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采果农家乐旅游型新村

发布时间:2020-03-03 22:2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统筹生态产业发展加快森林城市建设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启动后,江夏区以城市要生态、社会要效益、农民要致富为主题,依托江夏林业生态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深挖森林文体体系底蕴,成效明显,目前江夏区以“一线”(即107国道绿色家园及苗木花卉风景线)、“两区”(即南部地区杉木丰产林和中部地区绿色水果基地)、“三点”(即青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山风景区、中山舰风景区三大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点)、“四面”(即东面梁子湖,西面鲁湖、上涉湖,南面斧头湖,北面汤逊湖四大湿地)为主体的创森格局初现轮廓。

1、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江夏区把发展民营林业作为加快生态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大力倡导全民绿化,2008年先后实施了6000亩碳汇造林项目,6000亩低产林改造项目,5000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全区新增造林面积25615亩,森林面积达到58.36万亩,城镇与四旁绿化面积1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02%;在湿地与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上,启动了龙泉山森林生态风景区、中山舰风景区,谭鑫培湿地公园项目并成功将上涉湖申报为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江夏区以提高“三荒”地利用率、产出率,贡献率为核心,大力建设连片基地,打造“生态氧吧”与“林业工厂”,2008年新增产业基地28600亩,目前全区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33万亩,初步形成了以107国道为轴线的苗木花卉产业,以南部老区为主体的杉木丰产林产业,以乌龙泉、园艺场为中心的绿色水果产业和以梁子湖岸线为依托的有机绿茶产业的“一线三片”四大产业化生产格局,全社会林业总年值达到12亿元。

3、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2008年全区新增城区绿化面积70多万平方米,新增大小绿地、广场15个,城区以道路林网、游园、广场为骨架的绿化网络基本形成。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绿地率达到30.5%,人均占有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特别是新建开发区,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率达到40%以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下一步,江夏区将继续统筹林业生态与产业发展,林业增效与农民增收,一是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形成社会参与植树造林的良好氛围,启动民间资本搞开发;二是正确处理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推进作用,激发农户自愿搞开发;三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快低产低效林地改造与风景林地资源开发步伐,盘活资源存量搞开发;四是正确处理改革与引进的关系,理顺林业发展机制与体制,大力建设连片版块基地,打造“林业工厂”,加快招商引资搞开发。

1、围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狠抓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弘扬林业生态文化、提高市民植绿、爱绿、护绿意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步伐,形成一批造林绿化亮点。一是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大力推进连片造林,重点抓好10000亩长防林、2000亩血防林和8000亩低产林改造等工程造林项目。二是大力建设城区绿地景观,城郊森林景观,农村庭院景观,推进城乡一体绿化,增加绿地总量,重点配套建设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泉山风景开发区、汤逊湖、大桥湖湿地公园,加快上涉湖市级湿地保护区建设,盘活资源存量。2009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力争提高一个百分点。

2、围绕兴林富民工程,狠抓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打造具有江夏特色的苗木花卉产业,有机绿茶产业、绿色水果产业和杉木丰产林产业四大品牌基地。一是因地制宜扩规模,重点抓好107国道和天子山

大道“两条线”上的郑店至山坡的3000亩苗木基地和乌龙泉至五里界的2000亩苗木基地。二是瞄准市场创品牌,着力实施林业精品战略,提高林产品附加值,促进林业

一、二产业协调发展。

3、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狠抓林业庭院经济开发。依托家园绿化工程,集中资金、项目,因地制宜,连片推进,突出林业产业特点,形成亮点示范,建立农村增收的长效产业。一是抓庭院开发亮点示范,重点建设五里界街梁湖大道李家店村、群益村、童周岭村、孙家店四村连片800亩采果农家乐旅游型新村,打造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二是抓连片推进,着力打造107国道绿色家园生态工程,推进林业庭院经济“百村万户”工程纵深发展,新建林业庭院经济5000亩,在全区再形成一批庭院经济型、环湾产业型、农家乐旅游型、生态休闲型农村。

采果孑舞教案

上海农家乐度假村旅游

发展农家乐旅游情况汇报

上海农家乐旅游新气象

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旅游度假村之浅谈农家乐

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丽水遂昌旅游带动农家乐

农家乐旅游的调研报告

上海近郊农家乐旅游推荐

采果农家乐旅游型新村
《采果农家乐旅游型新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