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彦宏创业史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1 19:32: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创新创业实践

专业:课程论文指导老师:王慰祖 学院:工程学院 0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班

姓名:陈晓鑫

学号:200930510604

日期:2011/11/26

李彦宏创业史之我见

提起李彦宏,相信很多人都不感到陌生,我们每天只要上网,那么很多人都离不开百度,而百度就是他创立的。几乎每个中国人上网搜索资料(包括写论文),第一反应就是百度。当然,我也不例外,写这篇论文时我也用百度搜索过李彦宏,结果百度百科弹出的是满满数千字的介绍与链接来给你讲述李彦宏的创业史!

先从99年底,李彦宏海外归来谈起,那时的他几乎默默无闻。此时,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狂热到了极点。而怀揣120万美金风险投资的李彦宏,被朋友调侃为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招到6名员工后,李彦宏在北大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开张营业。他穿梭在北大校园里,仿佛一位邻家大学生。

李彦宏一直寻求将美国的硅谷创业模式和自由IT精神移植到中国。在百度,员工穿着随便,没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时网上聊天和打游戏被视为正常。李彦宏对员工只有两条禁令:不许带宠物上班,不可以在办公室抽烟。

李彦宏嗓音醇和磁性好听,讲话既不高亢也不低沉。他为人温和内敛、思维缜密,也正因为李对一些事情交代得过于琐碎,员工们私下则戏称之唐僧。李彦宏确与唐僧有几分相似。投资商曾要求李在半年内烧光120万美元,李彦宏却保守地做了一年的预算。当然,这也换来了员工对李彦宏的又一个绰号:抠门老板。但唐僧式的保守让李彦宏和百度抵御了互联网寒流的袭击。

正如唐僧坎坷跋涉西天取经的专注一样,即使不被人理解,李彦宏始终对中文搜索技术情有独钟,梦想做属于中国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为了这份痴迷,他甚至砍掉了利润丰厚的彩信业务。我们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中文搜索。李彦宏说。

李彦宏喜欢古诗词,取名百度的灵感就取自辛弃疾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百度上市前的路演中,李彦宏对美国听众把这一中国名句做了一个幽默、浪漫且形象的解释:一个痴情的男人千百次地搜寻他的爱人。(a man searched his lover for hundred of times) 这位唐僧有敏锐的嗅觉,他注意到:Google公司开始凭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迅速成长,其盈利秘笈是:凭借技术领先而以点击量收钱,以域名登记为例,排名在前面,一个点击可以收费5到10美元,注册一个就收100美元。

百度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主要向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按照网站的访问量分成,向门户网站收取费用。李彦宏意识到原有模式只能是为人做嫁衣裳,他欲让百度转身,做成类似Google的搜索门户。但此想法却遭到董事会抵制,2001年在深圳举行的关键会议上,董事们态度坚决地反对李彦宏他们认为李的想法是疯狂、不理智的冒险。外表温和的李彦宏被激怒了。面对众口一词,李毫不怯场,大吵大嚷,指责董事会保守和懦弱,甚至当场怒摔手机。最后,被震惊的董事们勉强同意李的冒险。

2001年10月,百度推出全新商业模式搜索引擎竞价排名。

此时,百度一天的点击量寥寥可数。李彦宏深知:百度必须在Google

的阴影下学会成长。终于,百度认真研究中国文化,推出了更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中文搜索。李的竞价排名战略也立竿见影,竞价排名带来的销售收入直线上升,百度2003年销售额是2002年的5倍,并在2003年实现盈利。就这样,百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对于李彦宏的成功创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彦宏创业的社会背景:99年前后,正是互联网泡沫肆虐欧美与亚洲之时。当时,不少年轻的人才,他们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商业模式将会兴起,并期望成为首批以新模式赚到钱的人。然而,绝大多数却失败了。有着如此多前车之鉴,李彦宏却毅然带着120万美金风险投资投入这一浪潮当中。这里先不说他的魄力(当时不乏这样的人),而是他敏锐对中国中文搜索市场潜力的商业嗅觉,同时又能游说到风险投资商德丰杰的投资。在我看来,一个能走别人没想到的幽径,并一直坚信着走下去,就是他创业的成功之处,也是创新之处。

其次,我在百度百科上看到一份他创业前的履历:

一、1996年,他首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并因此获得了美国专利。

二、1998年,根据在硅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经验,在大陆出版了《硅谷商战》一书。

从这里,我们看到他不仅具备专业知识上的储备,同时又有国外丰富的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这也是他创新创业成功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李彦宏的大学本科是在北大读完的,同时所修的又是信息管理这一专业。同时,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主攻计算机。正是北大的信息管理专业让他深谙搜索内涵,正是美国的计算机学业让他掌握计算机工具。

而在美国的工作经历,则已为他亲身感受了硅谷的腾起,积累了足够的声望与人脉关系。这一切都为我们展示了创业前的必备经验与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另外,李彦宏曾经说过,人生是可以走直线的,这条“直线”在自己心中。但我们的妥协、分心和屈从让我们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浪费了很多时间。信念是强大的,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不要跟风。从这个建议与上面李彦宏深圳董事会摔机事件都可看出李彦宏决策与他人的大相径庭,即听大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

最后,李彦宏创业成功也在于他的创新,在2000年前后,面对百度原有盈利模式只能是为人做嫁衣裳,他积极引进Google的搜索盈利模式。同时,为摆脱Google的阴影,学会成长。又领导百度认真研究中国文化,推出了更符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中文搜索。

在这里,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绝大多人没有创业这个想法,包括我。同时,也不是每个人具备这个能力与资本,又能承担失败的责任。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正如李彦宏所说,一个理工科的学生,首先要分清楚做技术

和做科学是两码事,比如学物理和搞互联网,两者的方向是不一样的,物理可能主要是发论文,互联网要真正做很多东西,能够进入实用阶段,能够被很多很多人所使用,为了做到这一点,这里头最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你要知道你应该去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从这句话以及我身边接触的即将毕业或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工科的我们很多人会做技术的其实很少。身边的人,包括我,与同一届各大高校生比,敢说技术过硬的,也没几个,更多的是往管理这一方向走。而我们现在所想要解决的是什么?就是出国、读研还是工作?

李彦宏语录

TO 李彦宏的感谢信

李彦宏的演讲稿

新年致辞——李彦宏

李彦宏年会演讲稿

与李彦宏对话

李彦宏谈“五级领导力”

李彦宏为创业者支招

李彦宏清华经典演讲

李彦宏创业经历(优秀)

李彦宏创业史之我见
《李彦宏创业史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