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1:06: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朗诵能力,背诵这篇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参考: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有关“春”的句子。参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清明》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

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

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 酿 嘹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安巢

二、朗读课文

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朗读要求: 教师范读: 我要展示:

三、朗读课文、梳理层次 1,朗读课文解决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2,理清文章结构: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

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四、探究质疑:

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概括春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六、作业:

1、必做题:积累本科生字词。

2、选做题:试背诵课文。

3、选做题: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 板书:

《春》

(一)盼春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总括轮廓山(郎润) 水(涨) 太阳(红)

(二)绘春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三)颂春 三个比喻句 美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春》朱自清教学 设计精心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朱自清散文《春》教学设计

春 朱自清 教学设计 教案(优秀)

朱自清的《春》的优秀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朱自清《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