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理标志交流发言修正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3: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推进房县耳菇产业健康发展

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

房县位于武当山和大巴山之间,跨东经110°02′—111°15′,北纬31°34′—32°11′,东西长300km,南北宽131km,版图面积5110平方公里,海拔180—2485.6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昼夜温差大,境内山高林密,植被资源丰富,水土保持完整。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及悠久的生产历史,孕育了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房县黄酒、房县豆油精等一批独具地域特色和独特品质的农产品,在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房县正式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工作,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于2008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2009年相继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从此房县食用菌产业步入标准化的发展轨道。

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1、产业效益明显增强。2009年房县耳菇总产量达5562吨,产值1.5亿元,2010年达6010吨,产值达2.48亿元,产量增长8%,产值增加65%,菌农人均增收1927元。出口创汇由2009年的1100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2533万美元,增长1.3倍。总产量、产值、出口创汇、菌农人均增收分别比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前的2005年增长1.6倍、2.1倍、2.6倍和2.

3倍。

2、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按照国家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黑木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房县香菇》等标准,房县农业局在青峰、土城等主产乡镇建立食用菌地理标志示范园4个,配备专业名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耳菇种植户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技术生产普及率达到60%,标准化生产程度明显提高。

3、产业化经营步伐逐步加快。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有效地将龙头企业(经合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连接在一起,产业链条得到延伸。2010年,房县规模以上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达到8家,经合组织达到27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农户达到5.6万户。

4、专业村、典型生产经营大户不断涌现。2010年,房县地理标志耳菇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67个,占全部专业村的58%,培植典型生产经营大户1200户,在专业村和典型生产大户的带动下,房县食用菌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措施得力

1、成立专门机构,出台相关政策。为了避免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管理混乱,发挥农业部门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中主导地位,县农业局经过多方争取,力促房县成立了以县长沈明云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办、农业、工商、财政、发展改革、科技、扶贫、林业、质检等部门为成员的地理标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业、工商、质检三个

部门地理标志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设立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办公室从县工商局、县质检局、县农业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申请、许可使用、保护、监督管理等工作,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质检局在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分工协作,各司其责。2010年3月,县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 “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通告》,出台了《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房政办发2010[48])和《房县黑木耳和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房政发 [2010]36号),进一步规范了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2、清理整顿市场,规范包装标识。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组织农业、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对标志产品经营者建立统一的产品追索体系,设立用标产品投诉和售后服务电话,对房县耳菇市场进行全面整顿和检查。2010年共清理不规范的耳菇包装15000余套,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统一设计了房县耳菇包装,对符合条件的使用者实行申请许可和合同化管理,确保标识不失控、不挪用、不流失,切实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商标标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市场监管保护。以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秩序实施“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依托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农业部“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

制技术规范》,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两年来,共组织食用菌行业协会、农技推广中心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140多场次,参训人员达到8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1000余份,编印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法规指南》1000多本,将标准化的耳菇生产技术送到生产者的手中,引导生产者按照特定生产规程安全地生产地理标志产品。全县10个主产乡镇都配备了2-3名技术人员主抓房县耳菇地理标志产品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提高标准化技术的推广普及率,保证房县耳菇的质量。

4、培植龙头企业和经合组织。龙头企业和经合组织是地理标志使用的主要载体,我们成立了房县兴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依托房县神武山珍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和20多个营销大户、种植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地理标志的规范有效使用,培植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产业带动能力,提升标志产品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及加工水平,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窑淮乡农民种植大户张景浩,2010年生产香菇40万筒,通过使用地理标志,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20万元;房县神武山珍食品有限公司,常年黑木耳出口仅在100万美元以下,2009年用标后,当年出口增加到287万美元,2010年达到362万美元;房县聚达食品有限公司是鄂西北最大的耳菇生产加工企业,该公司用标前,产品出口创汇每年在700万美元以下,2009年用标后,当年出口增加1056万美元,2010年达到1560万美元。

5、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两年来,我们共印发了宣传资料

1.8万份,在全县范围内的重点场所、乡镇村民委员会和食用菌

主产区进行张贴,充分利用省市县新闻中心、电视台、网络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农业博览会和推介会,对房县耳菇进行全方位宣传,把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作为重要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全国推介。2009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0年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会上获得金奖,房县耳菇地理标志富农典型入选2010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特刊》,在全省推进商标战略暨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表彰大会上,房县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五日

地理标志发言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食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申请

地理标志齐鲁行

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

地理标志产品案例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理标志交流发言修正
《地理标志交流发言修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