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来之布达拉宫的感动》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6:17: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来自布达拉宫的感动》有感

自初中以来,由于环境的影响,我猎阅的范围大致都在国内著作,读国内的书久了,发现国内大致的写法和故事线路都是如出一辙,这已无法满足我。到了大学以后,我开始大量阅读国外的课外书,这让我眼界大开,因为每读一本,我都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是后来发现我自己是有了崇洋媚外的思想,一本国内的《来之布达拉宫的感动》把我从这种“思想”里面解救出来。

这本书里面没有华丽唯美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情;它也没有起伏不断的惊险情节,却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着援藏干部为西藏为家庭的心路历程;它也没有一般小说的苦尽甘来的通俗结局,却诉说这“真我,真事,真情”带来的不一样的人生体会。不得不承认我被里面的“情”感动了,写这读后感不是为了纯粹的赞扬那些援藏干部,因为我本就不会赞扬人。我觉得纯粹的赞扬抵不过对其精神的传承,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圈子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多少虚伪多少真情无从辨别,而像书里的援藏干部那种纯粹的奉献,真实的情感并不多见,现在很多援藏干部我也不一定敢承认他们还拥有这么纯粹的情感。

《来自布达拉宫的感动》,说的是西藏刚刚解放时,中央组织内地的一些优秀干部去援助西藏的故事,主人公鲁琪,一个真正的山东大汉。都说人生短暂,但是他为了援藏事业在西藏一待就是二十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二十年,就这么奉献在西藏高原上。他家里有老母亲,有妻子,和三个孩子。走的时候,他是瞒着他母亲去得西藏,母亲已年迈,妻子腹中还有一个未出生的孩子。他为了“大家”,不得不离开“小家”,为了西藏,一年就书信联系几次,几年才回一次家。他妻子腹中孩子出生时,他是在几个月后才知道的,他母亲去世时,他过了很久才知道,这种无私,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做到。最后在他告别西藏时,身体已是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而他回到家时那个在他去西藏时还在肚子里面的孩子,虽已长大但是仍然还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鲁琪虽离开了西藏,但是他却被西藏人民牢记于心,他走的那天送行的人数目之多,泪流满面的看着鲁琪的车越走越远。而鲁琪的家庭也映照着随他一同去西藏的其他人的家庭也是同样的困难,然而鲁琪的家庭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有些援藏干部的家庭已经支离破碎。

整个作品的情节处处聚焦着一个“情”字,这情不是一般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而是在高原特有的感情,跨越一般情之上。喜马拉雅山是整个世界最接近天的地方,而与之相连的西藏也同样催生着人最深处的善良。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鲁琪在西藏所遇到每个人都那么友好,后来继续读下去才知道,西藏人民信奉着佛教,而且在高原是不能生气的,因为神离你很近,同样你生气会引起自己的高原反应。可能还因为西藏大多数人信奉佛教,而西藏又处于最靠近天堂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人都拥有着最纯洁的心灵。他们对人,对动物,对身边的大河山川都充满善意,然而这让内陆的人做到这些却是很难。西藏的环境和人文影响让每个去西藏的人都能得到心灵的净化,这让我对西藏充满无限的向往。内心渴望着更多了解西藏的文化风俗,还有变化,一是想看看鲁琪这批及以前的援藏干部所做的事,改变了西藏多少人的一生,二是似乎看完《来自布达拉宫的感动》总觉得自己某一天会去到西藏,只希望西藏还如记忆中那么美好,没有世俗的侵扰,还是一个坐落在天堂旁的纯洁圣地。

西藏现在作为我的精神家园,但是越是精神上的,越不敢轻易接触,因为中间隔了现实。现实逼着我们学会生存,却忘了人与万物本该有的善意,越来越少了“真情”。

读《感动中国》有感

读《感动中国》有感

读《感动中国》有感

读《学会感动》有感

读《学会感动》有感

读《感动中国》有感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

感动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感动——读《青铜葵花》有感

读《来之布达拉宫的感动》有感
《读《来之布达拉宫的感动》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