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超越自我 乐在其中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2: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超越自我 乐在其中

时间:2012-10-10 15:45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2期

庞友海老师,1963年出生,苗族,重庆市九三学社社员。1983年黔江师范毕业后执教于一所“戴帽初中”,任班主任教授初二语文;1992年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函授毕业后,毛遂自荐到黔江中学任高三历史老师。现为历史高级教师,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先后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考试》《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历史学习》《中学政史地》《教学与管理》《新高考》等20多种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约70篇40余万字,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试题研究、考试心理研究、高考研究等领域。由于教学成绩突出,教研成果丰厚,荣获“全国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科研教师”“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2008年教师节的第二天上午,接到《中史参》主编任鹏杰先生打来的电话,约我为“走近名师”栏目写篇文章。说实在的,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根本没有想到,代表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品牌的国家级专业杂志的主编会打电话约我这个普通的中学老师写稿。人贵有自知之明,为“走近名师”写稿我不够资格。虽然我以名师为榜样,不停地奋斗,不懈地努力,但与李惠军、陈伟国、李明赞、束鹏芳等真正的名师相比,我除了仰视找差距,也深知博览群书,用心干事,做个称职的历史教师的真正含义。动笔写作时,题目又让我犯难了。我非常喜欢这个栏目,每期杂志到手,我都是一丝不苟地先读“走近名师”,常常为他们优美独特的表述、独辟蹊径的探索和渊博丰富的知识所折服!比照自己,一个中师生,“半路出家”搞历史,“先天不足”显而易见,加之天生鲁钝,从不敢与别人相比,只有自己与自己比:今天的我能够超过昨天的我就知足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过:“所有胜利之中,战胜自己是最首要、也是最伟大的胜利。”想到这,突发奇想,何不以此为题?于是有了题目的前半句。随后又为自己的阿Q精神感到好笑,居然还能找到体面的理论依据,自然也就偷着乐了,于是又有了题目的后半句。

一、初涉文苑,没想到却是“史姑娘”伴终身 1983年8月,我中师毕业分配到本县一个区中心小学。虽是小学,却有三个初中班(称“戴帽初中”),学校决定让我接初二的语文兼班主任,我觉得没有能力胜任初中课程,便向学校领导提出申请,希望教小学,若不行最好换成初中数学或物理。从小学到中师毕业,我的成绩一直平平,相对而言,对理科要感兴趣一点。那是一个崇拜大学生的年代,因而我在中师毕业前夕,就着手准备理科课程,希望通过离职进修或函授改变自己的中师生身份。这也是我当时提出最好教理科的原因。校长给我做工作说:这是学校领导对你的信任和器重,好好干吧,相信你很快会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领导都说了,这是对我的信任和器重,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我愉快地接受了学校领导的安排,找来各种语文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精心准备,但总有点不踏实。不过,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有出现让我难堪的地方。我的语文功底虽不算好,但口才还不差,加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大都考上单设中学了,戴帽初中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所以我感觉应付他们还可以。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当我成为语文老师后,很快就对文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学校一个在读电大的同事给我讲,函授要读就读中文,一是中文用处大,二是与理科相比难度小;还说,外国只承认三所中国大学的文凭,一是清华,二是北大,第三就是电大,最好是考电大。对于外国是否只承认那三所我半信半疑,但其他分析我是完全赞同,并为自己的能教语文而庆幸,立志非中文不读。我也悄悄的做起了文学梦,自费订了《散文》《散文百家》《短篇小说》《小小说》《星星诗刊》《诗刊》等文学杂志,还从书店买来胡适、梁实秋、林语堂、柏杨、沈从文等畅销作家的作品,如饥似渴地阅读。我尤其喜欢梁实秋的散文和柏杨的杂文,梁的散文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文白相融,自然妥帖,时或滑稽突起,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给人美的享受;柏的杂文笔触锋利幽默,语言风趣辛辣,针砭时弊、痛快淋漓,读时虽感沉重但特过瘾。自从我决定追求“文学梦”之日起,就天天坚持写读书笔记、练习写作,每给学生布置作文前,我都要写下水作文,有时与学生一起写,在评讲学生作文时,常将自己的“作品”拿来向学生炫耀,每当看到学生那敬佩(甚至是崇拜)的目光,我常露出得意的微笑。我最初的文学梦,并不完全是兴趣的因素,还有一个不便公开的秘密:想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调进县城。由于种种原因,我读中文函授和电大的梦都成了泡影,便动用各种关系买来全套中文教材打算参加中文自考。1987年,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招收五年制本科函授,我想,文史不分家,又是首届本科函授,一番权衡之后,我参加了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的本科函授,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参加历史函授学习后,并没有放弃我的“文学梦”,几年时间,我写下了近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和习作,但一篇也没有发表。在重师学习期间,曾将自己比较满意的几篇习作拿去请教教我们写作课的杨向东老师。杨老师觉得还不错,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表水平,但是否能发表还要看运气。有位函授学员看了我的“作品”,觉得我的“作品”带有杂文风格,认为我更适合写杂文。这给了我启示,从此对杂文产生特别的好感,并订上《杂文报》《杂文选刊》《随笔》等(《随笔》订了20年,每期必读),到书店看到比较好的杂文集基本不会放过,如李敖、柏杨、冯英子、何满子、章明、邵燕祥等人的杂文作品,不顾贵贱,只问有无。1988年,我的第一篇带有杂文风格的散文《献饭》在《川东南报》上发表,随后的几年,又在《黔江日报》《杂文报》《改革时报》等多家报刊发表杂文十多篇。1994年,因工作的需要,我逐渐将精力转移到中学历史教学及研究方面,“文学梦”离我渐渐远去,先前的“文学梦”,只是当作给我带来幸福回忆的“初恋情人”,选择让“史姑娘”伴我终身。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史姑娘”的感觉,犹如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

二、充满自信,但也遭遇过学生要我“下课”的尴尬

1990年8月,我被调到中学时的母校—石会中学,学校安排我接高三历史,我也希望教历史,因为毕竟学的是历史专业,对历史的兴趣渐增加,原来所订的文学杂志逐渐被《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杂志取代,但之前一直是教语文,一下子接高三还是感觉跨度大了一点,于是向领导提出希望从高一教起。学校领导首先对我夸奖一番,并说调我来是经过认真考查的,目的就是接高三,相信我有这个能力胜任。凭借直接任初二语文老师的经历和六七年的教学实践,这次我并不很紧张,而是充满自信地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也没有让领导失望,接手后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不少学生不仅与我讨论历史问题,还拿作文来请我修改,每当我有“作品”问世,学生争相传阅。我在石会中学任教时间不长,不管是师生关系,还是与领导、同事的关系,都相处得很好,合作非常愉快。1994年,当地惟一一所(当时属于四川)重点中学--黔江中学高考升学率出现大滑坡,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县政府、县教委和学校组成联合考查组,对黔江中学高三教师人选进行严格考查,并从湖北及邻近区县引进人才充实高三教师队伍。我也毛遂自荐,参加了试讲。根据教学进度,我讲了“西汉休养生息政策”一节。由于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兴致很高,积极思考、争相回答,我的讲解富于激情,且指出了教材中的一处错误:释放奴隶回家的“奴隶”应该是“奴婢”,“奴隶”与“奴婢”是有区别的。负责年级的副校长冉跃进同志参加了听课。冉老师对这节课非常满意,但他是学化学的,对历史专业不是很懂;当时来参加应聘的大都是正牌大学生,只有我是杂牌出身。但我还是充满自信,立下军令状:“教学搞不起来就回原学校!”考评组比较谨慎,决定将我借调到黔江中学,担任高三一个班的历史课。后来才知道,我这个高三历史老师人选的确定,当时是比较曲折的,最后是由管教育的县长、教委主任与分管年级的冉跃进副校长及另一位刚上任的副校长郭荣禄等人,在县委四楼会议室召开秘诀会议拍的板,其中郭荣禄副校长起了关键作用,他担着风险对我进行大胆地推荐,因他是学历史的,最有发言权。在这个会上,他究竟是怎么说的,我至今也不知道;但他曾给我说过一句话:有人说准备充分,我看讲不好的老师,叫他准备一辈子也讲不好。我曾多次在我的文章及言谈中表达对郭荣禄校长的感激之情,正是他知人善任、敢于打破世俗观念、不唯文凭的力荐,使我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但让我没有料到的是,上课不到一个月,一些学生就开始“造反”了,有的在作业本上写道:像你这样上历史课岂不是误人子弟?有的还给班主任施加压力,不换历史老师就转学!面对这一尴尬,一走了之那可能就永远抬不起头(教书以来,一直是受学生欢迎的,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确有些受不了)。经过认真反思,决定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着手,并将大学教材(《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重新通读一遍,提高教学起点;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分析,引导他们结合史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的看法及时而恰当地给予鼓励性点评。很快就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又不断有学生向班主任反映:庞老师的课越上越好了!事后反思,我认为:一方面,该班学生基础较好,部分尖子生相当于大学一年级的水平,他们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这是学生“造反”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我不是正牌大学生,从一所普通中学一下进入重点中学任高三历史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的知识容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是学生“造反”的一个因素。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高考以超出省平均10分的优秀成绩获得黔江地区第一名,比第二名平均高出7.5分。借调到黔江中学的第一年,我就用成绩赢得了学校领导、家长及学生的信任,并在这个人才荟萃、大学生云集的重点中学站稳了脚跟。

三、不懈探索,追求个性化教学风格

关于历史学习,我从来就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在轻松愉悦中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并为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每一节课,我都要作精心的准备,训练学生基本能力的同时,尽量让他们感受历史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听过我课的专家、领导及同事,都给予较高的评价。2000年秋,重庆教科院组织专家到黔江中学调研,听了我的课后,重庆市历史教研员、中学研究员、特级教师项军老师在全区总结大会上说:“没有想到黔江这地方有如此优秀的老师,肯定地说,在重庆市属于一流水平„„”据说,项军老师当天就把我的情况,电话介绍给闻名全国的普教专家、重庆历史教育研究权威、德高望重的龚奇柱老师。后来我和龚老师初次相遇就一见如故,当我提出请他当我课题的指导老师时,不但很高兴地接受了,还对研究方案提出了修改建议。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还建议并邀请了一名理科方面的专家教科院院长助理(现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先生作指导。能得到龚老师的鼓励与提挈,一方面因项军老师的电话介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对后生晚辈的关爱和期望。对于我,则是一种鞭策!

学生的信任和发自内心的夸奖,是我不断探索的动力。套用一句流行的歌词: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夸奖!2001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的曾秋云进校不久给我来信:“学校为了激发我们新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感受历史的魅力,选了全院最著名的教授给我们搞了一次讲座。说实在的,庞老师,这个教授的课堂艺术和调动学生情感方面与你相比差远了!”2003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的江凡,头两年几乎一周给我写一封信,还常在信中得意地讲:“庞老师,你教给我们的方法让我在大学是如鱼得水。”2006年考入西南大学的代羽,每到节日都要给我发来短信:“此短信专门为我最敬重、最优秀的老师定制。”谈到大学感受时说:“真的,庞老师,大学好多老师的专业研究还比不上您。”在我的影响下,一些优秀学生自愿“上当”,选择了北大、北师大、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历史专业。 之所以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称赞,与我致力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探索是分不开的。我非常欣赏著名学者许纪霖的一句话:“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我也坚信: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学校,更没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但我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课堂。我对课堂教学的变革,萌芽于1994年学生要我“下课”,当时并没有变革的意识,但采取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的方法,由于深受学生欢迎而得以沿用和发展。1998年,我带领历史组搞了一个“历史创新思维研究”的课题研究,并申报市级课题,市规划办觉得单纯历史学科意义不大,没有批准。但我并没有停止探索,2002年,我总结经验,将创新思维研究扩展到所有高考学科,以“学科综合学习实验研究”为题申报市级规划课题,很快获得批准(2007年,该课题获重庆市基地学校“十佳课题”)。我作为课题主持人兼历史学科主研,2004年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课程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发表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的第5期。其基本模式为:创设情境——合作互动——信息提炼——创新反思——成果分享。“创设情境”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前提,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起始阶段,一定程度上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俗话说,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始,一个优秀的乐师第一个音符就能先声夺人。同样,情境的创设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情境设置,指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类似史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常选择与学生生活贴切的问题作素材,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情理、情趣、情志来激发学生的情思,唤起学生的生活感受,从而达到学生“欲罢不能”的效果。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或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或用现代技术手段虚拟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历史氛围中与历史人物共思维、共行动,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用活动地图再现历史场景,辅以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合作互动”“信息提炼”“创新反思”是解决问题、构建新知的过程,也是优化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过程。“合作互动”是指师生间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即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学生朋辈之间、师生之间,以解决历史问题为纽带的联系过程。“信息提炼”是师生、学生朋辈互动中呈现的材料、信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加工过程,是技能层次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过程。“创新反思”是学生知识的升华与师生课堂行为总结的统一,“创新”是将提炼的信息经过重组和改造后内化成学生新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史识与运用层次的学习方法的形成标志。“反思”包括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反思,教师的反思重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即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过程作出批判性的评判。学生的反思重在学习方法的比较和总结,从而作出理性的选择,实现学习方法的优化。“反思”实质上是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的有机统一。“成果分享”是通过成果交流,促进学生知识增长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是学生思想火花碰撞的过程,也是学生智慧发展的过程。在“成果分享”中,我常常被学生开阔的思维、富于创新的思路和独具个性的理性分析所感动,我曾多次发自内心地向同学们表示谢意。因为他们的发言常给我角度与启示,使我的思维更开阔,教学内容更丰富。以前,我对杂志上所刊登的精彩案例非常佩服,学生广博的知识和闪烁着智慧火花的课堂辩论,我曾经怀疑是教师的加工。但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富有智慧表达有时也让我惊叹,其思维之开阔,见解之新颖,分析之理性,使我真正领会“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含义。在学生“成果交流”的高潮处,我常常忘了自己的“导演”身份,成了欣赏的观众。下面的课例是我任教的两个班(高

三、高二各一个班)的同学们课堂上“成果分享”的情况:

高二(17)班同学们对“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张顺:君主立宪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新的政治制度,为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作了示范,标志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这一制度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崇尚自由、平等的新时代思想和法律至上的社会风气。

张晓娥:君主立宪制打破了“君权神授”的神话,最早体现了自由、平等、法律至上的新时代精神。

庞德余: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关系,顺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英国社会的进步,为英国第一个开展工业革命和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 刘骏红:君主立宪制开启了法治国家的先河,符合英国的国情,成功实现了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软着陆”,避免了政局动荡和社会混乱,促使英国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胡波:为建立法制社会提供了依据,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顺应历史的潮流,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秦欢:为整个世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资本主义政体,使西方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力。

万州:符合英的国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为英国成为大帝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

张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国王的权力加以约束,打破了封建统治“君权神授”的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程慧敏:避免了激烈的社会革命,资产阶级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三(9)班同学们对“藩汉分治”的评价:

鲁振川:“藩汉分治”的政治制度,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了辽的统治,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契丹族的发展。

张小林:“藩汉分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使不同制度和平共存,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后来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是对中原先进文化的肯定和保护。

吴丽娟:“蕃汉分治”符合民意,有利于调动各方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张芙容:采取因俗而治、民族分治的方式,有利于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和平相处,并促进农耕文明向北扩展,为辽的强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戴军:“蕃汉分治”成功解决了当时地域广、治理难的问题。

华松:“蕃汉分治”协调了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在思想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共同担任,可以起到对汉人的监督,也有利于吸取汉族先进的东西,发展自己。北面官的权力大于南面官,说明还存在一定的民族偏见。 邬珏: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辽统治者采取“蕃汉分治”,实属高明,用汉制管理汉人,维护了稳定,促进了民族交融。“蕃汉分治”与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一国两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肖顺勇:汉族与契丹族之间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具有民族排他性。北面官的权力大于南面官,契丹人可以担任南面官,但汉人却不可以担任北面官。

黄文袷:“蕃汉分治”成功解决了当时地域广、治理难的问题;改善了汉人与契丹人的关系,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符合辽统治区域的实际情况,且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为后来统治者解决统治难题提供了借鉴,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陈思宇:因地制宜的管理,顺应了各民族风俗和经济、文化的差异,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童霞: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汉人管理汉人,契丹人管理契丹,是对各民族风俗、文化的尊重,而且使管理更加有效。一定程度上起到调节民族间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陈远飞: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辽进行的制度创新,符合辽当时的实情,有利于统治,其实质是阶级统治,未能真正做到汉与契丹的平等,是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以上是同学们在课堂上“成果分享”时的发言,虽显得浅显、幼稚,但都是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富有新意的个性表达,不是死记硬背现成答案。在我接手的几个月中,同学们与我配合默契,特别是高三(9)班,几乎每一节课都是在愉悦的氛围中渡过,课堂上师生的兴致都很高,我与同学们是相互欣赏,每一节课都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为了多争取一点时间,我常常是提前进教室,有时内容没完就下课了,同学们总是依依不舍。当我正为自己课堂改革的“成功”得意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犹豫了,就是高三年级连续两次月考历史成绩都不够理想,在“高考压倒一切”“分数就是硬道理”的现实面前,就是我这个高三“把关”老师,也不得不为领导和同学们的“前途”有所顾忌,尤其怕同学们不能理解,我当作全班同学表示自己的歉意,作了自我批评:成绩不好,是老师之过。并说:为了同学们的前途,准备对教学方法适当进行调整;请同学们帮我找找原因,提出批评和建议。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让同学们消除“秋后算账”的疑虑,特强调可以不署名。我等待同学们的“发泄”,但万万没有想到,不但没有一个同学发泄不满,反而还对我进行安慰和鼓励。说实在的,当我读到那些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时,我感动得几乎掉泪,我是一个一个地详细进行回复,师生间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和交流。下面是部分同学的“批评”和建议:

许晓敏:以前,对历史感觉是古板、厌烦,经过这两个月的接触,才发现原来历史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以前学历史的五年是浪费了,现在才明白“历史”的真正含义,您的教学方法很独特,我很喜欢这种方式。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真得很感谢您……

陶江华:您的教学模式很好,将知识无意识中“灌输”到我们的脑海中。 张小林:谢谢您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教我们的历史,从而让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我更弱的科目上。

李颖:课堂上师生互动,活跃气氛,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思维,给自己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同时吸取老师、同学思想中的精华。培养思维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它能适应不断发展的高考改革。很喜欢上您的课。很有特色。

李潞:您的教学方法很好,我容易理解,和以前相比是事半功倍。 李峻:以前学历史基本上是死记硬背,每次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每次成绩都不至于很差,但久而久之,问题开始暴露了,就是问答题不知如何答,材料题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您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时间,引发激励我们去思考。其次,偶尔讲点小故事,增添了不少情趣,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现在我爱思考问题了,并对历史产生了比以前更浓厚的兴趣。

白乐:首先,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中国历史,我是打心眼里喜欢。上您的课很轻松,如沐春风,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郝俊:说实话,您是我选择文科后遇到的最好、最优秀的历史老师,不管是教学经验还是教学方式,我都觉得非常棒!

钟红艳:您让我找到了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我真正地理解了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郑娟:我敬佩您严谨的教学态度,更敬佩您的为人,您不光让我明白怎样学习历史,更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应该怎样做人,即拥有责任心和爱心。有一段时间,每上完一节历史课,我心中就有一股莫名的冲动,您的激情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总感觉即将参加高考的是您,而不是我,那时心中一直有一种想法,高中能遇到您这么优秀的老师是我的幸运,为了您,我也要把高考考好!

田红芹:老师的思维方式很开放,也能很好地引导我们开放性地想问题,既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童霞:我现在在历史科目上花的时间比以前少,但学习兴趣比以前浓,对历史问题更喜欢深入思考。

没署名:我认为您知识渊博,课堂不死板,乃现代死读书教育中的一个正面的榜样。

没署名:您的历史课上得很精彩,尤其是上课时的课题研究,自认为是受益匪浅。

看着同学们这些纯真的“批评”,我深受感动,他们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使我消除了顾虑,我将坚持课堂改革的思路,因为有他们的支持!我也会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态度,来回报同学们的信任。

四、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走“研”“教”结合之路 1.教研源于对“失败”的反思

从1994年调入黔江中学起,我将精力用在了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重点中学,高手多,要求高,竞争激烈,压力也大,我是“半路出家”,起步比别人晚,所以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业余时间抓紧充电,虽坚持写读书笔记,但基本没有写教研文章而发表的意识。真正强烈地意识到必须加强教学研究,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是对九八级高考“失败”的反思。其实,也不能说是失败,只是与我的付出不成正比而已。九五级学生毕业后,我从高一开始,任高九八级五班的班主任,对这个班,我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每天早出晚归,一直坚持了三年。虽说到黔江中学的时间不长,但因九五级的成功,在当地还是有些小名气,家长们寄予极大的希望。作为班主任,一方面,为得到社会信任而高兴;另一方面,肩负方方面面的期望而压力颇大。高考的结果令我失望,虽说学校没有对我进行惩罚,但我内心比受到惩罚还难过。我在思考以后的路子,得出的结论是:死搞教学是没有出路的,在教学上不可能有常胜将军,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只是时间的早迟和程度而已,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得想办法走出一条捷径。于是,我决定致力于教学研究,将教育科研与教学有机统一,教研服务教学,教学反哺教研。为此,我立下“做好自己的事,少参他人的言”的准则。所谓“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全力搞好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上好每一堂课,看自己喜欢的书,写好每一篇文章,不断超越自己。“少参他人的言”,就是针对学校的人或事,实行“二不主义”,即不牢骚,不评论,将心思用在教学与教研上。

2.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

教学研究是老老实实的学问,要不怕寂寞,坐得住,有恒心和毅力。最初写稿投稿大多是石沉大海,只要坚持不懈,最终是会成功的。1999年《中史参》第8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教研文章《历史事件再认识12例》,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是第一个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在职老师。新上任的郭荣禄校长是一个有远见、开明而又富有开拓精神的校长,他鼓励个人奋斗,大力提倡科研兴校,奖励在教研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我因此得到了三倍稿费的奖励,老师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也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兴趣,2000年《中史参》

4、

5、6期分别刊登了我设计的开放性试题和对人教社教材的商榷文章,特别是《初高中教材相互比较18例》一文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同年,《中学历史教学》也刊登了我的《开放性试题设计十例》。从这之后,每一学期都会有几篇教研文章变成铅字,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教材研究、高考研究、试题研究、专题复习研究、考试心理研究等。

随着教研方面的不断进步,我的事业也逐渐步入黄金时期。高2001级(6)班是分班时基础最差的一个班,科任老师私下称“傻子班”。但就是这个“傻子班”,创造了黔江中学文科班的辉煌,先后被评为黔江县、黔江开发区、重庆市先进班集体,高考创下了三项纪录:一是升学率达100%;二是升入名牌大学4人(全年级共6人);三是硬上线97%(我们是少数民族,有加分,加分上线称为软上线)。还填补了黔江中学在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空白。高2001级的成功,是“研”“教”结合的产物,科学的管理,使我从事务型班主任中解放出来,初次尝到了教育科研的甜头。我也坚定了“研”“教”结合的路子,事业稳步发展。随后几年,各种荣誉随之而来,黔江区优秀教师、黔江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科研教师、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等。

3.用批判的眼光读书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说的就是要有怀疑、批判精神,这是搞教研的基本素质。任何一本书都不是圣经,不可能尽善尽美,如果用批判、挑剔的眼光去对待它,并小心地求证,对自己来讲,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就会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例如,关于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教材归结为顽固势力的强大,采取改良的办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在十年前的教学中,我就对教材上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中外历史上,哪次改革顽固势力不强大?但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等。我想,应该从康、梁自身去找原因。其实,教材中也隐含着这样的信息,如小字里面介绍: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一般来说,变法要取得成功,正确的策略应是扩大支持派,争取中间派,孤立反对派。但从上面可看出,本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的读书人,却是日夜相聚与新政为敌,康、梁不是孤立了反对派,而是孤立了自己。变法总共进行了103天,但从教材的叙述可看出,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就是在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今天,也是不可能推行的,何况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19世纪末,所以在变法过程中出现各省官员对新政犹豫观望、敷衍塞责是正常不过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理解,又怎么去执行,也无法执行!经过思考与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变法内容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内容过多、过急,激化了各种矛盾,从而孤立了自己。我曾用“新情境材料题设计”的方式,将我的看法发表在《中史参》2003年第9期。后来,我读到著名学者,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发表在《历史教学》2007年6-8期上的《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一文,萧教授用不可辩驳的史实和严密的逻辑,论证了康、梁变法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自身,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4.保护好瞬间产生的思想火花

教学研究贵在创新,中学老师的“创新”,不在于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因精力及视野的限制,一般不可能提出新的理论),而是在原有基础上产生新的感受,受到新的启发,浮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新的想法往往是瞬间产生的思想火花、灵感,它往往是创新的源泉,需要好好保护。这些思想火花、灵感有时来自看书产生的启发,有时来自同伴之间的教研活动,有时来自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待有空时进行深入分析,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上,我的很多东西就是这样产生的。《中史参》2000年6期上发表的《初高中历史教材相互比较18例》,源自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初中老师与高中老师的议论;《考试》2005年5期上发表的《中外历史上的制度创新及其影响》,源自读书看报;《中学政史地》2006年10期上发表的《对教材习题的处理应“与时俱进”》,源自看电视时产生的联想;《高考》2007年7-8期上发表的《高三历史复习新思路尝试》,来自备课时瞬间产生的灵感。

教育科研让我尝到了甜头,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课堂教学的应变力,也是我永葆教学青春的秘诀。其实,也不是什么秘诀,而是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现代教育对新时期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劳动属于创造性劳动,是塑造人的工作,因此,一个能与时俱进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具有批判性,而不是对教科书的盲从;应该具有创见性,而不应成为教参或现存教案的搬运工;应该具有深刻性,而不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应该具有灵活性,而不是钻牛角尖;应该具有发散性,而不应走向定式思维的死胡同!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我认为,除笨鸟先飞、执著的追求外,我相信一个道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机遇常眷顾有准备的人!

(作者地址/重庆市黔江中学校,409000)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

超越自我 乐在其中
《超越自我 乐在其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