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分析[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0: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分析

2013年我国在逐渐发展成为化妆品消费大国,总体消费水平已超越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消费水平较低,还存在相当大的市场消费潜力,这无疑会给化妆品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会。

拥有世界级市场的同时,我国也已经有了世界级的竞争。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为长期发展的最重要市场,以各种方式抢滩登陆。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向晚报记者表示,2013年国际品牌的纷纷进入与本土品牌形成激烈的竞争,其不断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张,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了其在国内的渠道网络与布局。结合品牌形象与渠道网络两大优势,国际品牌将进一步的压缩了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

西安菁英化妆美发培训学校老师指出,从行业格局上看,本土企业仅占据了约30%的市场份额,且整体多而不强。

化妆品行业上市公司处境也让人担忧。索芙特(000662,股吧)今年上半年刚刚摘掉了ST的帽子,但该公司也在年报中坦言:“2012年公司虽然扭亏为盈,但是主营业务仍然出现较大亏损,2013年公司主导产品市场是否会好转、能否走出低谷均存在不确定性。 ”

如其所料,索芙特近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2013年1~9月,索芙特营业收入为3.5亿元,同比下降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97.6万元,同比下降了533.3%。

“主营业务竞争激烈,主导产品销量、价格均处于中低位,产品利润率下降„„”在不利的市场下,索芙特也尝试转向其他战场。据其公告,公司将定增12.8亿元收购山水文化旗下《印象·刘三姐》项目公司的全部股权。

“家大业大”的上海家化(600315,股吧)日子显得好过许多。201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7.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亿元,同比增长35.9%。但需注意的是,为集中资源做大六神、美加净和佰草集,上海家化在2012年大刀阔斧地砍掉了投资效益不佳的清妃、可采、露美、珂珂四个品牌。

齐鲁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家化曾创立不下20个品牌,只有六神和佰草集获得全面成功。

上海家化在当年年报中清醒指出,国际品牌在日化领域的主要细分品类上都处于明显领先优势,市场份额达到了相当的高点。规模提升带来的不仅仅是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同时也带来在话语权和影响力上的进一步优势。同时,在三四线市场和化妆品专营店,大批潜力品牌从此冒出,借助电子商务渠道,很多新兴品牌得以高速发展,公司也面临本土品牌的竞争。据报道,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叶永辉曾表示,一般而言,国产品牌更能理解本土消费者的需求。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最大本土企业占本国化妆品市场的份额在15%~25%之间,而中国只有2%,国产化妆品的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高端难见国字号

近几年,怀旧热情的兴起带动了国货热潮的回流。在很多网络论坛上,国货化妆品的推荐帖子层出不穷,它们的共同点是,打着“价廉物美”的口号。

记者在比价网站上查询了这些“国货明星”的价格:一瓶200毫升的安安洗面奶只要5~10元;100毫升的大宝SOD蜜9.8元,相对昂贵的眼霜也不超过20元;郁美净的儿童霜1~2元一袋;百雀羚的经典蓝罐面霜不到5元„„

即使不比这些平价的“超市货”,国产中端产品价位相比国际品牌的同档产品也有不小差距。在淮海路的一家屈臣氏门店,美即面膜、相宜本草等颇受欢迎的国产品牌都有销售。记者看到,相宜本草产品包括爽肤水、面霜、眼霜、面膜等多个门类,价格多在百元以内。美即面膜主要产品是各种面膜,均价在10元/片左右,水洗面膜也在百元以内。

而号称是“中国第一套具有完整意义的现代中草药中高档个人护理品”的佰草集,一个6件套套装礼盒的优惠价格在600多元,260克的七白美白面膜价格为200元。

同为家化旗下的双妹品牌走的倒是名副其实的高端路线,主打产品玉容霜售价在千元以上,洁面皂为220元,堪比国际大牌。不过,这个在2010年重启的“名媛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显然还没有足够的知名度,玉容霜在其官方旗舰店的月销量仅有2件。相比同价位的雅诗兰黛、兰蔻、SKII的长期热销,实在颇为冷清。

低端商品的产品附加值有限,利润空间更大的高端市场中,为何难见国字号身影?日化行业专家谷俊向晚报记者解释称,国产化妆品卖不出高价,很大程度上与消费者的选择有关,“同样的价钱你愿意买雅诗兰黛,还是没怎么听过的双妹? ”

他表示,化妆品本来就是舶来品,我国早期也有护肤用品,但都是油脂、香粉这样的“便宜货”,在生产成套成系列的化妆品方面并无悠久历史,消费者自然更愿意选择有口碑的欧美品牌。而化妆品本身就没有定价的标准,全看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而且,化妆品专柜通常设在商场百货的一楼,租金昂贵,还需要大笔的广告推广费用,我国的传统护肤品历来都是走低端流通渠道,价格自然也贵不起来。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也告诉晚报记者,国产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三四线城市,这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一,商超渠道是日化品牌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本土品牌普遍难以承受高额的渠道费用和广告投入;其二,日化行业具有一定的时尚性,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较高,不利于本土企业采用价格战、农场包围城市等模式。

有分析直指,我国化妆品行业缺乏标准、鱼龙混杂,民族品牌一味搞价格战,不注重研发技术和品牌建设,甚至甘愿做洋品牌的代工,只能在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部分掘食,而高端部分被国际品牌掌控。

西安菁英化妆美发培训学校老师表示,国产化妆品要在品牌塑造上继续发力。 “相同品质的化妆品,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相比,价格少则贵出一倍,多则十倍,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

谷俊则认为,品牌影响力的养成并不是一日之功,例如目前较为成功的佰草集,推出后用了7年才实现扭亏为盈,现今知名的欧美品牌更是走过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历程,国产品牌任重道远。

本土品牌改外姓

遗憾的是,很多本土品牌还没有等到 “养大”,就已经被转手。今年8月15日晚间,美即控股与欧莱雅发布联合公告称,欧莱雅拟以每股6.3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美即控股,收购总额约65.38亿港元。

和很多品牌是在式微阶段被抄底收购不同,专注生产化妆品面膜的美即控股却是处在企业的上升期。根据AC尼尔森的报告,2012年美即品牌在中国面膜市场的份额为26.4%,位于面膜行业第一的位置全年营业额1.5亿欧元,较2011年增长29%。 2010年9月,美即控股在港交所上市,被誉为“中国面膜第一股”。

从收购价格上也可见一斑。6.3港元的每股收购价较美即停牌前5.05港元的报价溢价高达25%。品牌创始人佘雨原与妻子一共持有美即11.7%股权,以此推算,夫妻二人能套现7.7亿港元。佘雨原还将以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继续留在美即。

创始人将品牌卖出了一个好价钱,但普通公众却无不痛惜又一个民族日化品牌的“外嫁”。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不计其数,类似的唏嘘这些年已经发生很多次。

2003年底,欧莱雅收购了当时国内市场上占有率达5%的小护士品牌;2004年初,欧莱雅又将彩妆及护肤品牌羽西收入囊中;2008年,以“大宝,天天见”深入人心的大宝品牌被强生收购;2010年,全球最大香水公司科蒂集团收购了丁家宜;今年7月,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基金成为了本土日化企业丸美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样民族品牌“外嫁”后的前途。以小护士为例,创立于1992年的小护士曾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 AC尼尔森的调查统计显示,小护士品牌认知度高达99%,2003年的市场份额为4.6%。但如今,小护士已经被卡尼尔取代,在市场上难觅踪迹。有分析人士称,外资收购国内品牌,很大程度上只是看中了该品牌在国内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这些品牌要么被外资同类品牌所取代,要么被雪藏。

对于种种担忧,谷俊认为,不必过于悲观,收购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很多企业本身就遇到了发展困难,被收购不算坏事。而且,与初进中国市场时觊觎渠道的收购目的不同,如今外资品牌收购国产品牌多是为了完善自身产品品类,不涉及直接竞争,对国内市场的运作也更为成熟,相信不会再看到“雪藏”的结局。

业内人士表示,日化市场是一个完全开放、自由竞争的市场,品牌收购是市场行为,在欧美日经济发达国家也是这样,通过市场不断地整合、集约,才形成目前的巨无霸,行业也得到进一步升级。知名化妆品品牌销售经理杨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收购并不能完全说明是国产日化品牌的失败,而是体现了中国日化产业正逐步成熟。只有当企业经历完全的市场化之后,中国日化民族品牌才有希望。

中国化妆品行业PEST分析

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111018

中国企业管理现状行业分析

中国中药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木门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通讯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化妆品行业前景分析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分析[定稿]
《中国化妆品行业现状分析[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