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20-03-03 07:15: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西安分公司 李斌强

提要:本文针对外墙面砖施工出现的几个质量通病进行了细致分析,在金地湖城大镜工程外墙面砖施工过程中通过分析对重要的几个环节提出防止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外墙面砖;质量通病;探讨;原因分析;预防;环节。

前言

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的项目和相关部门很多,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人员的相关职责,工程技术资料应由项目工程师牵头、资料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担任)负责收集整理。现结合西安市质检站对工程检查验收中资料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1资料收集整理要及时

技术资料要随结构工程施工进度随发生随整理,按子分部分项及其发生时间归类整理,按序排列和分析,能及时反映出混凝土、砂浆试验报告的分类收集并定期统计分析,能及时反映出混凝土的供应速度、浇筑速度等能否满足混凝土地初凝时间,以便通知混凝土供应单位做相应调整或现场及时调整试配、泵送能力、人员安排等做相应调整。 2资料目录要层次分明

目录层次分明、清晰:资料总目录-卷内目录-分目录,尽可能做到全面到位;总目录应看到整个结构工程技术资料内容提纲,卷内目录可以看到一卷或一盒内资料内容,分目录反映一册资料的编号、资料形成日期、部位、结构等,但某些资料的目录有特殊性,如钢筋技术资料目录要依次注明:试验编号、资料日期、使用部位、产地、钢筋种类、规格、进场数量、混合批情况,这样通过目录即可了解钢筋进场、取样、试验结果等情况。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的编写

总要求:层次清楚、分明,内容严谨、全面。施组-指导性,方案-可行性,技术交底-操作性。

3.1施工组织设计编写

施组按公司ISO贯标文件要求的“八大项”编写;施组是对项目施工、决策的指导性文件,施组内容要全面、概念要分清。

在施组施工准备中,十项新技术应用:根据本工程情况,列表写出新技术应用项目,内容、

使用部位、落实到人、计划并写出总结报告,对应计划时间能拿出总结,分析新技术应用效益,也能真正起到创优能“造人才”的作用。施组规划中的总平面图除对现场围墙内各种布置要画出位置外,对围墙外的道路、居民楼位置等外围环境要予以标注,以备切实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环境保护、扰民等问题。

施组中的主要施工方法从“宏观定性”角度去写,而在方案中应进行“微观定量”编写。

3.2施工方案的编写

总的要求:施工方案强调“可行性”和“针对性”,抓住重点,难点,做到图文并茂。内容要全面,条理分明。

方案内容要与施组中主要施工方法章节内的内容基本一致。

如在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分项方案的编写,主要施围绕如何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外观质量,相互间紧密联系。

钢筋方案编写必须满足图纸、规范、规程要求,保证钢筋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及绑扎固定牢固,隐蔽验收中检查水平、竖向筋、保护层数量等,如对盘条钢筋冷拉率4%的控制,在现场拉伸场地上画刻度标志,分别标明旧料区段、调直区段、拉伸区段的长度,以便拉伸时控制,;模板方案从模板的设计、制作、加工、支设、验收等方面予以说明,对节点、门窗洞口、特殊部位的模板画图设计;混凝土方案中说明节点处、门窗洞口处混凝土要同时下料、分层浇筑、距洞口模板300振捣。如电梯井坑处模板加固要考虑上浮,而混凝土浇筑要考虑分层均匀下料,以防混凝土过分集中造成模板位移、上浮。

方案编写依据是图纸、规范、规程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要求:模板方案中要有对大模板的厂家选择、型号选择,对电梯井筒、洞口、后浇带、阳台、女儿墙等部位的模板设计,考虑模板用材的选择,现浇板模板的支撑系统、配置数量,如何保证上下支撑在同一位置;另要做好模板的维修、保养、挑选。混凝土方案首先要根据图纸要求,明确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配合比、坍落度、凝结时间等的要求,这些内容要写到混凝土技术合同中;另根据凝结时间、浇筑速度、泵送能力、供应能力、算出底板、剪力墙分层浇筑范围,轴线距离。从混凝土供应(现场搅拌包括后台搅拌记录、原材料的试验记录、碱含量分析、凝结时间计算)、浇筑(泵管布置、布料机的使用、振捣、抹平)记录、成型、养护、试块留置、成品保护、拆模、施工缝处理、安全注意等事项均应写出具体要求。

3.3技术交底的编写

技术交底要全面、通俗,针对工人操作层,与方案相比,要有明显界限、层次区别。如钢筋技术交底要从钢筋原材料质量要求说起,钢筋冷拉控制(现场冷拉区域要有下料长度区

域、调直区、冷拉伸长区,各区段要有刻度值控制;钢筋连接、钢筋绑扎、钢筋绑扎质量控制措施:马凳、水平、竖向筋、暗柱定位框的加工、制作及具体长度尺寸)。暗柱箍筋加密区段、间距,墙水平、竖向钢筋搭接长度,钢筋锚固长度等。这些应根据图纸结构总说明及规范要求,可列表说明,具体到尺寸。技术交底范围要全面,包括钢筋、模板、混凝土、脚手架、装饰、测量放线工、试验工、施组、砌体等。如现浇板模板交底要从材料的品种、规格、间距、模板支设、加固、维护、挑选等方面予以叙述,现浇板模板套数、如何保证周转、如何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平面上,立杆下垫长木方。交底要从模板的支、拆顺序方法、要点、要求等予以说明。混凝土交底对底板、顶板、板墙等处的混凝土浇筑要分开说明,如何控制分层浇筑、浇筑间歇时间控制、浇筑振捣时间、程度控制、施工缝处如何处理,如何控制平整度及浇筑标高。交底中图要标明具体尺寸,对制作尺寸或要求控制较严的经计算得出。测量放线交底要对主要测量仪器的使用予以说明,测量放线步骤顺序具体明确说明。 4施工记录

测量放线资料:基槽验线应画出边坡轮廓及控制线网与周边轴线的关系、边坡放线比例;楼层测量放线记录要简单叙述放线依据、顺序,垂直传递方式,依次放出轴线控制线、墙边线、模板500控制线、木模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以上应画图说明。并要说明楼层50标高控制线的传递、复核测量方式,同时对墙厚、柱尺寸、洞口尺寸可列表说明。

隐检:钢筋隐蔽验收中应从钢筋的品种、规格、尺寸说起,对钢筋间距、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钢筋连接方式、箍筋间距、加密范围、加密间距--予以说明,对钢筋起步;墙水平筋从楼面30开始分布、连梁筋从暗柱边50开始分布、竖向钢筋从暗柱边50开始分布、暗柱箍筋从楼面30开始分布、连梁筋从暗柱边50开始分布,同时箍筋进暗柱50;对梯子筋、马凳、双“F”卡、保护层间距予以说明,暗柱箍筋遇水平筋、遇接头套管、焊包时避开,并局部加密,竖向钢筋搭接范围内满足三道以上水平筋,必要时水平筋局部加密。洞口加筋规格、数量要予以明确。以上具体数值、尺寸要标明。钢筋连接要对方式、要求等明确说明。总之,钢筋隐蔽是图纸、规范、质量保证措施的具体体现。地下施工缝隐蔽需写明施工缝位置、绝对标高、处理情况,必须符合图纸规范、要求。

预检:模板预检要说明材料厚度、规格、型号、支撑间距、支撑方法、起拱高度、清理情况、脱模剂途刷情况、特殊部位模板的支设情况。地上施工缝预检要从施工缝预留部位、留置方法、处理情况几方面说明。钢筋加工预检主要是对马凳、双“F”卡、保护层(砂浆保护层:强度、厚度、固定方法)、箍筋等加工的具体尺寸、规格予以说明。

对隐检、预检中检查出现的问题要如实记录,针对问题进行整改、返工,并重新报验,

形成记录。

自检资料:总体要求,填写不可过于简单,只写“符合要求”,允许偏差项目(一般项目)的念头数值,要结合现场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填写。混凝土评定表填写混凝土主要原材料试验编号、配合比编写、试块试压报告编号、强度、报达标准强度百分比、评定日期分三次,第一日期为拆模后外观、实测检查情况填写,第二日期为同条件养护强度结果出来后,第三日期为标养强度结果出来后,评定结果(包括班组)。

5工程质保资料的收集整理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试验报告的收集应及时,并按江苏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目录整理,层次分明,如钢材进场时,除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外,必须进行抽样检,按规定的抽样数量送有资质的检测试验机构检测,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钢筋抽样检验的结果,它是该批钢筋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最终判断依据,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有两个作用。第一,它是产品的质量证明材料,证明该批钢筋合格。第二,它同时又是产品生产厂家的“质量责任书”或“质量担保书”。如果万一产品质量出现不合格等问题,则可以据此追究生产方的质量责任。混凝土子分部工程中对原材料进场应及时检验,水泥进场时质保书应随货同行,并及时复验,按复验结果使用。砌体工程中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对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在砌体工程中,应用合格的材料才能砌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是工程质量评定中必备的质量保证资料之一。

6工程资料的移交及归档

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验收,未取得工程档案验收认可文件,不得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工程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系统,能够反映工程建设活动的全过程,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质量应符合GB/T50328-2001规范要求,归档文件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并应组成符合要求的案卷。

7总结

工程资料换一角度看:从施组→方案→技术交底→施工管理、记录资料是一系统工程,前后必须一致,相对应,所有资料应与现场、图纸、规范、标准要求一致,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要求来进行施工管理和资料整理。资料必须由有一定知识水平和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来牵头,能全观整个工程项目是、施工、管理。一句话:资料内容必须真实、统一,切不可前后矛盾。如单从结构“杯”验收角度:专家们先看现场,然后坐下来一起看

资料,从要求资料内容必须与现场实际施工内容、方法、用材相一致。

当然,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是“与时俱进”,随着创优要求不断提高,资料的收集、整理也必须不断改进。另随着工程建设体制变化、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的出台,资料的整理模式、内容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资料目录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技术资料承包合同公路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总则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

项目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浅谈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浅谈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