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六册历史复习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1: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册历史复习大纲

1.会议等八项主张。

和平解救的意义(B):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蒋介石做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

2.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夜(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11月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上海。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日军进入南京,南京大屠杀

1.平型关大捷: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

一次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1972年初,中国政府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战场。

1.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

后打败日本帝国注意。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毛泽东思想:大会选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为中共在毛泽东旗帜下,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a.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名族解放战争。b.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c.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反动势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收复台湾:1945年10月25日

2.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3.8.三大战役:

1.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12日~11月地点:东北战场 东北全境获

得解放

2.淮海战役时间:1948年11月地区:徐州、碾庄、双堆集

3.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11月~49年1月 地区:北平、天津、张家口(华

北全境基本解放)

4.渡江战役。上海解放。

5.雅尔塔体制的定义: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

影响:雅尔塔体制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但沿用强权政治的惯例,承认并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为满足大国的利益而损害了相关国家的权益。

1.联合国的成立:A.1943年,美、英、苏、中共同宣布在战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

组织,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1944年,四国在敦巴顿会议,决定把未来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初步拟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资格等条文。C.雅尔塔会议通过协商,解决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D.1945年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通过了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成立,成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的宗旨:和平、友好、合作、协调

联合国总部:纽约

联合国的主要组织: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等。

1.布雷顿森林体系:定义: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目的:为重建世界经济体系

形成:A.1944年,英美同时公布各自的方案,最终以美国的方案为基础形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

B.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制定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C.1945年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宣告成立。

D.1947年,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主持下,23个国家缔结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1.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富尔顿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标志苏美冷战正式开始。

马歇尔计划:1947年,“欧洲复兴计划”,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莫洛托夫计划: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而提出

北约:1949年,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北约发展和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华约:1955年,为对抗北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

1.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

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1.A.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持续了约30年,近百个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大多在1945

年~1975年间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B.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时间(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 地区(亚洲、并延伸到北非)

第二个高峰时间(1960年~70年代中期)地区(非洲、并扩及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和亚洲太平洋地区)

C.非洲年:1960年,因独立的非洲国家众多

27.1955年29个亚非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会议,史称“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

1961年,25个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

1.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仅次于美国和苏联。

2.美苏争霸史实:A.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进苏退,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

弹危机;B.70年代,美退素进,苏的势力范围扩张到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中,采取战略收缩;C.80年代,美进苏退,美星球大战计划,强化军备竞赛,苏因经济发展停滞,军费开支沉重,转而全面收缩。

3.1989年,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国内政权更选,并相继脱离苏联集体。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统一。

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1.1951年4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

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取名“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1年,12个成员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2.

对地区:欧盟与欧元的诞生标志着西欧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促进了整个欧洲的政治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强了欧洲人的“欧洲公民”意识,并在整个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对世界:区域经济的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产生的,同时又成为经济全球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欧一体化进程为其他区域的经济联合提供了成功范例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运作。

1997年底,中日韩三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建立“10+3”合作模式。

1960年,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拉美国家委内瑞拉联合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

1.

《共同纲领》(B):

制定:1949年9月,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

内容:A.决定新中国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为北平,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

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C.“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还规定了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评价:《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是中国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A.结束了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隶中国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历史,结束了军阀割据、内外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B.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时间:1950年6月,新解放地区。

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影响:A.土地改革是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B.依靠在土地改革中形成的有组织的积极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政权,为以后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1.逐步实现国家对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造”。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们代表大会制度,结束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以《共同纲领》暂代国家宪法的过度状态,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4.“三面红旗”:1958年总路线:“鼓励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

强调速度

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规模大、共有化程度高

5.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6日~1976年,粉碎四人帮

6.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7.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A.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的战略决策。

C.形成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团,适当的工作结束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意义: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8.1982年6月,邓小平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

突破性发展。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地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评价: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的搅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10.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建立:A.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积极推行对外开放,

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大踏步走向世界。

B.1980年,中共、国务院决定在“经济特区”。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形成“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A.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董建华)

厚铧)

12.20世纪50年代初,在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既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评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贡献。由于它所主张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共处的原则,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共同接受的指导和处

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13.万隆会议(1955年4月)特点:第一次没有两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内容:“求同存异”的精神

14.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

权利。

15.中美建交时间:1979年1月1日;中日建交时间:1972年9月29日

16.

第六册语文期末复习

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大纲版本3

小学语文第六册复习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复习教案

历史复习

历史复习

第六册历史复习大纲
《第六册历史复习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