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骑行技巧

发布时间:2020-03-01 23:4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骑自行车外出旅游的途中,自行车难免会出现故障,车的运动结构也会发生种种变化,所以学会正确使用、保养和修理自行车是非常必要的。长途出行所用的自行车大都是山地车或专用途旅行车。这些车种与我们平时所骑的普通自行车有不小的区别。下面以我们常用的山地车进行讲述。

一、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有三个主要的内容。

1、变速器。先说几个关于传动的概念:①齿轮比。主动齿轮(轮盘)与被动齿轮(飞轮) 齿数之比。②传动比。齿轮比乘以车的后轮直径所得的积。③自传动行程。用传动比乘以圆周率,即骑手每蹬踏一周自行车可以前进的距离。 无论是什么自行车,只要有变速装置。就会在传动系统中通过变速器而产生轮盘和飞轮的多种齿轮比组合,尤其是山地车,可以使骑手保持一定的蹬踏频率,顺利通过各种复杂地形。正确使用变速器可以降低维修频率和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使用变速器要注意以下两点:

㈠以捷安特ATX740型自行车的变速器为例。它的组合是三片主动轮(轮盘)和八片被动轮(飞轮或称塔轮)。主动轮的档位编号是从小向大数,分别为

1、

2、3,齿数分别是

24、

34、42,被动轮的档位编号是从大向小数,分别为

1、

2、

3、

4、

5、

6、

7、8,齿数分别是30、

26、

23、20、

17、

15、

13、11。称为二十四速。最高速齿轮比是42比11,值约为3.82,传动比是3.82×26,值约为99.27,自传动行程是99.27×3.14,值约为311.72(英寸),就是说,骑手每蹬踏一周约前进7.92米:最低速齿轮比是24比30,值为0.8,传动比是0.8×26,值为20.8,自传动行程是20.8×3.14,值约为65.31(英寸),骑手每蹬踏一周约前进1.66米。(公英制换算:1米 =3.2808 英尺)

在实际的骑行过程中,这种变速器的变速组合只能用二十二速。其中的1-8和3-1是不能用的。也就是说,小盘不能对着小轮,大盘不能对着大轮。因为这样就形成了最大的鏈条对角线,使鏈条处于极度扭曲的状态,极大地增加了零件之间的磨损程度,提高了故障率。 正确的使用方法应该是:在由高速向低速变化时,先变塔轮由8到6,再变轮盘3到2,变塔轮5到4,变轮盘2到1,最后变塔轮3到1。由低速向高速变化时相反。

㈡自行车在停驶的状态下,也就是在家里存放着的时候,应将变速装置变为1-8,就是小轮盘对小飞轮。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变速器各弹簧的拉伸力减到最小,保持变速器的灵敏度,延长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2、快拆,又称拉杆。自行车上主要有前后轴和鞍座插杆用的快拆,它的作用是方便快捷,不用搬手就可以将组件拆下来。稍微高档一点儿的运动型自行车,前后轴都是快拆的。

㈠拆御:用一只手的手指扣住快拆手柄,延轴向方向扳动180°,扳动力度的大小由安装时的力度所决定。一般情况下力度应该是比较大的,需要费些力气才能扳得动。这种力度是有一定“弹性”的,而不是生拉硬拽。另一只手将快拆另一端的螺母向松动方向旋转几圈后,轮组即可轻松地拆下来。

㈡装配:先使快拆的拉杆处于“打开”状态,与车轮一起装入叉架上的轴槽,旋紧快拆拉杆的螺母,同时注意使车轮处于自行车结构的中心位置,延轴向向拆御时相反的方向转动快拆手柄180°,力度应以一般男氏用手掌推装时能留下红印为适度。装配时应注意快拆手柄的方向,前轴的快拆手柄要与前叉基本平行,后轴的快拆手柄应在横拉叉和斜拉叉之间。

㈢检查:装配好之后,为防意外,应进行检查。方法是:如果是前轮,用右手握住“把力”将前轮提起,用左手握拳击打前轮的上部,不发生任何松动为合格。如果是后轮,用左手握住车架横梁的后端,将后轮提起,用右手握拳击打后轮的上部,不发生任何松动为合格。

3、轮胎气压。我们经常会给轮胎充气,但是充到什么程度合适,很多人都不知道,往往是充到用手按不动了为止。这是不正确的。

自行车轮胎的气压是有定数的。外胎的边缘有商标、尺寸等各种参数,轮胎气压的参数是其中的一项。一般来说,自行车轮胎的气压都是以PSI为计量单位的。PSI是英制单位,表示每平方英寸所承受的大气压力。我们所用的山地车的气压常常标示在40-65PSI的范围内。气压太大,会增加颠簸的强度和扎胎的机率;气压过小,会扩大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增加骑行阻力。所以充气应充到标识数值范围的上线(65PSI)。这样做对提高骑行的舒适度、保持一定的骑行速度、降低扎胎机率是有很大好处的。

在出行的时候,最好配备一个带有气压表的气筒,如果没有气压表,只能靠经验和手感定夺了。

二、自行车的保养与修理: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每次的旅行计划,加强保养,使爱车全天候地保持灵敏可靠的良好状态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还要学会一些必要的修理技术,用来处理在旅行途中发生的一些故障。

1、先说说维护保养。总的来说,只要是能动的地方,都要经常地进行保养和检查。但重点是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三道轴(即前后中轴)。

㈠传动系统的保养:主要是润滑。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润滑油。要提醒大家的是,应使鏈条经常保持其油润灵敏,尤其是在涉水和淋雨后,要及时加油。前后变速器的活动部位也要经常注油,鏈条和变速器所用的油最好是自行车专用的防锈润滑油,用普通机油也可以,但效果较差。

㈡制动系统的保养:制动系统关系到出行的人身安全,所以尤为重要。除了保持各活动部位的灵敏可靠外,要经常检查刹车块的行程间隙和磨损情况。刹车块的行程间隙两侧都应保持在2—3毫米的范围内。如果间隙太大,会增加刹车块的自由行程值,使得刹车的灵敏度降低,间隙如果过小,又可能会出现刹车把劲的现象,增加骑行力度,浪费体力。每个刹车块的表面都有两个以上的沟槽,如果这些沟槽将要磨平或者已经磨平,就应该及时进行更换,以保证制动的灵敏度和行车安全。

㈢三道轴的保养:三道轴有好几种。分普通轴、密封轴、轴承轴等。但无论是哪种轴,都要是时的进行保养。其时机是万公里/年,也就是说如果跑够了一万公里,无论到不到一年,都应进行一次更换黄油的保养,如果跑够了一年,无论到不到一万公里,也要进行一次更换黄油的保养。同时检查钢珠和轴档等零件的磨损程度,是时更换。注意平时不要用机油进行各轴的润滑。

㈣刹车线和变速线的保养:一般的刹车线和变速线都有运动导管,这些导管的两端都不可避免地会进入一些灰尘和湿气,雨天还会进入一些雨水,极易造成线的锈蚀,应把线抽出,将线的四周抹上黄油再穿入装好。并且每年,最多不超过二年就要再上一次黄油。

2、一般故障的修理:

㈠补胎:在长途骑行的过程中,扎胎是最常见的故障。所以每个骑手都必须学会自己补胎。补胎有几个重要的环节必须掌握。

第一是拆装轮胎。先说拆,山地车的轮胎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好拆的。用一个轮胎撬板在远离气门咀的地方,以车圈的外沿为支点,将外胎撬起一个点,用另一个撬板在前一个撬点的附近再撬起一个点,依次将外胎一点点地全部撬开,要注意别把内胎撬破。然后将内胎从外胎中取出,取内胎时要最后取气门咀,这样即省时又省力。再说装,先将气门咀装入车圈的气门咀孔内,再将其它内胎全部装到外胎里,注意保持内胎的平整,为了保证这一点,可以在将内胎全部装入外胎后,先少量地充点气,再装外胎,装好外胎后要检查一下气门咀是否装正。

第二是查找漏洞。查找漏洞的方法有好几种,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将内胎先充好气,要注意的是内胎离开外胎后充气太足容易爆裂,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查找漏洞的方法中以水试法最为灵敏快捷。在旅行途中往往是没有查找漏洞用的水,或者没有盛水用的容器。可以试用皮肤感觉法和土埋法等方法。

第三是补漏。补漏的关健是搓和贴,搓是把漏洞的四周都搓出新茬,面积要大于补皮,而后均匀地抹好胶水,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要保持搓面的清洁,再把补皮贴在漏洞处。补皮有两种,一种是用旧内胎做补皮,这种补皮,在贴之前,要把里面也搓出新茬,抹上胶水。另一种是买来现成的冷补胶,这种补皮,一面是防水纸,另一面是锡伯纸。用时将锡伯纸揭开,直接贴在抹好胶水的漏洞处即可。要领是贴牢。 如果是快拆轴,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用更换内胎的方法。但在拆轮胎之前,要先把闸架松开。

㈡调整变速器:随着骑行时间的延长,变速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使骑手感觉到不好用,骑手如果学会了调整变速器,可以保持变速器的良好状态。调整变速器有三个要领。 第一是变速线的松紧度。调整线的松紧度时应该使鏈条处在小轮的位置上。把线拉紧,但是不能太紧,要保持一定的弹性。

第二是限位螺钉。无论是前变速器还是后变速器,都有两个用来进行调整的螺钉,前变速器的限位螺钉是控制拨叉向内或向外动作位置的,后变速器的限位螺钉是控制导轮向内或向外的动作位置。

第三是微调。在变速线的一端都有一个微调旋钮,是用来进行微细调整用的。可以边进行调整边试。

㈢更换脚踏:我们所骑自行车的两只脚踏(或叫脚蹬子)螺纹是不一样的,左边的是反扣,右边的是正扣,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简单地记成“左反右正”。拆装时应该注意旋转的方向。拆卸要注意用力时不要伤着手,装时一定要旋紧。

(一)自行车(南方人叫单车)

选择2000元左右的品牌自行车,如捷安特的ATX770和美利达的公爵650等,品质可靠,性价比较高,骑的人多,沿途维修点多,配件容易找到。

我的是ATX690,1725元,无前叉锁死功能,上长距离大坡时会卸力,浪费些体力,

(不过觉得无所谓,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才骑行的么

。)

*滇藏路上碰到一位骑380元普通自行车进藏的温州年轻人,所以说单车的贵贱性能不是主要的,骑友之中说:“骑得快慢主要靠发动机”意思就是说主要靠人的体力和意志。 总之:“没有去不了的车,只有去不了的人”

如果路上准备经常搭车的骑友,也可以选择折叠车,方便携带。

(二)必须的装备

骑行头盔,骑行手套,电筒和尾灯是必须的,只要上车,必须戴好头盔和手套,绝对不能侥幸。

(三)其他装备

货架选择钢货架,铝合金货架长途颠簸比较容易折断;

(目前碟刹单车没有钢货架,所以综合比较的话,最好选择V刹车)

驼包选择质量好,结实防水的,一个好驼包可以减轻很多烦恼,尤其是雨天,不要选择太宽大的,风阻大,很痛苦

下次走我选择摩托车的油箱包,或者干脆就用双肩背包,顺着放在货架上,轻装简行,风阻最小,住店逛街什么的携带也方便。

骑行眼镜最好有;大风沙,刺眼阳光和傍晚飞虫多的时候最有用,其他时候不戴也行。

魔术头巾可以买两个,天冷风大的时候套膝盖上还可以保暖防风。

相机带卡片机就行了,单反取放麻烦,卡片机还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骑边拍,迅速捕捉转瞬即逝的沿途风情,还不耽误时间。

修车工具的话就带打气筒,链条油,补胎工具,外加一个小的扳手组合工具就行; 备件就带一个备用内胎和一对刹车皮就够了,截链器,刹车变速线等不用带,坏的几率很小,我骑了6600公里,从来没坏过

露营装备建议不用带,使用频率很低,风阻还大,露营的话充电,洗浴,安全等都不好解决,最主要是休息不好。

沿途旅店大多数都是20-30元价位,综合比较还是住店较好。

。 不用带专门的GPS,使用频率很低,国道沿途都有路桩,很难走错,在城市里找路就多问问好了。

另外,现在绝大多数手机都有GPS功能了,不过即使有GPS指示,也还是再问问当地人好,走错了很打击旅行的情绪的。

如果想保存下自己的GPS路径留念,网上有卖专门的GPS路径记录仪,体积很小。

如果要充电的东西比较多,就带个插线板,因为大多数旅店房间只有一个插座。

轻便的电吹风很有用,尤其是进藏,西藏雨多,天气转瞬即变,难免鞋袜手套和衣服被浇湿, 晚上住店后可以用来迅速吹干衣物,这样也可以减少带过多的备用衣服。

水杯架选择金属的,塑料的张紧力不够,下坡颠簸时水杯容易掉。 水杯建议选择太空杯,可以在沿途的旅店饭店直接装开水,节约买水钱, 选择开口是小口推按式的,这样骑行时不用下车也能单手喝水。 可以带两个太空杯,小的插在车上,大的放驮包里。

建议装付把,减少手部疲劳,我一路上就是手受不了

码表我就网上买个17元的,用着也不错,但是大雨天要套个方便袋挡雨。

MP3小音箱网上有,一般100元左右

(骑友说雨天用安全套蒙上,我只能说,骑友太有才了)

车铃有没有都行,我的是在woerma超市买的,带个小指南针,还是比较实用,但是音箱放在旁边的话,指南针就不准了。

总之,行李尽最大可能要少,轻装简行才能更轻松,享受旅途快乐!

二.关于出行准备

一般来说,常见的线路都有路书,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是路况每年变化很大,具体还要路上多问。

地图要买注明道路各段公里数的,尽量买单张的,减少重量。

如果路上准备去很多地方,自己事先分清主次,想好顺序,万一因为各种原因中途必须结束,也不会留下遗憾。

在家办张邮政储蓄卡,路上很多地方根本没有银行,只有邮局。随身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卡里的钱也最好让家里人分批往卡里存。

花费的话,如果一路吃住选择最节省的方式的话,大约平均每天80元(2011年)。

综合计算的话,长途骑行可以按照每公里一元来预算

(2011年)。

各种证件带好,最好带上护照,即使你事先没打算出国,但是有可能中间碰到计划外的机会。 我这次就是事先没想出国,到拉萨后受到骑友启发,临时改变的路线,感觉收获不小,很庆幸。注意,护照等证件用塑料袋或者防水袋子装好,避免浇湿。

寻找同行骑友的话,网上结伴的成功率不高,很多人事到临头走不了,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是进藏,海南环岛等热门线路的话,直接出发路上被捡也不错, 或者到当地的车店或者驴友旅店,都有可能遇到同行骑友。

如果不是很熟的骑友,事先约定好线路,日程,吃住标准等,以免路上分歧,影响情绪

最好和骑友签订一份协议,应该包含有:自愿出发,风险自付,同伴发生意外时尽到力所能及的救助责任等必要内容,约定大家的义务和责任。

保险网上有,最好买可靠的,也有人说是最好亲自到保险公司去买;我是网上买的,很幸运,钱打水漂了,没有派上用场,所以不清楚究竟那种好,呵呵

骑行一般应该穿分体式雨衣,风阻小,防雨效果好,但是穿脱麻烦;另外因为不透气,里面的衣服实际上也会被汗水浸湿。

雨披的话防雨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方便,也是一种选择。另外,如果很大的雨的话,一般都选择避雨了。

我这次是带的分体雨衣,下次我会选择雨披。

进藏的话,建议用两个抓绒衣代替冲锋衣,冲锋衣体积大,重量沉,使用频率低,普通的效果也不好。下大坡风大天冷时可以在抓绒衣外面再套上雨衣,足够了。

鞋子的话轻便的旅游鞋球鞋就可以,不必穿防水的登山鞋,费那劲还不如带个电吹风呢,一路上还看见过只穿沙滩拖鞋和凉鞋的人,也都是资深长途骑友呢

药品结合个人健康情况,如果平时很少吃药的人,带点感冒拉肚止痛过敏药物就行,因为路上哪里都会有药物卖。

。 。 三.路上注意事项和个人小经验

旅途中一定要遵纪守法,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民族地域歧视和个人贫富实力之类的话题。

路上绝对不要喝酒,晚上喝酒也要控制好,即使自己酒量好不醉,骑友醉了也很麻烦,因为你必须照顾他,不像在家里,酒局散了各走各的

路上和同伴搭伴吃住会节省,花费最好是AA制,各付各的,当场结清,这样效率最高,麻烦最少,也是最好的方式。

骑行搓板路等路况很差时,车子也容易坏,注意检查货架等各处螺丝是否松动(路上确实颠掉过两次货架螺丝的)。

可以在超市买些细长的塑料袋,雨天时套在袜子外面,就是说鞋湿袜子脚不湿,综合各种防雨方法的话,这种我认为是最好的。

晚上住店尽量把单车抬到屋里,因此也要选择低楼层的房间,放在大堂里要锁好,虽然丢不了,但是店里的人会骑着出去玩,或者丢失尾灯码表之类的小配件。

尽量不要让好奇的人骑自己的单车,因为这些人不懂单车的操作,对车子不好,陌生人骑走自己还不放心,万一对方摔坏了车子或者人摔坏了,相当麻烦。

另外,尽量不要选择靠近大路一侧的房间,晚上很吵。 厅里摆着麻将机的旅店也尽量不要住,晚上有人打麻将。

。 单车独行的话,路上休息吃饭或者修车补胎的话尽量选择人少的地方,避免好奇的人群打扰。

路上吃饭住店等都能讲价,就当练练砍价水平吧 南方很多小饭店和大排档没有菜单,所以讲价很重要,

一般骑友和我都是不管店家怎么说,就说我想十元吃饱,还要有肉和青菜,你们看着办,根据当地物价水平,或者15元。

(我们有次在广西,吃完饭结账,老板和老板娘差点都哭了,因为亏大了)

一般饭店都有开水,吃完再把水杯加满,省下买水钱。出发前在旅店把水加满

长途骑行很耗费体力,主食尽量选择大米饭,必须吃足。

关于托运自行车

路上坐火车选择过中铁快运和快递,都不贵,

中铁快运唐山到广州140元,车子无任何损坏

(把前后变速用破布包好,车子不要锁,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推车,避免野蛮装卸)

快递拉萨到大连150元,后变速变形,部分变速失效。

(在拉萨找车店打包,全国范围内要价100-150元,但是后变速压迫变形)

当然也可以自己打包带上火车,避免托运时弄伤,而且省下运费,但是也有两个缺点: 一是有的列车发现后会让你补办托运,称重后也要一百多元,还得自己拿着。 二是携带不方便,影响旅途心情。

坐长途汽车时带自行车目前没有标准,有的免费,最贵的是和票价相同,要诚恳砍价,我最贵花30.砍价技巧在于要博得司机同情,都是司机说了算。

有的长途车有两个司机,找面善者先谈,另一个会给面子,但是也要讲究低调和技巧。

(建议:砍价的要点是让司机在思想上把你和出门花钱消费的旅游者区分开来,你懂的

关于进藏骑行

骑行进藏的最佳时间是6到9月,其他时间高原气温低;其中7,8月份学生放假,人很多,沿途吃住可能紧张一些。

进藏的话,路上蔬菜水果很贵,带上点复合维生素片,另外再带上钙片,

葡萄糖粉买一袋,装在空矿泉水瓶里,海拔高的地方倒水杯里喝点,感觉挺有用的,当然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氧气罐我认为就不必了,因为骑行速度慢,对高原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红景天和红牛我没吃过,不好评论。

当然了,如果有高原反应了还是要注意休息,必要时及时下撤。

有的路段中途没有饭店和商店,自己带好食物和水。

买些润喉糖来吃,缓解疲劳,还能避免喉咙干燥引起感冒,进藏路很有用。 骑友碰到了聊天递块糖和平日里递根烟效果一样,甚至更好{:1_1:}。

路上注意自己的骑行节奏,不要和别人比拼速度和体力,只要是路书上写的目的地,绝大多数人都能到达。

出现感冒症状了及时吃药,真感冒了也不必害怕,我和骑友都感冒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实在支持不住的话就休整一天。

第二天不休整的话,头天尽量不要喝酒,尤其是白酒。

总之,进藏没有那么悬乎,我的理解是,只要是能骑长途的人,进藏都没问题。

四.关于骑行安全

头盔手套必须戴好,骑行时注意力要集中。

下大坡是注意控制车速,尤其是入弯前减速,弯路刹车容易摔车。骑友之间不要跟车太近。

进入隧道前把车灯打开。

尽量避免骑夜路,危险还容易迷路,问路找不到人。如果必须骑夜路的话,手电筒要准备好,和同伴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距离过大,

尽量沿着骑友走过的路线走。过桥的时候不要太靠边并且减速,避免栽到河里。

碰到不愉快的事情,第一原则是脱身,不要和别人争执,更不要动手。 万一碰到抢劫的舍财保命。(基本不会有抢劫骑单车的,大家尽可放心)

当地人朝你喊话你听不懂方言的话,笑笑继续赶路。

还有三条就无所谓了,我一般不用,但是也写上吧:

有人问你车子多少钱,你就说朋友玩旧了送的(暗示对方自己买不起是穷人);

有人问你从哪里来,你说你的上一站,尽量离这里近的地方(暗示对方自己住在附近); 有人问你是不是一个人骑,你说后面还有几个骑友待会能过来。(暗示对方自己还有同伴马上过来);

防狗

我带了防暴喷雾,一次也没用过。

碰到过狗突然追车的情况,下车和狗对峙,它就退了,人有三分怕狗,狗有七分怕人。

基本不会碰到传说中的藏獒,纯种藏獒身价百万,狗主人看得比老婆还严,你想碰也碰不到。

狗追你你猛跑,只会让狗更兴奋。

五.关于问路

问路效果次序是:

1.骑友(当然不能经常遇到,或者说经常遇不到) 2.摩的司机 3.穿着干净整齐的老年人(老年人一般都是当地人,穿的干净整齐的人一般原来是公职人员,见多识广,思路清晰,能迅速明白你的问题,同时也能讲的清楚明白) 4.货车司机或者旅店饭店老板

5.交警(很多交警都是外地人,或者很少走远道,但是基本也错不了)

注意:

1.尽量不要向女人问路,现在媒体宣传的骗子太多,大多数人都装听不着不理你,另外指的路经常是错的。(国道边摆摊的除外,但是也明显不如问男的) 2.不要拿着地图问路,那样别人就会对着地图给你指路,没用。

地图和GPS指示的路,如果感觉怀疑,最好问问再走。

六.其他心得

路上多拍照片吧,我一天最多拍了300多张,回家还是觉得少了,

拍照要减速停车,还要把相机拿出来放回去,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还有耐心; 可以把握这个拍照原则:如果觉得哪个场面或者景色很“特别”,那就把它拍下来。 这个“特别”是指壮观,美丽,搞怪,感动,吓人等等,

相反,真到了景点,网上或者别的骑友会有很多照片,反而不用照那么多。

路上最好穿着朴素一点,低调一点,这样在吃住行用等各个方面,一般店家都会给你个最低价,会把你和出门消费的旅游者区分对待。

路上骑友和经历是财富,要珍惜。

最后, 骑行长途一点也不神秘, 骑车上路就是了,就这么简单,

什么路都有终点,漫长路途也只是不间断地重复第一天而已,只要上路

自行车基本骑行技巧

自行车骑行知识18.刹车技巧

骑行

骑行

《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之如何倒地

骑行策划书

骑行slogan

凡心骑行

山西骑行

骑行·人生

骑行技巧
《骑行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十大骑行技巧 技巧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