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百年孤独》读后感郑馨怡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7: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年孤独》读后感

一个曾经被诅咒的家族,消失在飓风中,永远也不可能出现在大地中。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74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1982年诺被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

从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到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每一个情节和每一个人物都像在隐藏着一个秘密,起起伏伏。在《百年孤独》里的人物,我还是比较

认可乌尔拉苏,她永远不会像她疯狂的丈夫奥雷里良诺-布恩迪亚那样想:“咱们很快就会有足够的金子,用来铺家里的地都有余啦。”对乌苏拉来说,地就是土地,不是金子铺成的。正是这个朴素的理念支撑着魔幻现实主义世界的天空。

作为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亚发现了马孔多,他们在那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引进文明,但也随之衰落,也带来了战争,流血,瘟疫,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微缩的世界,历经一切,还有人类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许还应该说说奥雷里亚诺·布迪地亚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旧未读懂他。

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爱情还是让这个曾经辉煌但也孤独了百年的家族结束了。正如那卷神秘的羊皮卷所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住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或许我无法读到书中更大的,更宏远的意义,一本书,一百个人读,会有这一百种理解。我只看到了他们极力想拥有者一些感情,可是他们未能作出相应的努力,或许他们是自私和冷漠的,或许我们也一样,但是他们应该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担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

1《百年孤独》读后感郑馨怡

怡馨超市问卷调查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

百年孤独 读后感

1《百年孤独》读后感郑馨怡
《1《百年孤独》读后感郑馨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