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节约军中马前卒

发布时间:2020-03-04 01:45: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节约军中马前卒

节约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世界性的话题。面对整个星球的资源恐慌,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口诛笔伐浪费现象,把节约提到了拯救人类生存家园的高度。在这种大氛围中,我省有那么一群“小人物”,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感受到了“浪费无处不在”的现实,在学习和工作中总结出了“事事皆可节约”的道理,于是萌发了创办一个“节约网”的构想,做为对来自国家领导层提出的治国方略的呼应,使自己成为全民实践勤俭节约的行者,成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鸣锣开道的过河小卒。

去年岁末,记者有幸对国内首家节约网负责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李晓群研究员作了访谈,进而对李晓群和他所创办的节约网相关情况有所发现„„

记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浪费亟待解决,效率亟待提高,从浪费走向节约,任重而道远。有人说,你们创办的节约网是“一群小人物抓住了大主题”,请你谈谈节约网及其创办背景等情况。

李晓群:有数据表明,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竟增长了40多倍。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

巨大的浪费在侵吞着“老天”给予我们的土地、森林、矿山、原油和水„„同时也触动了我们社会上层建筑的神经。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全党、全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于是,一个孕育了许久的节约网站应运而生。它诞生在祖国东北腹地、著名的汽车之城——长春。其办公地点就设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节约网创办伊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网、吉林卫视、城市晚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节约网开通的消息;特别是吉林省发改委环资处、吉林省生态办等及时给予指导和扶持,使节约网在开通短短的几个月内即得到了迅速拓展。令人鼓舞的是,去年12月中旬,节约网还作为吉林省的一个亮点,被省发改委推荐到国家“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上。

顺便说一下,其实创办节约网的这群人,绝不是泛泛的“小人物”。他们中有长期致力于研究浪费和节约问题的专家学者,有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有国有大企业的高管、各大媒体的资深记者,还有信息情报咨询方面的专家。在芸芸众生中他们绝对算得上是智者。他们的志向是想要打造出一个像《读者》杂志那样受人欢迎的“网上读者”。

眼下打开互联网,有关节约和浪费的文章辅天盖地,仅四大搜索网站中就有数千万条之多,令人无从下手。此时节约网就成了您的导航,为您提供一个分类有序的关于节约和浪费问题的专题资料库。在这里您可以便捷地找到你需要的文献资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节约网还编辑了大量的文章篇名目录索引和书名目录供您查寻。登陆节约网,您就象走进了一个有关节约问题的资源宝库,令您赏心悦目、取之不尽。

记者:节约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世界性的话题。你作为研究节约和浪费问题的专家,能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吗?

李晓群:人们常说,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全方位的。它包括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人的思想和精神资源等等。这就注定了节约也应该是全方位的,节约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节约网关注的不仅仅是节约,还有节约的“情敌”——浪费,以及与其休戚相关的效率。

大家知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目标,不能走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特别是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老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才是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创立节约网,就是想以此为平台,褒扬节约,摈弃浪费,关注效率,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鼓与呼;另外,我们还旨在打开一个门户,让党的声音、国家的声音和各级政府、企业的做法得到有效传播。我们要吸纳百惠,创办一个网上“仓储超市”,为大家提供节约型的产品和创意、技术和方法。这些是我们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记者:人有说浪费已经是“常见病、多发病”,浪费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一大社会公害。对于有效制止浪费你们有哪些办法或高见?

李晓群:我认为,由于浪费问题和节约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复杂性、持久性,此项工作有着广泛的研究价值。搞好了,它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说,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扑面而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社会。在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解决浪费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从这个意义上说,浪费问题即是对领导者、管理者的挑战,也是对理论工作者的挑战,更是对全国人民的挑战。

提到浪费,人们往往只注意经济领域、生产领域、物质方面的浪费,其实这是片面的。浪费现象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活动到家庭生活,从国内到国外,都广泛地存在着。浪费现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使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艰巨性。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看,对于一种浪费的行为者,体制和制度是外因,个人的思想道德和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是内因。对于浪费原因的正确认识,为我们解决浪费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反对和防止浪费工作有很大的难度,实现由浪费到节约的转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建设节约型社会更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把浪费大、效率低比作横亘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两座大山”或“两大包袱”,不搬掉它、抛弃它,中华民族的振兴就将是一句空话。因此我认为,解决浪费问题要靠综合治理。既要采取思想观念教育、行政处罚、经济制裁等必要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武器来制止浪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首先要研究、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研究和制定反浪费法规,是综合治理和解决浪费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完善反浪费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社会行为,制止浪费现象,达到对浪费行为和后果的惩治有法可依。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对“浪费与节约”问题的综合研究,对“浪费病”进行会诊;对浪费现象加以系统分析;对浪费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对浪费危害做出深刻分析;为研究制定反浪费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里,我们郑重承诺:节约网作为现代网络传媒的一个新成员,将义不容辞地大力宣传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推进资源“国情”教育;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标识;宣传普及节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单位、个人的事迹,揭露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节约网决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功德无量的伟大事业当好马前卒。

采访临结束时,李晓群告诉记者说,经过三个多月的试运行,节约网积累了一点点经验,但在网络的大家庭中,节约网仅仅是个孩童,还在蹒跚学步。尽管节约网的编辑们一直在努力耕耘,但是缺点和失误还是再所难免,因此诚挚地希望继续得到网友和同仁的扶持,使节约网前进的步子迈得更稳,伴随着节约型社会一起成长。(记者 于碑碑,发表于政协协商新报、中国甘肃网2006-1-20)

军中情歌

军中姐妹,铿锵玫瑰

军中绿花歌词

军中职位和军衔

日本已成西方试探中国的马前卒

军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讲稿

节约

节约

节约

节约

节约军中马前卒
《节约军中马前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