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发布时间:2020-03-01 16:24: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1.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草木 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西风 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李瓃《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 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

1 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杨花 飘零之意。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松 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即“怜子”,“清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2.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辽西 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玉阶 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娥眉 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罗幕 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 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危楼 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落花 “落花”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

2 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南浦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3.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绿树 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 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几《山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 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 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的《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山 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云 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 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 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细雨 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蛙 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4.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

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3 故园情?

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日暮 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 表现迟暮的老年。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高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

4 生万户侯?

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淮水 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折戟 指战争的惨烈。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后庭花 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做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意象

古代诗歌意象

古代诗歌意象

古代诗歌鉴赏意象

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100个

古代诗歌鉴赏2:意象

诗歌的意象大集锦

古典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
《古代诗歌常用意象集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