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5: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短歌行》教学设计

任教老师:吴振木 班级:高一(3)班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诗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文体常识 2.学习本文比与兴,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歌含义,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全文,梳理文意 2.通过问题探究,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把握诗人情感变化,正确理解诗人的“忧”,体会曹操的雄心壮志。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品味全诗的慷慨之气

2、比与兴、用典等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讲读法 2.诵读法、

3、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展示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猜一猜诗句中提及的是那位三国人物。 课件展示: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明确:周瑜 孙权 诸葛亮

历代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三国人物很多,但有一位在诗作中却很少被提及,然而他本人却有不少诗作传世。这个人就是曹操。

二、介绍曹操

1、找学生介绍曹操,以检查预习情况。

2、教师补充总结。 课件展示资料: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是建安文学领袖,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作为一名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作为一名军事家,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作为一名文学家,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其诗歌继承《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传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政治抱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格慷慨悲凉, 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倡导者,著有《魏武帝集》。代表作有《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文如其人,今天我们就试着通过《短歌行》走近曹操、了解曹操。

三、文体与写作背景介绍

1、文体

大家曾经学习过一首《长歌行》。无论“长歌”还是“短歌”都是汉乐府的曲调名称。这里的长与短指的是音节长短。行,是古体诗的一种。

3、背景介绍 课件展示资料: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消灭刘备,孙权,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前夕,与众文武官喝酒,听到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有感此景,此时曹操54岁。

四、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1.“三分诗,七分读”,听名家朗诵的录音,注意字音和语调。 2.自由读,体会和揣摩诗歌意蕴。 3.指名读,教师适时评价。

五、整理字词,梳理内容

1.根据注释,理解诗意。(课件展示,填空释词) 2.为方便理解和背诵,分四层。(课件展示,每节齐读) 第一层: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第二层:渴望贤才,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贤才,忧思难解 第四层:虚心纳士,竭尽诚心

六、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主要从三个方面: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语言风格。(板书)

(一)首先,我们从一个文学家的角度来解读曹操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抱负与情怀。 问题设置:

1.诗歌中的哪个字反复出现,并且可以概括全诗的主要情感? 明确:“忧”

2.用原诗句回答诗人因何而忧?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3.歌抒情,诗言志。曹操的“忧”中见何“志”? 明确:(课件展示)

1 人生苦短

忧 贤才难得 志——一统天下 功业未就

可见,这是一首英雄的慷慨悲歌(感情基调)。

(二)“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刘邦、项羽、曹操、毛泽东莫不如此。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曹操的抱负情怀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

1.首先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手法——用典。 (1)了解用典及其作用(课件展示)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作用:引用典故可以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诗歌内涵容量。

(2)按顺序找出用典的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边提问边明确,同时以课件展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表达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表达诗人礼遇贤才的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之语。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作者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之诚恳,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2.接下来我们复习刚刚学过的比兴手法,找出诗句分析。边提问边明确,同时以课件展示: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喻指贤才并起兴,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并以此起兴,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并以此起兴,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3.除了上述手法,诗歌还运用了一些修辞,请找出并分析。边提问边明确,同时以课件展示:

比喻 借代 设问 引用

(三)我们鉴赏了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首诗。下面总结一下这篇建安文学的佳作是如何体现“建安风骨”的语言风格的。 明确:语言质朴 情感深沉 苍凉悲壮 雄伟刚健 拓展:名家评点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刘勰《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毛泽东

(四)再次齐读诗歌,体会慷慨之气。

七、知识拓展

读罢《短歌行》,你是否有所联想?下面请同学们调动我们的知识储备,举一反三,联想一些相关诗句。

(一)千古一杯酒,滋味各不同。

面对难忘之忧思,曹操以何解忧?——酒。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与诗是一对孪生兄弟,几乎每一位诗人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但“千古一杯酒,滋味各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下面几位诗人的酒中滋味。

2 课件展示相关诗句,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明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潇洒 寂寞)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思乡之情)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豪情 壮志)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陆游 《钗头凤》 (无奈 愤恨)

(二)人生终苦短,态度各不同。

曹操作为一代英雄,有着统一天下的壮志。在诗歌开篇他就提出了人生苦短这个话题。但“人生终苦短,态度各不同”。我们就一下几句诗歌拓展一下这个话题。 课件展示相关诗句,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观。

明确: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及时行乐 庸人忧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及时努力 智者忧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求贤创业 巨人忧

八、课堂总结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站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所以我们更应该“及时当勉励”,只因为“岁月不待人”。

九、作业 1.背诵诗歌; 2.课外延伸。

酒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短歌行》教学设计 公开课第一名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设计(定稿)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设计
《《短歌行》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