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饶华芳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8: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征文

法律小词典,调纠大行家

--记青云镇司法助理员饶华芳

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有着二十六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二十四年的党龄。他亲手调处了1300多起纠纷,防止矛盾激化160余起,防止民转刑30多起,避免非正常死亡7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损失1500多万元以案释法和解答法律咨询5万多人次。而他自己,一家三代六口仍然住着漏水的房子,骑着最古老的永久牌自行车,他叫饶华芳,是万年县青云镇司法助理员,大家都爱叫他饶所长。

如果人生阅历是一本书,那么饶华芳的这本书足可以称作一部社会百科全书。过去的二十六年里,他给在工作上树立了一座旁人难以企及的丰碑。二十六年的时间里,饶华芳先后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司法厅授予全省优秀调解员,全省优秀法律工作者称号,四次被市政法委、市综治委授予全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15次被县委、县政府、县政法委授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十佳道德标兵,多次被当选县镇党代表、连年被镇党委、政府、县司法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江西日报、上饶日报、新浪网、大江网、上饶电视台、万年通讯和万年电视台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转载他的典型事迹。十年磨一剑,饶华芳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干群眼里的“法律小词典,调纠大行家”。

情牵司法,干一行,爱一行还要钻一行

1986年,饶华芳二十二岁,人生第一次走向工作岗位,担

1

任村里的村主任和民兵营长,三年后,因为工作出色被乡镇领导调任为乡镇司法助理员,四年后,他便收获了人生了的第一份省级荣誉--1992年江西省司法厅授予的全省优秀法律工作者。

饶华芳出身农民,自从86年开始任乐华村治安调解主任、介入司法行政工作后,他便深深的恋上了这项工作,拿她自己的话来说,这就像农民于土地一样,是一种情结。饶华芳同志把人生的坐标永远的定格在司法行政工作上,此后的几十年,他不为名、不为权、也不为利,而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热情和信念。

中国有句古话:干一行爱一行,还要钻一行。调处纠纷、化解矛盾是乡镇司法所的主要工作,要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不仅需要过硬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还要精通党的各项农村方针、政策、决议以及风俗民情;不仅需要清楚纠纷矛盾产生的情景,还要掌握当事人的思想心理。饶华芳心里很清楚,认定了这项工作,就要穷心竭力去爱去钻。于是,在漫长的求知充电储能的历程中,他将“钉子”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将法律书成批的购回家,不分昼夜的自学,早在1994年,饶华芳就从全省农民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万年县唯一一个拿到临时律师执业证的农民。

洒下的汗水换来的沉甸甸的收获,素质的提高体现在他的调处成功率飞速发展上。十年磨一剑,饶华芳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干群眼里的“法律小词典,调纠大行家”。

2010年9月27日,万年县青云镇境内206国道上发生了一起大型货车与中型客车相撞造成八人死亡的特大交通事故。当时正

2

值“中国中部博览会”在南昌召开之际,又临近十一国庆长假。死者亲属四十余人从两省六个市、县云集万年,一时间,万年这个小县城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密布。

为了处理好这起特大赔偿纠纷,县委书记亲自批文要求七天内必须调处成功,县里及时抽调调解精英组成民事部分理赔组,由饶华芳担任首席调解员。面对从各地赶来情绪激动的死者家属,饶华芳只有一句话:从现在开始我和你们吃住在一起,你们的赔偿一天不下来,我就一天不回家。

掷地有声的话语过后,每个愤怒的家属眼神里都多了一份信任。饶华芳趁热打铁,一边安抚受害人亲属,一边了解受害人家庭人员情况,并及时与肇事方和相关保险部门沟通,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确定理赔方案。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以有三位死者为农村户口为由拒绝以城镇生活标准给予赔偿,死者家属无法接受,双方情绪激动,在口角中开始有了撕扯动作,有家属甚至以拒不火化为要挟,要向保险公司讨一个说法。

饶华芳先和调解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稳住了部分情绪激动的家属,然后和双方选出的三位谈判代表进行面对面的调处,饶华芳列举出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的文件,并根据文件精神成功说服保险公司全部以城镇户口理赔。让死者的在天之灵得到了一丝安慰,事后,一位家属拉着饶华芳的手不放开:饶律师,你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3

饶华芳以娴熟的法律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人性化的调解方法深深打动了受害者的亲属,短短四天四夜,八位受害者的赔偿协议全部签订,这也创造了万年县特大交通事故调解赔偿最快的记录。

近年来,万年县交通事故频发,因为交通事故带来的上访案件也呈上升态势,各个乡镇都把交通纠纷的案件调处当做人民调解工作的重中之重,9.27特大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的顺利调处给万年交通事故上访案件的调处树立了一个教科书般的范本,这也是饶华芳数十年如一日调处纠纷的代表作,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到现在,饶华芳参与调处交通事故案件数十起,调处成功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百。

在调处一些重大纠纷时,不仅难度巨大,而且有可能危及自身安全,如果说没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就往往会知难而退。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司法工作者的使命感让饶华芳同志公而忘私,把维护社会的稳定作为自己的天职,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管晴天雨夜,忙季闲时,只要有纠纷,他就必定会“耐不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正是饶华芳最真实的写照。

心系群众,代表正义,代表法律更应代表人民

长把人民当亲,慷概陈词,申冤案百十回,伟绩华丽彪炳千古;

永持法律作剑,爱岗敬业,庆寿辰四六次,盛名芳香广传万人。

4

饶华芳的桌子下面压着这么一副对联,是在他四十六岁生日的时候,一个他法律援助的对象送给他的。

一直以来,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都存在的较大的难度,一来法律援助案件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二来,这一类的案件多为陈案积怨,相隔时间长,调处难度大。三来这类案件上诉胜率低,容易影响援助律师的声誉,导致众多的律师对援助案件并不十分积极。但是这类案件往往因为时间的沉淀而变得矛盾尖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但饶华芳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以调处大案、难案为乐,更是积极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分文不取,就连写状子打印都是自己掏钱,每当妻子抱怨说别人打官司挣了多少多少钱时,饶华芳总说,我宁愿天下没有官司可打,这样多和谐呀。

领导和同事常说,饶华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个“模范丈夫、孝顺儿子”,2007年,饶华芳的爱人不幸被检查出身患乳腺癌,屋漏偏逢连夜雨,08年,他最爱的母亲不幸中风瘫痪在床,他不得不在工作之余肩负起照顾妻子和母亲的重担。

饶华芳繁重的工作之余还无微不至的照顾着生病的妻子和母亲,同时创造了全年不迟到不请假一天的奇迹,但就是这么一个负责任的好丈夫也有不管不顾的时候。

1996年,青云镇下湾村有一村民徐某,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打工被汽车压死。当时正是早稻插秧时节,徐某父亲来到田里找到了长在插秧的饶华芳,恳请帮忙法律援助,到福建为其子

5

索赔,饶华芳听后二话没说,当天就远赴厦门同安县。为了打赢这场官司,他在同安一住就是十七天,直到汽车司机赔了钱才回家,期间,家里的三亩田及里里外外的农活全由他体弱多病的妻子一人包揽,终于妻子累垮了,重病晕倒在田间。母亲打来电话要他赶紧回家,饶华芳却说:你们辛苦了,这场官司我还要打下去,直到结案为止。气得母亲一个月没有理他。

二十多年来,他手上经手的赔偿款超过了1000万,可是他仍是一贫如洗。生活再苦再难,饶华芳也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他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多家大企业公司老总聘请他当专职法律顾问的邀请,面对金钱的诱惑,他只有一句话,基层更加需要我。

青云人民都知道,在镇政府有一个免费的法律咨询室,有一位热心的农民律师。不管风吹雨打,只要饶华芳没有出差就一定会在法律咨询室,就连中午休息的时候也不例外。每当看着愁眉苦脸的群众在咨询后欢天喜地的回家时,饶华芳的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的甜,自己再大的辛苦也不觉着苦了。饶华芳擅长打离婚官司,但他却被百姓亲切的称呼为饶红娘,因为他总是把前来打离婚官司的夫妻两口子说的服服帖帖的回家,绝口不提离婚的事。虽然每年要为此损失相当的律师诉讼收入,但饶华芳却乐此不疲的继续着。

多年来,饶华芳一直坚守基层。他说,当官不在位高,关键是为老百姓做了多少事,做事不在图名图利,关键是为百姓解决实际的问题。

6

作为全县司法工作的佼佼者,饶华芳至今还活跃在全县司法工作的第一线,传奇还在继续;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他一直坚守着法律和良心的壁垒,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一直战斗在矛盾和纠纷的第一线。他有着共产党员身上最朴实的铅华。

培训总结饶玲芳

吴华芳事迹材料

教师家访手记饶华清

王华芳 我的烦恼

吴华芳支教教师工作总结

饶宇

饶经理发言稿

普通话饶口令

王华芳我不是一个野蛮女孩

饶华芳
《饶华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华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