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业建设成果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成果总结

辽东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始建于1993年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时期,是当时最早开办的财经类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成为在辽宁省地区有着较高声誉的名牌专业,连续多年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该专业2001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2年被批准为国家高职教学改革试点示范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职品牌专业。历经18载,该专业已培养出了3600多名优秀毕业生,成为我省会计电算化事业一支重要力量,为我省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专业建设的整体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理论扎实、具备应用技能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的“双证率” 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反映好评率逐年上升,会计专业对口就业率也稳定在85%的较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二、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会计电算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立足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遵循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职业性的人才教育理念,紧紧把握我院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征,明确了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方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

本专业教学方向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改革过程中,始终重视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主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条件下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适时调整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根据就业岗位(群)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专业内涵,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强化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会计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实训,使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应用型和“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充分体现。

三、注重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做到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作为贯穿教学始终的主线,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并形成专业特色。在理论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一些传统的课程和内容进行优化,压缩理论课时,精心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会计理论教学上,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内容的基础课程设置根据应用能力需要程度来确定,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是什么”,理论知识要求程度相对不高。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建立课内实践和实践环节两大模块。在教学活动中,保证实践环节不断线,每个学期均设有单独的综合实训课程,从单项实验到综合实验,从手工实验到微机操作,不间断地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建设

过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基础会计》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统计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在课程建设方面,以精品课程建设引领课程规范化建设与管理,通过国家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和校级精品课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课程建设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主动适应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的需要。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广泛开展问题讨论和案例分析。在实验课教学中,将模拟实验教学方式、演示实验教学方式、插播实验教学方式、角色扮演实验教学方式的那份多种现代教学方式根据课程需要结合运用,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改革成果

近年来本专业广大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加强了学术科研活动,重视横向课题研究工作,成果显著。2003年以来,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共完成科研论文80余篇,教研论文20余篇,近三年来主持省级以上科研立项6项,校级科研立项1项;主持省级教研立项2项,校级教研立项14项。完成教材及专著多部,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 项。

四、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辽东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团队是一只有着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业课教师20人,其中完全从事高职教学的专任教师12人,主要从事本科、兼从事高职教学的教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15人,双师型教师 10人。教授2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这支教学团队学缘广泛,学历层次高,知识结构合理,教师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20余部,出版校内自编教材多部,并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

五、重视实验室建设,为实训提供全方位保障

多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一直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目前学院可用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验室有5个,其中电算化会计实验室2个、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1个、财务管理实验室和ERP沙盘实验室各1个。这些实验室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验实训需求,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本专业还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7个。以丹东曙光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校外稳定的实训基地,常年接受在校生顶岗实习以及阶段实习活动,有效保证了本专业学生工学结合的开展,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六、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一)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以其良好的职业修养、崇高的敬业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重视。毕业学生的“双证率”(毕

业证与会计从业资格证)平均为98%,就业率逐年攀升,近三年平均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注重学生在校期间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专业技能比赛,如辽宁省第三届会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技能大赛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专业学生2005年获“辽宁省会计诚信辩论赛”最佳辩手奖;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辽宁赛区甲组一等奖;2007-2011连续五年在“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技能大赛中获辽宁赛区团体第一名,并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比赛;2008年更是一举获得该大赛的全国一等奖。

(二)教育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本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吸引了大批的考生报考。每年的学生人数均稳定在180人左右,连续多年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近几年录取分数线更是高于总录取线100多分。

(三)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本专业能够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需要,积极承担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任务,为丹东中职学校开展ERP师资培训,丹东财政干部会计准则培训,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开展咨询与诊断,以及会计人员成本核算培训活动、辽宁省地税干部培训等,年培训人数在800人左右。面向行业企业需要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与咨询项目,并取得实际效果,如:为丹东曙光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 5

咨询;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假期或双休日)为行业企业和社区提供服务、咨询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40学时。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如师资不足、建设经费短缺、校外实训基地偏少等问题,希望在以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不断创造该专业的辉煌。

会计学院

执笔人:赵 盟

审批人:宋丽萍

2011年10月12日6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总结报告

成果总结报告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会计学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成果总结报告 总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专业建设成果总结报告
《专业建设成果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