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0-03-01 19:13: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通过对近十年来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发现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营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往往对城市基础设施或公用事业(公共资源)的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很多探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和投融资模式有很多交叉的地方,在很多地方二者是等同的,很多学者并没有对此加以区分,因此对于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文献综述包括了对于投融资模式的研究。

一、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分类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分类尚没有统一的界定,夏芳晨(2011)将公共资源的运营模式分为公共资源出让模式、公共资源项目投融资运营模式、公共资源置换(替代)模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与产品模式以及公共资源“授权——委托”运营模式,并指出在具体实践时,应充分考虑每个城市公共资源的复杂性和政府运营公共资源的目标差异,可以对几个模式进行综合运用,也可以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其他的模式[1]。吴鸣,陈莹莹(2010)则认为目前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模式主要有BOT、TOT、PFI以及ABS、PPP等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旨在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2]。

很多学者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中的PFI、PPP等模式进行了研究。陈金亮(2008)在其文章中介绍了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模式的运行框架、PFI模式具有的公共资金最有效利用、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整体外包、长期合同、公开原则及控制机制等五大特点,文中提及,为促进公用事业的发展,PFI模式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是较好的一个途径,但是其适用前提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3]。对于PPP模式的研究,Broadbent,Laughlin(2003)指出PPP模式是一种采购方法(虽然仅仅针对基础设施服务而不是基础设施本身),因此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应用被视为自由化议程的延伸——如今自由化议程被称为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或市场化,PPP便是这些趋势的一个例证,是不断变化的公共服务市场的例证,因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允许有着合作伙伴关系的公共部门机构和私营部门机构提供公共服务[4]。Kelly(2000)认为PPP模式的共同特征因素主要包括:参与者(至少一方为公共机构)、持久且有关联的合作关系、有价值的共享资源、分享与共担责任、连续性[5]。Manning(2002)在其文章中指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文化注重以市民或客户为中心,注重结果问责制,注重对各种备选的服务交付机制的调查,注重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之间为服务交付合同而展开的竞争,符合成本回收和资金最佳使用价值的实现[6]。Stoker(1998)则认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广义的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部分,是寻求新型执政方式的一部分,在这一重新定位过程中,政府从直接服务供应商转变为推动者,借助和通过其他各方协调供应和行动,其重点是任务而不是执行人,是结果而不是投入,政府更多的是掌舵[7]。Linder,Rosenau(2000)认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资助和交付公众所需的服务,其性质不同于私有和公有,而是优于二者中的任意一个,其结构可以避开包含重要利益冲突的极端私有化的不足,也可以解决公共部门因垄断造成的业绩不佳和效率低下等困扰[8]。M.M.Kumaraswamy(2001)分析了政府在PPP项目中所担当角色的问题,认为政府的目标是平衡私营机构和公众的利益,政府既要努力通过政策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境,使得私营机构能够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也要保证该项目为公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或产品,

[9]保障公众的利益。达霖·格里姆赛(Darrin Grimsey)和莫文·K·刘易斯(Mervyn K.Lewis)

(2008)对 PPP 合作协议框架的构造、PPP 合作关系中变量的引入及控制、风险管理、各交易阶段的管理和在新兴市场中的应用等众多方面做出的详细论述,以及给出的一系列案例分析[10]。在国内,鲁庆城详细说明了PPP模式的种类与特点,并对PPP模式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更进一步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寻租与管制之间的关系[11]。李秀辉(2002),李永强(2005),陈柳钦(2005),王思齐(2012)等人对于PPP模式的融资方式、仲裁机制、风险管理和操作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12-15]。钱斌华(2012)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基

本内容和特殊经济属性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私合作运营模式(PPP模式),结合已有研究,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私合作模式的三条路径[16]。

二、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建议研究

通过研究,卢现祥(2002)、李欣(2007)等人认为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投资主体单一,且融资渠道狭窄,主要是政府为投资主体;(2)建设管理体制落后,资金利用效率和建设效率较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运营和维护方式守旧,管理不力,以及缺少法律法规的管制[17-19]。

面对以上的问题,张欣(2002)、丁芸(2004)等一些学者提出了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1)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分类,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17];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指导和市场监督能力,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20,21];(3)完

[22]善基础设施投资决策和管理体制,形成更加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4)完善间接融

资,发展直接融资,扩大融资渠道,广泛有效地筹集城建资金[21,23];(5)完善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提高私人资本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程度,建立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信息披露制度[23-25];(6)尽快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投融资法律法规[17,21,23]。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研究成果较少,多数学者还是集中于对城市基础设施某一领域的研究,如对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等的研究,缺少对于整个城市基础设施的总体研究。对于运营模式的分类尚未统一,很多学者对PPP模式进行了研究,缺乏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系统分类和比较;研究方法上,较多的采用了定性研究与具体案例结合的方法研究某一领域的具体运营模式,定量研究偏少。

参考文献

[1] 夏芳晨.城市公共资源运营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 2011.

[2] 吴鸣, 陈莹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 2010(2):48-51.

[3] 陈金亮.PFI—公用事业的建设和运营模式[J].经济管理, 2008(1):75-80.

[4] Broadbent, J.and R.Laughlin.\"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An Introduction[J].Auditing&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3,16(3),332-511.

[5] Kelly, G.The New Partnership Agenda[R], London: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2003.

[6] Manning,N.\"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 C.Kirkpatrick,R.Clarke and C.Polidano(eds),Handbook on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Cheltenham:Edward Elgar, 2002.

[7] Stoker,G.\"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and Urban Governance\",in J.Pierre(ed.),Partnerships in Urban Governance:European and American Experience,Basingstoke:MacMillan,1998.

[8] Linder,S.H.and P.V.Rosenau.\"Mapping the Terrain of the Public-Private Policy Partnership\",in P.V.Rosenau(ed.),Public Private Policy Partnerships,Cambridge,MA:MIT Pre,2000.

[9] Kumaraswamy .M., Governmental role in BOT-le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J].International Journals of Project Management, Vol.19, 2001(8):49-73

[10] 达霖•格里姆赛,莫文•K•刘易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基础设施供给和项目融资的全球革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

[11] 鲁庆城.公私合伙(PPP)模式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2] 李秀辉,张世英.PPP: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仁[J].中国软科学.2002(2):51-54.

[13] 李永强,苏振民.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分析[J].经济师.2005(9):248-249.

[14] 陈柳钦.PPP:新型公私合作融资模式[J].建筑经济.2005(3):76.80.

[15] 王思齐, 沈清基.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应用: 多元与包容[C].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中国云南昆明, 2012.

[16] 钱斌华.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12(10):15-19.

[17] 丁芸.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8):24-27.

[18] 李欣.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研究[J].环境保护, 2007(6):58-61.

[19] 卢现祥.论政府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促进竞争及反垄断中的\"诺思悖论\"[J].管理世界, 2002(2):81-86.

[20] 张欣,王丹忠.BOT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3):47-48.

[21] 李宇兰, 武夷山.私营部门参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4(2):106-108.

[22] 肖艳, 刘红平.国外城市基础设施筹资模式及经验借鉴[C].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2009.

[23] 金丽国.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发展的趋势及对策[J].城市, 2011(11):41-44.

[24] 胡家勇.论基础设施领域改革[J].管理世界, 2003(4):59-67.

[25] 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私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政府激励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9(9):1480-1483.

PPP模式下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研究

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公租房运营模式研究

包头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对策研究

城市运营

运营模式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研究综述

温泉度假村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研究综述
《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