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01:32: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地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号

Add: No.2, Fuxingmennei Avenu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R.China

邮政编码(Postcode): 100031

电话(Tel): (8610)-5856 0666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要求,以防范风险和审慎经营为宗旨,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并且随着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内控机制,在风险控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良好的公司治理以及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提供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条件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本公司成立伊始就借鉴了国际经验,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订了《公司章程》及其配套的管理制度,确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职责分工。为更好地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本公司以制定实施《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纲要》为契机,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一、进一步明晰“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强化董事会在银行发展和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真正实现董事会在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监事会有效承担了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职责;高级管理层切实履行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职责,以保证内部控制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执行。

第二、进一步完善公司金融事业部体制改革。本公司借鉴国际领先银行事业部制和流程银行的经验,按照公司化运作的理念,对公司金融主要产品线和行业线实现公司业务销售、管理和评审的专业化,实行责权利结合,激励约束配套的运营机制,完成了对公司金融业务的事业部制改革,促进全行业务转型和协调发展。

第三、进一步明确分支行的机构职能定位。本公司确立了分行作为重要经营机构和创利主体的基本职能,明确了事业部与分行的管理职权关系,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对口联系人制度。各分行积极发展特色业务,有效填补事业部业务剥离后的缺口,赢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收入结构继续优化。

第四、持续推动零售银行能力提升的建设。本公司按照“做强总部、共同负责、做大支行”的总体要求,明确了零售业务发展的总分支行三级职责定位,制订实施了《零售银行能力提升手册》,基本实现零售业务专业化体制,为零售业务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五、稳步推进中后台改革的进程。本公司坚持“前台以客户为中心、中后台以前台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对总行管理支持部门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业务流程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有效性优化,制订并启动了《总行机构设置标准化方案》及分步实施方案,逐步提升总行专业化管理能力和运营支持效率。

第六、明确内部审计的机构和职能定位。随着事业部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按照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要求,本公司进一步明确稽核内设机构及职能,确保稽核有效发挥监督、评价和咨询的职能作用,以改善内部经营风险控制状况,促进我行稳定健康发展。

二、不断梳理与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以适应业务规模的增长、服务品种的增加以及银行管

理要求的提高,保持了管理的连续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本公司在资产规模、业务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制度建设,现行的内控制度基本渗透到本公司的主要业务过程和操作环节,基本覆盖了现有的管理部门和营业机构,切实做到了业务发展、内控先行。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主要涉及企业文化建设、机构岗位设置及职能界定、业务管理规章及操作标准流程、决策及审批程序、新产品开发推广程序、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安全保卫工作规定、监督和检查等各个方面。

2008年度,本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监管部门最新法规及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并对原有的内控架构及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补充完善,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是在公司业务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公司银行产品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资产客户分类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集团客户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民生银行集团客户管理实施细则》、《中国民生银行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管理办法》等;

二是在零售业务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商户授信指引》、《中国民生银行商户授信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2008年个人授信政策指引》、《中国民生银行个人民易贷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保险兼业代理业务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信付通业务指导意见》、《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非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报告制度》等;

三是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评级暂行办法》、《关于积极开展信托贷款类理财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中国民生银行理财业务相关管理文件的通知》、《中国民生银行股权受益权投资类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企业融资类产品承销发行业务项目经理管理办法》等;

四是在授信评审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2008年风险政策指引》、《2008年信贷资产结构调整和风险限额控制实施方案》、《中国民生银行征信工作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关于规范评审通道、加强统一授信管理的通知》等;

五是在资产管理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对公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经营机构风险经理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经营机构授信管理风险金考核指导原则》、《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呆账核销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债务重组损失管理办法》等;

六是在计划财务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公允价值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企业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中国民生银行中间业务定价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2008年对公贷款定价管理办法》、《中国民生银行总行财务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中国民生银行经营考核委员会工作制度》等;

七是在会计结算方面,本公司制定的主要制度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大额支付核实工作制度》、《中国民生银行理财团购业务操作规程》、《中国民生银行分支行间现金调拨业务操作流程》、《中国民生银行个人定期存单质押业务会计操作流程》、《中国民生银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会计操作流程》、《中国民生银行利率互换业务会计核算办法》等。

与此同时,为防范业务风险和提高内控水平,支持事业部改革和流程银行建设,本公司组织开展了建行以来首次全系统大规模规章制度清理工作,其中总行层级共清理1925份制度,修订111份,废除732份,分行层级共清理8455份制度。

三、集中管理模式效果显著,信息系统建设不断优化,法人授权体系日趋完善,合规风险体系建

设步入正规,强化了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力

为符合监管政策规定,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和风险的可控性,本公司积极探索和实践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着力推行管理、操作与信息的集中,有效实施对风险的集中控制。通过完善法人授权管理体系,加强授权业务的审核,强化授权环节的有效性。

2(一)实行管理和业务的集中模式。独立评审体制有效抑制了审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全面提高了信贷审批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了对经济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向的宏观把握能力;集中放款模式实现了放款、权证、档案的集中管理,授信条件得到严格落实,授信执行力切实得到保障;会计核算集中处理将柜台复杂、高风险的会计业务转移至总、分行处理中心,将原先操作复杂的会计处理过程分割成多个简单的环节,并以工厂化、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业务处理,柜台风险的可控性大大增加。

(二)开发与整合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通过应用数据大集中系统和数字化管理战略,着力完善内控的科技手段。综合业务系统、授信风险管理系统、资产业务监控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等,有效整合了本公司的业务信息,通过对异常变动的数据信息的监测和跟踪,极大地提高了总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同时,积极推进新核心银行系统建设,为建立统一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各项业务流程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不断完善法人授权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对经营机构的综合性授权、资金运营和财务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分类授权,确保受责人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了法人授权权限分类的科学性和权力控制的准确度,以科学的法人授权控制结构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四)继续加强合规风险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了合规风险审核、合规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搭建了合规风险管理框架,为合规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奠定了基础,并将法律合规风险管理落实到具体业务经营中,增强了法律合规风险管理的约束力。

四、立足识别整体风险,全面开展内控评价,监督跟进问题整改,有效落实违规问责,提高了内部控制的实效性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经营机构的内部控制状况,确保持续完善和改进内部控制,促进整体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本公司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落实违规违纪问题的责任追究,切实发挥监督纠正机制的实效。

(一)开展全面内部控制评级评价。为实现对经营机构的分类分级监管,本公司设计完成了内控评价体系建设,制定实施了《中国民生银行内控评价办法》,旨在依据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块化的内部控制评价技术和工具,通过调查、描述、测试被评价对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分析、评估其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内控评价采用COSO内控框架体系,涵盖17个业务及管理流程,700多个风险点,基本覆盖全部经营机构和业务流程,实现了业务操作与内控管理的无缝衔接。

(二)有效推进流程化审计模式。为推进实施“前台监控、中台检查、后台治理”的流程化审计模式,本公司针对现场检查、非现场稽核、日常监测和内控评级评价中发现的内部控制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通过现场纠正、持续跟进、后续稽核等方式监督落实问题的有效整改,同时按照行内有关规定,落实对违规责任机构的绩效联动问责和对违规违纪人员的责任追究。

(三)定期开展内部控制考核。根据国家有关银行监管规定,结合本公司经营管理情况,本公司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五个方面,按照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分开的原则,由内控管理机构定期对经营机构进行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促进了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和内部水平的提升。

五、加大合规文化培育力度,有效落实风险责任制,构建合规人人有责的内控文化体系本公司通过全员普法教育、合规风险培训、规规矩矩办银行知识竞赛、诚信档案签订、安全运行挂牌、异常行为监督、强化问责力度等多种方式,着力完善对人员的管理手段,积极营造合规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内控文化体系。

在相继实施和逐步完善的独立评审体系与资产监控体系、合规管理体系、会计操作与会计管理中心机制、审批与操作的垂直管理、公司业务与零售业务的事业部体制等创新模式的探索中,本公司突出强调了内控的有效性和风险的责任制,全行的内部控制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强化,由业务先行向内控先行转化,由被动接受稽核检查向主动申请合规监督转化,良好的内部控制大环境促进了本公司由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化。

遵循“规规矩矩办银行、扎扎实实办银行、开动脑筋办银行”的合规经营理念,从银行的生存高度充分认识内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管理的结构和细节入手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成为本公司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六、本公司内部控制尚需完善的方面及改进措施

本公司内部控制尚需完善的具体方面及改进措施如下:

(一)本公司部分理财产品设计存在不足

受全球金融市场的振荡下跌的影响,本公司2008年个别理财产品出现亏损,反映出本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自主管理投资和设计产品的能力和经验仍有欠缺,同时在投资者教育等方面也仍需进一步改进。

针对上述情况,本公司将继续完善和创新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设计、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机制,同时, 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揭示、信息披露和宣传营销的合规性管理,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投资者宣传和教育工作。

(二)本公司尚需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及访问控制

通过奥运保障、实施新核心系统等一系列举措,本公司的系统安全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进,但在应用系统层面、操作系统层面和网络层面尚存在一些安全控制薄弱环节。

针对上述情况,本公司将加强应用系统、操作系统层面的密码管理,定期检查网络安全事件日志,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三)本公司债券投资的折溢价摊销方式与《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存在不一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债券投资的折溢价应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本公司目前对除交易性债券投资以外的债券投资采用直线法摊销折溢价,对民生银行债券投资收益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行已提出系统设置的具体需求,将在新核心系统的账户中实现。

七、2009年内部控制工作重点

围绕2009年基本指导思想和经营管理思路,本公司将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五年发展纲要,继续深化银行改革,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有效控制整体风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完善,为努力打造成为以商业银行业务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控股集团奠定坚实基础,并力求在内部控制方面着力做好如下重点工作:

(一)全面打造风险管理基础平台,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标准。针对长远发展,要加快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制定符合我行实际的未来三年风险体系建设方案;提高风险管理队伍专业素质,满足全面风险管理的专业化要求;搭建风险技术支持和风险量化管理基础平台。4

5(二)坚持稳定存量和优化增量,主动排查风险隐患。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原则,从授信管理、授信调查、授信评审技术等方面加大授信风险管理,进一步调整资产结构和业务占比,从存量和增量上对我行授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确保信贷资产质量。

(三)强化风险预警和多方合作,加快不良资产清收处置。要高度重视经济下行状况下风险监控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艰巨性,加大预警监控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要充分发挥投资银行部在全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中的主导作用和总行与经营机构的上下联动,按照“统一管理、集中处置”原则,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

(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深刻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在主动管理信用风险的同时,严密防范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努力拓宽视野,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重大变化与突发事件,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敏感性、前瞻性判断,强化内部控制,优化管理架构和流程,实施总量控制,合理配置资产组合,提高市场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

(五)加强合规和内控培训,严格业务操作程序。要进一步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对合规经营责任人的管理约束和监督;加强内控评价的结果落实,全面推进经营机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建立内控、合规问题库,严格落实违规事件的责任追究,加强问题整改的监督落实和后续稽核;继续强化对事业部业务运行和风险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合理性和有效性的稽核,对存在较大系统性风险或风险爆发比较突出的业务进行重点专项稽核,对分支行合规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代理事业部业务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持续监督检查,推进经营管理与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4月23日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深圳华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深圳市太光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四川双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精)

某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东方宾馆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分析与评价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