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20-03-01 17:02: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曾桂林:浅谈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

浅 谈 广 西 区 域 性 文 化 建 设*

曾桂林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545006)

摘要:建设区域性文化,不仅对广西文化发展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强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现已具备资源、产业、人才三方面的优势,并对新世纪搞好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的思路、举措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区域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1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of Guangxi

ZENG Guilin

(Dept.social science,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can not only impact on Guangxi’s culture development itself, but also promote

all-round progre of Guangxi social .Now,Guangxi has superiority in the field of resources, industry and talent in

augmen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culture.There are some thinking and acts on constructingGunagxi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e; culture construction; cultural industry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中非常重要而又富有新意的内容。这个精辟的科学论断,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培育文化产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就广西而言,文化的发展对提升国民经济的素质,启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实现新世纪发展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结合广西的区情实际,谈一谈加强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的粗浅认识。

广西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广西这个古老而神奇的热土上,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更引人注目,柳江白莲洞遗址就是其代表,距今约5000~6000年,出土的大量石锛、石铲等工具,十分精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漫长的历史积淀,留给了我们许多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保护和利用好这笔历史财富,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有着特别的意义。

加强广西的区域性文化建设,概而言之,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资源优势。广西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大省和文物资源大省。从旅游资源来看,广西拥有桂林漓江、桂平西山、宁明花山、北海银滩、红河水-七百弄等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南宁青秀山、龙胜龙脊、八角寨-资江等30个自治区级风景区,自然景观旖旎多姿,遐迩闻名。广西又是一个民族风情极为浓郁的地方。全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600余万,世代聚居于桂西、桂中的壮、京、侗、瑶、苗、仫佬、毛南等10多个少数民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古朴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那里的民俗节庆活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及风味美食、工艺品等等,无不诱发出迷人的魅力。从文物资源来看,我区先后发现文物点近万个,其中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有战国至元明时期的古墓群,有隋唐至清的石刻、石窟造像,还有秦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城址和近代革命遗址,如麒麟山人遗址、甑皮岩洞穴遗址、尧山、虞山庙、灵渠、桂海碑林、靖江王陵、程阳风雨桥、刘永福故居、真武阁、柳侯祠、金田起义旧址、百色起义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以及素有“楚南第一

名刹”之雅称的湘山寺,等等。

(二)产业优势。近年来,广西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目前,一个门类齐全的文化产业群落已在广西初步形成,它包括旅游业、会议会展业、广播影视业、收藏业、博物业、体育业、印刷出版业、咨询策划业、*收稿日期:200年月日

作者简介:曾桂林(1975— ),男,汉族,湖南蓝山人,硕士,广西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文化学研究。

广告业、演出业、工艺品制造销售业,等等。“九五”期间,广西的出版、影视等产业均取得骄人的业绩,被同行誉称为“桂军”。出版桂军开始在全国引领风骚,桂版图书在近两年的“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评比中,荣获十余个奖项,跻身于全国前列;影视桂军也跃然屹立潮头,涌现出一批金牌栏目,如《南疆花月夜》、《趣味竞争》、《生存空间》、《百姓专利》等,以其新颖的创意在全国电视界独树一帜。同时,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大幅度增长。2000年,广西出版业的产值已达到30.41亿元,实现利润2.76

[1]亿元,均处于全国的先进行列。全区广播电视产业规模也取得较大的突破,产值逐年上升。

(三)人才优势。广西自古以来就有人杰地灵之美誉。在八桂大地上,留下了中华民族始祖虞帝、尧帝和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记录了马援、柳宗元忧国忧民的叹息,也留下了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踪迹;宋有壮民首领侬智高,明有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清有理学名臣、岭表儒宗陈宏谋;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石涛,更是将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进入近代以后,广西更是人才辈出,英杰荟萃。如太平天国杰出将领石达开、萧朝贵、杨秀清、李秀成、陈玉成,抗法民族英雄冯子材、刘永福,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李任元、陈铭枢、黄绍竑、李宗仁,学贯中西的鸿儒马君武、梁漱溟,无产阶级革命家韦拔群、黄日葵、周子昆、朱锡昂、李明瑞、俞作豫、韦国清、黄彰、苏曼、韦杰等等,一批批的八桂子弟闪耀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星空中,璀璨夺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西也涌现出一批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科学家、艺术家、学者及著名运动员,如覃秉益、王力、韦唯、姜薇、李宁、莫慧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此外,广西已具备了转型期区域性文化建设的若干特征,即鲜明的地域性、广泛的大众性、深层的开放性、浓厚的市场性和传播的快捷性。在文化硬件建设上,南宁、桂林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设施均已有相当的规模,像漓江剧院、南宁红星剧场都具备接待国际大型文艺团体演出的能力。近五年来,一大批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如桂林漓江民俗风情园、乐满地休闲世界、北海海底世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合浦星岛湖水浒影视城,等等,破土而出。与此相适应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时尚的追逐、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也在悄然兴起。2000年以来,南宁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民歌节,柳州也成功举办了三届“甲天下”国际奇石节。同早些年相比,邕、桂、柳等地的广大市民已能越来越多地品尝到高格调、高品位的文化大餐,文化消费愈来愈与民众相贴近,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正反映了我区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消费需求呈现出良性互动的态势。

如上所述表明,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的主客观条件现已成熟。只要我们统一认识、措施到位,就一定能够实现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这个重要目标。

广西所具备的文化优势启示我们,加强广西文化区域性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对广西文化发展本身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搞好广西的区域性文化建设呢?笔者以为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文化建设摆在更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化产品硕果累累,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同时也应看到,与先进省市相比,与区域性文化建设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比如,仅把文化看作社会事业,而忽视了它的经济属性,忽视了它是一种产业,是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或者将文化与经济截然分开,忽视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应当更新观念,消除这些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思想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要突出文化建设,狠抓文化建设,使文化服务与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又要使文化建设本身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精心设计,科学制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政府决策部门应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进一步突出文化建设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组织和支持力度。另外,还应科学地制定文化建设的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既要明确长远目标和宏伟战略,又要制定积极稳妥的具体措施、步骤和方案。规划中,须突出下列几个方面:(1)确立科学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明确文化建设在我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实施“文化强区”战略。(2)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有关文化事业的各项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大力扶持。

采取特别措施,加大文化扶贫力度,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最基本的文化权利和文化生活。(3)建设一批具有国内以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建筑物,创建好桂林、柳州等历史文化名城,塑造文化强区的新形象。(4)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解决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问题。

3.突出重点,做大作强文化龙头企业,着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政府的支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重要的是走企业化、产业化之路。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会摆脱经费紧张的制约,才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言之,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要突出如下三个重点:

(1)以旅游为龙头,实施梯度开发,带动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一旦进入“朝阳状态”,就始终不会西斜。其缘由在于旅游不单是一种经济消费,更是一种文化消费,而文化消费又是长年常青的。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只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鉴于此,应把旅游业作为我区一个重要的新兴的支柱产业。我区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雅,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并具备了一定知名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2000年,广西旅游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全区共接待海外游客124.03万人次,国内游客3951.21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70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1]这表明,一个发展旅游业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我们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以战略的眼光来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依托来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大,与其他文化产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而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旅游业的升级。彼此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将呈现出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2)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在文化产业中,我区在出版、影视传媒、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旅游产业基本实现企业化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配套其设施,规范其运作,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之路。在影视传媒、新闻出版方面,应尽快组建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不断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以南宁、桂林为中心的影视城、新闻出版基地、国际文化会展基地,力争经过若干年努力,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此外,还必须发挥广西的体育优势,把握契机,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化进程。同时还应注重培养一批中小文化企业,生产文化精品,从而形成大中小相结合、优势互补的文化企业格局。

(3)抓住特点,突出特色。如前所述,广西拥有丰富的独特的历史名人文化、历史古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自然景观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些文化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以此为出发点,搞好广西特色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开发。正缘于广西在文化方面的特色性,只要我们精心组织,加大力度,就一定能开发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独领风骚的文化产品,使广西的文化建设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

总之,进行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是关系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作了重要部署。如果我们能切实地贯彻十六大精神,抓住机遇,努力开拓,充分发挥广西的优势,那么,在新世纪就一定能把广西的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统计年鉴:200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物业管理行业文化建设刍议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

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刍议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刍议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刍议

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刍议

刍议工商精神与工商文化建设

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刍议(DOC 4页)

刍议基层检察院检察文化建设(定)

施工安全施工项目部安全文化建设刍议

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刍议
《广西区域性文化建设刍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