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之一理解孩子的感受

发布时间:2020-03-02 18:4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之一理解他们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关系。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如何才能做到?最有帮助的做法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不用刻意使用说话技巧,只要发自内心真切体会孩子的感受。因为大人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不同的真实感受,没有对错之分。

孩子的大部分感受可以接受,但如果说的话让你非常生气或焦虑时,你可能立刻恢复到了以前的自己。让自己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一下当你的感觉被别人忽视时,内心会有怎样的反应。

当我们在难过或受到伤害时,一般不想听到的是否定,建议,道理分析,别人的看法和同情。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你的伤痛,让你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困扰,你就不会那么郁闷和困惑,也就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问题。这个过程对孩子也同样适用。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2.3.4.

在这四个技巧中,最难的恐怕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和孩子产生同感,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操控。只有和他们产生同感,才会打动他们的心。

实例:

想一两个词来理解并描述孩子的感受,把这个词放入一句话表达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司机对我大吼,车上的人都笑话我。 我:那一定很尴尬 或那好像让你很尴尬

孩子:我真想打他一巴掌! 我:你好像很生气!

孩子:因为下了点小雨,老师就取消了课外活动,他真蠢! 我:你一定很失望

孩子:我搞不懂老师为什么要布置这么多作业,简直要把我们累垮! 我:听起来你有些嫌作业多。

孩子:今天的投篮练习,我一次也没投中。 我:那一定太让人感到泄气了。

全神贯注地倾听。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说出他们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感受。

以上的回答对孩子是一种安慰,能帮助他们从情绪中释放出来,面对问题。 不要希望凡事都能“立竿见影”,只要倾听,接受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要给出建议。孩子很多时候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家长的常见问题

1.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要和孩子产生同感?

不是的。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对话大多是些生活琐事。这时你只需简单地重复或说“谢谢你告诉我。”只有当孩子期望我们明白他们的感受时,再和孩子产生共鸣。如做好一件事或受伤害时。这时需要技巧,抛弃以往的忽略、否定、说教的方式。

2.

释。

3.可以让孩子知道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吗? 如果直接问“你为什么会觉得那样?”有什么错?

当孩子难过时,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受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不可以。认同不等于接受。类似“你做得对”之类的回答,也许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却妨碍了孩子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尤其是孩子的行为不完全正确的时候。只需接纳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积极地思考问题。

4.我试图说出孩子的感受,结果弄错了,怎么办?

没有关系,孩子会很快把你纠正过来的。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每次都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理解孩子的感受。虽然不是每次都成功,但孩子能体会到我们的努力。

5.如果孩子特别难受,不想让你理解他的感受,如何应对?

当孩子处于极度难过时,身体上的适度发泄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痛苦。在适度的范围内发泄之后,他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如大吼大叫,砸枕头等,一个很有用的方法是画出他们的感受。无论如何,尤其是对待年龄小的孩子,能在他身边,让他知道即使是最极端愤怒的感受也是被接纳和理解的。

6.如果我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是不是意味着他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我不想成为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

只有当孩子的所有行为都被许可时,才会变成溺爱。接受孩子的感受并不意味着允许他做你不能接受的事情。我们发现孩子的感受被接纳和理解了,他们也就比较能够遵守我们为他们设立的界限。

7.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给他提供建议有什么不好吗?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建议或者立即见效的解决方法时,其实,我们也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那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机会给他提建议,别急着告诉答案,孩子在提问时,他们已经在想答案了。他只是想让我们帮助其更深入地探索他们的想法,这时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有时重复他们的问题,甚至称赞他们的提问,都会让他们进一步思考,这才是最有帮助的。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如他们周围的人、书籍网络等。

注意事项:

1.2.3.4.5.

孩子通常反感自己的话被完全重复。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根本不想说话,大人只需陪在他们身当孩子表达强烈的情感时,大人的心不在焉往往会激怒他们。 父母的过度反应,如过度同情,对孩子也是没有帮助的。

当孩子对自己作负面评价时,父母不要重复或附和他们的评价,只需接纳他边就足够了。

们的感受就可以了。

理解孩子

学会和孩子沟通

何和孩子沟通

经常和孩子沟通

教师跟孩子沟通的技巧

和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

如何用心和孩子沟通

和孩子沟通的艺术

尊重理解孩子

与孩子沟通

和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之一理解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沟通的语言技巧之一理解孩子的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