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09:50: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

一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二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

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历史与现实都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社会生活的改变源于此,中国人将更加坚定的继续走下去!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

城市居民的家庭电脑、电话普及率快速上升,通信消费支出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项目。据统计,2001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34部,家用电脑13台,8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日常用品。在首都北京,手机用户目前已达600多万,平均每2个北京人就拥有一部手机。

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428元,教育支出的增幅仅次于交通通信支出。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5个城市的一份健身调查显示,北京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达到888元,不少人一年的健身费用接近5000元。

私房、私车不再是梦。建设部最新消息,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超过了93%,居民住房自有率达80%。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三大汽车交易市场共销售汽车4·14万多辆,其中私人购车比例已达90%。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人们的衣着从过去注重\"结实耐穿\"逐步向展示个性风采和与国际时尚\"接轨\"。上世纪80年代初\"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城市越来越难见\"流行色\"。

人际交往也日趋\"现代化\":过去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相互走动,往往是送些食物礼品或\"压岁钱\",如今送鲜花贺卡、礼品书籍蔚然成风。据报道,仅北京市2001年春节鲜花就卖了1亿元!过年过节方式则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回家\"过年人潮涌动的同时,选择\"离家\"过年的城里人似乎越来越多。许多城里人春节举家到外地度假——南方人到北方看雪,北方人到南方看海,春节出游人数一年多过一年,今年春节期间,居民出游就达5158万人次。新兴的\"电话、手机短信息、网络贺卡\"拜年逐渐取代传统的\"串门拜年\"。社会学家指出:从另一角度看,现在\"年味\"有些变淡,恰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进步。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市民生活从\"静态\"走向\"动态\"。生活方式个性分层,\"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对外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都市白领\"一族,其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显著,堪称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追求时尚品牌服饰、拥有较高学历和工作收入、思想\"前卫\"、模仿西方某些生活方式的所谓\"小资\"生活,近年在大城市逐渐流行。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阶层,使都市生活方式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新景观。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居民大部分在全民或集体单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不大,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承认,民营、个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包括科技影视体育明星、企业家在内的\"先富人群\"。这些被称为新阶层的\"富人\"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提前进入\"富裕生活\"轨道,过上了与一般市民不一般的生活。高收入使他们拥有轿车、别墅和各种高消费机会和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高消费群体,一般市民望

尘莫及。社会学家认为,这一高消费群体由于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一般民众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准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某些出轨的生活方式,社会应该加以规范、引导,不能盲目追捧,更不值得大众效仿。

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据统计,1997年我国城市女性职工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3小时3分钟,比1990年减少了1小时20分钟;男性职工的家务劳动时间从2小时10分钟下降为1小时43分钟。

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业近年迅速崛起,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有人统计,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在外就餐20次,这一数字目前不断刷新。在南方许多城市,许多人不愿再为一日三餐耗费太多精力,早、午餐大都选择以快餐形式解决。人们从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投入更具效益的\"炒股\"等活动,以求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过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现在写信、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电报业务萎缩\",国家电信部门不得不自今年8月1日起宣布取消祖国大陆发往台湾地区的电报业务。而在这之前,有百年历史的\"电报汇款\"也已经在我国全面\"退休\"。\"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课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 Word 文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变化[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毛概课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