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6: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比较借鉴

姓名:潘仕园班级:11旅游景区1班学号:114150220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还是在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等诸多方而,都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存在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宁波城市学院为例,与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国外旅游教育的特点

以最具代表性的3个国家美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情况作一探讨,发现它们有以下特点:

(一)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美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只设有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政策,而其他职能则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及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来进行引导。因此,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尤其是美国饭店业协会,一直致力于饭店经理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1]。

瑞士旅游教育主要为饭店教育,它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不仅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还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可见行业协会在旅游职业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院校旅游教育与研究[2]。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领域由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及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学院等组织广泛参与,共同推动。

(二)建立了政府、企业、院校合作体系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制定了一些政策,从而保障和落实各项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许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旅游教育,在美国著名旅游管理学院任教的都是权威人士,不仅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均在知名酒店里有过很丰富的工作经历。美国饭店业协会出版发行酒店管理学教科书,并在世界各地1400多个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高中广泛使用[3]。

店校合一是瑞士办校的一大特点。学院课程设置包括三期专业课程和三期带薪实习,实

习在瑞士酒店或餐厅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澳大利亚,旅游企业纷纷与高校联合,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培训网络结构。

(三)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美国注重旅游高等教育可从近几年旅游院校增加的数量得以佐证。美国EI颁发的证书及文凭在旅游业内享有最高的专业等级。它除了为酒店管理者提供的专科、本科学历教育,还为酒店35个重要位置颁发资格认证,职位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若想继续深造,拿着美国旅游协会颁发的证书,便可入读北美、亚洲、欧洲、澳洲和南美洲大学,读一或二年课程则可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瑞士侧重于旅游职业培训,瑞士酒店管理学校课程由低到高分为证书类、文凭类和学位类3类。学位类的课程是最全面、最系统的课程,它分为学士和硕士课程。所以瑞士的旅游教育更加多元化。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既重视学历教育,又重视职业教育,以国际认证制度的建立来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4]。

(四)面向国际,注重回炉培训

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都朝着国际旅游的水准发展。广泛开展国际范围的合作,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放眼全球,培养学生的商业道德观及沟通技巧。旅游企业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瑞士旅游饭店的普通教育,它可以直接招收15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经过三四年教育后,可以成为一名技工。旅游饭店的中级管理人才,必须是受过技工教育且在实际工作中锻炼1~2年才有被招收的资格;旅游饭店高级管理人才的招生,生源必须来自经过中级培训并在饭店的中级岗位上从事数年工作的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中高级管理人才,必须脱离实际工作岗位,返回学校进行回炉培训[5]。

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

在教学上,未考虑旅游是相对特殊的专业,采取普通的教方式,学生入校后感到无所适从,毕业时感到没有学到东西,已经与市场发展形成矛盾,迫切需要改进。

(一)办学目标模糊。

城市学院旅游专业的开设较少考虑自身的办学特点,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办学招生,

考虑的因素较少,办学目标和宗旨也不十分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又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声誉,不仅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办学质量[6]。

(二)学生就业状况不乐观

目前学院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低层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培养相对欠缺。另外,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接受不断的挑战,上班时间不能休息,中午吃饭也只有半个小时,而且必须轮换就餐。这些服务行业的特性使酒店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目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旅游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人才与需求不相符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结果。这不仅给学校和企业造成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及学生家庭造成很大负担。[6]

(三)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但缺乏创新意识

城市学院虽然也开设了实践性的课程,但数量太少,效果也未达到预期,大部分的课程沿用的仍是普通教育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的教学方法。目前,学院还没有实习基地,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传递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7]。

(四)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特色不突出

学院的旅游专业教学是在中专基础上的简单重复,几乎都是培养技能型的服务人才只不过多了一些囫囵吞枣的理论、管理知识,但这些知识从来没有经过实践,饭店不可能让这样的人直接进管理层,因此只能让他们从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干起,以至于学生频繁跳槽,甚至脱离旅游行业,造成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其结果是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大量过剩,而大量旅游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五)课程设置随意性,缺乏特色专业建设

学校不加分析地迎合所谓社会需要,专业设置随意性强,未经科学论证就轻率地增设或砍去某些专业,忽视其科学性,课程开设日趋职业岗位培训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这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实用”的倾向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及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六)缺少“双师型”师资力量

学院旅游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至今仍然存在两种不适应现代旅游业教育的现状:一是部分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二是部分老师重技能而轻理论。学生无法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只能从书本上学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锻炼,很难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7]。

三、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

学院的旅游职业游教育发展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与国际接轨,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在学科建设、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层次结构、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突破现有教学模式

1、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旅游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必须构建与国际旅游发展潮流以及国际教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其核心就是抓好课程建设。

2、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旅游职业教育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4加强合作机制,建立“校、企、政一一体化的培养模式。[8]

(二)“开放式\"教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特色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旅游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邀请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的相关专家来校进行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介绍优秀的实践经验。学校之间或校企之间经常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借鉴,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互通有无。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学校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有极大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应积极开展校企问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9]。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倡的是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通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所谓“走出去一就是教师通过有计划的国内外进修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实习等手段,了解行业最新信息与动态,掌握旅游行业运行机制,丰

富旅游管理社会实践经验。“请进来\"是通过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聘请旅游行政部门的官员、专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CEO来做讲座,他们带来的新的理念、新的信息可以补充实践教学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学者型\"与“实践型”两者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10]。

旅游职业教育的出路问题首先取决于我们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看待这门学科,转变固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旅游职业教育要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尊重教育规律,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尽快结束目前被动适应、无序竞争、外延扩张的局面,树立质量意识,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一条质量领先、适度集中、整合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田喜洲.美国的旅游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2004(5).

[2] 赵丹青.瑞士人职业教育的新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1999(6).

[3] 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B]1009-1750(2004) 05-0082-02

[4]郝索.外国旅游管理体制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1,(3)

[5]蔡家成.诌议国外导游管理体制及其成因[J].旅游学刊.1995,(3)

[6]钱炜.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问题和对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7]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

[8] 周慧玲.机遇与挑战——论职业旅游教育的发展.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

2005年12月第26卷第12期.

[9]许建,廖任文.《探析创新旅游职业教育的途径》科技信息,2006年第5期.

[10] 郭胜.旅游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J].吉林商学院学报.2003.2.

国内外网络教育现状分析

国内外宠物行业现状分析

国内外现状

三亚市旅游现状分析

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博物馆旅游现状分析

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医疗保险欺诈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外网络招聘行业现状分析

桂林市旅游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整理)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现状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