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转载的好文章

发布时间:2020-03-03 03:26: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注\"三农\"发展的\"神经末梢\"

在“三农”发展的长远规划中,一定要下决心解决“神经末梢”问题。否则,末梢不灵,手足无措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的十大热点。其中,农用生产技术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118.5%,居投诉增幅首位。

这条消息耐人寻味。农技服务成为投诉热点,而且增幅居高,这说明农民科学种田的需求越来越旺,但农业技术服务还比较弱,从服务内容到服务质量,农业科技都供不应求。农业要发展,就必须正视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是什么?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农业现代化,任务非常紧迫。目前,我国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约为50%,而欧美国家科技对农业贡献率在70%以上。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农业增产增效,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再靠扩大面积,增加量的积累,只能靠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

农业现代化,要有三个支撑:政策支撑、基础支撑和科技支撑。近年来,中央面对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的现状,实施反哺“三农”战略,补贴农民,加大投入,加强科技,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

比较而言,农业科技进步见效慢,过程长。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面广量大,而且一段时期内欠账过多,许多地方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局。专家、农民“隔河相望”,两头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40%,而发达国家达80%以上。因此,这个“118.5%”,再次提醒我们,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给农民以真正贴心、满意的技术服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跨越的障碍,也是反哺“三农”必须加强的环节。

关注这个“118.5%”,要不断充实反哺“三农”的政策内容,提升反哺水平。不仅要给农民经济实惠,还要给科技红利;不仅要满足农民务农增收的愿望,还要创造科学种田的平台;不仅要立足当前,加强物质装备,还要着眼长远,构建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关注这个“118.5%”,要不断深化改革,细化措施,夯实发展基础。国家已经启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示范县建设,为新时期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增添农业科技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政策措施还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和完善,不能左右摇摆。

关注这个“118.5%”,还需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三农”工作,难点在基层,功夫在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往往是“潜绩”,而不是“显绩”。这要求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在改革发展的大盘子中,在“三农”发展的长远规划中,一定要下决心解决“神经末梢”问题。否则,末梢不灵,手足无措。

根深方能叶茂。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提升,必须把基础性的工作做得更实,让农业发展的根须扎得更深。

让公众听到权威的声音

公权力的存在,正是为了管理与服务,让公众避免不知情带来的恐惧

奶粉让人们认识了“三聚氰胺”,快餐让“聚二甲基硅氧烷”进入大众视野,洗发水再次向公众普及化学知识——二恶烷或能致癌。近日,被曝含有这种化学物质的霸王洗发水,陷入“致癌门”**。

这些冷僻的化学名词变成热点、引来关注,是因为对公众生活实实在在的影响。致癌,还是不致癌?能用,还是不能用?成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

但是,正是在这最关心的一点上,公众却得不到充分的信息,听不到权威的声音。

企业言之凿凿,“远低于世界安全指标,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影响”。然而,企业的说法难以服众。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却语焉不详。在去年强生婴儿沐浴露含二恶烷事件中,相关监管部门曾表示:如果技术上无法避免“禁用物质”带入化妆品,那么只能要求这个产品“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到底是可以有,还是不能有?

专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食品、药品、日用品生产,都涉及很多专门知识。然而,这不能成为公众“知情”的门槛,因为这道槛可能使“权益”受到损害。更有甚者,一句“你们不懂”,为专业披上“权威”的外衣,成为混淆视听、推卸责任的手段。

在事实云山雾罩、公众疑虑重重之时,尤其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公开信息、给出结论。对消费者,要么弃用索赔,要么放心使用。对企业,没问题能去除怀疑、化解危机,有问题则及时改正、降低损失。对相关部门,此时的专业权威表态,能塑造形象、提升公信。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可谓一举三得。

遗憾的是,屡次类似事件,却总是众声喧哗,莫衷一是。这其中,有如何认定“技术上无法避免”、慢毒试验如何尽快出结果等技术问题;也有工作机制原因,如日常监测工作覆盖不全、成分公示制度尚不完善、标准更新“跑”不过现代技术手段等等;甚至还可能有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行业内部的利益纠葛等其他原因。但无论什么,都不能成为相关部门含糊其辞的借口,因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是责任,更是义务。

有心理学家认为,恐惧来自于陌生感。因为不熟悉,所以容易从自我保护的本能出发,对事物持负面评价。不管微量二恶烷是不是“难以避免”,“致癌”这样的简单词汇,足以打败无数长篇大论。每个人都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知识。公权力的存在,正是为了管理与服务,让公众避免这种不知情带来的恐惧。在安全监管中,权威、明确的信息才是最应放入的“添加剂”。只有这样,才能打消疑虑、重建秩序,保证公众有安全、有信心的生活。

29是谁折断了“情怀”的翅膀

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而言,理想绝不应该是“实用主义”

近日,中国青年报载文探讨校园文学的生存现状。“缺稿缺钱缺人缺政策”,出路何在?其实,所有“缺”的背后,最缺的是“情怀”。什么情怀?文学情怀,浪漫情怀,理想情怀。

今天的校园文学,应该不比上世纪80年代的校园文学更加缺钱缺政策,今天的青少年创造潜质,也并不输于他们的前辈。但是,为什么今天的校园文学“没有人没有稿”,乏人问津?是谁折断了文学“情怀”的翅膀?这绝非简单的“校园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理想和价值问题。

试问,今天“有人问津”的是什么?一本《杜拉拉升职记》成为大众话题,尽管没有多少人肯定这本书的“审美价值”,但是不少人还在仿效书中人物的“成长轨迹”。一本“食疗宝典”,让老中青三代人都在“重建食谱”。今天,什么书最受关注?职场指南、商界宝典,如此这般。

我们看到,实用主义巨大的车轮正在碾压理想,碾压文学,碾压情怀。在不少地方,实用主义登堂入室,影响这个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校园里,莎士比亚被冷落了,鲁迅被驱赶了,高尔基少有人问津。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也被生活和物质社会牵引,被“名利”和“生存法则”框牢。

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前进,实践在丰富,审美也应提升,新的文化形象、文化理想的诞生在情理之中。但是,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进步而言,这个理想绝不应该是“实用主义”,“厚黑学”和犬儒主义更应被警策和批判。历史进步的大潮滚滚前行,一些文化的泥沙却被打捞、认同甚至供奉。它们伤害着理想的情怀,遮蔽了人们的视野,把人埋到了尘世中。

青年没有拿云之志,社会焉能进步与发展?脚要踏在土地上,眼睛要向着云端,生命才能脱离蝇营狗苟,社会才能进步。青年若无拿云之志,文学怎能吹响历史变革的号角?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如何成为时代的精神记录?是的,文学不是柴米油盐,不能当饭吃,但是文学让我们的心灵悸动,让我们的精神产生温度,让我们的庸常生活和生命有了意义。文学是人类的镜子,也是人类的翅膀。我们的青年要把脚放得实一点,更要把眼光放得远大一点。如此,我们的生活才能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希望。

好文章

好文章

好文章

好文章

好文章

好文章

好书好文章

好文章摘抄

好文章摘抄

好文章摘抄

转载的好文章
《转载的好文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转载好文章 好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