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何为大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19:50: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蔡孑民先生如何成就北京大学

—《何为大学—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读后

王雅妮 化学系 10111550108

何为大学?很多很多年前,蔡元培先生是这样给大学下定义的“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的大学,那时的北京大学,还只是少数富家少爷官宦子弟入仕途的“终南捷径”。很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有幸能够漫步在美丽的燕园,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中国一流大学校园里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中国最优秀的学子身上的青春活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北大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歌是这样唱的“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可以这样说,是蔡元培先生成就了这样的北大,在他当任北大校长的第一天,他的名字就和北大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这样评论蔡元培:“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弗、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能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今朝,我们看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理念带给我们的启迪。

蔡元培(1868-1940)1868年1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原字鹤卿,后取“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中的“ 孑民”为自己的易号。蔡元培先生的一生可谓传奇,他日后的教育思想与他的生平经历有极大的关系。蔡元培先生一生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然他在教育事业做出的成就更为突出,先生的教育理念涉及很多方面,比如社会教育,女子教育,美学教育,等等,但是他最为突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就是大学教育了。

在蔡元培先生接手北大之前,北大那时还是一座旧时的经书院,校制腐败,学生大多都是为了混资历谋取官位,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那时的教员大多为兼职,也有不少不学无术的,上课时将讲义一发,然后照本宣科就是了。学生看老师也并不看他学问多少,而是看他官职的大小,官职大的便格外欢迎。认为毕业后便可以以此师生关系作为靠山。从当时的北大学生顾颉刚的回忆,我们可以得知,那时的学生对学业根本没有兴趣,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拉帮结派,全无学生的样子,社会上对于北大也十分鄙薄,不以为意。蔡元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手北大的。

蔡元培之所以会在那种情况下接手北大,我想和蔡元培前半生的经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蔡元培本是清廷的一位翰林,后来看到清政府的软弱无力,倾向与改良派,在改良派失败后,他经过了认真的思考,认为康党的失败在于想要以少数人来撼动有多年根基的清政府。在这时他已经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之后他辞去官职,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并且走向了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之后革命失败,他又远赴德国,接受西方的教育和文化,更加确定了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思想。所以他毅然决然的接受了北大校长这一任职,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人苟切实从教育着手,围场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这是蔡元培想要办北大的初衷,即以“教育救国”。 1917年,蔡元培至北京大学就任,并作了有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个演说奠定了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的基础,之后他的很多改革政策都源于这篇演讲。这篇演讲大家都非常熟悉,蔡元培在这篇演讲中对北大学子提出了三条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师爱友。三条里,又以抱定宗旨最为重要,当然这是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做远比想要做来的重要,蔡元培在许多场合下都提到这一宗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资格养成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反复强调大学的实质,于学生来说,是要确定求学的目的,对于蔡元培来说,他之后对大学所有的改革,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大学成为学生研究高深学问的最好的平台。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短短的八个字,是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精华。这几个字贯穿了他在北京大学的基本活动。虽然经过了快一个世纪,这几个字仍然蕴含着巨大的智慧。蔡元培进入北京大学后便进行了大刀阔府的改革,比如大学的管理体制,新建的选课制等等。当然使北大发生脱胎变骨的变化莫过于,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和大量引进新派的教员,著名的北大红楼便诞生与这个时期。关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先生有几个看法让我感触颇深;一是蔡元培先生反对宗派习气,门户之见,认为“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束缚一己”。他认为对于治学者来说“最忌的是知道了一派的学说,就奉为金科玉律,以为什么问题都可以照他的说法去解决,其余的学说都可以置之不顾了”

蔡元培所说的这一现象,其实在很多学生中都有,这大概就是把自己的头脑作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现在的我们,习惯于接手他人的知识和理论,并不习惯于自己去反思和创新。这样就往往会造成思想僵化和自以为是,诚然这和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并不是没有关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去接受各种各样的新的知识和理论,不轻易的否决某种理论,也不轻易的相信某种理论就是真理。这才是作为大学生应有的治学态度;二是蔡元培先生对于文理分科的态度,他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与科学之实验„„”一百多年前,先生就指出了文理分科的弊病,直到今天,这个现象依然存在。我自身作为一个理科生,之前的确有过哲学无用,文学无病呻吟的看法,现在看来各个学科之见都是有相互联系的,不能以一门学科掌握后,就对其他学科产生轻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在今天仍然是有显示意义的。同时,先生的这个理念对于我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启迪。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要面临这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培养全面的人,即发展人全面的人格,教育的实质是教会人发现自己,继而发展自己。教人必须的生活技能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而想要达到教育的真正意义,“思想自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不应该是将人的思维禁锢在它所要教授的东西,教育应该是打开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我觉得思想自由是兼容并包的前提,兼容禀包的使思想自由更加彻底,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当然,对于蔡元培先生的思想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看,历史是不可割裂的,只是我本人的能力有限,只能从当今现实的角度来考量了。

蔡元培先生能够使北大成为学术自由的宝地,除了他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宗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方针以外,我认为和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有很大的关系。先生宽容、和蔼、慎独、淡泊、仁爱、谦让、真诚、民主、崇高、刚直等等这些美好的品格,我们可以从他学生和同事的回忆来窥知一二,黄炎培在回忆受教于先生时写到“入室则图书满架,吾师长日伏案于期间,无疾言,无愠色,无倦容,皆大悦服”著名学者梁漱溟说“蔡先生了不起首先是他能认识人,使用人,维护人,用人得当,各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广和热,这力量可就大了”。正是由于先生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人们普遍的尊敬。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学界泰斗,人生楷模”,周恩来则高度概括他的一生“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志在民主自由”这样的一位大师,我们只有从他所留下的著作,一遍遍的去领会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主要参考书目

《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梁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何为大学—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蔡元培原著陈平原导读海豚出版社 《蔡元培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名著选读论文

蔡孑民先生如何成就北京大学 —《何为大学—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读后

王雅妮 11级化学系 10111550108

何为大学

何为大学

何为大学

何为大学

大学何为——政治论文

何为大学之道

何为大学[版]

事业单位申论—何为大学,大学何为?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何为大学,大学何为

疏忽人文文,何为大学?

何为大学
《何为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