先前的深沉

(七) 一颗寒露 从天空纵身跃入水中 心情的湖面 荡漾不已

(八) 又有风来 没有喧哗和絮语 天空多了一分高远 山谷多了几许空旷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叶——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唐•王勃《膝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膝王阁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内容来自http://www.daodoc.com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府•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1.《[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秋词》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3.《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5.《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秋夜曲》 唐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7.《子夜吴歌》 唐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8.《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9.《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0.《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1.《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中秋月》 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描写秋天的词: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推荐第6篇:秋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 根据诗歌或写或画或唱秋天 教学设计 :

导人新课

师范读课文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生自由朗读课文。

问题组:

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研读赏析: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图画。(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教师出示下水作文)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布置作业

①把诗歌改编成散文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寻秋

踏着清晨的露珠,伴着清风的呢喃, 我寻觅着秋天的踪迹。

悠远的山谷中飘来丁丁的伐木声, 挥汗如雨的樵夫,

用斧子劈开了清晨的宁静, 惊醒了沉睡的露珠,

晶莹的露珠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它们挤挤挨挨,笑着闹着,

在草叶间滚动,滑落,顽皮的钻入土中。

远望,稻田里麦浪翻滚着,扑打着, 此起彼伏,在天地间轻舞飞扬,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依然在田间忙碌着, “唰!唰!唰!”

那是镰刀的轻吟歌唱, 还是农人爽朗的笑声?

果园里,累累硕果枝头颤,盈盈笑脸醉清风, 一棵棵果树傲然挺立着,

仿佛在向世人炫耀着自己的功勋,

背着背篓的果农们,正在撷取丰收的喜悦, 双手上下翻飞,利索的剪枝,装果。

哦,好一派丰收的图景! 原来秋天早已到来! 她静默在山林间, 她轻盈在麦浪上, 她穿梭于果园中, 她栖息在农家里。

江面雾气氤氲,

清远的鱼歌穿过朦胧的白雾,扑面而来,

一叶扁舟,飘然而至,穿着蓑衣的渔人朦胧中,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只见如轻纱般的鱼网起起落落,

岸边那似青鳊鱼似的乌桕叶飘飘洒洒, 是对鱼儿的眷恋吧!

撒网,收网! 网起一框的黑影,

是乌桕叶的影子吗?不 是鱼儿在网间撒欢呢!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满载着一蓬的层层叠叠白霜, 和一船的活蹦乱跳的鱼儿, 在寒意重重的秋晨中,悠闲而来 耳畔清风徐徐,水中桨声潺潺, 伴着着清越的渔歌。

哦,好一幅渔家秋景图! 原来秋天早已踏步潜行。 她隐匿在晨雾间, 她悠扬在歌声里, 她跳跃在桨声中, 她游戏在鱼船上。

草野在蟋蟀高亢的歌唱中更加寂寥宽阔了, 枯黄的落叶,纷纷扬扬,

是对大树的不舍还是母亲的召唤?

他们宛转的,依恋着打着旋,悄然而落, 光秃的枝桠更显苍劲, 莽莽苍苍的天地更为高远; 溪水已失去的往日淙淙流淌的急切的脚步声, 他们庸懒的匍匐在大地母亲的怀里, 细语呢喃,倾诉着无尽的思恋, 露出嶙峋的脊梁,

静等冬的使者来把棉絮轻覆;

隐藏在繁盛草叶间的笛声, 突然失却了往日的清亮, 那可爱的少年哪儿去了,

只留下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还有一个少女多情的眸子!

哦,好一张少女思恋图! 原来秋天多情的走过, 带着落叶的不舍, 带着草野的寂寥, 带着溪水的缠绵, 带着少女的思恋。

2010.11.2

推荐第7篇:姓氏歌 教学设计

2 姓氏歌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有关姓氏的儿歌,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了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整首儿歌节奏感强,通过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设计,教师以自主交流、游戏互动为方式,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同时,在识字的过程中熟读成诵,这样不仅积累了姓氏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节奏感强的《百家姓》诵读一下子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兴趣,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顺势随文识写生字,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效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但是对于第二小节中出现的复姓,学生会有疑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质疑,渗透“学贵有疑”的思想。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 2.齐读第一节。

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 双人徐,言午许。

(1)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2)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

四、五行,认识复姓。(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拍手游戏、朗读比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 (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

(3)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出示生字:么、国、方、什、双、王……说说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记住它们。

3.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 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 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 王:王王王,王嘉成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 …………

4.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5.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多种识记生字的方式的肯定,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对字形字义的整体识记。

五、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如: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动画演示、课本观察、集中讲解、教师示范、自由练写等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并针对关键笔画进行了反复强调,使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汉字的书写,为后续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1.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推荐第8篇:螃蟹歌教学设计

《螃蟹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四川方言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在听、唱、动等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和《螃蟹和鹭鸶鸟》的故事让学生懂的谦虚,不以貌取人的为人道理。 重点:能用诙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对歌曲的情景把握,能在歌曲中进行动作创编。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谜语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生:螃蟹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螃蟹的故事。(出示图) 从前在一个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美丽的鹭鸶鸟,他有着洁白的羽毛非常漂亮,所以他非常高傲,谁也瞧不上。

这天,他来到大森林的小河边抓鱼吃,正好碰见正在晒太阳的大螃蟹。他觉得螃蟹长得可真丑于是就嘲笑起螃蟹来。大家来瞧瞧螃蟹到底长啥样呀?(出示图) 生:八只脚,两个大钳子,一个硬壳壳。 师:谁来模仿一下大螃蟹呢?

螃蟹哥听到他嘲笑自己可气坏了,他想要教训一下这只无理的鹭鸶鸟,于是就偷偷爬到鹭鸶鸟的身后用他的大夹子死死地夹住了他的脚,鹭鸶鸟被夹疼了,怎么甩也甩不掉,他开始苦苦哀求螃蟹哥。最后螃蟹哥放开了他的脚,这只鹭鸶鸟再也不敢嘲笑螃蟹哥了。

师:其实这个故事是一首四川童谣改编来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二、学习歌曲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跟你以前听到的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有方言

2、再听一次,找里面哪些字跟我们的普通话中的读音不一样呢?

读准哥(guo)

脚(jiuo)

个(guo) 硬(eng) 壳(kuo) 引导学生学习方言读歌词,并用创编动作。 A用节奏带读歌词 B创编动作,带动作念歌词

2、教唱

A老师范唱

B逐句教唱(注意唱准八度音程)

三、歌曲处理

1、鸟是骄傲的,所以他在嘲笑螃蟹哥时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演唱?(引导孩子用高傲、优美的声音来演唱)

2、第二段:螃蟹哥听到鹭鸶鸟的嘲笑自己,他心里会怎么想?他是怎么样做的?

3、第三段:鹭鸶鸟被夹疼了,怎么甩也甩不掉,他开始苦苦哀求螃蟹哥,他是怎么样求的?求了几次?(他在哀求时是怎样的表情?用痛苦的表情来演唱)

4、全体跟音乐有表情的演唱。

5、全体带动作跟音乐演唱(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四、思考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螃蟹哥,在鹭鸶鸟的苦苦哀求下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你是鹭鸶鸟,你又会说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不能骄傲自满,瞧不起他人)

五、总结

鹭鸶鸟是美丽的,但是他却嘲笑了螃蟹最后被螃蟹夹住了脚不停向螃蟹求饶。美丽的外表不能代表一切,在我们生活中身边也有许多其貌不扬的人,他们其实都各有各自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所以大家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推荐第9篇:《螃蟹歌》教学设计

歌曲《螃蟹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第三课《螃蟹歌》

二、设计思路:《螃蟹歌》是一首四川民歌,歌曲活泼风趣,富有戏剧性,充满生活气息。有些字要用方言来唱才能表现出歌曲的地方特色。如“哥”读作“guo”,“壳”读作“kuo”等。歌曲为2/ 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风格比较诙谐,演唱速度较快。表现了在江边玩耍的孩子们遇到螃蟹并观察螃蟹,和螃蟹发生有趣故事的情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螃蟹夹人的过程,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颇具情节性和戏剧性。这首歌曲共有三段歌词。第一段描述了螃蟹的长相、形态;第二段随着音乐戏剧情节的展开,描述了顽童的脚趾被螃蟹夹住了,一方面顽童努力挣脱,要甩脱螃蟹的大夹夹,一方面螃蟹紧夹不放,从而将歌曲推向高潮;第三段是顽童祈求螃蟹放开“我的脚”,充满幽默感。

三、学情分析:这节课的受教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年小幼稚,注意力容易松懈、分散或转移,但是他们敢说敢做,想象力丰富,爱唱爱跳爱玩,表现欲望十分强烈。他们一旦对事情产生了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

歌曲《螃蟹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唱歌《螃蟹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验诙谐活泼的情绪,感受音乐中的幽默感与乐观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律动、表演唱的形式来学习歌曲,并能运用四川方言和诙谐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学生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聪明的你们谁能最先猜出答案。

1、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生:螃蟹

2、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分厂聪明的孩子,一下就猜出来了。(出示螃蟹图片ppt)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初听歌曲,感受节奏

1、播放《螃蟹歌》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有关螃蟹的歌,歌曲中是如何描述螃蟹的?同学们,谁能说说螃蟹的特点啊?生:圆壳、八只脚、两个大夹子、横着走(示范动作)

2、歌曲中不仅描绘了螃蟹的长相、形态,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是什么样的趣事啊?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你们听听歌曲里面的小螃蟹有多顽皮,它是怎样顽皮的?生:夹住我的甩呀甩不脱。一方面顽童努力挣脱,要甩脱螃蟹的大夹夹,一方面螃蟹紧夹不放,顽童祈求螃蟹放开“我的脚”,充满幽默感。

3、节奏练习:小螃蟹除了顽皮还喜欢吐泡泡 吐 咘噜 吐 咘噜 吐 咘噜 吐 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螃蟹吐泡泡的声音吧!

4、旋律练习: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ppt出示带节奏歌词前四小节。接着师唱旋律,生演唱歌词。

(设计意图:几次聆听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他们有意识的听,更利于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聆听中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旋律,将枯燥的节奏、旋律练习用吐泡泡的形式游戏化,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坚实的节奏基础。)

三、学唱歌曲

1、再听歌曲: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节奏和旋律的练习,你已经基本掌握了歌曲的前四小节,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歌曲,这首歌中,有哪些字或者词与我们平时说的普通话是有差别的?生:哥、脚、河、壳......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出来了。(ppt圈出相应字)

2、这是一首运用四川方言和普通话相结合演唱的一首歌曲,同学们找出的这些词语都运用了四川方言的发音。

3、用四川方言朗读重点歌词:小妹妹 小姑娘 ——幺妹 好 ——要得

4、哥、脚、个、硬、壳、河、脱 由读到逐句旋律演唱。

5、随琴轻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四川方言的运用和音准。唱第二段。

6、最后一段语气要重一些,展现出歌唱者迫切想要挣脱束缚的心情。(加入双响筒)

7、歌曲情绪处理:一方面顽童努力挣脱,要甩脱螃蟹的大夹夹,一方面螃蟹紧夹不放,顽童祈求螃蟹放开“我的脚”,充满幽默感。

8、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对四川方言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方言演唱歌曲,通过对歌曲情绪的处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川童谣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

四、拓展延伸:欣赏四川方言歌曲

课堂小结 下课

推荐第10篇:姓氏歌教学设计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姓、什、么、双、国、王、方”等七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姓氏文化。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抽多个学生回答。) 师: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

师: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教师板书:《姓氏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秦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 哪位同学还可以说出更多的百家姓?

2、交流姓氏故事。

师: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由其他学生讲述其他姓氏的故事。

3、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3)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教学反思: 本课是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运用趣味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各种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本课的韵律和节奏。但是,教学过程中,对姓氏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中,也忘记总结介绍自己姓氏的方法给学生了。

第11篇:《音阶歌》教学设计

《音阶歌》教学设计

龙门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了解音阶的变化规律,知道音阶中共有七个音符。

2、情感目标: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3、能力目标:在各种音乐活动中认识音阶并能唱准音阶,能熟练地使用柯达伊手势表示音符,并学唱音阶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唱准音阶并熟练地使用柯达伊手势 教学难点:能熟悉七个音符,能比较熟练的演唱音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音符小矮人头饰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游戏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 巧导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由学生熟知的七个小矮人引出课题。2.讲解音阶,音符按照高低次序排列在一起,就像在上下楼梯的台阶一样,就叫做音阶

二、创设游戏 巧授新知

1、学习柯达伊手势(课件出示手势图)

2.通过《小星星》训练柯达伊手势,增加熟练程度

3、做过山洞游戏,请八个小朋友上来分别扮演小矮人,并且按顺序站好

4、宣布游戏规则

七个小矮人要随着音乐从房子里走过,音乐一停小房子就会倒下困住一位小矮人,这个时候需要在台下的小朋友认出是哪位小矮人,并要做出这位小矮人的手势暗号,才能被解救。

5、游戏开始

三、层层递进 乐中学歌

1、把小矮人们送回家

2、初步欣赏歌曲(课件出示音阶歌)播放歌曲《 音阶歌》。

3、再听,学生随音乐打2/4拍基本节奏。

4、跟着模唱旋律并在划红线的地方拍出基本节奏。

5、加进歌词演唱

6、随音乐进行歌唱,在有小矮人的地方做出暗号手势。

四、课堂小结

第12篇:《上学歌》教学设计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上学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能够自然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够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过程:

1、出示图片:(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

2、按节奏朗读歌词

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 早早早, 你为 ⅩⅩ ⅩⅩ ⅩⅩ∣Ⅹ ⅩⅩ║ 什么 背上 小书 包(拍手)。

3、分组编创

可以编排动作、加上打击乐伴奏等。

4、分组表演。

学生先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5、教唱旋律

(1)先做发声练习“mi-ma-mi” (2)运用科尔文手势熟悉音高。

(3)教师通过钢琴逐句将乐曲旋律进行示范和教唱。 (4)教唱过程中注意节奏、旋律音准的把握。 (5)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6)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7) 分组唱 (8)唱着歌,走一走 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 顺时针走三拍子 逆时针走二拍子 边唱边走。

(9)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官网:nm.zgjsks.com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6、小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难点 作业: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

更多关于内蒙古地区教师考试详细资讯请随时关注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

第13篇:《螃蟹歌》教学设计

《螃蟹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螃蟹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仿来学习歌曲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诙谐、滑稽的情绪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在积极参与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表演的乐趣。

2.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3、通过唱、表演《螃蟹歌》感受到我们重庆方言的美,热爱重庆文化。

4、通过编舞蹈的过程感受到团结力量大,热爱集体。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情绪、了解歌曲的风格、准确地唱好歌曲。

(二)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农村“教学点”资源二年级第三章第二节螃蟹图片、课堂教学实录、动画录音、ppt(自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同学们认识这种动物吗?(螃蟹)(展示资源图片jpg001.jpg) 师:谁能说说螃蟹有什么特点?

师:它有几只脚?你知道它是怎么行走的吗?(横着走) 师:对,螃蟹是横着走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螃蟹的歌—《螃蟹歌》。

(二)新授课

1.了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点,学生学读歌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辅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诙谐的风格。师: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 (1)用ppt展示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螃呀么螃蟹哥起。

师:这首歌是一首四川民歌,我们先来听一听录音里是怎么唱的,它和普通话读得是不是一样的。仔细听,哪个字不一样? (2)播放教学点资源flash002.swf。 师:谁来说? 抽学生汇报。

师:“哥”方言读guo、“脚”方言读jiuo、“个”方言读guo、“壳”方言读kuo、“河”读huo、“只”读zi。 (3)Ppt展示方言读音不同的字。

师:现在咱们一起用我们的方言把这首歌的歌词重新朗诵一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歌的动画,好不好? 2.欣赏《螃蟹歌》动画,感受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情绪。(滑稽、诙谐)

(1)播放教学点动画资源flash001.swf 师:有意思吗?

3、《螃蟹歌》歌曲学习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怎么样? 师:录音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1)利用资源flash002.swf进行教唱

师:我们再把第一段一起唱一遍,还是录音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听明白了吗?

师:我们把第一段连起来唱一遍。 师:还是用刚才的方法来学习第

二、三段。

师:现在我们跟着录音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一遍,会唱的孩子可以大声唱,不熟悉的孩子可以小声跟着唱。 (2)巩固练习。

师:我发现有的孩子歌词不是很熟,现在同学们把歌词再仔细的看一遍。我们再跟着录音唱一遍好吗? 师:现在我们再跟着录音唱一遍。 师:不错呀!唱得很不错! (3)演唱活动。

师:我们刚好有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唱一段。 师:想一想要怎样唱才能表现出滑稽、诙谐的情绪。 师:第一段用夸张的表情演唱,第二段用平稳的方法演唱,第三段用着急求饶的语气演唱。

师:想一想结束句应该怎么唱?(哀求的语气,力度上也要更强一些)

师:我们带着夸张和哀求的语气再把这首歌唱一次好不好? (5)想象表演。

师:孩子们唱得很不错。刚才我们唱的是发生在螃蟹身上有趣的事情,那现在能不能把歌词里的意思用动作表演出来?

师:第一小组编第一段,第二小组编第二段,第三小组编第三段。孩子们商量商量,自己先练练。 师:编好了吗?

师:我们跟着音乐边唱边做自己编的动作。

师:你们的动作很棒。把刚才的动作稍微的加工一下就成了一个舞蹈。

师:我们来试试吧?来我们来商量一下。 师:现在我们就来表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好吗? (10)学生汇报表演,教师评价。

3、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另一种滑稽诙谐的音乐,是不是很有趣?并且还能用自己创编出的动作来表演。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发扬这种敢想敢创的精神,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快乐成长。

第14篇:《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十二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龙、放、外、清、午、舟、女、秋、香、黄、雪、松”12 个生字,会写“

九、女、牛、午、

四、六”6 个字以及词语“正月” 。认识新笔画“撇点” 。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节日、风俗、文化以及景物特征。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这些节日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了解了一些我国特有的风土人情,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分别是我国哪个季节的景色吗?这些风俗是我国什么节日才有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二月歌》 ,去了解我国每个月特有的景色及风土人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学生试读诗歌。

2、老师范读诗歌。

3、同座互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4、在文中找出生字、词语,画上记号。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6、从词语中抽出本课生字, 学生识记。

7、用开火车的方法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8、同座说说怎样记住字形。

9、摘果子,全班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记住一个摘一个果子。

三、诵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读读课文,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月,就把描写那个月的句子读两遍。

(二)小组交流,读读描写你喜欢的那个月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月。

(三)全班交流,教师归类,并用相关的图片资料加以补充。1.写景物的句子:

(1)三月清明杨柳绿。(清明是什么意思,一般在清明节会做什么?) (2)四月牡丹花正红。(把每个月中有代表性的花儿说说) (3)六月荷花满池塘。 (4)八月中秋桂花香。

(5)十月满园桔子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除了桔子还有什么也要收获?) (6)冬月大雪压青松。

(7)腊月梅花傲冰霜。(在寒冷的冬天百花凋谢,只有青松、腊梅还在傲霜斗雪,用自己的话夸夸青松、腊梅。 )

2.写风土人情的句子:

(1)正月新春舞龙灯。(说一说春节的热闹场面) (2)二月郊外放风筝。(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 (3)五月端午赛龙舟。(端午节的由来及风俗) (4)七月牛郎会织女。(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

(5) 九月登高过重阳(联系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重阳节及风俗习惯。 )

四、归纳小结

学了《十二月歌》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二月歌》 ,同学们还记得儿歌的内容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同学们会读儿歌,还会读里面的生字吗?

3、学生认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会读不算本事,今天我们还要来写一写这课中田字格中的生字。

1、学生书空田字格中的生字。

2、找出难写的字,提出来一起解决。

3、教学新笔画“撇点”

4、教学字的笔顺。

(1)九:第一笔是“撇” ,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

(2)女:第一笔是“撇点” ,第二笔是“撇” ,第三笔是“横” 。

5、强调重点笔画。

(1)女:第一笔是“撇点” 。 (2)四:第四笔是“竖弯” 。

6、比较记忆字形。午、牛:一个竖没出头,一个竖出头了。

7、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8、评价,指出优缺点。

三、词语积累

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并在文中找出喜欢的词语抄写在“词语花篮”中。

四、布置作业 连一连。

三月 五月 八月 九月

端午 中秋 重阳 清明

第15篇:《卖报歌》教学设计

《卖报歌》教学设计

新郑市轩辕小学 岳晓莉 教材分析:

《卖报歌》歌曲欢快活泼、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

歌曲为F宫调式,四二拍。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教学对象分析:

二(1)班学生比较活泼开朗,音色比较好,咬字吐字清晰,尤其是部分学生音准非常好。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学习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在平常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缺乏耐性,比较骄傲,还需要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卖报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2)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琴、报纸、背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每当国旗升起时,我们都要唱响什么歌?(国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遍。(录音机放音乐)

你们知道这首雄壮、振奋人心的国歌是谁作曲的吗?(聂耳)

1、是的,大音乐家聂耳一生创作了很多首歌曲,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聂耳作曲的。

2、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师以讲故事形式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3、认识了解聂耳和“小毛头”。(课件展示聂耳和“小毛头”图片。)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范听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

师:这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情绪如何?„„(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有节奏的读歌词。

有那个同学能根据刚才听得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呢?师先做个示范。

3、练习节奏

根据刚才读节奏的情况,训练难点节奏。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示旋律: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2/4 3 5 6 53 | 2 3 5 || 5 3 5 32 | 1 3 2 || 6 6 5 | 3 6 5 ||

4、模唱旋律(教师用琴弹出单音) 师带生分别用La和Li模唱歌曲,熟悉旋律。

5、再次范听歌曲(学生轻声拍手打节奏心里跟唱) 师生共同讨论歌词内容。

师:小毛头生活是怎样的(苦难)。找一找,哪几句歌词里表现了生活苦难的?过着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

6、分段学习歌曲,分析处理歌曲情绪 (出示课件:播放《卖报歌》全曲。) (1)学习第一段

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小毛头是一个活泼、乐观孩子,他虽然过着苦日子但还是很快乐的?

师: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叫卖报纸?(高声的、卖力的) 师:到了晚上小毛头的报纸还没卖完,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 要求学生带着情感,速度稍快的演唱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师:小毛头卖报时怎么了?她的心情怎么样?(情绪低落,难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报童内心的凄苦形象 (3)学习第三段

师:面对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她的心情怎样?(激动的、兴奋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先是慢的、弱的声音,然后是快的、激动的声音) 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要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4)教师钢琴伴奏,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三、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

师:为了让小毛头多多卖报纸,让我们一起来帮她唱一唱,比一比谁唱的动听,谁卖的报纸就越多?

分男女组、组与组比赛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师:小毛头是怎样卖报纸的?谁来学学她的样子。她和别的小报童不一样,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别人来买她的报纸?(边唱边跳) 方法:生手拿报纸边跳边唱表演歌曲

五、教学拓展: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头还活着,她的名字叫杨碧君,她住在上海,现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 (出示课件: 观看杨奶奶的生活图。)

六、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要到下课时间了,同学们,我们今天在这里深切的缅怀了 歌曲的演唱,让我们体会到当年的小报童悲惨的童年?而你们今天能坐在这宽敞明亮的大楼内唱歌学习,回到家里总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和百般的呵护,你们说你们幸福吗?所以,我们大家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和生活。

第16篇:《十二生肖歌》教学设计

《十二生肖歌》教学设计

崇仁县实验小学

洪玲

教学内容:

《十二生肖歌》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音乐》(下册)中的一首轻快活泼,富有诙谐情趣,融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明,曲调欢快,歌曲根据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逐一表现了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聆听音乐,参与游戏活动,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民俗化的人文主题,感知和体验各种生肖动物的特征,并能根据音乐用动作、语言加以表现。

2、用自然的声音,诙谐的情趣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

教学重、难点:

1、聆听音乐,感受十二生肖动物的形象特征,并能用动作、叫声模仿表现其中的部分动物。

2、记住歌词,用活泼有趣的声调来演唱歌曲,并能设计简单的表演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头饰、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激趣。

师:有十二个可爱的动物朋友,住在一个有趣的生肖乐园里,今天它们要在一起举行一场联欢会,你们想去看看吗?(想)那咱们就开着火车向生肖乐园出发吧!(多媒体播放火车开了)

~听,哪些动物朋友来了?

2.初步感受音乐

多媒体依次播放“鸡、虎、牛、猪、”的叫声,让学生听后分别说说是哪种动物,并张贴其图画,教师相机引导对部分动物按节奏仿叫。

牛:×-|×-|| ·

哞 哞

猪:×× |××||

噜噜 噜噜

除了它们呀!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参加了这次大联欢,它们呀!在和同学们捉迷藏,藏进了歌曲中,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多媒体播放十二生肖歌)

3.谁来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到了哪些小动物来参加联欢会了,是的,今天来参加联欢会的是十二生肖(出示课件十二生肖)

师:有谁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呢?(学生回答多媒体逐一展示)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十二生肖歌》

二、模唱练习

1、师:(多媒体出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朋友都到齐了,让我们用音乐来欢迎它们。1=C 2/4 53 321

2 03 53 321 20 师:歌曲出现了二次什么呀!(休止)一个是8分休止符休止半拍,一个是4分休止符休止一拍。先听老师唱一唱吧!

2、跟着老师把这个节奏拍一拍,休止的地方先用空来表示。

3、接下来增加难度,把空放在心里(休止的地方老师用手势提醒)

4、用“啦”模唱,嘴巴张大些,高兴地唱。

三、学习新歌。

1、学习歌词,理解内容。(要求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1)师领生说; (2)生跟音乐齐说

2.学唱歌词歌谱,表现歌曲。

(1)师逐句教唱;

(2)生跟着琴唱

(3)师生对唱 (4)全班齐唱

3、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畅谈感受) 师:是的,小动物们参加联欢会特别地开心,咱们唱的时候应该开心地、诙谐地用稍快的速度演唱。

4、分组唱,评议;

5、比赛唱,评议;

6、全班跟着歌曲的旋律有感情的演唱;

四、创编律动表演。

1.唱得真好,同学们美妙的歌声把十二生肖吸引来了,我想请你们一边演唱一边表演这些小动物。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来表演,请各小组商量商量,你们打算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每个小动物? 2.学生创编动作;

3.学生律动表演,评议;

4.小乐队伴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律动表演。

五、拓展小结,巩固知识

1.师:老师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十二生肖中有凶猛的大老虎、威武的龙、健步如飞的马,为什么个子最小的老鼠却排在第一呢?”请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2.师:联欢会到这就结束了,十二生肖要和小朋友们说再见了。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再见!

第17篇:教学设计卖报歌

教材分析:

《卖报歌》歌曲欢快活泼、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这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

歌曲为F宫调式,四二拍。开始即以跳跃的节奏,简朴活泼的音调模拟报童的叫卖声,生动地勾画出天真可爱、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歌曲的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由于采用了五声宫调式,所以色彩明朗又富于民族风格,唱起来朗朗上口,优美流畅。这首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可做以下处理:第一段的速度稍快,反映了报童等派报时的焦急心情;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了报童内心的凄苦;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比较活泼开朗,音色比较好,咬字吐字清晰,尤其是部分学生音准非常好。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学习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在平常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缺乏耐性,比较骄傲,还需要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卖报歌》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者聂耳。

(2)方法与过程目标: 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感受其音乐形象,体验天真活泼、凄苦乐观、奔跑叫卖的报童形象。 (2)前八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打击乐器(沙锤、三角铁)、报纸、背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每当国旗升起时,我们都要唱响什么歌?(国歌) 你们知道这首雄壮、振奋人心的国歌是谁作曲的吗?(聂耳) 1.学生齐唱国歌。(课件 播放《国歌》视频。)

(设计意图:用《国歌》歌曲演唱做课前导入,一下子使全班同学思想更集中,课堂气氛更浓烈起来,并在无形中再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景) 2.认识了解聂耳。

(课件展示聂耳图片,师讲解资料,并配有字体。) 3.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师以讲故事形式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课件展示聂耳创作《卖报歌》的故事字体,配有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讲解了关于这首歌曲的作者聂耳的生平简介,以及聂耳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故事,让孩子们对报童们的苦难生活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教师范唱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旋律。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卖报歌》,先听一听。

师:这是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歌,今天听起来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音乐情绪如何?„„(活泼、欢快、优美、跳跃。)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2、自主学习(出示课件:预习歌曲的节奏及曲谱。

(出示课件: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突破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难点曲谱,特别是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小节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攻克,从而突破了本课教学的一大难点。)

3、模唱旋律(教师用钢琴弹出单音) 师带生分别用La和Li模唱歌曲,熟悉旋律。

4、教师有感情再次范唱歌曲(学生轻声拍手打节奏心里跟唱) 师生共同讨论歌词内容。

师:小毛头生活是怎样的(苦难)。找一找,哪几句歌词里表现了生活苦难的?过着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

5、按节奏朗读难点节奏歌词

6、分段学习歌曲,分析处理歌曲情绪 (出示课件:播放《卖报歌》全曲。) 1学习第一段

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小毛头是一个活泼、乐观孩子,他虽然过着苦日子但还是很快乐的?

师:如果你是小毛头,你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叫卖报纸?(高声的、卖力的)

师:到了晚上小毛头的报纸还没卖完,她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的) 要求学生带着情感,速度稍快的演唱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师:小毛头卖报时怎么了?她的心情怎么样?(情绪低落,难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速度来演唱?

学生演唱第二段,最后一句速度稍慢,音量稍弱,表达报童内心的凄苦形象

3学习第三段

师:面对苦难生活的小毛头渴望着什么?(幸福、光明)她的心情怎样?(激动的、兴奋的)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速度演唱?(先是慢的、弱的声音,然后是快的、激动的声音) 生有情感的演唱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全曲的高潮,要表现出报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8、教师钢琴伴奏,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歌曲的三段歌词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能更好的流露情感表现,进一步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三、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

师:为了让小毛头多多卖报纸,让我们一起来帮她唱一唱,比一比谁唱的动听,谁卖的报纸就越多? 分男女组、组与组比赛来演唱歌曲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小毛头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中卖报纸的?(下雨天) 师:应该用什么乐器伴奏比较合适?(沙锤)

师生讨论用什么样的节奏型伴奏,并用自制的沙锤为乐曲伴奏。 师:每天天不亮小毛头就被钟声敲醒了,钟声用什么乐器伴奏比较合适?(三角铁) 用什么样的节奏型伴奏比较合适?

学生讨论不同段用不同乐器伴奏,学生自己探究,教师小结统一伴奏型 (出示课件:沙锤 X X ︱X X ︱

三角铁 X-︱X-︱) (设计意图: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演歌曲是歌曲教学中很难突破的一大难点。此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习的主动性。)

四、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师:小毛头是怎样卖报纸的?谁来学学她的样子。她和别的小报童不一样,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别人来买她的报纸?(边唱边跳) 方法:生手拿报纸边跳边唱表演歌曲 (分乐器组、舞蹈组、演唱组集体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边跳边唱创编表演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谓是调动了学生的各部感官,深切地感受了报童的苦难生活和对未来生活憧憬的美好明天。)

五、教学拓展:

师:你们知道吗?小毛头还活着,她的名字叫杨碧君,她住在上海,现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

(出示课件:生观看采访杨碧君的视频,听杨奶奶唱《卖报歌》,观看杨奶奶的生活图。)

六、教学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要到下课时间了,同学们,我们今天在这里深切的缅怀了人民音乐家聂耳,学习和演唱了他为我们少年儿童创作的歌曲《卖报歌》,通过歌曲的演唱,让我们体会到当年的小报童悲惨的童年?而你们今天能坐在这宽敞明亮的大楼内唱歌学习,回到家里总有妈妈温暖的怀抱,和百般的呵护,你们说你们幸福吗?

教学反思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光明的渴望。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而且学此歌的热情持续时间比其他的歌短。当我拿到新教材中的这首歌时,我心里有一种冲动:我何不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来了解更多的音乐及音乐以外的相关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是这样设计这一课的。

我设定的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能分辨速度、力度等原有认识水平,在学生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歌曲的真实情感。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同时收集聂耳的有关作品,并欣赏他的有关作品,使学生从中感受不同年代作品的风格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我安排学生聆听歌曲《卖报歌》。由于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学生普遍会唱一点,我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高潮,就设计了律动这一环节。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些废报纸作为道具,让学生拿在手里,然后随着音乐跳起来。“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仿佛就是扮演剧中报童的小毛头,兴趣盎然,充分达到了教学效果。

第18篇:《场景歌》教学设计

《场景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法设计:情景教学法

学法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就让我们高举队旗,吹响铜号,高高兴兴地出发吧!(课件播放,少先队员举旗吹号去旅游的活动场面) 1.交流场景,出示词语。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队“红领巾” 一片欢笑

2.理解词语,识记生字。

(1)辨析比较“队”和“对”。 对 队

( )号入座 ( )员 ( )不起 排( )

(引导学生先认真)

(2)铜号:丰富语境识记“号”。

看图认识“铜号”,出示长号、短号、小号、圆号的图片;结合一年级课文《青蛙写诗》,引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复习不同的标点符号。在认读中巩固生字“号”的识记。

(2)一队“红领巾”:平常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是一“队”红领巾?这“一对红领巾”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了解场景。 1.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教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先来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配乐播放课文录音)。 2.初读课文,交流场景。

教师:借助拼音,读读儿歌,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艘、舰:比较发现这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

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一方鱼塘 一块稻田 一行垂柳 一座花园

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背诵儿歌,积累运用。 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

你拍二,我拍二,一片沙滩在眼前。

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一条帆船向前驶。

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 你拍六,我拍六,一块稻田庆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戏。

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

你拍九,我拍九,海滩边上走一走。

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

四、比较发现,指导书写。观察“巾、队”,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字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2.教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二、情境教学解读课文。1.看图说话,合作探究。

(1)学生合上课本,观看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图片,并填空。题目:一(丛)翠竹 一(块)稻田 一(道)小溪 石桥

(2) 小组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一(孔)(3) 学生看课文,对照自己的答案思考,为什么答案是这样的。 2.解读课文

(1)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

(2)教师逐一展示课文中的各个场景,分别进行讲解。

如:一只海鸥,海鸥是一种鸟,用于描述鸟的量词是只,如一只小鸟。

一片沙滩,沙滩远远看去是一片一片套,所以是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军舰是大型的船,如一艘船。

一条帆船,帆船的个头比较小,量词用条。(3)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量词进行理解。学生从事物的特征入手理解“面、把、队、片”。 3.知识延伸

(1)学生说一说“一群海鸥”和“一只海鸥”的区别。 (2)学生讨论、回答。(“群”指很多,一只就是数量是一) (3)师:通过课本课,你学到了什么?为什么课文标题是场景歌?

(4)学生思考交流,教师指名回答,(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事物所用的量词不同)

(5)现学现用:学生就课堂上的事物进行练习。 如:一把伞 一片朗读声 一块黑板 一面班旗 一群小学生 三 指导书写生字

园、孔、桥、群、旗、铜、领、号。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指名认读。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

五、拓展活动

学生查一查《场景歌》中哪些量词可以用其他的量词代替。

第19篇:教学设计毕业歌

教学设计:毕业歌

执教者:赵广霞

设计背景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孩子们即将离开幼儿园。三年的朝夕相处构成了人生初始最动人的画面;离别的依稀,升学惊喜,交织成离园之际的复杂情感。

本次活动在幼儿离园的前夕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幼儿由于受年龄的限制或许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先是请孩子们讲述生活经验,回忆与同伴、老师相处的情景,萌发依依不舍的感受;接着朗诵有节奏的歌词让幼儿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同时熟悉旋律;在幼儿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后,让幼儿尝试分句唱,对幼儿歌唱的姿势、情绪都提出了要求;然后引导幼儿大胆的表达出自己对老师、小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感情,让分别的时刻温馨而欢乐、忧伤中带着缕缕温暖。这个环节也是我预设中的亮点!最后,用我编的律动来表演整首歌曲,表达自己对幼儿园的难分难舍。从以上考虑的内容出发,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用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乐段。 2.完整学唱歌曲,并能大胆的说出对老师和小朋友的临别赠言。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抒发与老师、小朋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活动准备: 1.已学过毕业诗。

2.孩子们在园游戏、吃饭、活动的照片。3.小鸟和笑脸娃娃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提问:幼儿园里什么事情让你更难忘?

(该问题可以将孩子们引入活动,也能让他们打开话匣进入到主题中。)

师:孩子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都上大班了。现在你们要毕业了,老师心里很舍不得你们,你们有没有舍不得老师啊?

二、复习《毕业诗》 1.朗诵《毕业诗》

幼儿园里的好多事真让我们难忘,那现在要怎样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呢? 那朗诵什么比较好呢?

2.教师播放《毕业歌》伴奏,孩子随旋律朗诵。

师:现在老师有个要求,你们要跟着我的节奏念。

(刚开始孩子们不知道怎么跟伴奏,一两句下来能明白了,但是速度偏快,找不准节奏。于是,跟了两次,但节奏还是偏快。)

三、幼儿学唱毕业歌 1.幼儿欣赏歌曲

师:小朋友朗诵得可真好,我们今天把毕业诗变成毕业歌,你们想听吗?听的时候想一想你觉得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旋律一样不一样。

教师播放音乐。

好听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这首歌曲是典型的ABA曲式,第一次欣赏,我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有依依惜别又充满希望的情感,所以特别提出了要求。)

师小结:我们在幼儿园,现在毕业了,当小学生,很开心、很自豪,所以很欢快,突然想起了谁啊(老师)对啊,老师把我们从小班带到大班,离开老师很伤心、舍不得,到了后来我们带上了红领巾,我们又很开心。 2.教师弹唱幼儿再次欣赏

请小朋友跟老师轻轻唱。体会歌曲是否有这样的感情。想想老师把《毕业歌》分成了几段。

(孩子不能准确的说出可分成几段)

3.教师清唱(稍慢),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用小鸟指偶,在第二段用笑脸娃娃指偶。

你们说,老师刚才唱到哪儿出示了小鸟? 老师在唱到哪里的时候出示笑脸娃娃呢? 师小结:赵老师这样是想告诉你们,这两处的节奏是不一样的,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很跳跃,像小鸟,我们用小鸟指偶。第二段不一样有些缓慢,有些伤心,我们用笑脸娃娃指偶。

(这个环节完成的不是很好,孩子们有些茫然。)

4.尝试演唱:

师:我们把跳跃和伤心的感觉唱出来。在唱歌之前呢,要注意姿势,抬头挺胸,跟节奏唱,试着把嘴巴张的大一些,这样的声音才好听。

(这里我提醒孩子唱歌的姿势很重要,要有动听的声音,首先有要好的姿势。)

5.分段演唱:

第一次,和老师唱

师:请孩们子和老师分开来唱:第一段孩子们唱,第二段老师唱,最后一段孩子们唱。一定要注意旋律不同的感情和节奏哟!

第二次,分男女生唱

四、临别赠言。

我们在幼儿园里生活了三年,特别离不开幼儿园的老师、阿姨、小朋友。我相信今天你们有很多的话要跟老师说,先想一想,想好了来告诉我。

还有你的好朋友呢,和好朋友有时哭有时笑,一定有很多难忘的回忆。这时,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

小结:孩子们,对待这些激动的孩子我们不应该笑,她大胆的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他们是舍不得你们的啊!

(我的语言不够感人,孩子对老师的赠言只局限于:我送什么给你,而不是离别的话语。)

五、表演歌曲

1.教师清唱,练习韵律活动

孩子们老师还把这首《毕业歌》编成了韵律活动。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在歌曲表演的时候,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也为了让幼儿有更正式的表演机会,我请幼儿站在“舞台”中间,这样的“正式演出”,给幼儿增加表演经验。)

2.播放音乐,师幼一起表演

活动在音乐声中结束。

(跟音乐配上的动作,第一段和第三段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又巩固了孩子对这种ABA曲式的掌握。)

反思:

1.我弹唱的速度偏快。孩子们不能很快进入歌曲意境,体验作品内容,需要再慢些。

2.开头引出《毕业诗》很好,我把问题“丢给”了孩子,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体。之前刚学过《毕业诗》还记忆犹新,他们很快就想到了。

3.孩子们比我想象的更聪明,听一遍就有孩子发现曲式的不同,虽然表达不清,但在我的引导下,大家都能发现了。

4.最后跟音乐配上的动作,孩子们很喜欢,值得保留。第一段和第三段有相同的地方,又巩固了孩子对这种ABA曲式的掌握。这里我“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着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5.配乐朗诵时,第一遍孩子的节奏偏快,应该在第二遍之前提醒孩子中间一段的节奏比前后的缓慢一些,或在朗诵到那里时提示孩子。这样孩子能更好的把握节奏,为下面完整唱出歌曲做好准备。

6.指偶只是我有,而孩子们只能看看,换成动作表示句式的不同比较好。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用拍腿,中间一部分用摆手。这样的目的是可以让孩子们都动起来。 7.我的语言缺少感染力,本来预想的临别赠言环节匆匆而过,孩子们刚开始都不知道说什么。如果把开头的图片做成PPT,在听觉和视觉上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难忘记忆。

第20篇:《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2.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

2.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教材分析

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民族七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播放歌曲《红星歌》) 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所以老师刚才看见同 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红星歌》动画) 1.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影片中年近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

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四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二拍指挥图示) 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坚定有力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红星歌》歌曲学习) 1.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如:do——la sol——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的作用。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 6.老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学生听辨旋律有何变化? 第二段旋律的结尾变化了,旋律走向是上行。 8.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

9.老师纠正歌曲中“闪闪的”节奏,唱准确和清晰。10.体会结尾旋律的情绪表达:革命精神永传万代。

(三)表现歌曲,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1.教师范唱歌曲。

师:重音记号的运用,加重情绪的表现,表现出更加坚定有力。 2.学生随《红星歌》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第

三、四乐句时,注意旋律的变化。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

三、表现歌曲

1.教师播放阅兵式表演视频。2.学生分成小组练习。 3.小组伴随歌曲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是要向潘冬子那样勇敢和坚强、不怕困难,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结束今天的课吧!

秋浦歌教学设计
《秋浦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