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农村信访原因[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群众信访举报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

近几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县级受理和赴市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的群众信访举报呈逐年增长趋势。信访举报办理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围绕当前信访举报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式下如何做好基层信访举报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的原因,在解决办法上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信访举报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家族矛盾激化。农村家族之间争夺村“两委”主要领导岗位(主要是争夺村支书和村主任),互相找茬上访举报。一方当上村干部后,另一方就伺机闹事,搜集材料,发现工作中的失职或瑕疵,就开始上访告状,为村干部工作设臵阻力,或者诋毁干部名誉,日积月累矛盾越来越深,最终不可调和,从而形成双方常年上访相互告状的局面。二是基层组织建设不完善。经过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加之村集体经济多数比较薄弱,群众从集体中得到的福利和实惠很少,使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有所下降。 三是基层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少数干部群众 1

观念淡薄、工作方式简单、作风粗暴、议事不公开、决策不民主、村组财务管理不透明、公开不及时,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使村组干部在群众中威信降低,说话没有份量,难以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造成群众对村两委干部失去信任。一旦某件事激发或挑动,就会很快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形成上访,有时甚至因为村干部一句话,都会引起群众强烈不满,造成集体上访。

四是群众方面的原因。

1、一些群众只要权利却不想承担义务。部分群众在争取自己的权利利益的时候,忽视自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这是造成农村基层工作难做、一些社会矛盾难以调处的重要原因。

2、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要求过高。群众有时考虑问题不够客观,缺乏从集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往往以个人、小团体的利益要求基层干部怎么做,一旦达不到目的,就满腹怨言,怀恨在心。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3、群众缺乏一种防微杜渐、时常关心集体的意识。群众平时都不太关心集体的一些事情,总认为与自己不相干,任凭村干部怎么操作,对村干部的一些错误做法也不及时指出,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缺乏敢于、善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和习惯,往往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爆发出来。因此,现在农村上访群众反映问题时,一来就是反映一大堆的问题,而在平时却一点反映也没有,也就是缺乏防微杜渐、从小事或小问题就开始监督反映的习惯。

4、群众上访具有盲

目性。群众对我国法律、政策缺乏了解,认为行政裁决、司法裁定解决综合成本太高,本来应该是通过行政裁决或司法裁定解决的问题,宁可选择上访而不愿选择诉讼,而视上访为解决问题的最佳捷径,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信访大于法的现象,盲目地找领导、甚至越级上访。另外,许多群众对领导重视信访产生误解,形成了一种“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以闹取胜”的错误观念。

五是乡镇处理信访案件力度不够。有的乡镇在查处群众反映问题上态度暧昧。一是主要领导害怕按下葫芦起来瓢,因为被反映人多为家族势力大的村组干部,一旦被处理会引起更大的不稳定。二是乡镇服务基层实行片区负责制,基层纪委查处案件时有畏难情绪。因此,在处理群众反映问题时采取拖、躲、绕的办法,久拖不决引起群众反感,造成越级上访。

六是对信访工作的考核、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群众在有问题时习惯找领导。有些领导对信访工作非常重视,工作作风扎实,凡事过问,只要是群众反映的,不管来信来访,事无巨细,都要批一批,主要领导批示件,相关承办单位都会非常重视,有的甚至特事特办,问题一般都能够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再加上媒体的渲染,更强化了群众相信上访而不愿诉讼的观念。如果经过主要领导批示未能解决的,群众就会觉得或许领导的权力系数还不够,就会向更高一级的领导信访,直到中央领导。还有一些领导存在求稳心态。目前,部

分群众认为:政府对自己很重视,形成了“信访有利”、“信访有理”的错误认识。这个现象的出现一部分是由于信访机制的不完善,我们单纯的强调责任制考核,出现赴到市去省进京上访就要扣分,而在处理无理上访、缠访、滞访等方面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机制。出现越级上访就要扣分,不管上访人是无理访还是缠访,所以一些领导宁愿花钱以换取信访人不再上访的承诺,而这种花钱买平安“急功求稳”的办法,一般只能取得暂时的息事宁人,更为消极的是助长了“信访有利”观念的形成,他们把这种政府的“退让”视为领导怕信访,一段时间过后,受追求利益(合理不合理)最大化的驱动,他们或得寸进尺,或寻找别的理由继续上访甚至直接越级访至高层领导,使信访量有增无减。另外部分老上访户不正当信访利益的取得,他们以多年上访得到的经验作为资本,专门对新的上访者“指点迷津”,他们为无序上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及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自觉性。

信访群众大多是遇到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和问题,超越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往往以信访的方式求助于政府,期盼政府能帮助解决。所以基层党委和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处理好群众信访的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基层党委和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从服务“第一要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始终把信访举报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增强做好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自觉性。

二是创新机制,构建制度体系,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信访举报工作的保障性。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缓解干群矛盾。围绕深化公开,办好“村情民意”小报;围绕创新机制,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围绕健全监督,推进村委监督委员会制度;围绕增强干部廉洁意识,搞好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调动基层干部抓好信访稳定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了解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信访室

2011年8月

浅谈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信访工作总结

农村信访工作总结

乡镇农村信访工作总结

农村年度信访工作总结

当前农村信访举报突出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群众信访原因分析经验材料

农村商业银行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制度

农村年度综治信访工作总结

农村信访调研报告(共)

浅析农村信访原因[材料]
《浅析农村信访原因[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