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20:04: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年2月18日在惠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惠州市市长 麦教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惠州发展提速之年、改革深化之年、民生改善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紧紧围绕 “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这一奋斗目标,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率先跨越”,大力实施“六大计划”,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力克服特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争先进位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78.4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3.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0.1亿元,增长24.5%,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同步从全省第六位迈进第五位,增幅均居全省第三位、珠三角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4.6亿元,增长17.7%。固定资产投资1401.3亿元,增长18.6%,其中重点建设项目投资453.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9亿元,增长13.5%。外贸进出口573.9亿美元,增长16%;其中出口333.2亿美元,增长14.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3亿美元,增长6.2%。大力实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 “惠28条”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惠42条”,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开通企业服务集市网上平台,全力帮扶企业拓展市场、加快发展。成功举办惠州产品呼和浩特展销会、莫斯科展览会,签订销售合同164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家、民营企业245家,129家企业增资扩产。惠州三星电子成为首个产值超千亿元企业。全市工业用电量176.9亿千瓦时,增长10.5%。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考核获评优秀等级,入选“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1]。

(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20亿元,增长2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9%。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60.2亿元,增长29.3%。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314.1亿元,增长9.2%。仲恺高新区成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新型工业化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LED产业基地。中海油惠炼二期、信利AMOLED等项目动工建设,中海油乐金ABS、比亚迪锂电池、TCL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元晖LED照明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名优农产品9个,16个种植基地入选省级“菜篮子”基地。成功举办广东省道教文化节暨第七届国际旅游节、第二届“云博会”、第三届“农博会”。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55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2.7亿元,分别增长12.6%和15.5%。罗浮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叶挺将军纪念园获评国家4A级景区。惠州港年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组建惠东农商行、博罗农商行,新引进金融机构13家,天津股权交易所惠州运营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惠州办事处挂牌营业。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138.8亿元和2036.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6.4%和17.4%,存贷比达64.9%。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1∶57.9∶3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走出了一条“靠引进大型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之路。

(三)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环大亚湾新区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县区赶超计划”深入实施,各县区动竣工项目合计达到735宗,投资总额超过3700亿元。惠城区获评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惠阳区获评全国法治县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步发展,伯恩光学产值超百亿元。惠东县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稔平半岛五星级酒店群初具规模,惠东产业转移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5亿元,增长84.2%。博罗县通过省文明县城验收,实现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跻身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三甲。龙门县蝉联“中国温泉之乡”,连续三年获评“最受欢迎省内游目的地”。大亚湾开发区石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15宗,总投资152亿元,东风本田一体化项目顺利落地。仲恺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孵化器功能持续增强,GDp、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四)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6.5亿元,增长27%。厦深铁路惠州段建成通车,莞惠城轨惠州段建设加快。开展高速公路建设 “百日攻坚战”,7条在建高速公路建设进展良好。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期泊位正式启用,首条惠州至上海跨省内贸集装箱航线开通。改造完成惠州大道东段、机场路一期和三环路,打通市区17条连接路,新建4座人行天桥和文昌地下通道。新湖公园、文星公园建成开园。新开通公交线路22条,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创建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完成县道改造53.1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底化800公里。建成潼湖水厂主体工程和16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市区供水一体化取得阶段性成果。惠州大堤南堤、潼湖围达标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5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102个。50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快速推进,新增主变容量98万千伏安。

(五)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出台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第二批调整目录,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51项,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向社会公示政府权责清单。在市级层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统一受理申报,优化审批流程,实施“并联办理”、“联合审查”,审批提速80%。全面推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注册资本“零首期”和“认缴制”,工商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增长33.8%。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实现“横向覆盖部门,纵向延伸县区”,6494项服务事项100%进驻,可在线办理6244项,超出省定标准,累计网上办事突破1000万宗。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向基层延伸,全部中心镇建成公共资源交易所,市、县区、镇办三级交易平台成交总额300亿元,增收节支超过20亿元。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考核排名全省第二。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卫生和计生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顺利。荣获“中国改革十大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称号。

(六)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淡水河、潼湖流域污染整治继续深化,在省人大组织的第三方评估考核中排名第二。实施青年河综合整治。扎实推进林业四大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县级以上森林公园8个、森林家园100个、森林绣花工程7个、千村家园绿化示范村10个,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1.28%,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6.8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建成污水处理厂21座、截污管网176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1%。加大淘汰营运黄标车和老旧车力度,机动车污染减排名列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升级改造,惠城中心区推行垃圾分类处理。“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深入开展,全面完成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年度建设任务。建成国家级生态镇8个、省级生态镇25个。连续六年获全省环保责任考核优秀等级,入选“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2013年中国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排名,我市排在污染最轻的城市第7位。

(七)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224.8亿元,增长22.6%,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从上年的66.9%提高到68.5%。十件民生实事66个项目全部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14个专题、219个项目全部完成,提前基本实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目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56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29元,分别增长11.1%和1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90元,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616元提高到1776元。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建成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一期主体工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52元提高到300元,高于省定标准20元。门诊特定病种项目从21种增加到26种。实行大病二次补偿,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95%。中大惠亚医院建成开业;完成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平价医疗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新建平价商店61家,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价格补贴600万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385套,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完成农村困难户住房改造4348户、水库移民住房改造428户、华侨农场危房改造1000户。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投入帮扶资金1.3亿元。成功抗击“8·16”洪灾和强台风“天兔”,救灾复产、重建家园全面完成,受灾全倒户全部搬进新居。我市被确定为省社会创新实验基地,“特色之家[2]”成为省社会创新试点项目。信访维稳、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持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全警上路“大巡防”全面铺开,“雷霆扫毒”行动取得重大成效,制毒贩毒、“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再次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第四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八)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2.1%,新增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省级专业镇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5家,获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创新型企业4家,第五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工作先进市,入选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市、信息消费试点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四个区通过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督导验收。新增优质幼儿园91所,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校18所,新增公办学位1万个。成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示范市。惠州商务职业学院完成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2.3万名困难中小学生吃上免费营养午餐,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电子教育券补助。文体事业更加繁荣。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名列全省地级市第一,文化惠民卡成功竞得创建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成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产业基地,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银岗古窑场纳入全省八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龙舟邀请赛、第十三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第四届市运会等重大赛事。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突破。双拥共建、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迈出新步伐。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发展。外事、侨务、港澳、台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统计、方志、档案、移民、仲裁、气象、三防、消防、应急、防震、口岸、打私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与此同时,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法治型、服务型、责任型、效能型、和谐型、廉洁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政务,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12件、建议171件,政协提案194件、委员意见建议209条,办复率100%。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的议案圆满结案。积极开展审计、监察工作,认真落实政务公开、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等制度,广泛开展“万众评公务”、“党政领导信箱”、“行风热线”、“惠民在线”等活动。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副主任”制度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坚决厉行节约,市本级“三公”经费下降9.6%,政府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蝉联全省第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饱含着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凝聚了全市人民的智慧汗水,离不开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市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关心帮助地方发展的驻惠部队、武警官兵、驻惠单位,向积极参与惠州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有待加强;二是科技人才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三是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推进集约节约发展有待加强;四是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制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仍然存在,改革有待全面深化;六是城市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七是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八是“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提升还需作出更大努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我市推动跨越发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关键一年。当前,我市既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与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又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与改善民生质量的双重责任。尽管宏观经济形势仍有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总的来说我市处于大可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我市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实施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等战略措施,为我们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努力拼搏,打下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市委立足惠州发展新要求,吹响了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号角,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环大亚湾新区上升为省的发展战略,惠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所有这些,都必将激励惠州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次党代会第三次会议、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的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改革创新、率先跨越”,围绕三大核心任务,大力实施“六大计划”和“六个工作方案[3]”,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优质增长,办好民生实事,推进我市争先进位、跨越发展,打造惠州经济升级版,为实现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出口增长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完成省下达任务;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2.2%;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促转型、以发展惠民生,大力推进八项重点工作:

(一)努力扩大有效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和出口的支撑作用,努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扩大消费需求。深入推进惠货全球行、全国行、网上行,举办惠州产品南非展览会、济南展销会。深入实施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强与国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启动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4G网络建设和业务开展,扩大信息消费。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农超对接。鼓励支持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品牌产品展销中心,组织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努力扩大内销市场。

促进投资增长。全力推进一批关系长远、带动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安排重点项目189项,总投资35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9.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71项,续建项目94项,投产项目24项。做好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和前期工作,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接替、梯次发展。

强化招商选资。举办第三届云博会和第十三届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会,利用各种展会平台,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跨国集团、大型央企省企、国内100强企业和成长型、技术型新兴产业项目,实现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做好对现有企业的服务,促进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

优化出口结构。坚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全力帮扶出口大户扩大外贸出口。大力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商品出口,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服务,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口岸建设,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

壮大实体经济。大力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新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超百亿元企业各1家。完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全力营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自营出口,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二)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全面落实今年50项改革重点任务,以新一轮大改革推动我市新一轮大发展。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工商注册制度改革,全面实行注册资本 “零首期”、“认缴制”。落实“非禁即入”投资政策,实行投资管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信用监管。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扩大公共资源交易范围。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建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完成新一轮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功能,出台《惠州市网上办事管理规范》,推动网上办事大厅向基层延伸。完善投资项目审批窗口服务,加快推行投资审批网上办理。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全口径的预算编报体系,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

深化城乡综合改革。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化发展规划。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建立积分入户制度,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推行不动产确权登记。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有条件的村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健全农业农村巨灾风险事故救助机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监督、考核。深化广电、报业传媒集团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聘用制改革和岗位责任制改革。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启动组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理事会工作。加强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创新镇街、村居基层文化工作模式和公共文化服务。

深化社会治理改革。实施社会建设“十大行动计划”,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源头防范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社区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建立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平台,提升舆情预警能力。加快培育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力争全市社会组织达到2700个以上。抓紧制订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事项清单,积极扩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完善“法制副主任”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推广法律顾问制度,深入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积极申报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三)大力推进平台建设,打造加快发展的强力引擎。

以环大亚湾新区上升为省发展战略为契机,大力实施“平台构建计划”,培育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全力推进环大亚湾新区建设。抓紧完成环大亚湾新区空间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低碳等专项规划,完善新区建设规划体系。加快建立精简高效、运行科学的新型管理体制,加强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加快推动2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建设,做大做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石化为基、多元发展、高端为本、创新引领”的产业格局。

大力提升仲恺高新区发展水平。抓紧编制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潼湖智慧城。加快建设孵化器集群、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技与金融服务中心,努力聚集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金融、产业资本和高端人才,推动“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升级。积极推进液晶产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LED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和“慧云”创意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

积极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科学规划,优化布局,高起点、大力度推进各地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推进惠南高新产业园、东江高新产业园、惠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惠东产业转移园、龙门产业转移园等园区扩容增效,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

0330政府报告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政府工作报告

惠州市项目

惠州市平面设计

惠州市劳动合同

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

惠州市技师学院

惠州市环境保护规定

惠州市统计公报

24惠州市教育局

惠州市水务局文件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