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析诗词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5: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析诗词技巧

一、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神:苏轼;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

1、在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但是从创作方法上来划分,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

(1)现实主义流派的诗人有:南北朝的陶渊明,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宋代的陆游,这些都是现实主义流派的领袖人物,除此之外,东汉的蔡谈、王粟、陈琳,中唐的元结、柳宗元、元模、张籍、王建、李绅,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北宋的梅尧臣、王安石,南宋的范成大、杨万里,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王冕,明代的高启、于谦,清代的顾炎武、吴伟业,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一流派的共同点是:他们的诗锋芒毕露,直指时弊,能够真实而形象地、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语言上有着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较多地运用朴实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浪漫主义流派的成员,有我国的第一个大诗人屈原,他早在战国时代就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高峰。在魏晋南北朝,先后出现了曹植、左思、郭珍、鲍照等浪漫主义诗人。唐代的李白,可称浪漫主义大师,他继屈原之后,又掀起了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除他之外,唐代还有王之涣、王昌龄、岑参(cen shen)、李贺等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宋代词坛上的苏拭和辛弃疾,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清代的龚自珍,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

这一流派的共同点是:他们的诗大多以抒写自己的理想为主,洋溢着追求理想的进取精神;他们的诗可以用豪放雄迈、气势磅礴来形容;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常使用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比拟;充斥着绚丽奇妙的语言。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按照反映题材分 (1)山水田园诗

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继承陶渊明思想,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诗境隽(jun)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边塞诗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凄清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dū)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hàn)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yǐn)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3)新乐府运动

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学习汉乐府诗的优点,提倡关注社会,咏写时事。 重赋 白居易

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 悲端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4)韩孟派

以韩愈、孟郊、李贺为代表。追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5)杜诗

以杜甫为代表,诗风沉郁顿挫,讲究炼字炼句。诗歌对朝廷腐败,社会黑暗给予批评。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李诗

以李白为代表,诗风慷慨激昂、豪放雄迈,在他的诗中既有对祖国的热爱,又有对压迫被迫害的人民表示了真挚的同情;既有对封建制度的黑暗表示深刻的憎恨和愤怒,又有对统治阶级中的权贵表示强烈的反抗和蔑视。如代表作《将进酒》。 (7)咏史

以李商隐、杜牧、刘禹锡、张养浩为代表。感概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8)送别

以李白、王勃为代表。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爱情

以李清照、温庭筠为代表。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二、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是第一步。那么我国古诗词中意象则是我们理解诗的关键。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浮云等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流水。多传达时光流逝、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水草)、芭蕉、莲等

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谐音,有挽留意,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杨柳岸,晓风残月”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松、菊、梅。多传达高尚、纯洁、坚贞之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梧桐、萍(水草)、芭蕉。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又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莲。与“怜”同音,古诗中借“莲”表达爱意。《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意味“怜子”,“清”意味“情”,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雁(鸿)、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雁(鸿)、青鸟、鱼、鹧鸪。多传达相思、离愁、孤寂的情思。杜甫《登高》:“渚清沙白鸟飞回。”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塘外鹧鸪啼。”

鸳鸯。多传达相爱之意。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

4、人造物象类:舟(帆)、湖、长亭、桥(灞陵)、镜、灯(烛、蜡、炬)等。 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行为类:登高(登楼、登台)、凭栏、吹笛、饮酒、折柳、捣衣(捣练):洗过的衣服放在石板上锤击。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饮酒。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将进酒》。柳永《雨霖铃》:“都门畅饮无绪。”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zhen杵声催。”

诗词押韵规则分析

诗词词体意境分析

毛泽东诗词修辞艺术分析

激浊扬清 豪情满怀__ 苏轼诗词教学分析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分析

诗词中的意象整理分析

诗词

诗词

诗词

诗词

分析诗词
《分析诗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诗词分析 诗词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