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蜡烛的变化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蜡烛的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蜡烛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燃烧发光等一系列现象,揭示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

第二,有根据地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巩固前面所学过的知识。

第三,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研究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种类型,进一步提高获取证据的意识,强化对两类变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搜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活动准备】

分组实验用的三角架、蜡块、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打火机、干燥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蜡烛、干抹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大自然中物质是千变万化的,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都是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你还知道我们身边哪些物质的变化?指名学生举例说明。

师:同学们讲了许多生命的物质的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描述周围的一个常见物体的变化,你们知道这种物体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从蜡烛身上来研究我们周围物质的奇妙变化,好吗?(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意图:【按照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是可以直接看到、感受到,还有些是悄悄进行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确这点,从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变化问题入手。当然,老师没有想到学生会关注身高、体重问题。可见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教师很自然的告诉学生我们将共同进入的新的研究单元,学生也明确了后面的研究方向。】

二、认识蜡烛的物理变化

1、了解蜡烛的特点

师:蜡烛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蜡烛,仔细观察后尽可能多的说出蜡烛有什么特点?(通常我们在观察一个物体时,会用哪些方法呢?生:眼、手、口、鼻等)汇报蜡烛的特点。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观察的最仔细。(提示多感官的观察方法,总结出蜡烛的特点:颜色有红与白等,形状光滑、硬、容易断、易碎、有气味等)

提问:老师这里有一些从蜡烛上切下的蜡块,如果加热它,请你们预测一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生:熔化)

2、加热蜡烛

师:蜡烛加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唐代李商隐的“蜡烛成灰泪始干”描述的是蜡烛燃烧时渐渐耗尽,是不是点燃的蜡烛到了最后就变成灰呢?下面就让我们亲手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变化的研究,边说边演示,并提示: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严禁用嘴吹。

3.师:同学们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吧!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能设计一下这个实验应怎么操作呢?

4.分组设计实验:下面就请各组运用正确的操作方法点燃酒精灯,对蒸发皿里的蜡烛进行加热,注意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各小组都已发现蜡烛受热后产生的变化了,接下来请各组用盖帽熄灭酒精灯,观察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及时记录。指导小组汇报观察加热蜡烛的现象:加热后蜡烛变成可以流动的蜡油,冷却后又变成固体蜡烛。

师小结:蜡烛加热、冷却的过程中由固体变成液体又变回到固体,只是形态的变化,而其它没有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课件)师:板书:

加热

固体——液体

冷却

液体——固体

三、认识蜡烛的化学变化

1、燃烧蜡烛

师:当我们把蜡烛点燃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你的经验猜想一下。生交流。师:蜡烛燃烧时,究竟会怎样变化?变化时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呢?“实践出真知。”还是让我们再来动动手,通过几个实验来看一看吧。

2、石灰水的变化:指名读明确要求,提醒学生注意烧杯的拿法,可让学生示范,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发扬小组间互助合作的精神,来分组完成这三个实验,最后再将你们小组内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好吗?在小组长的安排分工下,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注意观察产生的现象并及时记录)各组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内壁为什么会出现雾气?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皿底为什么会变黑?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蜡烛燃烧后所产生的新物质(水、二氧化碳、黑炭„„)

3.师:用小钢勺放在火焰上方,观察小勺底部。(生:冒黑烟)

4、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刚才我们把蜡烛受热熔化成液态的蜡油,冷却又凝成固体的蜡烛这种现象叫做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那现在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等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又叫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样给物质变化分类的。(课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化能不能变回去了?

四、寻找证据,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生活,一起来研究它们都是什么变化吧!(课件出示)火柴燃烧

枫叶颜色发生变化

面粉做成馒头

水的三态变化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①我用课件出示下面一些物质的变化,请学生说说是那一种变化,并简单说说理由

五、拓展讨论,深化探究

刚刚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依据找的也非常准确,那你们想不想再亲自动手做一些有关变化的实验呢?

1、将白糖加热至熔化

2、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在碱中倒入少量白醋

4.压扁饮料罐

请学生课后思考、分析、也可查阅资料,看看“滴水石穿”属于哪类变化?一节课下来,教师不一定给学生一个肯定的、标签式的结论,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应该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六、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畅谈感受

3、讨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形态的变化?哪些现象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板书设计

蜡烛的变化

加热

固体——液体

冷却

液体——固体

发光、发热、气泡(颜色改变、性质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

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

总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提倡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着力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案

六年级科学《 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实验

蜡烛的变化(优秀)

蜡烛的变化说课稿

六年级科学上册《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案
《蜡烛的变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