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书节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7: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年(春)小学校园读书节活动方案

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全校师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决定在2014年4月开始举行“校园读书节”活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热爱读书,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通过活动,使学生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与经典、好书交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校园书香味更浓郁。

二、活动主题

书写规范汉字,阅读经典名著

三、活动口号

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读书之乐

四、活动时间

2014年4月—5月

五、活动内容

1、中国汉字听写大赛(责任人:)

参家对象为泽小二-五年级学生。

4月

10、11日为各班级初赛,每班级产生6名选手。

4月

17、18日为年级段现场决赛。地点:五楼会议室

比赛设团体奖和个人冠亚季军奖。

本次活动将由中央台主办、诺亚舟教育电子协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提供技术服务和奖品。(具体见活动方案)

2、“快乐与阅读同行”好书点赞活动(责任人:

“一本好书,往往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在我们的阅读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些书让你感动、让你收获、让你成长。现在,请你阅读、请你行动——为这些好书点赞。

活动时间:第十周周五(4月18日)中午。(具体方法以及阅读篇目详见附1)

3、作家校园行活动(责任人:)

(1)主题阅读活动:要求每班语文教师利用午读课及班级读书课,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名家名作”读书活动。根据年级特点,每个学生精读2本童书,每班举办一期以“享受学习,以书为友”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

(2)聆听作家报告:4月22日下午,作家进校园签名讲座互动,各班级组织学生聆听作家讲座,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第四届“果果杯”校园作文比赛(责任人 :)

参加对象:本校和下属校区二——五年级学生每班20%学生参赛。

比赛形式:现场写作

时间:5月13日下午2:00——3:30

地点:泽小

二、三年级在二楼食堂餐厅

四、五年级在五楼会议室

下属学校在校区内设赛场 。

5、诗文诵读考级(责任人:)

(1)考级对象:泽小和下属校区1~6年级全体学生。以校本教材〈诗文诵读〉为考级依据,每年级精选20首古诗词、10篇现当代美文进行考核。分年级达标标准如下

(2)考级标准:

一级:能正确背诵诗文20+10首(篇)(一年级)(以下级别每年以20+10递加 二级: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诗文40+20首(篇)。(二年级)

三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文60+30首(篇),并知道古诗文的作者。(三年级)

四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文80+40首(篇),能说出自己最喜爱的诗文所表达的大概意思,能简要介绍古诗文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含义。(四年级) 五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文100+50首(篇),并能说出部分古诗文表达的大概意思。能介绍古诗文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怀。(五年级) 六级: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文120+60首(篇),并能说出所背古诗文表达的意思。能描绘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怀,能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文进行配乐朗诵,通过声调和节奏体现古诗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六年级) (每个年级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3)考级办法:

5月22前,每个年级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古诗文情况进行《快乐盘点》自评;6月10日前各班级语文老师负责初评并上报考核合格名单;6月19日学校组织复核(口头抽测和书面答题)认定并颁发考级证书。

2014年3月30日

附1“快乐与阅读同行”好书点赞活动

“一本好书,往往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在生活中,书不再是单一的工具,而是一位良师益友。在我们的悦读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书让你感动、让你收获、让你成长。现在,请你行动——为这些好书点赞。

活动时间:第十周周五中午

◎准备阶段:

1.各级段同学在近几周广泛阅读本级段所推荐的六本书,从中挑选出两本最喜欢的。(责任人:班主任)

2.入选书目的推荐人将所推介书目的封面及100字左右的推荐理由发送至嘉典广告,制成宣传展板。(责任人:推介人、相关班主任)

3.选票设计(责任人:大队部)

◎投票阶段

各级段将所推书目展板进行展出,由各班相继投票,每级段产生两本图书,作为本级段的必读书目。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
《读书节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