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15:15: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产业是符合世界食品消费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农产品安全与市场竞争力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步伐,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当前,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及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绿色食品产业显示出广阔的前景和巨大潜力。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一是适应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绿色食品在生产上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的无污染食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二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绿色食品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名牌加绿标等于精品”的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95%的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后效益有明显增长,发展绿色食品能够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效益农业、精品农业转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三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现实选择。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农产品“绿色壁垒”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把优质名牌农产品努力培育成绿色食品,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一条广阔的“绿色通道”。

我省自1990年起实施农业部统一部署的绿色食品工程以来,已累计开发了茶叶、啤酒、罐头、鲜果、粮油、干果、酱菜、海产品等不同种类的绿色食品产品29只,绿色食品生产资料1只,绿色食品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得到了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绿色食品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不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发展绿色食品的任务还很艰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省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比较发达,农业自然资源丰富,食品工业基础良好,具备较好

的绿色食品发展条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实施《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按照全省农产品安全与市场竞争力会议精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政策扶持和配套,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发展生产基地,逐步优化产品结构,壮大绿色食品的产业化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总体目标是:从我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牵动、科技先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优先从山区、半山区、沿海滩涂、生态农业实施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并逐步在不同地区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生产示范基地,强化企业开发的主体地位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十五”期间,力争建成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75个以上,其中粮油类10个,蔬菜类15个,水果(果品)类10个,畜禽(肉奶蛋)类15个,茶叶类15个,水产类10个。在此基础上,设立8-10个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县,引导、示范、推广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到“十五”期末,要有150只以上的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全省优质名牌农产品要基本达到绿色食品要求,以名牌加绿色食品标志来培育壮大农产品精品队伍,进一步加快我省精品农业大省的建设步伐。

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点环节

(一)扩大宣传,引导消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舆论工具和会议、展销以及印发资料、咨询等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活动,宣传绿色食品开发的意义,普及绿色食品知识,强化社会各界的认知。以优质名牌绿色食品宣传为重点,扩大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通过以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开辟绿色通道为内容的“三绿”工程,提高生产和经营企业的积极性,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为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布局、规模推进,建设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立足各地资源优势,确定绿色食品的主导品种,发展区域特色名牌产品,建设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与农业生态县建设、“菜篮子”工程、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优质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外向型农业、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配套实施,逐步推进,形成群体规模,依托基地培育和扶持一批生产和销售龙头企业,逐步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基地建设实行多渠道的投入机制,生产者、农业龙头企业等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助。在积极鼓励食品企业和工商企业投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农业发展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资

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十五”期间,对通过考核评定的省级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县,省政府将给予每个县20万元的奖励,各市、县财政也要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以促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区域化发展。

(三)大力开拓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名牌战略的实施,鼓励企业创立名牌绿色食品,发挥品牌效应,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培育营销队伍,创新经营机制,逐步建立起绿色食品销售服务网络,有计划地在绿色食品主产区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或依托省内外农产品龙头市场,设立绿色食品专区。在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的超市,设立绿色食品专柜,并逐步通过超市的连锁机构扩展到城乡市场。加强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绿色食品的市场形象,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资金,推动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国际化进程。

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后劲。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体系、推广体系和高效的开放型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加强绿色食品技术研究,引进和开发一批符合要求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并搞好栽培、饲养技术配套,研究与开发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注重绿色食品特有的要求同先进科技的有机结合,不断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的生产、加工环节,提高科技含量。组织制定我省绿色食品种植、加工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和技术培训,加强人才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

(二)制定和实施绿色食品产业的扶持政策。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建立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指导、引导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目前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有力地促进和带动效益农业发展的绿色食品企业,优先列入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享受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有关税收、用地、用电、用水等各项优惠政策。从今年起,浙江省名牌中农业农产品的认定,原则上应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省政府对申报标志所需费用给予一定补助。

(三)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的领导。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既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项造福于民的系统工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必要的开发工作班子,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和鼓励生产和经营企业开发绿色食品。加强绿色食品管理队伍建设,各市要尽快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形成完善的管理网络,并在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一年七月十六日

关于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思考

大兴安岭地区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推进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思考论文

关于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

加快发展我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的意见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发展核桃产业的意见

广东省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