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发布时间:2020-03-03 03:3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九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第一课时:小数乘小数

授课教师: 祖家旺 工作单位: 电话号码: 电子邮箱:zuao945@126.com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2~83页例

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3题。

二、教材简析: 本单元在第七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教学小数乘小数。以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笔算为重点,带出求积的近似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了解小数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更好地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巩固学过的面积公式。在教学中着重先安排计算法则的教学,再安排其他内容的教学。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教材特点:

1、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转化的价值经常表现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已有的知识 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教材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体验转化策略。计算小数乘小数,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如果它们分别乘10,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把整数乘整数的积回归到小数乘小数的积,要除以1000这个过程是严密的推理过程,应用了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推理,由“扶”到“放”地安排推理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材从实际出发,把法则的教学分两步进行,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法则。巩固法则的练习有层次。先是法则关键内容的专项练习,再是应用法则独立计算,然后是改错练习。这样安排符合学习规律奇满足学习的需要,能提高练习的效率。

3、本单元以笔算为主,同时也适当安排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口算是掌握笔算方法后进行的,直接说出比较容易的小数乘、除法的得数,能进一步巩固处理小数点的方法和技巧。估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情况下使用,替代了笔算。计算器用于较繁的小数乘、除法和探索规律。计算方式多样化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七单元的学习活动中,对小学乘整数的计算算理已经有了一定认知;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在教学中能更好的结合实际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0.408×100 8.009×1000 42÷100 5.6÷1000

2、笔算:

0.8×3 2.53×3 3.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怎样的?要注意些什么? (1)、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整数乘整数的方法一样,都是都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注意竖式中要末位对齐

二、创设情境

1、出示教材中标有长、宽数据的平面图。

提问:这是我们的教室和阳台的平面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求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予适当评点。

2、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解决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求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6×2.8。 追问:你是根据什么公式来列式的? 指导观察:“3.6×2.8”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初步探索计算方法

1、谈话:我们先来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提问:(1)如果用两个因数的整数部分相乘,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与准确的得数比,怎么样? (2)如果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最为接近的整数,那么相乘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与准确得数比,又怎么样? (3)你还会怎样估计?把你估计的方法说给同学听听。

2、谈话:通过刚才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在6到12之间,或者说是在9左右。那么准确的得数究竟是多少?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明确核心问题:怎样用竖式计算“3.6×2.8”?

3、引导: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法的经验,猜猜看,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 (1)、讨论: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用什么方法呢?

提问:3.6变成36扩大多少倍?积会有什么变化?要求原来的积,该怎么办?(把3.6扩大10倍,变成36,积也随着扩大10倍,要把积再缩小10倍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提问:2.8变成28扩大多少倍?积会有什么变化?要求原来的积,该怎么办?(把2.8扩大10倍,变成28,积也随着扩大10倍,要把积再缩小10倍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明确: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可以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可以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板书: 3.6 扩大10倍 3 6 × 2.8 扩大10倍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0 8 缩小100倍 1 0 0 8 答:房间的面积有10.08平方米。

提问:按整数乘法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1008)1008与原来的积比较,是大了,还是小了?(引导学生联系估计的结果进行思考)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看看按整数乘得的积与原来的积有什么关系。

三、教学“试一试”,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

1、根据例题的平面图,继续提出求阳台面积的问题。指名列出算式。 提出要求:根据例题学习的方法,先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2.8×1.15”,再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科书第83页上面填空。

2、讨论:“2.8×1.15”的积应该是多少? 你是把3220除以多少,得到3.22的? 为什么要用3220除以1000呢? 引导学生表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

3、提问:这道题的得数是否可以化筒?化简后的结果是多少?

四、抽象、概括计算方法

1、引导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过程,并讨论以下问题: (1)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3)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2、小结:小数与小数相乘时,如果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那么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3、提出要求: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 小结(略)

五、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重点讨论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3、指导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1)让学生观察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说说算得对不对。 (2)师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 (3)学生订正。

六、课堂作业

1、要求完成练习十四的第

1、3题。

2、学生完成后适当进行评点。

七、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八、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3.6×2.8=10.08(平方米) 3 .6 ×10 3 6 × 2 .8 ×10 ×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 .0 8 ÷100 1 0 0 8

答:房间的面积是10.08平方米。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案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案

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1

小数乘法和除法练习题2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