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阅读中外经典 享受读书乐趣 研讨会学习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阅读中外经典 享受读书乐趣 研讨会学习总结

2012年9月

27、28日,有幸去济南参加了山东省重点研究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研讨会的学习,学习上的收获却是“充实、厚实、丰实”的!

在会上,省教研室主任**老师作了“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的课题实验报告,他指出,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学校的更多加入,我们对语文阅读课程有了独到的认识。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已经可以明确地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语文教材,二是语文经典读本,三是整本的经典名著。研究的方法更加科学,研究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比如“阅读经典,构建书香书香校园”领域的研究,已经细化为11个子课题: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绿化文化、建筑文化、墙壁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校园布局文化、设施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学生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同时根据阅读课型教学程序及策略研究,总结出了精读课、自主阅读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成果汇报课、诵读课、迁移拓展课、比较阅读课、专题阅读课、读写结合课、阅读赏析课等多种课型。

随后,听了一节写字成果展示课和阅读写作课展示课。这些课型的展示,不仅让我们感觉孩子们的阅读量加大了,而且老师注重了读法、学法的指导。孩子们课上得法,课下将更受益,这或许就是咱们耳熟能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真实体现吧。

济南汇泉小学和济南甸柳第一小学的两位校长作了报告。每所学校有每所学校的特色,借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校一品一特色”。置身于他们学校的研究氛围,心境不觉高远,我们的学校,何时也具有那种独具特色的韵味,别具一格的风情?期间跟李主任探讨,除了硬件设施我们无法做太大改变外,引领孩子们读书,创设读书氛围,以我们一颗火热的心,加之我们坚持不懈的劲头,一切皆有可能。

直到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老师的《阅读教学的学术报告》,这种自信才更加坚定,行动的心情更加迫切。现将他的报告整理如下,以期与您共享。

一、阅读的意义

第一,往大处说,阅读是为国家、民族的未来。

举例两点:一是咱们国家硬实力不强,充其量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加工厂。我们卖的是产品,而非技术和智力。二是咱们的软实力,比如国际话语权,文化影响力不强,导致咱们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三片之中,您能猜出是哪三片?薯片、芯片、美国大片。听到此,全场哗然,谁不为孩子们担忧,谁不为祖国忧虑?我们缺失的民族自信,从哪儿找回?“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有多高,取决于民族阅读的推广程度”。相信那天会场上的兄弟姐妹对这两句话会有新的理解与感悟。

第二,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学会学习。

崔峦老师引用了很多劝诫读书的格言名句来印证此观点。其中布什夫人巴巴拉布什曾感慨:给孩子读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送给孩子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的礼物。也有人说,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孩子最有潜力。

第三,阅读是为了获取充实的幸福的人生。

这毋庸置疑,读书使人精神富有,品格高尚。正如张元济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二、阅读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发出号召:走向阅读社会。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举例发达国家把发展孩子智力转移到阅读上。

美国:

布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采取策略:阅读优先。

9.11事件那天,布什在一所小学听课,足看出他对教育的重视。而后要求孩子每天至少读书30分钟,20—50页,做笔记。

英国:

1998年提出“举世皆是读书人”,并把98年定为读书年。英国女王官方生日庆典活动以阅读为主,重拾经典。要求小学每天有1小时的读书时间。

日本:学校只要超过12个班,须配备图书馆。因为最好的大学是图书馆。每年12月23日是全国读书日。

香港:每天第一节课是阅读课,要求学生每学期读30本书,每年读60本书。

据调查,每年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64本。犹太人墓地里也放着书,寓意:学无止境。

日本人每年人均读书25本,中国第一次调查,人均1.6本;第二次,人均2本;第三次,4本。

现在学校阅读现状基本为:进入慢、量少、能力落后。

三、阅读对策

1.改革语文课程。 主要体现于儿童阅读课程化。

(1)以教科书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课。

②以儿童的指导、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指导交流课。

举例:深圳后海小学

袁晓峰女校长倡导“快乐阅读,像吃饭一样必须而易行。”(百度查询)

2.大力改进阅读教学。

(1)小学教学目标的明确集中

低年级:

①字词句训练(识字、学词、写句)

现状:写字学词时间少。

建议:每节课都要写一写。

②低年级初步的朗读指导训练

字字读正确,长句子间的停顿。

③帮孩子大致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教给方法。

④加强语言的积累。

中年级:

①词句段训练(体会词、句)。

②重视段的教学。

自然段——结构段

概括段意,理清顺序,了解构段方式。

③加强朗读训练、默读。

边读边想边写批注,能提出问题,有初步阅读感受。

④略读课文粗知大意。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⑤养成读书看报习惯。

高年级:句段篇的训练

①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感情色彩。

②比较准确地把握主要内容,理清不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表达方法。

③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方法,读懂内容,品味语言。

④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加工、处理信息。

具体到一篇课文,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避免阅读教学的空泛,要有明确的个性教学目标,特别在得言上。

(2)整合教学内容

①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多篇。

②进行单元整组、整体教学。

③一组带一组。

3.改进教学方法。

由分析内容为导向转变为以阅读策略为导向,实现向阅读策略的魅力转身。

①让学生喜欢阅读,自学在先。

教师要先爱阅读,营造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课堂。

举例叶圣陶先生阅读课的三步骤:

自学预习——讨论——练习

教学要从充分的自学开始。

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成功的概率在50%以上的学习任务是最具吸引力的。

现在存在的问题: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期,每堂课都不应零起点。

呼吁:语文教育要打假

好的教师不怕出现问题,要牢牢树立服务意识,锤炼自己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机会。

教师帮扶学生体现于一下六个方面:

发动

营造宽松、清和的环境

唤醒圣的问题意识

导向(让生清楚做什么,怎么做)

放手(给予充足空间)

帮扶 (用问题、自学提纲、话题、评价激励等)

1.扎实推进儿童阅读

一个家庭的品味取决于藏书多少,一个学校的品味取决于图书馆。阅读经典不等于读经,怎么读?

(1)激发并保持阅读兴趣,让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2)推荐读物

(3)进行阅读指导

(4)分享阅读的成果

(5)用评价激励。

厚积才能薄发。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增加孩子文化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大量阅读必然促进习作水平提高。国外对课外阅读十分重视。美国的马萨诸赛州,每周一到周五早晨,全校分钟阅读,任何人不得侵占。从校长到员工,从老师到学生,什么事都不做,就是读书。久而久之,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和神圣。最好的教育模式是以阅读为基础的。

阅读中外经典 享受读书乐趣

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

享受读书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实验现场会公开课

享受读书的乐趣

享受读书的乐趣

享受读书的乐趣

享受学习的乐趣

享受学习的乐趣

养成良好习惯 享受读书乐趣

阅读中外经典 享受读书乐趣 研讨会学习总结
《阅读中外经典 享受读书乐趣 研讨会学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