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党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4: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人们在践行高尚情操和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实现了个人追求与社会主流价值要求的统一。我们一定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行为自觉,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及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观点,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普遍遵循、自觉践行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现阶段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必须确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机整体,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既全面完整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贯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民族感和时代感,反映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我国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人类历史发展反复证明,一个社会不同成员可以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和文化追求,但一个国家必须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这是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居于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绝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要始终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主导、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三是要不断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根本价值取向,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价值准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则是社会大多数人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华儿女的追求和梦想。这个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把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普遍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不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愿意为之共同奋斗。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尚的品格、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一个民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不会有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民族,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发展的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就是当代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使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和治国方略等主要方面,体

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旗帜鲜明地规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树立了新的标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层次清楚、定位明确、结构严谨,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原理,不断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对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问题的新创造,是从思想文化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科学解释。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有中国特色,总结了成功经验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现实的迫切需要又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和形成社会共识的精神航标。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核心价值是相对于一般价值而言的,一般价值是零散的、多样的,核心价值则是根本的、唯一的,核心价值对其他一般价值具有主导性、引领性和整合性。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展现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凝聚力和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崇高精神,进一步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引导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力量。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中的主导地位,切实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理念的整合引导作用,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首先,坚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实际出发,承认价值多样化的现实合理性。任何价值观念都根植于社会实践,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必然会滋生反映不同利益主体需求的思想观念,因而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就难以避免。在一定意义上讲,价值观的多样化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促进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破陈规、大胆创新,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我们要正确面对这种趋势,主动引导这种变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在差异中寻找

社会基本价值的共同点,进而使各种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都能从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价值遵循。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不断提高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才能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一方面要向历史的和现实的不同文化敞开,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成果。要善于挖掘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和丰富文化积淀,要勇于学习借鉴国外在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有益探索和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向时代和社会实践敞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源泉,关注新实践、新课题、新经验,进行新创造、新思考、新概括,不断汲取新的精神滋养,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力,才能引领时代精神的潮流,掌握对现实生活的发言权,发挥对其他价值取向的统摄和引领作用。

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用先进性不断引导和提升社会整体价值品位。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主体,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先进的价值体系,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影响力,是我们党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社会思潮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尊重差异绝不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包容多样绝不是放弃主导、不加制约。只有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影响社会、教育人民,才能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阶层、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才能有效引导、带动较低层次的价值观念向较高层次转化,才能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又在总体上保持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协调与合作,使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点思路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我们在深刻把握新形势下人们认知方式、接受方式、实践方式新特点新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一切手段,动员一切力量,一以贯之,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特别是在面对如汶川地震这样重大自然灾害时,我们要更加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把抗震救灾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美、人情美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常态化、理念化,引

领广大干部群众在为他人、为社会作奉献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第一,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在“知”上下功夫。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宣传普及。要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高唱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要充分发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作用,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使互联网成为先进思想、健康情操、高尚道德、主流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和有效平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体现在文化创作与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提高素质。要进一步突出主题、细化内容,不断提高针对性和操作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具体化大众化,更好地发挥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二,着力强化实践推动,在“信”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主要的是依靠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人民群众只有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才有助于他们在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要看它的树立和推行究竟能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多大用处,要看当人们以此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时,对其社会生活能否产生积极的实际作用。只有在人们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自己实际生活产生良性影响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了知”发展为“信奉”,并由衷地转化为自己的自觉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

在“信”上下功夫,首先要聚精会神抓发展、促发展,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用发展的丰硕成果教育人民,使人民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到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从不断受益的切身感受中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念和信心。再次,要通过建立完备的信仰机制、奖惩机制、强制机制等来解决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使尊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得到褒扬和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受到贬抑和惩戒。

第三,注重抓好融入贯穿,在“行”上下功夫。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一般经过从“知”到“信”到“行”这样一个规律性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确立,主要靠广大群众普遍的自觉自愿的选择和追求,靠群众日常生活的行为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融入渗透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化为大众的愿望要求和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行”上下功夫,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使人们“学有榜样”。通过培育、选树、宣传来自群众身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各方面先进典型,引领人们根据身边实实在在的模范的人和事去选择、塑造自己的生活,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具体实在、可感可亲、可信可行。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以共建实现共享,以共享促进共建,使人们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进一步完善收费人员行为准则,把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化具体化,努力在落实上下功夫,增强人们的认同感,使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和主流价值理念。

我们要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凝炼和培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体现热贡文化传统、反映时代进步趋势、具有交通特色的新时期人文精神,为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增强创新能力、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人文支撑和精神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我见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思想汇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