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安考察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18:2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安考察有感

近日,随仲彬书记率领的巴中市党政代表团到西安市考察学习,并参加了巴中市招商引资说明会,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想,置身西安,感受人文之都的无穷魅力。时间虽短,启发很大,感触颇深。

灿烂的文化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悠久,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西安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境内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9处,馆库藏文物12万余件,许多是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宝。秦始皇兵马俑、明城墙以及周沣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大明宫四大遗址等,都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在考察西安城市建设时还了解到,西安古城是以钟楼和鼓楼为中心,严格按照南三(里)北四(里)、东五(里)西六(里)布局,城内街道走向方位分明,拉得笔直,蔚为古朴、典雅。

近年来,西安市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大手笔打造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产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成功地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化融汇一起,既相得益彰,又魅力各异。唐大明宫遗址、大唐芙蓉园和大、小雁塔等都很有特色,大型歌舞“梦回唐朝”梦

幻演出十分受欢迎。我们代表团在考察兴于秦、盛于唐的曲江池皇家园林遗址时,参观了主要通过市场行为投资230多亿元打造一新的汉武泉、艺术人家、曲江亭、明皇栈桥、阅江楼、烟波岛、云韶居、畅观楼等景点形成的文化产业项目,使人直观地体验了古老与现代、沧桑与时尚交融的新曲江,对其高规格、大手笔的规划,无不留下深刻印象。文化使人睿智、高尚,文化使城市昌盛、厚重,“皇城复兴”给了我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更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感悟。

腾飞的城市

今天的西安市,辖9区4县,市区规划面积8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30.54万人,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有两院院士46人,普通高等院校47所;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信息、商贸、金融和资源要素集散地,是我国重要航空枢纽城市。目前,西安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和“四区两基地”发展格局,形成了“新老分治”、“优化布局、彰显古城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城建思路,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加快把西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们考察的西安高新区就是其加快发展的一个真实缩影。

西安高新区始建于1991年,目前已完成开发面积40平方公里,

分布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13000多家企业,整个园区规划和建设,无不体现出大手笔、大气派、大变化和大发展。该园区2006年被国家确定为六个重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之一,成为西安最大的经济增长极和陕西省对外开放的窗口。近几年,西安高新区平均每个工作日成立11家科技企业,平均每天转化4项科技成果,平均每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项以上专利和1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1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2000多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亿多元,外贸进出口32亿多美元。当我们进入园区产品展示区,从航空航天,到通讯设备,从电子机械,到汽车装备制造,科技含量很高,很多都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先进的理念、不竭的创新精神、琳琅满目的展示,令人目不暇接,眼界大开,增长见识。

宝贵的精神

几年前,我到过西安,也许是匆匆而过,除了有身处古皇城的感慨和对历史风流人物的无限崇拜外,当时对西安还没有更深刻的认识。几年后,重来西安,却深切感受到西安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并且西安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前后几年,变化如此之大,我想固然与其科学的发展理念、先进的体制机制和不竭的创新精神分不开,同时也与西安人“一心谋发展、一心树形象”的宝贵精神分不开。西安人很“倔”,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古城墙内建设中,绝不轻易改变历史原貌,失去城市自身特色,古城墙内新建筑物的高度永远不会

超过钟楼、鼓楼的高度,街道上永远不建人行天桥,所有建筑物外墙着色永远以深色为主,这座城市显得原生古朴。西安人很“憨”,在街上你不租用人力车,只向拉车的人问路,他们会不遗余力为你做好指引,如果向骑自行车的人问路,他们会停下车来热情为你指点,然后才骑车离去,都不会有丝毫的不快。西安人无“情”,在考察曲江新区时,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为了取得超常规发展,他们制定了超常规的制度,把女人当成男人用,把男人没有当人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并且全体干部职工一律实行聘用制,年终实行末位淘汰,考评处于末位的班子成员降为中层干部、中层干部降为一般职工、一般职工无条件解聘,绝对不讲人情,只按制度办事。西安人很“迂”,西安川渝商会会长徐彦平在座谈会上说到,川渝商会有一条不成文但大家必须遵守的规矩:“多喝酒、少喝酒,绝对不能喝假酒;多说话、少说话,绝对不能说假话”,此话在今天听来特别值得深思和难忘。

历史的渊源

巴中与西安山水相依,人文相通,共处秦巴区域,同属秦巴文化,很早就有“千里光雾连川陕、万里红叶映秦巴”之说,并且据史料记载,唐太子李贤被贬巴州,在巴州生活了近三年时间,令巴中人民思念不忘,至今仍以“望王山”来记念他;革命战争时期,川陕两地都曾是徐向前、李先念领导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川陕群众在革命战争中也结下了深厚

的情谊;由陕甘川宁四省(区)和16方参加的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济联合会为推动川陕合作和秦巴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巴中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巴中有近10万人越过秦岭,来到八百里秦川,为西安的发展默默奉献着青春和汗水;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要求将巴中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城市和川陕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这必将促进巴中学习西安、融入西安的步伐,推动巴中和西安的交流合作进入一个崭新而富有成效的时期。

美好的前景

此次巴中党政代表团到西安,受到了西安市党政主要领导的热情接待,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青云率领西安市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亲切会见了仲彬书记率领的巴中代表团一行。孙青云书记说,四川巴中与陕西西安,山水相依,人文相通,他要求西安市相关部门要与巴中加强联系,对接要有方案,合作体现成果,并表示将率队来巴中“回访”,我市“大开放促大合作、加快融入西三角”发展战略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当前,我们要借力西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科研强大、产业发达的经济优势,历史古都和现代文明辉映的文化优势,发挥好巴中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好巴中的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和工业,不断与西安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几年后,巴中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全部通车后,巴中

的区位劣势将得到根本性改变,巴中必将成为成都、重庆、西安三座城市的后花园和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成为绿色生态农产品和清洁能源基地,成为川陕结合部的商贸、物流中心。那时,巴中必将成功融入“西三角”经济圈,成为“西三角”经济圈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西安艺术考察

西安考察心得

西安考察学习

西安考察心得体会

西安、延安考察学习体会

西安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西安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西安考察实习报告

考察有感)

西安学习有感

西安考察有感
《西安考察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