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1期简报1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1: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期

2009年3月12日发

[工作动态]

*.*区新农村建设贯彻落实 “*.*三问”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2006年以来,我区在52个行政村中的138个自然村中有力地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省、市的充分肯定。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的要求,切实贯彻区委开展“*.*三问”大讨论活动精神,紧密结合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经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现制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问”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继续本着“生态奠定基础,产业增加收入,居住提升文明,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以项目带动、产业支撑、整合资源、点面结合、打造精品、和谐发展为思路,以“七改三普及”为主要内容,整体推进一批特色村点片区,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省、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区”三连贯的目标,实现新农村建设持续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树立以行政村为单位的片区理念,形成统一的宣传策划、产业策划、文化事业策划,打造4个大型重点片区、实施“十个一”工程(一个农民合作社、一个300亩以上农田经营化模式、一个衔接资金项目、一村一个大学生、一个技术队伍或人才输出、一个村级文化广播站、一个农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农家书屋、一所农民夜校、一支农村文艺队伍),使*.*区新农村建设日益成为具有影响力的资源和经验集聚的区域,成为在全省有位置的突出模式。全年突出四个重点:

(一)以片区化模式创新新农村特色。新农村建设的片区化有利于资源的集中配置,有利于产业的规模化,有利于建设经验的提升。我区2009年有意识地在国道、省道沿线,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的村布点,要求7个涉农镇街各自打造出1-2个大型亮点片区,将各点连线成片,进一步打造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路。在打造小康示范片区中,一要加快土地流转,引进种、养、加工大户,打造大型产业基地,夯实产业基础;二要注重生态建设,以绿色包装点,以亮色提亮点;三要注重文明建设,建立统一的村庄、产业、文化

规划,提升村点品位。

(二)以合理配置资源来加快土地流转,加大“一村一品”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结合推进“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种养,加快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庭院经济、务工经济、“农家乐”旅游经济等,培植壮大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新农民培育步伐等,力争全区8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使新农村建设点上农民增收走在全区前列。

(三)以“七改三普及”和“三绿一处理”推进村庄清洁绿化工程建设。实现村点 “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居优美村,用洁净能源”这些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同时按照绿化净化美化的要求,推进村点“三绿一处理”(即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村旁绿化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按照“三化、四结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农村改水、改厕紧密结合,与发展农村沼气紧密结合,与普及使用农村有机肥紧密结合,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紧密结合)的要求和以“户集、村收、乡运”为主的流程搞好村点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批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生态文明村。

(四)以抓好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发展。抓好村点社区党组织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农民理事会功能;积极开展“三培两带”等工作;组织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推进平安和谐建设,开展群众

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 建立党委政府领导、相关部门指导、村级两委牵头、农民理事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领导,在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开展“*.*三问”大讨论活动,开展“*.*新农村要建成什么样的新农村”、“如何加快城乡发展,打造*.*新农村新特色”、“我为*.*新农村建设做实事”的思想大解放活动。各涉农镇街、管委会要出台创新的举措,打造出上档次的片区亮点,保障配套到位。各职能部门工作要与试点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明确责任、整合资源、资金集聚、集中投放。每个部门单位都要在所帮扶的村点办一至二件拓展职能优势的好事、实事,并把它作为可推广的典型,用于指导面上的工作。尤其是直接负责规划、产业、开发、扶贫、一村一品、改水、改路、改厕、绿化、垃圾处理工作的部门,更要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村点一线进行技术帮扶。

(二)广泛开展宣传造势。采取有力措施,利用标语、板报、宣传广告栏、工作简报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意义,充分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区电视台开设新农村建设“优美村庄巡礼”、“新村发现”等专题栏目,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情况,在各大媒体上充分反映各地、各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效、新经验,特别是集中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村点建设工作,把宣传报道好新农村建设点工作作为自己的职责,特别要策划推介村点建设中

的鲜活经验和感人事迹,以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变化来激发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区文化局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创作编演新农村建设专场文艺晚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宣传,同时要发挥各乡镇文化能人的作用,用自己身边的人说自己身边的事,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筹、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涉农镇(街)管委会财政要配套和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新农村建设专用账户。各相关单位积极争取省直各有关厅、局下达的涉农项目资金,提出涉农项目与新农村建设试点自然村选点衔接计划,共同加快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建设质量和进程。区涉农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公路、产业项目、农网改造、沼气工程、人畜饮水、生态家园等项目资金,大部分向试点村建设倾斜。落实扶持鼓励政策,兑现各项补助资金, 结合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重大项目安排,拓宽投资建设思路,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建立民主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四步民主工作法”,即问事于民、议事于民、行事于民、决事于民。“四步民主工作法”要求上墙。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试点村建设方案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坚持村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监督。注意发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用,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

理,要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完成后的维护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主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五)建设农村新社区机制。坚持“边建边管”,严禁“只建不管”。在加强建设村点的基础上,尤其注重加强建成后的新农村管理。成立村民理事会,规范完善理事会制度,并用社区化管理服务模式,强化长效管理,依据不同地址、不同经济基础,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成立生产服务、卫生保洁、综治巡逻、文化宣传、计划生育等若干服务队伍,从社区产业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社区管理服务,把城市社区管理的先进理念融入到新社区建设中,加强村点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管理,建立垃圾袋装化、环境洁净化、路灯亮化、乡风文明、村庄和谐的长效机制,强化定期监督检查评比的落实措施。发展社区文化,弘扬本土文化,从而建成以和谐文化为主轴,以创业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法制文化为覆盖,党组织较完备、党风廉洁、产业较发达、社会功能较齐全的农村新社区。

简报第1期

简报第1期

简报第1期

支教简报 第1期

学校简报第1期

简报奠基 第1期

爱国卫生运动简报(第1期)

简报红头第1期

信访简报(第1期)

第1期简报3.18

第1期简报1
《第1期简报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简报第1期 简报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