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票据业务风险及防范

发布时间:2020-03-02 23:55: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票据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支付结算的主要工具,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票据业务的推广使用,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企业债务拖欠,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票据以其较高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收益,也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踊跃竞争的焦点。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金融票据诈骗犯罪案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和社会信用环境,而且也增大了银行票据结算的风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已成为银行经营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我国票据业务风险凸显的原因

1、国内商业银行对票据市场的过度竞争是导致票据业务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方面存在业务扩张的需要,另一方面迫于降低不良资产比率的压力,在信贷规模受到存贷款比率等指标约束的条件下,票据贴现这一手续简便、风险低、收益高的融资业务,便成为银行扩大资产规模、稀释不良资产比率的重要手段,被各银行视为立竿见影的可行方法。同时,我国金融业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能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导致票据业务风险不断积聚。

2、利益驱动导致用同笔资金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现象屡禁不止。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企业再把贷款存入银行作为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将银票贴现;贴现所得资金作为保证金,再次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并将银票贴现……。这样一来,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就呈现出超常增长势头,而且银行信贷也被虚增放大。银行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通过赚取利息和套利差,获取利润;二是可收取保证金,虚增存款;三是可扩大贷款,压缩不良资产,并获取利息收入。但是,这种滚动承兑、滚动贴现形式的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次承兑、再次贴现的操作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信贷泡沫。

3、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制度的不完善为票据“中间商”的滋生创造了环境。在南方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经营票据的包装公司、金融掮客,他们以合法公司为幌子,帮助企业进行票据包装,从中牟利。个别金融机构人员违规办理票据贴现业务,为中间商提供便利,使票据风险隐蔽性增大,加大了风险识别程度。

4、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企业恶意套取银行资金,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加大。一些企业以50%保证金质押的情况下开取全额银票,然后到银行贴现,套取银行资金。票据融资中的信用泡沫不断加剧。

5、票据真伪查询手段落后,导致票据欺诈案件日趋增多。目前银行票据查询手段落后,缺乏全国统一联网的票据信息查询系统,查询效率低下。联行系统查询系统及其查询方式存在着局限性,无法完全识别票据的真伪,部分票据不能通过大额支付系统查询,只能采取自由格式报文的形式查复,而自由格式报文的缺点是查复的内容要素不全。查询手段的落后助长了票据欺诈案件的发生,成为票据业务风险增大的又一个因素。

二、防范票据业务风险的措施

票据业务的发展与防险要并重,为积极稳妥地开展票据贴现业务,针对上述问题。

1、要核实贸易背景。申请贴现人与直接前手之间必须有真实合法的商品或劳务交易关系,并且能提供双方签订的真实合法的商品或劳务交易合同及增值税发票原件。防止办理融资性贴现业务。

2、要查询票据真实性。会计部门在审核票面要素的同时,按有关规定向承兑银行进行查询,核实票据的真实性,并取得承兑行的书面确认。未经查询查复,不得办理贴现。坚决杜绝先贴现后查询、边贴现边查询、只贴现不查询的情况发生。

3、要加强对贴现票据各要素的审查,避免贴现票据出现要素不全、内容涂改、背书不连续等现象。防止假票、克隆票、问题票的出现。

4、会计部门支付贴现款项必须一笔直接划入贴现申请人帐户,决不允许将贴现资金分笔划入非贴现申请人帐户,包括贴现申请人的主管机构和下级分支机构。并且要对资金的流向进行监管,防止贴现申请人用贴现资金再次签发银票。从源头遏止用同一笔资金滚动签发银票、再贴现。

5、要对承兑行的资格进行调查。特别是中小银行,要掌握其资金实力,管理水平,保证到期承兑。原则上不办理信用社承兑的贴现业务。

6、完善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内控机制。商业银行内部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贴现业务涉及到客户、信贷管理、会计等部门,要求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密切合作,既要符合结算制度的规定,又要符合信贷部门审贷分离,相互制约的要求。完善内部制约体系,防范操作风险。

7、建立全国性的网络化、电子化票据查询系统。通过全国票据联网,建立新的票据查询方式,提高票据查询查复的效率,有效降低票据欺诈案件的发生率。

8、加强信用秩序建设,防范道德风险。优化票据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社会各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为银行全面、真实掌握客户的信用状况提供保证。加大对失信企业的联合制裁力度,发挥银行同业公会的作用,通过制定同业竞争规则,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9、加强培训,严防票据业务操作风险。从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入手,强化对《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票据贴现业务管理办法》的培训学习,密切关注最新金融法规变化和票据市场动态及有关票据案例分析等,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不断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有效防范道德风险,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票据业务风险防范

票据业务风险防范课后测试

加强票据业务监管 防范风险

1票据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银行票据业务15种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票据业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介绍

票据业务风险评估

票据转贴现产品组合及风险防范

票据贴现的风险防范

电子票据风险与防范

票据业务风险及防范
《票据业务风险及防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