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3: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智能高分子水凝胶

专业年级 姓名

摘 要: 本文对近几年智能高分子水凝胶中的温度敏感性凝胶和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性能特征及其用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智能水凝胶;温敏性;高吸水性树脂;保墒缓释肥料

材料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高新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面向21世纪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生命、能源、交通、环境科学、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建设对新型材料的要求比以往更为迫切。研究与开发各种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

材料的发展经历着结构材料→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模糊材料的过程[1 ] 。智能化是指材料的作用和功能可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有意识地调节、修饰和修复[2 ] 。该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高木俊宜[3]教授将信息科学融合于材料的物性和功能,提出了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s)概念,指出智能材料是指对环境具有可感知、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型材料。此后R.E.Newnham[4]教授提出了灵巧材料(Smart materials)概念,也有人称机敏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传感和执行功能。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发展的智能材料在包含以往材料的物性和功能性两方面的基础上加入了信息学科的内容,能模糊地解决人和机器在精确性方面存在的极大差别,所以比功能材料更优越。智能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材料的来源,智能材料包括智能金属材料、智能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智能高分子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品种多,范围广,智能凝胶、智能膜、智能纤维和智能粘合剂等均属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范畴。由于高分子材料与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的生物体有着极其相似的化学结构,较适合制造智能材料并组成系统,向生物体功能逼近,因此其研究和开发尤其受到关注。

1 智能水凝胶作为智能高分子材料的一个主要内容,近10多年来,其研究工作、尤其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智能高分子水凝胶的研究工作空前活跃。高分子水凝胶可定义为在水中能溶胀并保持大量水分而又不能溶解的交联聚合物。智能水凝胶是一类对外界刺激能产生敏感响应的水凝胶。根据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情况,智能水凝胶分为:温度响应性水凝胶、pH响应性水凝胶、光响应性水凝胶、压力响应性水凝胶、生物分子响应性水凝胶、电场响应性水凝胶和超强吸水性水凝胶(高吸水性树脂)等。由于智能水凝胶独特的性能,使其在化学转换器、记忆元件开关、传感器、人造肌肉、化学存贮器、分子分离、活性酶的固定、组织工程和药物控制释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内容和其他研究者的工作就智能高分子水凝胶中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和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做简要介绍。 1 温度敏感性智能水凝胶

1.1 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凝胶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其大分子链上同时具有亲水性的酰胺基和疏水性的异丙基,使线型PNIPAm分子和网络结构的PNIPAm水凝胶在水溶液中呈现出温度敏感特性。在常温下,线型PNIPAm溶于水中形成均匀的溶液,当温度升高至30 ~ 35 ℃时,溶液发生相分离,表现出最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交联的网络状PNIPAm可在水中溶胀为水凝胶,它在室温下溶胀,而在33 ℃左右发生体积相变而收缩。这种由温度敏感性而引起高分子产生的智能性和记忆效应引起人们很大兴趣。自1984年Tanaka等人[5]发现PNIPAm水凝胶具有温度敏感特性以来,由于其在药物控制释放、贵金属的富集分离、酶的固定、智能催化剂及渗透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对其均聚物和共聚物尤其共聚物的制备和研究至今方兴未艾。

PNIPAm类凝胶可通过与其它单体共聚改变其分子中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比例从而改变其LCST 和溶胀性能。张先正等人[6]通过丙烯酰胺(AM)与NIPAm 共聚得到快速温度敏感的水凝胶,这种凝胶在室温下的平衡溶胀比较大。通过增加亲水单体AM的含量可提高其LCST,当水凝胶在56 ℃时剧烈收缩时,可在几分钟内剧烈失水,约10 min 后即可达到稳定状态,这是由于该凝胶高分子网络孔径较传统水凝胶网络的孔径大,有利于其内部水分子扩散出来,其缺陷是该凝胶消溶胀后,

2 再次溶胀的速度很慢。刘郁杨等[7]以NIP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制得温敏凝胶,结果表明,NVP 在共聚物中的含量对其LCST的影响不大,但对其平衡溶胀比和溶胀速率有较大影响,当NVP含量为1 mol%时,该凝胶表现出最大的平衡溶长比和最高的LCST。Wen-Fu LEE等[8]使用两性离子单体1- vinyl-3-(3-sulphopropyl) imidazolium betaine(VSIB)与NIPAm共聚制成水凝胶,这种水凝胶的溶胀比和LCST可随着共聚物中VSIB含量增加分别增加和升高,其最大特点是,在低浓度范围的盐溶液中,其溶胀比将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Xian-Zheng Zhang等人[9],通过冠醚4’- allyldibeno – 18 – crownH2O 混合溶剂中粘度的温度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LPDEAm在上述三

4 种溶剂中粘度的温度依赖性不同,LPDEAmH2O体系以及LPDEAm – THF- H2O体系的相对粘度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THF体积分数φTHF

由于传统水凝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机械性能比较差, 响应速度慢等) , 因而大大限制了水凝胶的应用; 因此近年来围绕提高水凝胶的响应速度、机械强度等性能问题, 科学家展开了一系列广泛的研究工作, 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与日俱增。现分述如下 1.3.1 快速响应性水凝胶

传统水凝胶溶胀速度较慢, 吸收水的时间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虽然慢的溶胀对于许多应用是有利的, 但也有许多场合需要高分子网络能很快地溶胀。为了提高水凝胶的响应速度, 在传统水凝胶的基

5 础上制备了几种新型水凝胶。 1.3.1.1 制备亚微米尺寸凝胶颗粒

Tanaka 的研究表明[ 25 ] , 水凝胶溶胀或收缩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与水凝胶的线性尺寸的平方呈正比, 即S∝ R 2/D , 其中S为水凝胶溶胀或去溶胀的特征时间, R 为水凝胶的线形尺寸,D 为水凝胶的协同扩散系数。据此得出, 小的凝胶颗粒响应外界刺激比大凝胶快。因此为了提高水凝胶的响应速度, 研究者竞相合成出微凝胶或纳米尺寸的水凝胶。关于微凝胶与纳米凝胶目前尚无明确的、严格的定义, 他们之间也无明显的界限。Pelton [ 26]将颗粒直径在50 nm~ 5 μm 的溶胀粒子称为微凝胶; 文献报道的纳米凝胶尺寸一般也在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1986 年 Pelton 等[ 27 ] 首次报道了温敏性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PN IPAM ) 水性微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从此智能型微凝胶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刺激响应性微凝胶及纳米凝胶由于尺寸较小, 在许多方面如环境保护(重金属离子的吸收与释放)、药物控制释放及光电开关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新体系的开发及新的合成方法在微凝胶、纳米凝胶合成方面的应用的报道越来越多[28来越深入[ 32,33 ]

~ 33 ]

, 而且关于微凝胶的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越。

1.3.1.2 合成大孔及超孔水凝胶

凝胶溶胀或收缩过程主要为高分子网络的吸收或释放溶剂, 这是一个慢的扩散过程, 而且接近临界点时更慢。但对于一个具有相互连接的孔结构的网络来说, 溶剂的吸收或释放通过孔由对流产生, 这一过程比非孔凝胶中的扩散过程快。Wu 等[ 34 ] 用羟丙基纤维素作为成孔剂合成了大孔PN IPAM 水凝胶。PN IPAM 大孔水凝胶具有较大的孔体积, 较大的平均孔尺寸, 较快的大分子渗透速度。Zhang 等[ 35 ]利用聚乙二醇400 作为成孔剂制备了快速响应温敏性PN IPAM 水凝胶。刘晓华等[36 ]则以不同粒径的CaCO 3 作为成孔剂, 合成了快速响应的温敏性PN IPAM 水凝胶, 该水凝胶的的孔径大小为几十微米, 在温敏膨胀或收缩时, 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 在10 m in 内的失水率可达90 %。

大孔水凝胶的制备除采用适当的成孔剂来实现之外, 还可以利用温敏性水凝胶在溶剂中的相分离技术或两者并用来实现。例如, Zhang 等[37 ]利用混合溶剂中的相分离技术合成了具有快速响应性的温敏性聚(N 2异丙基丙烯酰胺ö甲基丙烯酸甲酯) 水凝胶, 并测定了其溶胀、去溶胀及再溶胀动力学。

6 Sayil 等[ 38 ]研究了大孔PN IPAM 的形成条件: 固定单体的起始浓度 (20 (w t) % ) , 改变交联剂的浓度和反应温度, 结果发现交联剂的浓度过了一个临界浓度 (2 (w t)~ 5 (w t)% ) 后, 网络结构从均相变为非均相; 进一步增加交联剂的浓度, 溶胀速率和网络的空隙度均得到提高, 多相PN IPAM网络由直径为0.1~ 0.5μm 微球聚集成大的、不定型的非连续簇(尺寸为几个微米) , 当交联剂的浓度为30 (w t)% 时, 结构看起来像花椰菜(典型的大孔网络)。如固定交联剂的浓度, 提高凝胶的制备温度(从9~50℃) , 则既增加了网络的溶胀速度又增加了网络的溶胀能力, 但总的空隙度降低。

如果使用在反应过程中能生成气体(如CO 2) 的成孔剂(如N aHCO3) , 由于气体的生成, 产生大量细腻的泡沫, 从而使得形成的水凝胶中形成大量相互连接的微孔, 此类水凝胶(文献报道中称为超孔水凝胶) 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目前关于超孔水凝胶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39性水凝胶却鲜有报道,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1.3.1.3 具有摇摆链的水凝胶(梳型结构水凝胶)

~ 40 ]

, 但关于超孔的响应由于摇摆链的一端是自由的, 因此具有摇摆链的水凝胶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容易坍塌或扩张, 具有快的响应速度。Yoshlda 等[ 41 ]合成了对温度变化具有快速的去溶胀响应的梳型接枝水凝胶(PN IPAM 接枝PN IPAM ) , 这些接枝的梳型侧链可以自由运动, 当升高温度时接枝链的疏水相互作用产生多个疏水核, 大大增强了交联链的聚集, 从而使去溶胀过程大为缩短(由传统的一个多月缩短为大约20m in) (过程大致如图1 所示)。Kaneko 等人

[ 42 ]

合成了PEO 接枝的PN IPAM 水凝胶, 由于接枝的PEO 链可以自由运动, 水凝胶的去溶胀时间在10 m in 以内, 而传统的PN IPAM 水凝胶的去溶胀时间需一个月。这种去溶胀速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接枝的PN IPAM 在表皮层通过PEO 形成了水的释放通道。Ju 等[ 43 ]比较了梳型接枝水凝胶(PN IPAM 接枝海藻酸盐) 和PN IPAM /海藻酸盐semi—IPN 水凝胶的pH/温度响应行为, 实验证明: 由于存在可自由移动的接枝链, 梳型接枝水凝胶在大约10 m in 内达到溶胀和去溶胀平衡, 而semi—IPN 水凝胶的溶胀和去溶胀速度较慢。

1.3.2 智能凝胶强度的改进

7 智能凝胶强度增加方法主要有两类:构造具有规则构造的水凝胶和合成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水凝胶。

1.3.2.1 具有规则构造的水凝胶

溶胀的水凝胶通常是无定型的, 因此没有特别的分子水平的有序结构, 这可能是合成高分子水凝胶缺乏机械强度以及快速响应的原因之一。生物凝胶通常能形成非常有序的聚集体, 从而使得生物器官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灵活的功能。因此合成具有规则构造的水凝胶也是智能型水凝胶改性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一般有两种方法可能在水凝胶中引入有序结构: 一种是引入能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结构的分子, 例如聚电解质凝胶同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之间复合物的形成[ 44 ];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化学键在水凝胶中引入能自组装的侧基, 如含有晶体或液晶侧基的疏水性单体和亲水性单体的共聚属于这一类。目前对于聚电解质同各种带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复合物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45]。最近几年在合成分子结构中含有晶体或液晶结构侧基的水凝胶方面有了很大进展。O sada 研究小组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们通过亲水性单体(如丙烯酸) 和能形成晶体的疏水性单体(如丙烯酸十八烷基酯、16—丙烯酰基十六烷酸等) 共聚, 得到了具有分子有序结构的溶胀高分子水凝胶, 这些水凝胶随温度、pH 或溶剂性质的改变发生可逆的有序 — 无序转变[ 46 ]。

液晶材料很容易从一种相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相结构, 而熵和焓仅发生微小的改变, 因而使得材料呈现同质多晶现象。利用液晶材料的这一特殊性质,O sada 等[ 47 ]合成了含有内消旋侧链11-(4′- 氰基联苯基氧基) 十一烷基的水凝胶, 并且研究了单体组成、温度及水含量对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 通过改变内消旋组分的含量及溶胀程度, 水凝胶呈现同质多晶现象。水凝胶通过它们的有序/无序或有序/有序转变对外界刺激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响应, 因此这些水凝胶将是制造人造肌肉的合适材料。特别是具有液晶有序结构的水凝胶, 由于其多态现象对不同的外界刺激将呈现不同的响应, 因此具有液晶有序结构的水凝胶将是非常合适的人造肌肉材料。由于这种体系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为机械的功而不产生热, 因此可望获得高的能量转变效率。 1.3.2.2 互穿聚合物网络( IPN) 水凝胶

8 高分子水凝胶的应用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兴趣, 尤其是在药用和医用方面, 但它们的许多潜在应用却因其机械强度低而受到限制。为提高凝胶的机械性能, 现已开发了许多新类型的凝胶。在这些工作中许多是倾向于合成有微观相分离形态的高分子, 比如嵌段共聚物[ 48 ] (其中亲水微区和疏水微区交替出现) , 这种多微区结构似乎能够满足血液相容性, 且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另一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是通过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强度。IPN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通过网络互穿缠结而形成的一类独特的聚合物共混物或聚合物合金。IPN 特有的强迫作用能使两种性能差异很大或具有不同功能的聚合物形成稳定的结合, 从而实现组分之间性能的互补; 同时IPN 的特殊细胞状结构、界面互穿、双相连续等结构形态特征, 又使得它们在性能或功能上产生特殊的协同作用。同嵌段共聚物相比, 这些体系的相形态相对于环境的变化较稳定, 因为它是通过交联作用而固定的。

近年来利用IPN 技术改性传统水凝胶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强度的报道很多[ 49

~ 53 ]

。例如, 卓仁禧等[ 54 ]通过分步法合成了亲水性的PN IPAM 和疏水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的 IPN 水凝胶。研究发现, 同纯PN IPAM 水凝胶相比, PN IPAM /PMMA IPN 水凝胶不仅具有明显的温敏性, 而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动力学研究发现, IPN 水凝胶的收缩速率比PN IPAM 水凝胶慢, 但相对收缩率比PN IPAM 水凝胶高; 且IPN 水凝胶对亚甲基蓝的释放比PN IPAM 水凝胶慢。利用IPN 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水凝胶的机械强度、调节水凝胶的响应速度, 而且可以形成双重响应性水凝胶(如温度和pH 双重响应性水凝胶[ 52~ 54]。例如, Zhan 等[ 52 ]合成了具有pH 和温度敏感性的聚甲基丙烯酸/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IPN

水凝胶, 研究发现, 在PN IPAM 的LCST 附近、PMAA 的pKa 附近,水凝胶呈现pH 和温敏双重响应性, 说明IPN 水凝胶中的每一组分的响应性是相对独立的; 膜的渗透率测试表明: 温度和pH 对渗透率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大小的药物透过膜时存在明显的尺寸排除现象。卓仁禧等[ 54 ]合成了具有温度和pH 双重敏感的聚丙烯酸/聚(N —异丙基丙烯酰胺) IPN 水凝胶。研究发现, IPN 水凝胶在弱碱性条件下的溶胀速率远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溶胀速率。在酸性条件下, 随着温度升高, 凝胶溶胀率上升, 与传统温度敏感水凝胶的“热缩型”溶胀性能恰好相反, 属于“热胀型”水凝胶, 这种特性对于水凝胶的应用, 尤其是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中的应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由于在IPN 水凝胶中, 两个组分网络之间没有化学键合, 各聚合物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可以保持各自的一些性能, 同时两种网络的互穿会产

9 生比单一网络更高的机械强度, 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特性决定了IPN 水凝胶的特殊的溶胀性能, 因此IPN 水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对于水凝胶的推广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IPN 水凝胶的制备同传统IPN 的制备类似, 可以采用分步法和同步法, 其中分步法较常见[ 53, 54 ]。 2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吸收自身重量的几倍甚至几千倍的水,通常也被称为超强吸水剂或超强吸水树脂等,是高分子凝胶中的重要一大类只能凝胶。可用于合成这类水凝胶的材料,有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淀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如油水分离、废水处理、空气过滤、电线包裹材料、金属离子浓集等)、农林业、园艺、花卉的吸水保水、固沙、绿化沙漠等、生物医学(如烧伤涂敷物、药物传输体系、隐形眼镜、生物分子、细胞的固定化以及卫生用品(如婴儿尿布、妇女卫生巾、香料载体以及纸巾等)。

有关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国内外有着大量的文献报道,在下面的讨论中,笔者主要就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讨论。 2.1淀粉接枝类强吸水性树脂

本课题组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淀粉是天然多羟基高分子化合物,成本低,原料丰富,且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通过和其他亲水性乙烯基单体(如丙烯腈、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可以制备出高吸水性树脂,引发的方法以化学引发为主,也可采用辐射引发接枝。与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相比其特点是,成本低,原料丰富,吸水速度快,但其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发霉变质。由于这类树脂含有可降解的淀粉,所以其主要应用在农林业中的种树种草方面。通常情况下,淀粉和亲水性乙基单体接枝共聚之前,淀粉都要经过糊化程序,本课题组通过淀粉与丙烯腈[55]、丙烯酰胺[56]接枝共聚制备出的产品吸水率分别为2000倍、5000倍,其中吸水率5000倍的产物在国内属于首次最高报道。另外,我们实验室[57]将丙烯酸与未糊化的淀粉在高温下直接快速接枝共聚,所制得的产品吸水率位1300倍,用这种方法制备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操作简单,淀粉不需要糊化,反应过程中不用通氮气保护,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用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产物对小麦、黄瓜和白兰瓜等进行应用实验时,发现这些产品可提高上述作物的发芽率和

10 产品质量,并且发现该产品也可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调节土壤温度,改变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更加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55]。 2.1 交联聚丙烯酸盐类超强吸水性树脂

由于丙烯酸(AA)的毒性较小,加之价格较其它单体低,故交联聚丙烯酸盐类超强吸水性树脂在同类产品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该产品先后在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交联聚丙烯酸盐类高吸水性树脂,可以通过溶液聚合、反相悬浮聚合[58]等聚合方式进行制备。其中溶液聚合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不使用有机溶剂,所以不污染环境,成本低。而反相悬浮聚合的特点则是:工艺复杂,在制备过程中通常要使用有机溶剂,故成本高,所制得的产物吸水率高,但吸水速度慢。本课题组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用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酸进行溶液聚合,通过对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优化,制备出了PAS-880

1、PAS-8802两种型号的高吸水性树脂,两种吸水剂的吸水率均在800倍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吸水剂不仅具有较高的吸水率,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水性及优良的热稳定性[59]。采用低温引发,高温聚合和干燥产品的新方法,通过对影响该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引发反应温度、聚合及产物干燥温度,单体、引发剂及交联剂质量分数以及中和度等系统考察,制得了高强度超强吸水树脂—交联丙烯酸钠。该树脂吸水率高,而且强度很好,该树脂吸水后的强度比德国Stockhausen公司、日本住友、唐山博亚公司的产品的强度高,只是吸水率比日本住友略低一些[60]。目前,这类高吸水性树脂的普遍存在的缺陷是:吸水后凝胶强度差、吸水速率低、在NaCl (0.9 wt%)水溶液(以下简称为盐水)中吸水率(吸盐水率)低,在其中的吸水倍率仅为蒸馏水中的10%,甚至低于10%。仅此一点,就大大限制了该产品在卫生用品方面的使用。因此研究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也非常有意义。本课题组将AA与海藻酸钠进行接枝共聚,以期通过亲水基团的多样化,制得耐盐性好的超强吸水性树脂,该实验的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在盐水中的常压下吸水倍率约为85倍,吸水后的凝胶强度很好[61]。AM [62]]和AMPS[63]为共聚单体分别和AA共聚制备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所得产物在常压下的吸盐水率分别为50倍和150倍,凝胶强度一般。其中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在加压(1.96×103 Pa)下

11 的吸盐水率可达到17倍,而与AMPS 的共聚产物在加压下为一粘片。使用三价铝离子为交联剂,AA为单体,通过低温自由基聚合,制得的样品吸盐水率约100倍,吸水后的凝胶强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加压下的吸水率还仍不理想[64]。经过低温自由基聚合制备的样品经表面处理后[65],可制得吸盐水55倍,在加压下,吸盐水20倍的样品。该样品吸水后形成的凝胶强度很好,分散性很好,而且加压下,该样品吸水后凝胶粒子饱满、表面干爽(在卫生巾方面对这一点要求很高)、分散性很好。与日本同类样品相比,在同样测试条件下性能接近或是超过日本样品。虽然美国是高吸水性树脂的发明国,但性能优良的高吸水性树脂则出现在日本,在耐盐性吸水剂的制备方面,日本近年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本课题组制备的这种耐盐性吸水剂在国内还没有见诸文献报道,该样品有望用做卫生用品的添加剂如婴儿尿布、妇女卫生巾等以增强其吸水吸尿能力。

此外,我们实验室将制得交联丙烯酸盐类吸水剂与尿素进行复配制备出吸水率680倍,含氮量24.4%的保墒缓释尿素[66,67],其特点是,既具有吸水保水性,又具有尿素的缓释性,还可以改良土壤,制备保墒缓释尿素的技术早在1998就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应用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甘肃省为例,农业方面,1998年至2000年推广应用40多万亩,增产粮食约1600万公斤;林业方面,推广应用1万多亩,树木成活率平均提高25 ~ 30%。通过交联丙烯酸盐类吸水剂与磷酸盐、尿素复配制备出了在室温下30 min吸蒸馏水325倍,含P2O5约为9.2%,含N约为15.0%的保墒缓释氮磷肥[68],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它克服了传统材料(如缓释肥料、吸水剂)只具有缓释性而不具有吸水保水性或只具有吸水保水性而没有缓释性的缺陷。这应该是当前农用吸水剂研究的新热点。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高分子水凝胶的研究、开发的历史不长,但由于其性能独特,因此,不仅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得到了普遍应用,而且对发展高新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后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涌现出种类繁多、性能更优的智能高分子凝胶材料。

12 参考文献:

[1] 马如璋,蒋民华,徐祖雄.功能材料学概论[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2] 中国科学院.2002 高新技术发展报告[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3] 高木俊宜.ィンテリシェニト材料,1992,2(3):43 ~ 52.[4] Newnham R E, Ruschav G R.J.Am.Ceram.Soc., 1991,74(3):463 ~ 480.[5] Hirokawa Y, Tannka T, J.Chem.Phys., 1984, 81(12):6379 ~ 6380.[6] 张先正,卓仁禧.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1309 ~ 1311.[7] 刘郁杨,范晓东,邵颖慧.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13(4): 380 ~385.[8] Lee W F , Yeh P L, J.Appl.Polym.Sci.,2000,77: 14 ~23.[9] Zhang X Z , Zhang J T, Zhuo R X Chu C C .Polym., 2002, 43:4823 ~4827.[10] Wei X, Ian W H.Polym., 2002, 43: 3069 ~ 3077.[11] Wei X, Ian W H.Malcolm B.Huglin.Polym., 2002, 43: 5185 ~5186.[12] Masci G, Bontempo D.Vittorio Crescenzi.Polym., 2002, 43: 5587 ~ 5593.[13] Kim J H, Lee S B, Kim S J, Lee Y M.Polym., 2002, 43: 7549 ~ 7558.[14] Zhu X X, Yih J, Nandika A.Souza D, Hu Z B.Polym., 2002, 43: 3389 ~3393.[15] Motonaga T, Shibayamas M.Polym., 2002, 43: 8925 ~ 8934.[16] Díe z-Peña E., Quijada-Garrido I., Barrales-Rienda J.M..Polym., 2002, 43: 4341 ~4348.[17] Wang M Z, Jchao Q, Yu F.Ploym.Chem., 2000, 38: 474-481.[18] Mingzhen W, Fang Y, Hu D D.J.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2001, 48:215 ~221.[19] Zhang J, Nicholas A.Peppas.Macromolecules,2000, 33: 102 ~107.[20] Hoffman A S, Afraiabi A, Dong L C.J Control.Rel., 1986,4:213 ~217.[21] 卞凤玲,柳明珠.物理化学学报,2003,39(1):54 ~ 58.[22] 卞凤玲,柳明珠.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1):54 ~58.[23] Bian F L, Liu M Z.Eur.Polym.J.,2003,39:1867 ~ 1874.[24] Liu S X, Liu M Z.J.Appl.Polym.Sci., 2003,90:3563 ~3568.[25] Tanaka.T.Scientific American, 1981, 244: 103~ 111.[26] Pelton R.Advances in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0, 85: 1~ 33.[27] Pelton R H, Chibante P.Colloids Surf., 1986, 20: 247~ 256.[28] Vinogradov Serguei V, Bronich Tatiana K, Kabanov Alexander V.Advanced Drug Dlivery Rview s, 2002, 54: 135~ 147.[29] Ulanski P, Janik I, Rosiak J M.Radiat.Phys.Chem., 1998, 52: 289~ 294.[30] Ulanski P, Kadlubowski S, Rosiak J M.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2, 63: 533~ 537.[31] Ulansk i P, Rosiak J M.Nuclear Ins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B, 1999, 151: 356~ 360.[32] Wu C, Zhou S.Macromolecules, 1997, 30: 574~ 576.[33] Kratz K, Lapp A, Eimer W et al.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al, Chemical and Engeering A spects, 2002, 197: 55~ 67.[34] Wu X S, Hoffman A S, Yagger P.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1992, 30: 2121~ 2129. 13 [35] Zhang X Z, Zhuo R X.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0, 36: 2301~ 2303.[36] 刘晓华, 王晓工, 刘德山.高分子学报, 2002, (3) : 354~ 357.[37] Zhang X Z, Zhuo R X.Materials Letters, 2002, 52: 5~ 9.[38] SayilC, Okay O.Polymer, 2001, 42: 7639~ 7652.[39] Chen J, Park K.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00, 65: 73~ 82.[40] Chen J, Park H, Park K.J.Biomed.Mater.Res., 1999, 44: 53~ 62.[41] Yoshlda R, Uchlda K, Kaneko Y et al.Nature, 1995, 374: 240~ 242.[42] Kaneko Y, Nakamura S, Sakai K et al.Macromolecules, 1998, 31: 6099~ 6105.[43] Ju H K, Kim S Y, Lee YM.Polymer, 2001, 42: 6851~ 6857.[44] Gong J P, Osada Y.J.Phys.Chem., 1995, 99: 10971~ 10975.[45] Isogai N, N arita T, Chen L et al.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 spects, 1999, 147: 189~202.[46] Miyazaki T, Yamaoka K, Kaneko T et 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 2000, 1: 201~ 210.[47] Takashi M, Kanji Y, Gong J P et al.Macromol.Rapid Commun., 2002, 23: 447~ 455.[48] Neeraj K, Ravikumar Majeti N V, Domb A J.Advanced Drag Delivery Reviews, 2001, 53 (1) : 23~ 44.[49] Ren J, Zhang Y, Li J et al.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01, 62 (223) : 277~ 281.[50] Wang M, Fang Y, Hu D.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 2001, 48 (1~ 3) : 215~ 221.[51] Muniz E C, Genskens G.Macromolecules, 2001, 34: 4480~ 4484.[52] Zhang J, Peppas N A.Macromolecules, 2000, 33: 102~ 107.[53] 高青雨, 张玉娟, 俞贤达.高分子学报, 2001, (3) : 329~ 332.[54] 卓仁禧, 张先正.高分子学报, 1998, (1) : 39~ 42.[55] 柳明珠,吴靖嘉.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21(2):116 ~ 117.[56] Liu Mingzhu, Cheng Rongshi, Wu Jingjia.Chin.J.Polym.Sci.,1996,(14):48 ~58.[57] 柳明珠,彭树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1):63 ~67. [58] Liu M Z, Guo T H.J.Appl.Polym.Sci.,2001,82:1515~1520.[59] 柳明珠,巨育红,吴靖嘉.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7(3):74 ~ 79.[60] 柳明珠,江洪申.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2):106 ~ 110.[61] 柳明珠,曹丽歆.应用化学,2002,19(5):455 ~ 458.[62] 马松梅,柳明珠,曹丽歆,陈振斌.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16(4):502 ~ 506.[63] 柳明珠,马松梅,曹丽歆,陈振斌.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待发表.[64] 马松梅,柳明珠,陈振斌.应用化学,待发表.[65] Ma S M, Liu M Z, Chen Z B.2004, 93: 2532–2541.[66] 柳明珠.中国发明专利:CN1114672C,2003.[67] Liu M Z, Zhan F L, Guo M Y, Wu L.J.Polym.Mater.21, 213-220(2004) [68] 詹发禄,柳明珠,乌兰,郭明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6):62 ~ 66. 14

民法专题3000字小论文

3000字论文

3000字论文

营销论文3000字

马克思论文3000字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

党课论文3000字

3000字近代史论文

心理健康3000字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3000字

小论文(3000字)
《小论文(3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