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孟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6:15:35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18 《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延伸拓展、总结升华: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① ② 死于安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③ ④

国恒亡 死即举大名耳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⑤ ⑥

发于声 扶苏以数谏故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推荐第2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二章》教学设计示例1

设计思想:本文

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

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

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推荐第3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15 《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古汉语知识;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孟子的思想,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

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

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背诵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鱼我所欲也》。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2)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3)这篇文章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1)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学生翻译文章第

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2)要求学生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3)明确:本文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思考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及孟子语言磅礴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共同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磅礴,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本节课学习要点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推荐第4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孟子及其《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课时数】:2棵树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儒家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的两篇文章《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新课讲解:

《富贵不能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与儿子!’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的,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被举用的。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入侵者,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沉迷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课堂小结: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陈述六个出身贫贱却成就不平凡的名人的示例和相关道理,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推荐第5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了解本文的一些古今异义词,正确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提出论点后层层推进、逐层论证的论证方法;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 3.比较两篇短文,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结构。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智取生辰纲》中的有关内容导入本课。

二、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学生搜集的材料。

2.课件展示孟子和《孟子》的图文资料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三、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课文并正音。(课件显示)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 畔(pàn):通 “叛”,背叛。

2.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模仿录音齐读。

(1)借助课下注释,同桌间合作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多媒体课件显示)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旨在说明城邑之小。

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固国):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指使国巩固。

威(威天下):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之(寡助之至):作“到”讲 。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齐读课文。

四、研析课文(课件显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部分? (师生共同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明确: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的因素,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先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内容,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3.中心论点得到论证后,文章进一步阐发,首先,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文章后面部分绝非多余的闲笔。 教师提醒: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内容,“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后面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赏析全文

(前后两桌四位同学讨论,合作完成如下问题) 1.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后面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应该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明确: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作用。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教师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正字正音。

二、学生齐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教师指点示例: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三、研读第一部分,发现、解决问题 1.理解积累。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饿其体肤

所以曾益其所不能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动心忍性

注:所有加点的词均为使动用法;下画线的词为通假字。 2.质疑明确。

(1)文章第一段前面每一个分句中均有一个“于”字,而比“于”字少一次出现的则是“举”字,请问“发”、“举”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明确: “发”字在第一段中的第一句“于”字之前,和其后5个句子中都处于“于”字之前的“举”是一样的。“发”与后5个“举”字意义也差不多,在这里可解为“发达”、“发迹”等,但也有细微的差别,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后说的几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多媒体显示如下思考题)

(2)课文连举古代哪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列举古代名人的事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有点难度,学生独立思考,略作交流,教师可作点拨)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4)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终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五、讨论第二部分,明确中心论点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多媒体显示) 恒:常常。

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

入则无法家拂(bi)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度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小组讨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从而论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小结本文写法特点 提问后明确: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开篇用了6个“于”和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2.以点带面、从小到大。文章从个人经受的磨难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从而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种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八、指导背诵课文,力求当堂成诵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或扼要板书,学生寻找规律背诵) 课件:

首先: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接着: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最后: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作业:

1.给生字注音并解词。

畎(quǎn )亩 :田间水沟

曾(zēng)益:增加

拂(bì)士:同“弼”,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fǔ)乱:违反、阻挠

2.写出文中三个通假字的本字和意思。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3.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

乱(使......受到阻挠)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国外)

..4.古今异义词。

举于版筑之间(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5.多义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6.特殊句式。

被动句

(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用)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选用)

(4)管夷吾举于士(被录用)

(5)孙叔敖举于海(被起用)

(6)百里奚举于士(被起用)

推荐第6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两章》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2.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3.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4.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教学难点:

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一)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二)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三)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一)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二)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三)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一)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①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②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

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三)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一)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二)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1.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2.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3.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后记:

推荐第7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

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谷子。与“栗”区别。

1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

一、二。2.补充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 (quǎn) 傅说 (yuè) 胶鬲 (gé) 拂士 (bì):同“弼” 空乏 (kōng)

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明确: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4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5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8课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六、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

三、四。2.补充作业。

(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

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6

推荐第8篇:《孟子文章选读》教学设计

《孟子文章选读》教学设计

www.5y

kj.co

m 《孟子选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

2.了解《孟子》的艺术成就;

3.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熟读课文;

4.诵读课文,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5.诵读课文,整理并评价孟子的思想和的写作特色。

关于运用“倒序”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综观本单元的5篇课文,篇幅一篇比一篇短,难度一篇比一篇小。我们可以依第21课至第18课的“倒序”开展教学。这样便可以使得学生能够一步步由浅入深的接近孟子、了解孟子。

(一)安排1课时教学《短文两篇》

1.指名讲述“弈秋”的故事,并由此拉开本单元教学的序幕。

2.对照所讲“故事”和注释,落实《弈秋》的字词句,领会课文的寓意。

3.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自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要求做到流利朗读,准确译文。

4.由学生复述《齐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情节。

5.讨论《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寓意,补充原文省略的文字——“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6.教师小结,重点强调其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7.课外作业: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翻译《孟子见梁襄王》全文。

(二)安排1课时教学《孟子见梁襄正》和《庄暴见孟子》

1.抽两位同学分别将《孟子见梁襄王》的译文妙在黑板上(有条件者可直接将译文投影到屏幕上)。

2.根据黑板或屏幕上的“译文”教读课文,让译文与原文对号入座,使误译得到纠正,漏译得到补充,加强朗读环节,体会譬喻论证。

3.分组(4至6人)学习《庄暴见孟子》,在组长的带领下,须做好以下工作:

①通读全文,准确读音,正确断句;

②试译原文,把握不准者作好记录,准备提问求教;

③找出文中的对比句,思考其运用的好处;

④归纳民本思想的具体内容。

4.逐项检查分组学习情况,重点突出“朗读”和“质疑”两个环节。

5.作业:完成练习三。

(三)安排3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即从开头至“王请度之”。

1.学习课文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一读之后要求能翻译原文,懂得“是以”属固定词语,“臣未之闻也”属宾语前置句;(已注释的词句属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强调,下同。)二读之后必须了解齐宣王问话的切人点(以问“霸道”开端),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习课文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分角色朗读,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强调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区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兼词“诸”字等知识点。

3.学习课文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以练习代讲解,“逼”着学生自学。

练习设计如下: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这样)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c.是诚不能也(的确)

d.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行王道)

e.王请度之(估量)

②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译:(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施恩泽。)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③孟子善于设喻论证。用“力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比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请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用两个字归纳孟子为宣王指明的方向。

大意:(阐述齐王之不正,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方问:(推恩。)

(注:原文从略,括号内文字为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学习“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篇末。

1.学习“抑王兴甲兵”至“孰能御之”。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①使动用法:危(土臣)/朝(秦楚)

②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2.学习“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结合高一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译”字上做,在“背”字上下功夫。译原文应重点提示“进”“愿”“恒心”“仰”“俯”“谨”“孝悌”等词语;背课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第三课时:立足本篇目,辐射本单元,涉及学过的孟子文,全面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论辩艺术及其他。

.关于孟子的政治主张,重点剖析下列课文及其承载的思想:

从《齐桓晋文之事》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

从《庄暴见孟子》看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从《孟子见梁襄王》看孟子“敬天保民”(范文澜语)的思想;

从《寡人之于国也》(见《语文》第一册)看孟子选拔贤才要以民意为准绳的思想;

从《攘鸡》等短文(见《读本》第五册)看孟子“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

从《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课文(见初中教材)看孟子“舍生取义”“顺乎民心,合乎正义”“勤奋不息、努力上进”等思想。

2.关于盂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参见课本上郭预衡的《简介》。

3.关于其他(如音乐与政治的关系,寓言样式的出现及影响,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视教学实际取舍。

(四)安排三课时开展研究性学习

1.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2.课堂练习:就《孟子》的某一“点”(可以是作者的某一思想,作品的某一特点,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等)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切入点小,角度新颖。

3.课后评改:选择有代表讲的1至2篇习作,翻印给全体同学,要求认真修改,并写出一百字左右的“评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年第10期

王国彬)

关于运用“先入为主”法进行单元教学的建议

孟子的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言近而旨远”。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即首先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论辩艺术,再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用课文作例证。教学本单元拟安排6课时。

(一)安排1课时,初步了解孟子的主要思想和论辩艺

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简介》,标记要点。

2.教师归纳、补充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散文特点。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对①②⑥⑦可结合选编课文展开讲述);

①民本主义思想;

②邦国的主权在民。

③民对不脱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④政事以民为归宿;

⑤用人以民意为准;

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是以“好辩”著称的。他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把话题巧妙自然地引入他预先构想的范围,步步深入到他要得出的结论上来。简言之,孟子在论辩时善设机巧,先纵后擒,使论辩的对手成为靶子。

《孟子》里面还有一些文学价值很高的叙事文字,如《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精练生动,寓意深刻:人物形象也刻镂精细,情节完整而又有一定曲折,因而被后人誉为已具短篇小说的雏型。

《孟子》中还有一类单纯发表议论的较长的篇章,如《鱼,我所欲也》。虽然没有标题,但它只围绕着一个中心的问题作较评论述的,实际上已接近于较完整的议论文。

总的说来,《孟子》散文,无论是其中的对话体部分,还是以叙事、议论为主的篇章,主要的风格特色就是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3.阅读“单元说明”,了解教学目标。目标见“单元说明”中的“理解”“掌握”“品味”“了解”。

4.课外完成《齐桓晋文之事》一文后的练习四——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二)安排4课时,学习本单元的5篇课文

其中两课时学习《齐桓晋文之事》,一课时学习《庄暴见孟子》和《孟子见梁襄王》,一课时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和《弈秋》。无论教学哪篇课文,都必须重视“读”(读课文)、“译”(译原文)、“练”(完成练习题)三重奏。此外,针对不同篇目还应有所侧重。

1.《齐桓晋文之事》侧重论辩技巧的学习。此文的论辩技巧主要在于运用了反复问难、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层层进逼的方法。开头,孟子迎合齐宣王希翼称霸的心理,成功地转换话题,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中心论点。继而又机敏地从齐宣王怜惜牛的事实连类引发,肯定他有恻隐之心出发,施恩百姓并不难做到,批评宣王恩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有鼓励,也有指责。至此迫使宣王道出真心话,承认自己不肯行王道是企图以武力称霸诸侯。于是孟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行霸道无异于“缘木求鱼”,只有施仁政才能成就王业,激起齐宣王试行仁政的兴趣。此时孟子才将王道的主张,施行仁政的内容、步骤、方法和盘托出。用譬喻陈说事理,论列是非,是孟子论辩技巧的又一特点,如用“缘木求鱼”比喻齐宣王以霸道求统一天下的徒劳无功,生动形象,妙趣横生。

2.《庄暴见孟子》《孟子见梁襄王》侧重对比语言的品味。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句子,说出其运用之妙。

示例:

对比句子——举疾首蹙頞而相告/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

运用之妙——强调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造成不同的政治局面,突出了论题,避免了说教。

3.《短文两篇》侧重寓意的理解。《齐人有一妻一妾》辛辣地讽刺了那种不顾礼义廉耻,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的人。《奕秋》深刻说明做事是否专心致志,结果是大不一样的。

(三)安排1课时,练习写作“文学评论”

1.在第一节课谈及“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之后,要能对《孟子》作出一两点评论。为达此目的,教师还须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摘抄“文学评论”,以牵线引路。

2.课堂作文:就《孟子》的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做到有论点,有例证,能自圆其说。

3.讲评可根据课时情况安排在课内或课外进行。讲评时应突出两点:一是涉及的“面”要广,力求既有评论“民本思想”的,也有论述雄辩艺术的;既有剖析语录体结构的,也有分析幽默语言的。二是对有创新意识、独到见解的要给以充分肯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X年第10期

王国彬)

关于《齐醒晋文之事》一文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学生熟读课文。这一点课堂上要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要做。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要突出诵读,以求通过良好的语言感知大致把握全文的主要意思。

其次,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本文是孟子代表作之一,篇幅很长,不容易看出层次。理清思路,需要根据齐宣王和孟子的谈话内容进行切分。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的事,孟子轻轻把话题岔开后,转入对王道的谈论。孟子首先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而王”的基本条件。其次,孟子指出宣王不能成就事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第三,孟子指出宣王推行霸道的危害。最后,孟子应宣王请求阐述自己行之道的具体措施,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制民之产”和“谨痒序之教”的仁政主张。这篇对话体议论文,齐宣王问,孟子答,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说理充分。

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只有深入理解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才能更好地学习此文。

另外,此文中出色的论辩技巧也是应该学习的。气势充沛,语言富有强烈的鼓动性。

最后,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语言现象、句式特点等,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总结。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成语,如“明察秋毫”等,注意积累。体会文中疑问句,反问句的作用。

关于《庄暴见孟子》一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较短,文字也较浅显,反复诵读之后,自会把握内容。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读出对比的层次。

教师可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安排学生自学讨论,加深对的理解。

首先要抓住“与民同乐”的思想。“与民同乐”是一种民本思想,是施仁政的一种表现,这一点上,与上一课《齐桓晋文之事》有相似之处。

其次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孟子善于论辩、巧妙论理的技巧。孟子善于转换概念,掌握对话的主动权,从音乐出发,借题发挥,谈到了“施仁政”的问题,体现了他高超的谈话技巧。

第三,要通过讨论题目的设置,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孟子将“独乐”和“与人乐”对比,将“与少乐”和“与众乐”对比,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与民同乐”。又通过两种假设进行对比,突出人民的不同感受,从而说明与民同乐就会统一天下的道理。

最后,重点实词、虚词、语言现象、句式特点也应一一作总结。

关于《孟子见梁襄王》一文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难度不大,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即可。

首先要抓住思想。文中以禾苗遇旱枯遇雨兴为例,对梁襄王讲述了仁政爱民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民心所向,即可天下无敌的道理。这一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与前文的《齐桓晋文之事》与《庄暴见孟子》有相似之处,可联系起来考虑。

其次,孟子的“善辩”是较出名的,这一点在前两篇中也有学习。但此文的“善辩”却与前两文不同,少了委婉曲折,多了直截了当,直率地表达了自己对梁襄王的印象,犀利,直观。

另外,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教师应指导学生加以注意,揭示本质,把握思想。

《齐恒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

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扩展资料

孟子简介

(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曾做过齐宣王的客卿,后退而著书立说。他一生以继承孔子学说为职志。推崇周朝的传统制度,主张“法先王”,行“仁政”、“王道”,恢复井田制、五等爵制等。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认为人都有先天的“良知”、“良能”,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求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还提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在儒家哲学里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的宋儒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孔子与孟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他们都曾沐浴着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其实,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墨子主张民众有权参与国家政事,墨子的信徒还建立了严密的团体组织,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身体力行。对比之下,孟子则属于理论家,而不属于政治家,他希望从理论上说服君王采纳一种类似“君主立宪”的管理方式。但是,对于封建专制帝王来说,最有价值的学说,乃是孔子的主张,因为孔子的主张有助于维护既成的格局,这是期望着永远坐稳天下的皇帝最欢迎的(打天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学说)。因此,孔子及其学说备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礼遇,而墨子的学说则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学说则受到了“招安”。遗憾的是,个中奥妙,一般文人学者,并不明晓;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标志即相信“孔孟一家”。

孟子的人性本善思想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程子论读《论语》、《孟子》法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程子曰:“《论语》、《孟子》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或问:“且将《论语》、《孟子》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是不洽耳。”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www.5y

kj.co

m

推荐第9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⑶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3、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

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成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

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 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 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

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

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倡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理,也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成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学生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成效的平台,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学生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就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反思四:要做到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成效,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学生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推荐第10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1.导语。猎人在湖边布下罗网,几只鸟被网住了,猎人在后边不停地追赶,农夫看到了问:“你怎么能追上飞的鸟呢?”猎人说:“如果是一只鸟我无能为力,现在这种情况我势在必得。”后来果然捉住了那些鸟。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说明群鸟没有共同的方向,劲没往一处使,说到底是心不齐,心不和。可见“和”是相辅相成、相衬相依的默契,是只要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和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通过预习,学生说一说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

3.本文选自《孟子》一书,根据手中的资料,学生介绍孟子生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名轲。思想家,教育家,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仁政”以统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孟子的著作存在《孟子》中,他长于言辞,其文气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很有影响。

上述介绍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名,时,地,作,评)。这就是孟子,对于他深邃的思想,飞扬的文采,我们还要从文章中具体感受。

4.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自由朗读,小组讨论解决词句的翻译,有分歧的知识点一起解决。

6.学生展示朗读,共同解决字词,检验掌握情况。(课件出示)

7.学生思考: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具体体现在文章中哪句话?这两个例子是从什么角度写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个因素中“人和”最重要,作者从攻城和守城两方面来论述。攻城占有得天独厚的天时,虽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依然失败。文中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来?(三里、七里、环、不胜)城很小,围绕起来攻打却不能战胜说明:天时不如地利。(板书:天时――地利)联系古今,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地利的重要性:淝水之战、深圳的崛起等。

守城方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连用三个“不是不”)强调地利稳如泰山,但仍然失败说明“人和”比地利更为重要(板书:地利――人和)。这是从战争方面来看,由战争到治国,无论域民、固国、威天下都在说明“人和”的重要。能做到人和就多助――天下顺,反之就寡助――亲戚畔。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人和的重要。 “和”是胜利,是希望,是力量,是跨越……那么如此清晰的思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学生根据板书回答: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通过以上朗读赏析,使学生对孟子的思想有了深入的认识,让学生结合历史,联系现实再举一些关于“人和”的例子。

8.课件辅助:

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经历了洪涝灾害,面对灾难,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一旦集中起来是多么强大,美好的品格和行为一旦集中起来是多么壮美。

2003年“非典”这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悲壮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用血肉之躯铸成了钢铁长城。

2008年汶川地震,温总理察看灾情,心系灾民,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近期在北京举办的亚太经合会议,体现了世界和为贵的精髓。

9.作业:以“和”为话题写一篇小短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翻译课文;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

1.导语:多媒体展示图片,解释多难兴邦的意义。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就在他的论著中阐述了这个道理。

2.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易读错的字和句子的停顿,注意感情色彩和哲理的韵味)学生范读。

3.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弄不懂的词句,师生共同疏通文意,尤其注意第

二、三段的词类活用现象,体会词语的用法。

4.探讨、体会文章内容。课文首先列举了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列举这些事例的目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后回答。用的什么论证方法?这些例子说明艰难困苦的磨练可以成就大业,谈的是造就人才的问题,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一样,最后推出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如何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文又是如何论述的?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内无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良臣,国君就容易被蒙蔽双眼;如果外无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安逸享乐,国家就会衰败直至灭亡。从人到国家都是这个道理。

5.学生讨论:学习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6.作业:谈谈当今国家的忧患意识,形成小论文。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第11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苦难造就人才。

【教学重点】目标2、3。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学时】二时。

【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导入新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二、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三、初读理解

1、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再由教者范读文。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疏通文句。

3、教师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串讲文,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文。

四、整体感知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5、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后练习

一、二。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⑴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⑵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后练习

三、四。

2、

。 《鱼我所欲也》

第12篇:《〈孟子〉二章》教学设计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案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智育目标: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 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第13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

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

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教后记:

第14篇:《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

庄暴见孟子》教学设计

备课人:陈志宏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齐桓晋文之事》。今天我们仍然要学习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对话就是一种论辩。一讲到论辩,人们就会想起古希腊人,古希腊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苏格拉底身上,这位哲学家自诩为雅典的罗蒙,成天蓬头赤足,到处找人辩论。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记录了这位辩论大师辉煌的辩论业绩。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诸子散文中也记录了许多的滔滔雄辩。我们古人对论辩的热情,尤其表现在孟子身上。《孟子》七篇,则记载了这位儒学亚圣的辉煌的辩论业绩。如果说在西方的唇枪舌剑之中,产生并发展了对西方文化传统产生经久不衰影响的辩证法精神,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唇枪舌剑之中,则发展了对东方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庄暴见孟子》就是这样的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

课文两段文字实际上就是两段对话。第一段是庄暴见孟子,也就是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主体应该是第二段,也就是孟子见齐王,孟子和齐王的对话。

三、具体研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段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段。学习古文,我们总是要从正音读开始(板书:正音读)。请大家齐读第一段话。同学们看一下,一二三句怎么读?(三组同学分别读) 1.王语暴以好乐。2.好乐何如?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可见本文当中有一个字需要尤其引起我们注意就是一个“乐”字。 除了正音读以外,还要辨词义。(板书:辨词义)一般来说,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有不同的含义,或者说它的字形和我们今天相近,很熟悉,但是它的字义我们却是比较陌生的,这些词要尤其引起注意。 还要明文法。(板书:明文法)明文法主要指一些词法、句法。比如第一段中间,你认为哪些句子的句法就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呢?

[明确] 暴见于王。见:接见。于:被。是一个被动句。王语暴以好乐:倒装句。 除了正音读、辨词义、明文法,还要察语气。(板书:察语气)比如第一段中间。 “好乐何如?”这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读的时候调子应该上扬。(齐读)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揣测语气。(齐读) [活动] 齐读第一段。

[提问] 这一段写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段对话在整个论题中起一个什么作用?在整个文章当中庄暴为什么来见孟子?他有事要找他,什么事情啊?一个什么字啊?(好)好,爱好。一种行为,谁的行为呢?齐王。齐王爱好什么呢?他到底为一个什么话题来的?(好乐的乐来的,这才是论题)(板书:论题 乐)

[提问] 这个论题有没有难度呢?我们从句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 暴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的。所以这一句话一方面反映出这个话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反衬出下文孟子论辩的高超。 [提问] 那么孟子对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

[明确]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谁把这个句子给大家翻译一下?为什么孟子这么回答呢?因为儒家讲究礼乐治国,重视音乐的政治效果,他们把礼、伦理、音乐看做是三位一体的东西,这三位一体的东西都和仁政血脉相关。(板书:儒、礼乐、仁政)所以孟子说齐王非常爱好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但是道理他有没有对庄暴讲?(没有)这个道理他将放到什么地方去讲?(第二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下面让我们来看第二段。

[提问] 第二段“乐”字出现了多次,数数看大概有多少字?(24次)同学们再看一下,一共出现24次,每一个地方它的读音是不是一样?用法是不是一样?能不能讲讲规律?什么时候读乐,什么词性?在什么时候它不读这个音?它做什么词?

[明确] 当它作名词的时候读yue,作动词的时候也读yue,是欣赏音乐的意思。当它做形容词的时候就读乐,是快乐的意思。 [活动] 齐读第二自然段。(或齐读以下句子。4.今之乐犹古之乐也。5.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6.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以下抽生分别读:7.臣请为王言乐。8.今王鼓乐于此。9.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齐读:10.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提问] 在论辩当中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双方在一些枝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迅速的指明对方的要害,抓住这个问题一攻到底,孟子见齐王,他采用的是前者还是后者?(后者)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 孟子见齐王的第一句话就是“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直接就把论题提到齐王的面前。

[提问] 孟子一见齐王的第一句话就把庄暴见齐王讲的话拿过来问齐王。并且齐王一听到孟子这个回话,他的态度怎么样?(变色)变成什么色?为什么变色? [明确] 紧张、心虚、羞愧。以羞愧为主。 [提问] 为什么羞愧不好意思呢?

[明确] 因为他好的不是一种治国之乐,而好的是一种世俗之乐。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是不一样的。先王之乐比如尧舜时候的音乐,政通人和,治世之乐。而世俗之乐是乱世之音,黄色小调,流行歌曲,最为儒家所不齿。所以孟子跟齐王的对话,一问一答,从辩论的艺术来讲是一种攻齐要害的方法(板书:攻其要害)。辩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避实就虚,比如你对人家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的时候就巧妙的这么做。但是更多的时候却要避虚就实,避轻就重,志在必胜。那么孟子见齐王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攻其要害的方法或者叫做避虚就实法(板书:避虚就实法)

[活动] 把这一问一答齐读一下。左三排读问,右边三排读答。师读旁白。

[提问] 齐王的表情说明他懂得两者的区别,所以他恼羞成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孟子正面的说理有没有效果?那他怎么办呢?我们看看孟子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说理艺术。他能不能让齐王感到难堪?不能,不能难堪,他要挽回难堪的气氛,那么就反过来,不说你不好,反过来还要对齐王恭维一番。他是如何恭维他的呢?

[明确]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提问] 但我们看一下孟子在这里表扬齐王的这句话,“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他所使用的概念和齐王使用的概念同不同?

[明确] 不同。齐王的概念是“先王之乐”、“世俗之乐”,是从性质和内容来分的。孟子说的“古今之乐”是从时间上来分的。貌相似,实不同。“今之乐”也好,古之乐也好,它都有庄重严肃,和庸俗轻佻之分。在逻辑上实际上孟子使用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方法。偷换概念不大好听,我们把它换一个词语,在成语当中讲互相代替的词语叫什么?(板书: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

[提问] 孟子的蓄意周旋,借题发挥,果然引起了齐王的兴趣,于是齐王情绪好转了,你们看哪一句话看出来齐王情绪好转了? [明确] 可得闻与?

[活动] 我们把孟子与齐王对话的第二回合,这一答一问再读一下。请左三排答,右三排问,注意语调。 [活动] 生读:甲:“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乙:“曰:可得闻与?” [提问] 按常理来说,孟子这个时候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大道理了。但是孟子又两次对齐王发问,怎么发问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一问什么?(“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二问什么?(“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赏析] 这里我们注意到孟子的转换话题法多么巧妙啊。其实他已经悄悄的不知不觉的两次转换了话题。第一次由“先王之乐”,“世俗之乐”转到了“今之乐”和“古之乐”。第二次又由“今之乐”和“古之乐”的“乐”转移到“臣请为王言乐”这个“乐”。这个乐是什么乐呀?欢乐快乐。欢乐快乐是人民的一种态度,感觉,这样就悄悄地把一个音乐的论题转移到了政治的论题上。(板书:音乐——政治)。所以这个“乐”字尤其要引起我们注意,它有的时候谈论的是音乐,有的地方他讲的是一种欢乐,人民欢乐这样一种态度的问题。

孟子的更高明的地方,还在这两个看起来很简单的发问上。他步步地诱导对方,诱导齐王,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离开了他自己的阵地,而纳入到自己替他设下的网中。这样的方法,这二问二答,在论辩的艺术中叫引蛇出洞(板书:引蛇出洞)。还没有入洞,还没有完全接受孟子的观点。所谓出洞也就是离开他自己的阵线来到孟子为他设下的轨道中。引蛇出洞事实上就是一种诱导就范法。(板书:诱导就范法) [小结、活动] 我们学了《齐桓晋文之事》,知道齐王主张以武力来争霸天下,以战来称霸,而孟子、儒家是主张仁政、王道。他们两可以说大相径庭,如果正面来说能不能接受呢?不能。势必要引起对方的抵触。所以孟子不这样做,绕开这个话题,迂回曲折,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兴趣上、情绪上、心理上调动对方的兴趣,使对方不知不觉,慢慢离开他自己的阵地,投入到孟子设下的网中,这样的论辩艺术是非常的高明的。让我们把这两问两答再来读一遍。男生读问,女生读答。(独乐乐……不若与众)

[活动] 这样做就使孟子在论辩当中始终牢牢地掌握着主动权,现在说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下面我们看看孟子是如何说理的。从“臣请为王言乐”开始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读到课文的最后。

[点评] 同学们越读越快了。确实我们知道孟子的文章喜欢采用层层叠叠的排比句。形成说理特有的气势,如长江大浪,奔腾而下,咄咄逼人,横行无阻,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气势,读出节奏。但是读出节奏不等于越读越快。这一点我们要把握住。

第二个我们要注意语调。同学们刚才还没有完全把语调读出来。请看,六七八九句这几句的语气应该怎样读?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猜测的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猜测的语气。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要像控诉一样。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控诉、责难的语气。

[诵读提示] 这个语气我们读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责难的语气不要求对方回答,要读出控诉来。疑问的语气表示猜测,也不要求对方回答,但要读出心中的猜测来。 [讲解] 第三点我们要注意刚才这段文字的方法,孟子在这儿没有采用从逻辑上进行说理的方法。而是采用形象的描绘法给我们描绘了几幅图景?几个镜头?(两副图景、四个镜头。)哪一个镜头和哪一个镜头内容一样?(第一个镜头和第三个镜头内容一样。第二个镜头和第四个镜头也是一样的。)但是哪些镜头他的表情不一样?(一二个镜头和三四个镜头的表情不一样。)一二个镜头的表情集中在哪几个词语上?(疾首蹙颚——疾首就是头痛,蹙就是收紧。)——好比一个人非常痛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会是这种表情。为什么水深火热呢?因为暴政,国君穷奢极欲。劳民伤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去鼓乐奏乐,排场多大呀?吹钟鼓管乐之音。仪仗队,羽毛之美。但是劳命伤财,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他们路上相遇一个一个都是皱着眉头,怨声载道。这是第一副画面。 第二副画面:举欣欣然有喜色——喜洋洋的。为什么喜洋洋?国君不是还是在打猎吗、还在鼓乐吗?做的事情一样啊。为什么百姓就欣欣然有喜色了呢?人民安居乐业,保身立命。那么他就会祝愿自己的国君健康长寿,不然他免得又碰到一个暴君,重新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提问] 这种说理方法是什么说理方法呢? [明确] 采用了对比展开,形象描绘的方法。(板书:对比展开法、形象描绘法) [小结] 它给我们展开了哪两副图景,总结一下。比如老百姓在路上奔走相告,怨声载道。(板书:民怨载道图。)

还有一副图呢?他们互相拿着酒杯给祝愿国君健康长寿,上下表现一种政通人和,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叫做黎庶安乐图。(板书:黎庶安乐图。)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读的时候就注意我们刚才谈到的这几点,我们都要通过我们的朗读把它再现出来。我们再读一遍。请三排的同学读第一个画面的第一个镜头,另三排同学读第一个画面第二个镜头,我们注意到在一副画面结束以后每一次都有一个及时的总结。哪一句话是总结的?(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这一句应该大家一起读。为什么要总结呀,在说话到一定的时候,用简明的扼要的话,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从逻辑上来讲就是一种及时的归纳。它有助于把自己的观点表现得更加的概括,更加的鲜明。这种归纳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归纳大家一起读。

第三个镜头还是这三排同学读。第四个镜头这三排同学读。最后在一起概括。读的时候控诉的时候面对的时候转过来。如果是疾首蹙额,就要真的疾首蹙额。笑嘻嘻那就不对了。 但是反过来,如果是喜洋洋的话,你也应该欣欣然表现出来。就不能换成疾首蹙额了。还要注意语调。 [活动] 生读。

[点评] 有同学在读的时候已经开始把表情表现出来了,但是还不到位,我再请四位同学来读。

[小结] 大家看这四位同学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把表情全部都读出来。没有。欣欣然好象太凝重了吧。很严肃,不像欣欣然的样子。我们要想想为什么国君同样的鼓乐田猎,百姓的反映却完全不同呢?每副画面后面都点出了形成截然不同的原因了。帝王一个人的穷奢极欲如果建筑在万民的痛苦之上就会出现民怨载道的场面。为什么原因呢?不与民同乐。反之,他虽然还是这样,老百姓安居乐业,那就黎庶安乐。这是因为,他能与民同乐。 [提问] 孟子在这儿已经用这样两幅非常形象的画面为我们说理,那么我们的说理就是通过什么来领会的呢?这种说理的力量,这种论辩的艺术,就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传达给我们的。他不是通过抽象的逻辑的说理。这样的说理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要采用形象的说理方法呢?

[小结] 固然我们知道议论文要讲究逻辑说理。逻辑思维是非常有用的。他可以使思维严谨有条理,使立论牢不可破,但是在对话体的议论文中,逻辑思维就有局限性了。它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容易使双方的情绪过于地对立。而太凝重的情绪又使对方不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所以德国有一位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经讲,“我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里感到生命在死亡面前的颤抖一样。”说明黑格尔的逻辑思维里头使他感到一种高度的凝重感。那么如果说话一进入这样的境界,就难免会影响说理的力量。而孟子的高明就高明在他有抽象说理,但是他在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及时的插进了形象的说理,这样就使得整个说话的过程充满了活力,既严谨,又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而形象思维到一定的时候,他又及时的用事实,用结论为自己的形象的画面作一番逻辑上的小结和归纳,所以在形象说理的过程中他还是同时注意了逻辑思维的力量。这种说理的艺术确实是非常高明。到这样为止,上面两种事实,两副图画的鲜明对比,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引出来了。这个结论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

[活动] 齐读: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提问] 什么叫王?

[明确] 称王,实行王道。也就是以民为本,与民同乐,以仁政为本。以仁政为本就要与民同乐。(板书:与民同乐)实行王道,与民同乐。孟子的结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齐王当然也就折服了,束手被擒,一面是居高临下,高屋建瓴,气贯长虹,论证严密。(板书:论证严密。)另一方当然就乖乖地束手被擒。

[小结] 下面我们把孟子的这种说理艺术再来揣摩一下。看起来课文的第二段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是孟子在这几个回合之间表现出了多么高明的论辩艺术啊。其实他和齐王之间展开了几个回合的较量?(5个)先看第一个回合,攻其要害,从对话上来讲,实际上就是抓住其中的一问一答。第二个回合,李代桃僵,抓住了其中的一答一问。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抓住其中的两问两答。下面对比展开,形象描绘则抓住了其中的两个鲜明展开的画面。不要指望你的对手在一下子就被你打到。这个对手不具有真正的论辩艺术。泰森和霍利非尔德的世纪拳击较量打了11个回合。这样的回合才过瘾。孟子和齐王之间也是这样,齐王要坚信霸道,孟子要宣扬他的王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信服呢?就是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较量达到了他的目的。

[活动] 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了,尤其要注意四副画面。四副画面我们读的时候要这么读:第一副画面每排左边的同学读,第二副画面全右边的同学读。读的时候你们两两相对。请注意表情不要交替搞错了。 还要注意语调、也要注意气势,但这个气势不等于是一起把它抢到底。抑扬顿挫,这样才能使对方在思考之余接受你的观点。(他日……末尾)

[点评] 刚才读的时候有的同学又越读越快了。请注意,语调,这是我们应该牢牢注意的。刚才我们讲了今天作为一篇对话体议论文中的主要的论辩艺术。那么到这一步,孟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出来了。(板书:结论)。与民同乐,作为论辩艺术,我们把握了他的高明的说理的技巧,但是作为一篇文言文我们还有很多的知识点,我们今天的课上还没有解决。请看左边的黑板,这些要求。本篇课文的正音读,同学下课以后要整理这些词语:乐、王、为、与。 辨词义,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后面的思考和练习,以这些词语为重点适当地补充一下,还包括一些固定的结构。明文法有词法有句法,在这篇课文里,主要指一些句式。比如一些省略句: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察语气,本篇课文有很多的疑问句,有询问句,有选择问,有是非问。还有表示无疑而问的,比如表示揣度的、表示责难的。其他还有一些别的语气。在诵读之中这些地方都应该作为重点。这四个内容作为今天的作业请同学自行整理。 [小结] 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把说理艺术发挥到极至。其实今天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对话随时随地都在我们身边展开,只是我们有时候还没有觉得吧。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是常青的。辩论永远是一个活生生的永远开放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懂得了孟子的说理艺术。我们把他拿过来,让我们也大胆地走向论坛吧。

板书设计: 庄暴见孟子

儒 论题: 乐(音乐——政治) 正音读 礼乐 攻其要害(避虚就实法) 辩词义 仁政 李代桃僵(转换话题法) 明文法 论证 引蛇出洞(诱导就范法) 察语气 与民 民怨载道图(对比展开法) 同乐 结论 黎庶安乐图(形象描绘法)

第15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从容说课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第16篇:《孟子见梁襄王》教学设计

长沙铁路一中谭忆军 [教学目标]

1、解读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体会孟子爱憎分明的个性及其执着追求的“仁政”理想;

3、理解本文生动贴切的语言及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 教师点拔,学生自读研讨。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没有谁愿意生活在战争年代,为什么?因为战争会让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春秋三百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百姓大多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百姓怎样安居,国家怎样强大,天下怎样安定,一些先哲圣贤就此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孟子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政治主张。

二、初读

1、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嗜(shì)杀沛(pèi)然 浡(bó)然枯槁(gǎo)恶(wū)乎定 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2、重点字词疏理

①出,语人曰语:告诉 ②卒然问曰卒:通“猝”,突然 ③天下之人牧人牧:国君,统治者 ④孰能与之与:归附,跟随 ⑤民皆到引领而望矣引:伸长 ⑥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 ⑦油然作云油然:兴盛的样子 ⑧沛然作雨沛然:水势很大的样子

三、研讨

这篇文章是语录体,通过人物对话来体现人物的性格,思想及语言技巧的。

1、文中最能体现孟子个性的句子是哪些?体现的是什么样的个性? 筛选:不似人君,不见所畏 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

归结:情感鲜明,率真耿直

2、文中最能体现孟子思想的句子是哪些?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思想? 筛选:天下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归结:保民而王,仁义为本

3、文中最能体现孟子语言特色的句子是哪些?语言特色是什么?

筛选:沛然下雨,苗浡然兴之 水之就下,谁能御之

归结:善用比喻,生动贴切

4、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

四、拓展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在论述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说说这样论述的好处。

2、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板书]

第17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4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

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

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设计

(一)

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

(二)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优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学生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练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阅读,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 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

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

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读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18篇:《孟子》两章教学设计2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字音

夫(fú)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二、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新课学习】

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委:放弃(今义)委屈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防(今义)国家 然而不胜者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凭以天下之所顺以:用 b.兵革非不坚利也利:锐利地利不如人和利:有利 c.环而攻之而不胜之:代词(这座城)三里之城之:的 多助之至之:到天下顺之之:代词(他,实施“仁政”的君主) d.三里之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城墙 (3)注意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4)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

“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顺之”,作战才会取得胜利。

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总结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一、字音

舜(shùn)畎亩(quǎn)敖(áo)奚(xī) 傅说(yuâ)胶鬲(ɡâ)行拂(fú)拂士(bìã)

二、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弼。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听范朗读磁带,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新课学习】

一、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积累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举: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士: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今义)征召、走远路

(2)重点词语积累: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苦:使„„痛苦劳:使...劳苦饿:使...饥饿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拂乱:使...颠倒错乱动:使...惊动忍:使...耐得住 b.人恒过然后能改恒:常过:犯过失

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国内出:在外面,国外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个人(身上),„„(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巨、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二、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证明了什么?

共同点: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证明观点:生于忧患。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哪些方面经受艰苦磨难?目的是什么?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目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三、论证方法归纳

类比论证: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 举例论证: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 对比论证: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 归纳推理论证: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

第三课时

一、字词理解。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弼。 2.一词多义: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凭以天下之所顺以:用 b.兵革非不坚利也利:锐利地利不如人和利:有利 c.环而攻之而不胜之:代词(这座城)三里之城之:的 多助之至之:到天下顺之之:代词(他,实施“仁政”的君主) d.三里之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城墙 e.舜发于畎亩之间于:从死于安乐于:在 故于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3.注意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苦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空乏其身空乏:使...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拂乱:使...颠倒错乱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过失 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耐得住

4.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委:放弃(今义)委屈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池:护城河。(今义)指水塘。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防(今义)国家 然而不胜者然而: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这(今义)判断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今义)交付、送出 管夷吾举于士举:被举用,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或推举 士:狱官;(今义)士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表现;(今义)征召、走远路

二、问题探究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2.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三、小结

《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拓展延伸】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19篇:16《〈论语〉、〈孟子〉各一章》教学设计

《〈论语〉〈孟子〉各一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和文言句式。2.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通过对古人教育思想、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的了解,使学生认识传统的 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用法及特殊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1.了解孔子“礼”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分组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与观点?(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这节课我们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看看孔子对学生都讲了些什么。

二、新课讲授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论语》、孔子及其弟子。

展示课件:《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放在一起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各章不相连属;各章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某些章节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幻灯片4)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 ,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曾皙:姓曾,名点,字皙。

2.学生根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注:相关资料有译文) 3.根据学生翻译情况听录音正音。(幻灯片5) 俟-sì 莫-mù 甫-fǔ 哂-shěn 相-xiàng 铿-kēng 沂-yí 喟-kuì 雩-yú 冠-guàn

(二)学习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文言句式。1.一词多义现象 (1)以(幻灯片6)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②毋吾以也。认为 ③则何以哉。做 (2)如(幻灯片7) ①如或知尔。如果 ②如五六十。或者 ③如其礼乐。至于 ④如会同。或者 (3)方(幻灯片8)

①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 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礼义,为人的道理 ④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刚,才,正 (4)与(幻灯片9) ①吾与点也。赞同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语气词 ③遂与外人隔绝。和 ④往借,不与。给,给予

2.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幻灯片10) ..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幻灯片11)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3.特殊句式:(幻灯片12)

(1)不吾知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2)则何以哉。(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异乎三子者之撰。(作状语的介词短语后置)

(三)学生讨论

1.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课文的结构及大意。(幻灯片13)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2.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师生共同明确)(幻灯片14)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谦逊、娴于辞令。

3.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幻灯片15)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他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4.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幻灯片16)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孔子既有抱负,也很苦闷。他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三、课堂小结(幻灯片17)

本文通过对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畅谈理想、志趣的生动叙写,反映了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以对话形式进行教育活动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提供了借鉴。

四、布置作业(幻灯片18)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孔子教学思想的理解,或者谈谈你对孔子人格魅力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谈谈今后你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附:相关资料(译文仅供参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如果有人想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闹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民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有,你的看法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治礼乐,那就只得另请更加贤惠的君子了。”

孔子又问:“公西华,你的看法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孔子又问:“曾皙,你的看法怎么样?”这时他还在弹奏乐曲,但接近尾声,只听到“铿”的一声,乐曲结束。他放下琴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看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说:“他们三个的看法怎么样?” 孔子说:“只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谦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虚,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讲的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的事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华所讲的礼仪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个小司仪,那谁能去做大事呢?”

第二课时

一、导语(幻灯片2)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新课讲授

(一)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幻灯片3)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后世尊他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影响很大。

主要观点(幻灯片4):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认为人人都有天赋的善性,并视之为人的根本。他在政治上倡导“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推行王道,反对霸道。应该说孟子是封建地主阶级有远见的进步的政治家。孟子曾率领他的门人周游列国,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幻灯片

5、6)但他的理论在战国时代,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始终未被采纳。六十五岁左右,孟子回到邹国,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遂成《孟子》。终年八十四岁。

作品介绍(幻灯片7)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由孟子的弟子编辑,共七篇。与《论语》同为语录体散文。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二)请学生听课文朗读,纠正字音,(幻灯片8)检查预习情况。曳(yè) 不可胜(shēng)食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豚狗彘(zhì)之畜(xù) .谨庠(xiáng)序之教 .孝悌(tì)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

(三)整体感知:请学生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四)师生共同分析解读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等。(幻灯片)

1.分析课文第1自然段:(让学生自读,自问,自主回答,教师指正)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凶(幻灯片9)

A.河内凶。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B.凶多吉少。 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 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 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 杀人的人 ②加(幻灯片10) A.邻国之民不加少 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施加 C.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4)从课文看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提出了论辩的话题,即如何“使民加多”。也写到了梁惠王自以为“尽心”的骄矜态度。

2.分析解读

2、3自然段。(学生齐读后讲解)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或(幻灯片11)

A.或百步而后止。 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 有时 C.莫之或止。 表示不定指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许 ②直(幻灯片12) A.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 C.理直气壮。 公正的,正义的 D.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值”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设喻说理,讽刺梁惠王的举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并无本质的区别。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3.分析解读

4、5自然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胜(幻灯片13)

A.谷不可胜食也。 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 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 超过 ②数(幻灯片14) A.数罟不入洿池。 密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 E.数不胜数。 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正面提出“使民加多”的举措:“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4.分析解读第6自然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幻灯片15) A.申之以孝悌之义。 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 按照 C.王好战,请以战喻。 用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5.分析解读第7自然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幻灯片16)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幻灯片17) A.非我也,兵也。 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 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 兵士 D.穷兵黩武。 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提出应避免归罪于岁的错误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使民加多”的愿望。回应篇首。

6.分组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讨论后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实现知识迁移。)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7.学生齐读课文4至7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幻灯片18) 总结课文结构及写作特点。指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值得借鉴之处。教育学生把古人的思想作为处理当今社会上相关事宜的依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布置作业(幻灯片19)

1.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完成课后练习。

附:译文

“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第20篇:18 《孟子》两章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提示

1、了解作者、背景、课题.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4、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②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③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④文章第

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⑤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⑵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⑶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考答案:

⑴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⑵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⑶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3、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1、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3.积累词语

课后习题 见ppt

孟子教学设计
《孟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