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4: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

----武穴市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武穴市财政局

近年来,武穴市财政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服务等手段,不断加强对\"三农\"的扶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近两年来,全市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各种资金总量为32538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6.2%。

一、巩固农村税改成果,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一是落实减负政策,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行为。主要做到\"一公开\"、\"两检查\"、\"三监督\"。\"一公开\",即公开各涉农单位收费项目、标准执行;\"两检查\",即检查农民负担监督卡的发放管理,检查涉农收费部门行为;\"三监督\",即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减负部门监督。农民负担卡采用\"一折通\"的方式,在发放到户中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填写、统一审核、统一发放。市税改办、综改办、减负办先后组织联合检查组,对各地的教育收费、建房收费、牲猪定点屠宰收费、计划生育收费等涉农收费项目,以及农民负担监督卡发放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给予全市通报,各单位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通过检查督办,有效地遏制了农民负担的反弹。

二是实行\"双代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依据鄂政发[2005]50号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办法试行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2006年4月,全市乡镇经营管理站与财政所合并,各镇处财政所设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按照\"两取消、三不变、四统一\"的管理原则,对全市村级资金、财务实行\"双代管\"。各中心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在村级财务\"双代管\"的前提下,通过推行村级民主理财、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核算管理,严肃了财经纪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落实\"两补\"政策,进一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我市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资金涉及到12个镇处、326个村,12.4万农户,面积87.5万亩,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涉及10个镇处,6813户农户,面积42881.5亩。2006-2007年,我市共计发放两补资金4004.2万元,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1847.58万元,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对农民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并向全市发放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主要作法是“四个到位”:即认识到位、宣传到位、程序到位、责任到位。到目前为止,全市12个乡镇场已全面完成了“两补”资金的发放工作,并将12.4万户农户的信息全部上网公布。

四是加大涉农资金投入,进一步规范税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2007年,市财政安排农村教育资金12686万元,危房改造资金137。23万元。在村级运转、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也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稳定作出了贡献。2006-2007年年,全市累计向上申报支农项目34多个,金额达2675多万元,我市已被列入全省30个农机购臵补贴县市和生态公益林补助县市。2007年,全市预算安排教育经费13188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卫生经费1982万元,比上年增长8.4%;税改转移支付资金1990万元;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经费701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农口经费1037万元,\"以钱养事\"资金670万元。2006-2007年,我市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达3600万元,主要包括五保生活费、优抚统筹费、乡村道路建设资金、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工资及乡镇干部工资缺口六个方面,在管理方面我们做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专款专用、确保拨付及时、确保独立核算、确保全额安排,为全市配套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构建新的运行机制

一是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武穴市2005-2007年镇(处)财政体制形式是:\"收支上划,工资直达;核定基数,超收分成;下达任务,增量返还;招商引资,定额奖励;收支挂钩,一定三年。\"新的镇处财政管理的体制实施,为适度缓解镇处财政困难、促进基层财政的稳定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二是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改革。2006-2007年,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达3210万元,已有1725820人次享受门诊报销749万元,29474人次享受住院报销2139万元,1080人享受慢性病补助55万元,同时,对全市1422名参合农民大病对象按报销后金额10%进行第二次补偿,补偿金额155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农民看病贵的实际困难,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两年,全市共投入89.2万元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对299人患有大病的农村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投入22万元帮助15288名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投入39.8万元帮助3988名农村五保户解决医疗门诊费用,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困难。

三是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2007年,根据国家和省文件精神,我市将全市初中、小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45元,足额列入年初预算,杂费资金按定额标准全额打入预算,拔付农村义务教育专项经费1128万元,让全市农村中小学学生享受到国家免交学杂费政策的优惠政策,第一次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同时建立了农村中小学校舍长效维修机制,\"校财局管\"财务体制改革也初步推开。

四是实施社会保障阳光工程。近两年,全市投入农村社会保障资金3560万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456万元,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28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2039万元,救灾资金412万元,第一类疫苗补助资金40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326.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各项事业发展。近两年,全市共投入农村低保资金342万元,加大了特困群体救助力度,保证了农村低保户基本生活;投入救灾资金412万元,帮助311户倒塌房屋农民恢复重建,对1504户因震受损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帮助2650户灾民度过生产、生活难关,全市灾区社会稳定,无一例因灾上访。

三、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

近几年,我市不断总结完善各项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的运作程序,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和使用效益。

一是整合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两年来,财政部门整合各种支农资金1209万元,用于新建、改扩建提水排涝泵站38座;整修险库6座,险堤32公里,险渠(险坝)9处;维修河闸27座等,全面提升我市农业水利灌溉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2006-2007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2078万元,通过开发建设,项目区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到了显著的增长。经测算,项目区年可新增粮食78万公斤,棉花60万公斤,油料45万公斤。项目区内直接受益农民1万人,年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20万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15万元,年人均增加纯收入170余元。两年来,市财政安排涉农事业费1328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以钱养事”市级配套资金330万元,有力地支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制度建设。根据省厅的有关制度办法,我市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和办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对支农专项资金的设立、申报、立项、分配、使用、验收和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主要作法是“四个结合”:即资金管理政务公开相结合,以全市政务公开网为平台,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项目名称、金额数目、拨付进度、使用情况及时在网上进行发布,便于群众查询,接受社会监督;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多途径地构建资金安全“防护网”;与国库集中支付相结合,按项目实际情况落实分配方案和拨付方式,严格按比例、按进度通过国库集中拨付到项目;与政府采购相结合,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三是强化农口主管部门财务管理。先后制订了《武穴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农口主管部门普遍推行了财政四项改革,进一步强化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的统筹运用,规范和细化了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提高了农口主管部门财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是加大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惠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在将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加强了经常性的检查和督导,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对财政重点支农项目实行跟踪问效,坚持定期检查验收;对财政扶贫、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国家重大支农专项资金的到位及使用情况,注重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相结合,努力实现查漏洞、促管理、增效益的目的。

四、落实总体目标规划,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明确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我市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和《武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制定了城镇和村庄建设目标规划。村庄建设目标规划是:坚持\"规划先行,节约用地;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重点抓好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等\"五改五通\",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基本做到公路及村内主干道路硬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住宅建设多户连体,富有特色,实现村容村貌整洁。

二是以饮水工程为重点,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两年来,市财政共拨付农村饮水安全省级配套资金144万元,解决全市39个村,3.66万人的饮水问题。2007年,我市4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52处工程已完工13处,完成投资802.8万元。林业血防工程建设项目造林面积5200亩,涉及3个镇5个村,总投资260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工,等待验收。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全市投资1184万元,在全市27个行政村,3700个农户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成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控制疫病传播,巩固退耕还林的“新能源工程”。

三是以道路信息为突破口,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006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新修公路94.3公里,涉及7个乡镇、39个村,总投资2953.2万元。2007年,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计划新修公路84.5公里,涉及11个乡镇、41个村,总投资1816.75万元。截至目前为止,2006年完成通村公路88.3公里,完成投资1766万元。2007年完成通村公路26.9公里,完成投资538万元。在全市2011个自然村中已实现1680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在未完成\"村村通\"的自然村中,有267个被省发改委、广电局列为\"十一五\"期间\"村村通\"项目任务。到目前为止,已完成58个自然村,共安排农村公益性职能经费28万元。

四是尽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近两年来,我市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技术培训,强化培训与市场,做好就业服务,共培训农民工1307人,走上就业岗位1276人,免收培训费39万元(政府补助),人均免费约300元,就业率达到95%。截至目前为止,全市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89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57人,转移率为95.5%,形成了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是努力做好财政扶贫开发工作。近两年来,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397万元,用于支持老区扶贫、科技扶贫、以工代赈和百乡千村工程。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㈠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的投入和使用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量仍然有限,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大;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介入力度不够;公共资金来源和去向过于分散,项目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配套,效益低下,存在相当程度的浪费。

2、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主要表现在:农村交通运输难,建、养、管脱钩,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期延长,质量堪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特别是饮水安全问题尤其突出;现存的水利设施渠系不配套,原有的损毁严重,农业抗灾能力不强,

3、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看病就医难。表现在医疗卫生费用昂贵,农民看不起病医不起病;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差,医疗人员少,医疗水平低;农村医疗预防体系不健全。与此同时,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特别是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劣问题在贫困地区尤其突出,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4、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统计数据依据存在误差,特别是播种面积问题导致资金不能按时兑现。

㈡对策及建议

1、支持农村产业化经营,培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具体来说主要是抓好五件事: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要盘大盘强生猪、油菜、水产、山药生姜等产业,发展壮大粮食、棉花、水果、茶叶、禽类、林业等特色产业,使品种更优、基地更大、产业更高、流通更活、效益更好、前景更方;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基地连农户,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之路。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鼓励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和经济人队伍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力争到2010年,创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精品名牌10个;四是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武穴的商贸流通优势,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建市场工作;五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抓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高科技对优势产业的贡献率。

2、整合财政资源,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议对支农专项资金实行跨部门、跨级次整合,捆绑使用、集中投入,形成合力,集中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资金投入上,更多地采用直接补贴、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形成\"互动\",引导农民配套投入到\"户办工程\"建设上来,形成在国家投入的带动下,主要依靠农民投 工、投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粘合作用,引导金融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农村建设,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包括\"双扶\"资金)存量和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投资入股、贷款贴息、直接补贴或有偿扶持等方式,解决龙头企业和骨干农产品生产资金短缺问题。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专项资金拨付程序,对每笔项目资金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并制定\"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 \",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要继续健全和完善以\"项目指南、因素计算、客观分配\"为核心内容的资金分配制度,确保资金安排的公正性。要严格执行以标准文本、逐级推荐、专家论证、部门会审、集体决策等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审批机制,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要把国库集中支付延伸到\"三农\"支出的各个方面,确保项目资金通过招标采购、报账提款等方式直达设备或劳务供应商。要积极推行涉农补助项目财政部门集中管理、集中制卡、集中发放模式,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直达农民手中。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自觉接受审计等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厉查处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防止损失浪费,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4、协调发展,配套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一是加大农民科学知识教育投入。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二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三是化解农村乡村债务,保障贫困村村级运转。四是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荐]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方案

财政支农资金需要深度整合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经验交流材料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经验材料

财政支农

整合优势资源 释放品牌效益

贵溪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情况汇报改

肇州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

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
《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