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英语语篇阅读的图式阐释

发布时间:2020-03-02 15:37: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英语语篇阅读的图式阐释

摘要:语篇阅读并非文章在读者头脑中的直接内化的单向过程,而是文章与读者、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情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因此,图式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探讨图式知识理论对语篇解读的作用,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角度来分析图式对语篇解读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读者英语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图式;图式理论;英语阅读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avid E.Rumelhart)为代表的一派心理学家提出了“相互作用阅读模式”(Interactive Reading Mode1)。该模式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语义、句法、词汇以及视觉的各种信息都能影响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阅读并非是文章在读者头脑中的直接内化的单向过程,而是文章与读者、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情感等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除了受语言知识、专业知识的影响与制约外,还受到本身积淀的经验的影响和制约。经验形成各种各样的图式储存在读者的记忆库中,帮助读者在解读时检索出所需的意义。在处理文本时,读者从记忆中重新获得相关的图式,在与文本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这些图式帮助读者理解文本。因此,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图式理论与阅读⑵⑴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它以康德的认识二元论(即把认知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作为重要来源,经皮亚杰(Piajet)和巴特利特(Bartlet)等人发展成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后来,Rumelhart,D.E经过大量实验,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

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人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图式是阅读者对世界认识的总和,是阅读者从不同经历中获取经验与知识,并按情景分门别类储存于大脑的知识结构的立体网络。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就是给合适的图式填充新信息而使图式具体化的过程,填充的

内容可以是直接理解的或推断出的新信息。所以,阅读应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读者需具备与文章相应的图式,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成功地激活该图式。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建立新图式、激活原有图式和巩固、拓宽相关图式极为重要。图式知识决定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学习和记忆。在阅读中阅读者头脑中储存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可供调用的知识就越多,阅读者就越容易产生联想,思维更活跃,理解能力必然更强,阅读效率更高。

三、图式知识对语篇解读的影响

许多语言学家曾经就图式知识与语篇解读的关系提出过独到的见解。Widowson认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不仅指导我们理解各种事物和经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对这些事物和经历的语言描述”。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大脑已经形成的图式。Goodman则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这些不同的表述实际上都体现了图式理论对语篇阅读的解释:读者已存的图式知识对他们吸收新知识的方式和运用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按照图式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

(一) 语言图式与语篇解读。语言图式是指读者认知结构中与文本的词汇、句法特征互动的知识模块,即读者能够解读文本中词汇、句法意义的语言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利用文中所提供的信息去搜寻记忆中与之匹配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以及对文本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联想和预测,如果缺乏相应的语言图式,就无法领会作者通过语言符号表达的意图,达不到与作者相互交流的目的。

(二) 内容图式与语篇解读。内容图式是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即读者认知结构中与阅读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世界知识模块。图式理论认为,语篇的深层语义关系及意义需要读者把自己头脑中的背景知识与阅读信息相联系才能得以把握和获得。只有当读者具有相应的内容图式,并与作者共享同样的文化图式,文字意义理解程度才会达到最高点。也即是阅读者头脑中的固有图式是决定语篇解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比如当读到“地震”一词时,也许一个几岁的小孩都认识,但他却读不懂是何意,而它却会马上激活那些了解地震知识或经历过地震的人头脑中有关地震的山崩地裂、翻江倒海的场景。其原因是前者头脑中没有而后者却有相关图式。

(三) 形式图式与语篇解读。形式图式又称修辞图式,是读者对语篇的形式、修辞的组织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在英汉语言篇章中,虽然不同体裁的阅读文章在谋篇布局及思路展开方式上都不一样, 但其体裁总是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模型和范式。比如,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有两种:即从一般陈述开始,最后得出具体、特殊的结论的演绎法和从个别实例出发,

⑵⑴⑷⑶

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法;记叙文常按照事件发生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文则多按照所要说明的主题的性质来决定。此外,政论文章通常是比较型的,科技文章通常是问题解决型的,历史文章通常是时间型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如果了解篇章结构方面的文体图式知识,将有助于理解预期的建立,从而捕获语篇所提供的信息,达到理解的目的。

四、图式理论框架下的英语语篇阅读策略

(一)注重知识积累,丰富内容图式。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与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和文化体系息息相关,是相关文化体系、知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的背景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语言水平的不足,帮助读者预测、选择信息和消除歧义,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而背景知识严重缺失或文字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足或不清楚,则只能激活大脑中某个特定的图式,因而会造成理解上的不全面和理解错误。在英语学习中,一方面学习者要从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新闻中,不断积累英语常用词汇的概念意义和与这些词汇相关的基本知识,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吸收英语常识性或专业性的知识;另一方面应有的放矢地学习一些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不断丰富头脑中的知识图式,以确保在阅读理解时大脑中有更多的图式供调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此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同一话题的多篇文章的阅读,以便相对容易地理解相关话题的文章。如就传记类、环保类、科普类、地理知识和风俗文化类等文章,分别引出与他们相关的主题,然后围绕各主题选择若干篇内容相关的、在语言上尽量涉猎本主题的基本词汇、内容且具有典型性、时效性和系统性的文章,由浅入深地展开阅读,实现知识的不断积累,使语境阅读内在化。

(二)了解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特征,丰富语言图式。英语阅读必须以比较丰富的词汇为基础。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新的词汇不断涌现。如:online shopping,WTO等,在这些词汇中,有一部分在词典中是查阅不到的。为避免这类词汇成为阅读的障碍,英语学习者应在平时的学习中适当地扩充相关词汇,将英语词汇的扩充和积累作为课余扩展阅读的目的之

一。英语文章重要句法特征之一就是结构复杂的长难句的使用。这类句子包含的信息量大,句子内的逻辑关系复杂,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要正确理解这类长难句学习者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以逐渐掌握分析句子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语法功能的能力;掌握从大处着眼,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成分,再逐一确定辅助成分的阅读技巧。

(三)开展语篇整体阅读,丰富形式图式。在现代外语阅读中,语篇理解强调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理解层面,同时还要对语篇所包含的各种非语言信息进行探究,利用图式的预测作用,激

活头脑中已有的图式,选择并推理语篇信息。为此,在英语阅读中,读者应同时关注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语言运用的环境来理解和掌握语篇,将关注文章的段落大意、全文主旨、作者意图、言外之意的理解作为框架来吸纳语言材料,有效加工信息,从而提高语篇解读能力。

现代图式理论无论是在外语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是一种新兴的、正在发展的理论,它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语篇阅读是读者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加工而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平时的阅读中,读者应注重相关图式的积累和掌握,只有这样,方能事半功倍,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Goodman,K.S.Reading:A Psycholinguistic Gueing Games[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6):

123-135.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90.

[3] 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190.

[4] 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Oxford University Pre,1983:34.

语篇阅读教学方法

奇速英语时文阅读语篇

英语语篇阅读教学

中考英语(语篇填空)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语篇教

初中英语语篇阅读技巧初探

五年级英语的语篇教学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之我见

英语语篇阅读的图式阐释
《英语语篇阅读的图式阐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图式理论英语 图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