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东北大学非必修的冶金作业,关于恋爱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1: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论大学生恋爱问题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卧谈会”上、餐厅饭桌旁、课间教室里,都常有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活动在校园里。爱情是那样独具魅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

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爱情是什么?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1988年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他的“爱情三元论”认为,人类的爱情虽复杂多变,但基本上不外由三种成分所组成:(1)动机成分。爱情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人类而言极其复杂。其中,性动机或性驱力,以及相应的诱因,如异性之间身体容貌等特征是重要原因之一。(2)情绪成分。属于爱情的情绪,除了爱与欲之外,肯定还夹杂着其他的成分,所谓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3)认知成分。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绪与动机两种成分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如果将动机与情绪分别视为电流与火花,认知就是开关或调节器,它可斟酌爱情之火的热度予以适度调节。按照他的观点,虽然两性间的爱情形式因人而异,其实都是由这三种成分以某种方式的混合所演绎的。他进一步将动机、情绪和认知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关系,称为热情、亲密与承诺,即以动机为主的两性关系是热情的,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承诺的、守约的。而完美的爱情应该是三者俱备,且合而为一。

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时期:(1)异性疏远期。一般在12~14岁,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生理发育的急剧变化,引起心理的不安、害羞,使男女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隔膜,关系疏远甚至反感。不过,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由于各种传媒的发达及人们观念上的日趋开放,这一阶段的表现已越来越不明显。(2)异性向往期。一般在15~16岁,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尤其是性意识的发展,男女生逐渐从疏远、抵触开始转向为彼此产生好感,愿意在一起学习、游戏和活动。(3)异性接近期。一般从16~18岁,随着性生理的进一步成熟,异性间产生向往和倾慕,往往采取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和异性相处感到愉快,初恋开始出现。(4)恋爱期或爱情产生期。18岁以后,随着性生理和性意识的成熟,男女生交往频率的增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青年进入恋爱状态。单从年龄上看,多数大学生处在上述性心理发展的后两个阶段,但由于个人经历及自身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恋爱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上的表现,可能有很大的落差。

心理学家根据恋爱中对爱情的追求,进一步把爱情分为健康和不健康的两大类。健康的爱情表现在:(1)不痴情过分,不咄咄逼人,不显示自己的爱情占有欲,能够充分尊重对方;(2)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更使自己感到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3)是彼此独立的个性的结合。不健康的爱情表现在:(1)过高地评价对方,将对方的人格理想化;(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

人在社会中始终不是孤立的存在,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人际关系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对大学生而言,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伴群关系,正让位于两性间的恋爱关系。恋爱关系对大学生的意义,事实上已超出了这种关系本身,而是作为其自我认定和自我价值感的基础。所以,大学生恋爱是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必须是建立在真正的、健康的爱情基础之上的。反之,不仅不利于心理健康,而且由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未完全成熟,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遵守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社会公德。

2,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恋爱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社会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连爱与其他同学团结的关系等方面。肩负重任的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

3,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4,爱情是美妙的,它教会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爱情观,正确处理好恋爱问题,同时当遭遇恋爱困难时也应比较强的,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方法来解决,做到堂堂正正的恋爱大学生。

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情感。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在爱情遭受挫折以后,并没有被失恋的痛苦所压倒,而是化痛苦为动力,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歌德失恋后没有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是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创作的素材, 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以此成为他事业成功的起点。年轻的居里夫人因失恋有过向尘世告别的念头,但她很快就从失恋的痛苦中崛起,投身于科学事业之中,她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两个学衔——物理学硕士和数学硕士。罗曼罗兰也曾饱偿过被心上人抛弃的痛苦,情场受挫后,他置一切于度外,集中精力奋发创作,经过十年构思,十年写作,完成了轰动世界文坛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

自古雄才多磨难。经历了失恋磨难的人,一旦重新站立起来,将会显示出倍加强大的精神力量!失恋不是失去爱的权利,也不是被爱神永远抛弃,天涯何处无芳草。在人生的路途中不乏终身伴侣,在事业的奋斗中更不乏志同道合的战友,只要勇敢的扬起生活的风帆,投身于伟大的事业,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加甜蜜、幸福的爱情。

对以上的文章的总结就是:大学生恋爱是属于正常的现象,每个人到了这个年龄段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对异性的爱慕与向往的心理,从而促使了恋爱的形成,但是纵然恋爱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稍稍有一点错误,那将带来的是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大学生恋爱没问题,但是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恋爱方法和手段,所以我就想要补充一下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学校,学生家长都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如果想要加强大学生的恋爱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解决大学生的恋爱中的

各种比较棘手的问题,他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次数频繁上,而且也包括参加活动的人员也要群众化,要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显示自己才华、表现自我价值及自尊心得到尊重的机会。所以积极倡导校园文明行为。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情感要求,是消除大学生孤独感,培养大学生健康情操,强化道德力,珍视快乐人生的良好方式。

2、开展性道德、性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在普及生活和心理知识的基础上,保证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的健康。这种教育既是健康教育,也是道德教育。同时,要重视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对个别因恋爱问题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恢复信心,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舆论引导。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学业在先,恋爱在后\",大力宣传和表彰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典型,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业。同时,要教育恋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忠贞专一。恋爱对象的挑选应以共同的理想志趣做基础,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

4、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恋爱行为。学校对大学生谈恋爱要加以教育、管理和约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能只是当有的大学生恋爱越轨时,才加以处理和强调,平时则放任自流。

对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我就说这么多,因为在这个男女比例7:1的学校,也没有太多的恋爱问题需要解决,目前为止好像在我们学校还没有谁为了爱情献身的,但是,恋爱问题依然需要重视!

工商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1201

吴一凡学号:20120702

东北大学冶金导师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高波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王兆文

冶金选修课作业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石忠宁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孙树臣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金哲男

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教授付念新[定稿]

大学生恋爱问题讲稿

中学生的恋爱问题

东北大学非必修的冶金作业,关于恋爱问题
《东北大学非必修的冶金作业,关于恋爱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