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湾里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4: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湾里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盛会相邀聚月城,邛泸毓秀迎宾朋。值此阳光明媚的初夏时节,我们迎来了四川省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的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全市65万各族群众,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西昌市农家乐旅游文化发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西昌市基本情况

西昌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面积265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享有“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的美誉。西昌水能资源富集,是国家“西电东送”重要战略基地,2008年对外售电25亿度,在建的电力项目有800KV、500KV、220KV大型输变电工程、官地电站、呷榴河电站、洼垴电站;西昌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分,雨量丰沛,是全国粮食大县、洋葱之乡、花木之乡,安宁河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西昌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拥有邛海-泸山、螺髻山、卫星发射基地三大3A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重要节点、驰名中外航天城;西昌民族风情浓郁,明清古城保存完好,火把节、彝族年、毕摩文化、彝族歌舞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西昌区位优势明显,是内陆辐射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地区中心城市。

西昌是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急剧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中国西部十强、四川省三强,成为全国14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县市、四川省十大最具活力县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42亿元,增速创历年新高,达到17%。财政总收入21.28亿元,增速49.9%;一般预算总收入12.11亿元,增速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5亿元,增速53%,几项财政指标均实现两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75.61亿元,增速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4元,列全省城市第7位,高出

全省平均7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9元,高出全省平均778元。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

近年来,我市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注册农家乐达到242家,星级农家乐58家。2008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69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4.6亿元。农家乐户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乡村旅游收入三项指标实现两年翻番。在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拉动下,2008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两年增长86%;旅游总人数602.51万人次,两年增长114%。

一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激活乡村旅游的理念。我们把农家乐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承载体,挖掘整理西昌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风光资源,使其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彝家乐、回家乐、客家乐、渔家乐、藏家乐,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发展。安哈“彝家乐”融合了攀螺髻雄峰、宿彝家村寨、赏彝家歌舞、品山野风味等乡村旅游元素;川兴“渔家乐”融合了划渔舟、钓鱼鲜、品海菜等乡村旅游元素;黄联“客家乐”融合了客家文化、果园观光、土林奇观等乡村旅游元素;裕隆“回家乐”融合了体验穆斯林宗教礼仪、品尝回族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元素。各具特色农家乐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二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改善乡村环境的理念。通过发展农家乐,实施山水田村路综合整治,改善乡村环境。2008年,我市实施了“交通建设年”工程,投入4.5亿元,完成了通乡油路、通村公路等一批乡村旅游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总里程361公里,在安宁河新建桥梁2座;投入270万元建成礼州、西乡、安宁、川兴、黄水、开元6个农村客运站点;投入1.1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血吸虫防治、农村沼气、新农村、移动村村通等工程。2009年,我市又实施“城乡建设年”工程,财政投入3亿元,撬动国家、省州专项建设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融资30亿元,启动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城乡环境,开展创建“四川省优美乡镇”活动,力争农家乐集中的城郊10个乡镇创建成为省级“优美乡镇”。

三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以发展农家乐延长产业链条,培养农民经营意识,带活餐饮业、手工业、娱乐业、运输业、特色种养殖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农家乐带动全市第一产业新增产值23.89亿元,增长

5.4%。农村家禽出栏达到815.6万羽,增长24%;生猪出栏达到81.8万头,增长15.8%;蔬菜产量达到36.8万吨,增长8.2%。与此同时,农家乐带动第三产业新增产值57.5亿元,增长14.1%。农家乐餐馆、农家乐旅馆、农家乐烧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08年全市新增农家乐110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

四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理念。把农家乐

旅游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引导群众兴办农家乐,走上增收致富路子。西乡乡依托葡萄产业发展农家乐,建成集葡萄种植、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综合效益明显,农家乐、葡萄产业、生态葡萄鸡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人均增收5615元。高枧乡依托莲藕产业打造出“荷色生香”景区,带动农家乐发展,景区农民通过经营农家乐、种藕、参与景区务工等形式,人均增收6200元。2008年,全市农家乐经营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余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倍。

五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提升城市品牌的理念。凸显乡村旅游在提升城市品牌中的牵引作用,发挥原生态资源优势、光热资源优势、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进一步凸显出西昌“山水之城宜居之都”的城市美誉度,带动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牌效应急剧提升,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5-10年。两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十大最美古城、全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四川省最具活力的十大县市”等城市殊荣。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文化提升”农家乐发展模式,促进了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政府主导。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完善设施,促进农家乐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农家乐必须按规划布局,按标准建设,按星级管理,按特色服务。市财政建立5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基金,支持农家乐发展,改善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集中区域的交通条件,修建旅游接待中心,完善环卫设施,增设标识标牌。同时,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名吃名店,加大对乡村旅游商品、纪念品、农家食品开发力度,促进农家乐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结合。

部门联动。市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农家乐监督、管理、指导力度。旅游部门深入农家乐开展业务指导、评星定级活动;文化部门进行文化挖掘指导,提升文化内涵;物价部门对服务价格进行监督检查,杜绝欺客宰客行为;卫生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景区管理部门牵头综合执法,规范景区经营管理秩序;劳动部门开展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电视媒体建立专门栏目免费播放旅游形象广告。与此同时,定期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导游、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依托西昌旅游职业学校培养初中级旅游人才,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

协会主体。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主体作用,由协会组织农户进行产品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打造,形成产业规模和特色。采取跨区域办协会、乡镇办协会、村组办协会、大户办协会等方式,建立各类专业协会84个,会员达到5000余户,带动农户5万余户。专业协会通过建立营销队伍,抓信息,寻客户,联销路,订合同,形成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川兴蜜桃协会带动农户发展3000亩优质密桃基地,成为“桃源农庄”产业基础。黄联石榴协会带动农户发展7000亩石榴基地,成为“榴开客家”的产业基础。樟木樱桃协会带动农户发展千亩樱桃基地,成为“茅坡樱红”的产业基础。

市场运作。按互利互惠原则,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乡村旅游。两年来,凉山移动、凉山联通、华润啤酒、好医生果业等20余家企业,采取设立大型户外广告、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先后赞助乡村旅游节5000余万元。企业通过

赞助农家乐旅游,提升了知明度,赢得了市场份额。同时,我们对政府出资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仅月色风情小镇、观海湾、月亮湾、老海亭、新沙滩、青龙寺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房屋、门面、摊位、邮亭、公厕、广告位、停车场招租拍卖收益就达1.74亿元,预计全部拍卖可收回资金6亿元,扣除政府投资部分,净收益2.24亿元。

群众参与。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筹资建设,改造居住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激发群众创造性,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两年来,通过政府引导,群众投工投劳23万人次,平整院坝10万平米,兴建沼气池上万口,搭建经营用房9万平米,进行园林景观建设980余处。群众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川兴镇举办蜜桃节时,有的群众砍掉自家的蜜桃树,让出土地修建乡村旅游道路。裕隆乡兴富村老百姓为了举办“伊斯兰文化节”,每户集资数百元,出工出力修建道路,政府只是资助水泥物资。

文化提升。邀请专业人士,对农家乐承载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度挖掘和包装宣传,提升农家乐档次。打造了以火把节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文化,以天下第一缸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古镇文化,以礼州会议遗址为代表的红军长征文化,以天喜花卉博览园为代表的花卉文化,以彝族奴隶博物馆为代表的彝族古文化,以大石墓为代表的邛都古文化,以泸山三教庵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着力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品位,做到进入一个景区,就能够体验一种民俗,感受一种文化。 干部推动。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干部执行力,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推动农家乐旅游文化发展的合力。近两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到外地考察学习。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相关乡镇农家乐发展思路和措施。同时,将任务分解至各级干部头上,每个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由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定期深入农家乐指导检查,乡镇干部定点联系农家乐。工作推进坚持“三不三看”原则:不听过程、不听原因、不听解释,只看效果、只看数据、只看发展,强力推动农家乐发展。

产业推动。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农家乐,通过农家乐壮大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品牌,实现

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在农家乐的推动下,全市涌现出石榴、樱桃、蜜桃、花卉等专业村30个,形成“优质稻、蔬菜、水果、花卉、畜禽、烤烟、蚕桑”七大支柱产业,建立“粮食、畜牧业、蔬菜、水果、花卉、林产品、烤烟、蚕桑”八大生产基地。每个支柱产业至少有两家以上龙头企业牵引带动,龙头企业达到52家,重复带动农户30万户,订单农业面积7万余亩,助农增收效益明显。2008年,小香葱、青胡豆等10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西昌被确定为“全国十万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办节推动。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持续推升农家乐旅游市场。先后策划运作出踏青节、桃花节、樱桃节、梨花节、蜜桃节、油桃节、葡萄节、石榴节„„月月办节,月月火爆,实现了“举办一个节,活跃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2008年我市举办的火把节成功点燃四川震后旅游恢复第一把火,七天时间接待游客108.9万人次,自驾游12400辆,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省内外630余家旅行社联手组团2300个、75000余人到西昌,大量游客涌入邛海沿岸及周边乡镇农家乐。2008年,我市共举办乡村旅游节、景区节庆活动12个。2009年,举办的乡村旅游节达到13个,邛泸景区节庆活动达到17个。

品牌推动。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体现魅力的要求,成功打造桃源农庄、荷色生香、鹿鹤烟黄、凤凰葡园、茅坡樱红、螺岭彝风、榴开客家、桃瑞

月华“乡村八景”。同时,着力打造四合-洛古波-西溪-安哈一线的“西昌民族风情生态旅游长廊”,打造以礼州镇为代表的古镇文化观光休闲之旅,以月华乡为代表的知青怀旧文化之旅,以安哈镇为代表的彝族风情之旅,以川兴镇小渔村为代表渔家风情之旅,以观海湾为代表邛海神话传说文化之旅,吸引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陕西等省内外游客慕前来。

各位领导,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走出了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新模式,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但由于起步晚,与走在前列的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以全省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博采众家之长,推动西昌农家乐旅游文化迈上新台阶。

谢谢!

县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情况调研报告

浙江省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全文)

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促进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暂行办法

发展农家乐旅游情况汇报

关于农家乐旅游发展调查报告

市农家乐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

郑州市休闲旅游发展刍议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思路

成都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湾里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湾里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