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做“礼仪小标兵”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6: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幻灯片1

备注:

孩子的成长总是伴随着父母的关心呵护,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会在父母眼里。还记得孩子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作为父母是多么的开心,当孩子渐渐长大,开始顽皮,学会淘气,父母们是否会为孩子不懂礼貌而操心呢?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孔子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就是说从小不学好礼仪,长大之后处身立世就会比较困难,由此可见,孩子们的礼仪教育就需要从小学习,才能为未来成长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论接人待物也好,或者为人处世也好,都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却都忽视了这一点,以致于现在的孩子在礼仪方面的学习有很严重的缺失。而且在亲朋好友眼里,不守规矩和礼仪的孩子也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也就成了教育中不可小觑的一个问题,那么,父母该如何教孩子学会礼仪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小孩子呢? 幻灯片2

幻灯片3

备注:

礼仪教育和两三岁的宝宝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许多家长不断强调宝宝的智力开发,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礼仪教育,殊不知,礼仪就像人的另外一个身份证,代表着人的修养和人格。因此,宝宝的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

幻灯片4

幻灯片5

备注:

有的人认为学习礼仪是成年人的事,比如社交方面的礼仪,幼小的孩子又不参加正式的社交活动,学习那些繁琐的礼仪很不现实。其实,这也是对幼儿礼仪的误解。在幼儿期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

幻灯片6

幻灯片7

幻灯片8

幻灯片9

幻灯片10

备注:

一些在餐桌礼仪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给长辈打招呼:“我吃完了。”然后才能离开。孩子如果要大小便,一定要悄悄地告诉妈妈,不要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说“我要撒尿”之类的不文明语。同时,吃饭时不要用手抠牙,如果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诉妈妈,请妈妈帮忙。

日常交往是培养孩子礼仪的绝好机会。生活中的你来我往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和递过来的一包糖果或一件玩具中,孩子会认识到这的确是一种“乐趣”。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

在大人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乖孩子,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当有小客人时,大方地拿出玩具和小客人一起玩,会让小客人格外开心。客人走时家长可以领着孩子送客人一段,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和××说再见,有空再来!”即使是家长教孩子说的,从孩子嘴里说出来也会令客人感到快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

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体验礼貌的回应是很实际的礼仪练习。在家长指导着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在自己玩时记住不要打扰大人谈话,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幻灯片11

幻灯片12 放好。

幻灯片13

幻灯片14

备注:

著名教育家特娜夫人说过:“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的坏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幼儿礼仪教育不仅要重视影响幼儿礼仪行为的一些显性的教育因素,更要发掘潜在的教育资源,如父母、同伴等的为人处世、行为方式、仪表、语言等的表率作用。

幻灯片15

备注:

三四岁正是孩子学习礼貌行为的最佳时间,这个学习过程不应该是强迫和命令,而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地引导与鼓励。礼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需要爸爸妈妈不断地提醒,同时耐心地引导。如果你家的孩子到了三四岁的年纪,还是会在吃饭的时候围着餐桌窜来窜去,或者总是忘记说“请”或“谢谢”,甚至从来不跟别人打招呼,那么,对于礼貌的课程,就要立刻开始了。 幻灯片16

幻灯片17

幻灯片18

幻灯片19

幻灯片20

幻灯片21

备注:

1.身教更比言传好

有的父母在催促孩子打招呼时,自己却不先向别人问好,分别时再三地让孩子说拜拜,自己却忘了说再见。研究表明,六个月大的宝宝便开始观察父母幻灯片22 的言行举止,并且有意无意地模仿。所以父母自身的影响力往往更重要。

2.礼貌非“面子功夫”

礼貌应该是一种习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无论是在家人面前,还是在外人面前,都应该将礼仪进行到底!

3.角色扮演游戏

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学习能力也有限。所以,游戏成了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上演一场角色扮演游戏。比如扮演医生和病人,超市店员和顾客,老师和学生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总让孩子扮演必须讲礼貌的角色,有时也可以让孩子扮演被礼貌对待的那一方,比如让孩子扮演顾客,妈妈扮演店员,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

幻灯片23

幻灯片24

幻灯片25

幻灯片26

幻灯片27

备注:

其实,儿童礼仪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掌握得到的课程,它必须通过父母良好的礼仪教导,对孩子不断熏陶、渗透、强化。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孩子此时可塑性比较大,会比较容易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父母如果从小注意培养孩子文明礼仪,孩子将会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长大以后要改就比较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从小注重孩子的礼仪培养,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的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素养,为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做礼仪小天使

礼仪小标兵评选方案

礼仪小标兵活动方案

晨间幼儿礼仪小标兵

礼仪标兵

我做学雷锋小标兵

从“小”学礼仪

学礼仪,做文明学生

学礼仪,做真人(6.1)

崇尚礼仪争当文明小标兵

学做“礼仪小标兵”
《学做“礼仪小标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