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愿做个故事老师——姜晓燕

发布时间:2020-03-04 08:4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愿做个故事老师——姜晓燕

有句话这样说:“好故事,金道理”。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的品格形成都与故事的作用密不可分,小孩子爱听故事,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在小语论坛上,有一位故事妈妈:运河镇博陆中心小学里有一位“故事妈妈”,她叫姜晓燕。每天中午11:30分在校园的操场上她都会给低年级的孩子们讲故事。她边翻阅手中的绘本读物,边声情并茂地作着讲述,孩子们特别喜欢。姜晓燕老师坚持义务地给孩子们阅读经典的绘本读物,立志做一名孩子阅读的“点灯人”,让阅读点亮他们的童年。她心中有个希望就是自己的这一“阅读运动”能走入社区,使书香的传播更温暖,更有力。

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专家梅子涵教授在给绘本《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的书评中写道:“儿童文学真是很好玩。”的确是呀,那些会写儿童文学的人总是能想出些特别的故事。故事里的人干些特别的事情。就连给一只老鼠吃饼干这样听来稍有些害怕的事情在绘本中也显得那样自然、有趣。

绘本因图与文的美妙“演奏”,与孩子具有天生的默契。在注重早期阅读的家庭中有许多父母把绘本做为改善亲子关系的桥梁,与孩子一起玩转绘本。

一、以感观接触为主轴的玩法 家长引导宝宝通过手、耳、眼等感官器官探究绘本的奥秘,这样宝宝就不会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

1.嗅一嗅,闻闻书香

开始进行阅读最关键的是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而培养阅读的兴趣又不能一步登天,可以从培养宝宝对绘本的兴趣入手。每一种绘本就像人的体味一样,不同的纸张有不同的味道,我们习惯称呼它为“书香”。家长可以先自己事先闻一闻自己选定的绘本的清香,让有目的的把绘本呈现给宝宝,让他来嗅一嗅。如把《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小熊宝宝系列》放在一起,让宝宝对比着来闻闻看,家长可以告诉他闻到的气味的感觉:“宝贝,小熊宝宝书的味道像夏天盛开的向日葵。”

2.听一听,享受书声

把不同材质的绘本,翻给宝宝看,让他听书页翻动的声音,像《狐狸的神仙》纸张会发出哗哗的响声;像《逃家小兔》纸张发出的声音就很微弱,像微风一样。

3.比一比,辨辨大小

绘本的大小变化是千奇百怪的,宝宝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绘本,总会忍不住拿上拿下,拿在手里是件奇妙的“玩具”。家长可以把大小不一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勇气》、《翻翻转猜猜看》放在一起,让宝宝感受长短、大小。除了形状比较之外,还可以比较书的厚薄。对于宝宝来说,绘本的作用不只是向他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担当引导他探究书里奇妙世界的工具,与玩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充分调动宝宝玩书的乐趣,是宝宝亲近书本,学习阅读的第一步。

二、以角色体验为主轴的玩法

1.“小叮当的任意门”

看过漫画《哆啦A梦》的小朋友,对于能够穿梭时空的法宝“任意门”,一定羡慕不已!利用宝宝爱幻想的特点,家长在给宝宝阅读绘本的时候,可以把书中和宝宝年龄相仿的人的名字,改做宝宝的名字。例如有一回我给我家的宝宝念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时候,我发现书里的大卫跟我家宝宝“小树苗”的脾气、性格,以及日常发生的“丑事”几乎一模一样,我自己也是书中大卫妈妈的影子。于是在阅读的时候,我是这样念的:“小树苗,不可以!„„小树苗,快回来!„„小树苗,不要吵!„„不可以玩食物„„我说过小树苗不可以!”我家的小树苗觉得非常新奇,他似乎通过“任意门”,跑到了书中的厨房里、浴室里、卧室里,令他百看不厌。像《凯,能行》中的小男孩凯同样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

2.“当回流浪狗”

相信无字绘本《流浪狗之歌》,曾经感动了无数的孩子和家长。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家长,他而后他女儿对这个绘本都是非常喜欢的。有一天在他们聊这本书的时候,他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宝贝女儿对他说:“爸爸,现在我做这条狗好不好,我就在家里流浪。你不要打扰我。”这位父亲同意了。他的女儿就在后面的时间里变成一只小狗,不会说话,只会汪汪汪地叫唤。也许很多家长都会不同意这种做法,但是有有没有看到孩子那颗恳求的心,她想去亲自体验,她想去好好地过一过流浪狗的生活。其实孩子比我们家长更会读懂绘本。这里的那个小女孩如果我亲眼见到她,我一定和她一起做一条狗,用游戏的心情卸下“人”的角色,彻彻底底地玩一把。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和宝贝一起阅读《驴小弟弟变石头》,读完后来当一会“驴爸爸、驴妈妈和变成石头的小驴。”

3.“○○的一天”

“蚯蚓会写日记,你知道吗?”看过绘本《蚯蚓的日记》的人都会说:“我知道。”这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很能得到孩子的认同。同时也在幽默诙谐的语调中,传达有关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培养乐观、正向的态度,及多元思考的习惯。绘本中精彩地呈现了小蚯蚓运用“漫画”来写日记,当我们带领宝贝一起读完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大胆地做这样一件事:和宝贝一起替爸爸的皮鞋写日记,或替一辆公共汽车写日记。日记的题材、题材不限制,宝宝可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式可以画、写,名字可以叫《○○的一天》。

三、以心理思考为主轴的玩法

1.图画意识流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是谁?我的爱》、《朋友》、《一片叶子》,这组绘本向我们传达了“生命教育”的主题。生命教育是以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为主旨,培养受教育者对自己生命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对他人生命的关爱,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拿《我是谁?我的爱》来说,它用碎布头、纽扣、毛线组合成画面,演绎了一个自我认同的故事。孩子们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可能看惯了精美绘图的孩子对这本需要深入思考与耐心咀嚼的书会不喜欢。家长可以在阅读的时候,给孩子一张白纸,一盒彩笔;家长在旁边念给孩子听,孩子则把听到的,在脑海中“流”过的及时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不必在乎图画的情节。关键是在阅读完后可以据某个小画面一起聊聊天。

2.自画像合订本

“家有小女初长成”。出生于英国伦敦的托尼·罗斯为全世界的“小公主”们带来了一套洋溢着幽默与起伏跌宕故事的绘本。“为什么我不困的时候,叫我去睡觉,我困的时候偏偏叫我起床?”瞧,这就是《我不要睡觉》;问问你家的宝贝,长大以后想要做什么?想听听小公主是怎么说的吗?那就带着宝贝去读《我长大以后》;“成长”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其实非常具体,具体到上大小便学习使用马桶这样的可爱小事上。它就是《我要小马桶》;“换牙”是一件孩子成长过程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谁又能像《我要我的牙齿》里说得那样有趣呢?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和孩子们一定快乐地感受到:原来成长无处不在。那就让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王子们每隔一段时日来画画自己,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同样也会惊奇地发现每一个时期都不一样。把自画像合订成书,就成了无价的“我”的专辑了。家长也能从中感受到孩子们那份自然质朴的可爱。

四、以游戏为主轴的玩法

1.纸偶游戏,乐翻天

说到制作纸偶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难。我曾经在与我家的小树苗一读完《花婆婆》一书后,我就很想做一个“花婆婆”的纸偶送给小树苗。我对照着书中的“花婆婆”形象,先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好图象,再上色。在上完上半身颜色的时候,我把下半身的腿独立开来,像在手工课上给机器人安装手臂一样用针线把腿缝到刚才做好的上半身上。这样一拉动线,“花婆婆”就好像在赶路,撒种子了。每回读这个绘本的时候,我就拿出来与小树苗边讲边玩。

纸偶可大可小,我做的“花婆婆”有90厘米,与宝贝一样高。也有小的,可以带在手指上玩的。宝宝小的时候,纸偶可以由家长来做,等宝宝长到3岁左右,就可以和宝宝一起做。假如有家长担心自己的绘画水平,你可以借助打印机把绘本中的主角打印出来。如《好饿的小蛇》中的吃了各种水果的那条小蛇,打印出来后,并剪下来,用胶带贴在展板上,就可以边说故事边和孩子玩了。

2.“钓到一个why”

很多家长都在尝试与孩子亲子共读之后的延伸活动。怎样使一本书读得有趣而有效呢?在阅读绘本的时候,为了保持绘本中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有时我们舍不得停下来。那样就要考虑到阅读后的活动。随着我家宝贝一天天地长大,我也想在此方面努力。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生气汤》,我实在太喜欢这本机智的书了。于是在这本书给小树苗看之前,我事先做了一番功课:在小树苗最喜欢的玩具上绑了一根绳子,用卡纸做成锅子、椅子、箱子不同的形状,在图案的后面写上问题,诸如:“今天我们看的这本书叫什么名字?你喜欢吗?书中的小男孩叫什么名字?他妈妈在干什么?”然后把绳子绕在家具上,当孩子走到跟前,让他把写有问题的图案拉出来,就仿佛他钓到了一条鱼。那天他特别开心,我也很有成就感。只要我们有心都可以围绕绘本设计些简单的问题,和宝贝在玩中巩固看过的书。

姜晓燕:我和老公把家打造成图书馆的模样

“好书动人,有选择而无痕迹,随心而生。它们亲切、熨帖,近人情。它养我的心,养我的气,使我渐渐成为一个爱阅读的人。”说到为什么会爱上阅读,姜晓燕这样解释。

对于姜晓燕来说,阅读不仅在图书馆,还在家里。她和老公一起努力把家打造成图书馆的模样,在姜晓燕家藏书约有3000多册。姜晓燕和老公都是小学教师,在藏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育类书籍,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坚守讲台》《卡尔·维特的教育》《第52号教室的奇迹》等。其中轰动全美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2号教室的奇迹》,美国总统、英国女王同时推荐的《全美最佳教师》。 雷夫·艾斯奎斯最让姜晓燕感动:“雷夫老师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老师的责任是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这给我的启发很大。”姜晓燕常常把这本书捧在手上,常读常新。 在家里,姜晓燕不但自己读,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读。她家有一个口号——“睡前20分钟,亲子阅读往前冲!”为了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夫妻俩为孩子购置了2000多本的国内外绘本,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月亮生日快乐》《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等。

姜晓燕说,她和5岁的孩子最喜欢的一本绘本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书以一个有趣的故事,从科学的角度揭开了大便的谜底,通过阅读让孩子学会以科学的眼光坦然面对本就光明正大的生理问题。在陪孩子阅读完后,姜晓燕带着孩子兴冲冲地去了一趟杭州野生动物园,去参观了那里各种动物的大便,还和孩子一起把一些有代表的小动物的“嗯嗯”用图画画下来,并在一旁写上大便的特征,做成一本超级有趣的属于孩子自己的“嗯嗯八卦新闻”本。

姜晓燕爱看书,她也爱把自己喜欢看的书与身边的家长、朋友分享。2010年8月,姜晓燕成为余杭区图书馆主题沙龙活动的主讲人。在沙龙活动这个平台上,她把自己阅读到的好书,把自己有心得的好书,与家长、孩子一起分享。之后,姜晓燕陆陆续续在余杭区图书馆组织了“送一本好书给孩子”、“绘本阅读DIY”等沙龙,都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

为了把阅读中的快乐与更多的人分享,姜晓燕还在新浪开了博客“两只蚂蚱的博客”,把书中的快乐一点一点地保存起来,然后与大家分享生命中最幸福的瞬间。 故事妈妈,要让校园书香更浓厚

在运河镇博陆中心小学里有一位“故事妈妈”,她叫姜晓燕。每天中午11:30分在校园的操场上她都会准时给

一、二年级的学生们讲故事。她边翻阅手中的绘本读物,边声情并茂地作着讲述,孩子们特别喜欢。

姜晓燕老师不计报酬,坚持义务给孩子们阅读讲解经典的绘本读物已经多年,她立志要做一名孩子们阅读的“点灯人”,让阅读点亮学生的童年。她心中有个希望,就是能让自己的这一“阅读运动”走进社区,使书香的传播更浓厚,更有力。

我愿做个哑巴诗歌

我的小班化教学故事 刘晓燕

《我愿做个好小孩》歌词

做个会讲故事的老师

姜老师

幼儿园中班故事教案罗晓燕

我愿做一名老师

本色学习体会(姜晓)

心得体会(姜晓)(推荐)

刘晓燕个人简介

我愿做个故事老师——姜晓燕
《我愿做个故事老师——姜晓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