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04 00:48: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我公司是ISO9000贯标认证单位,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及安全保证体系,该体系囊括了从工程项目的投标、签证合同到竣工交付使用,直到交工后保修与回访的全过程,都是以文件控制检查监督记录为管理标准,充分体现了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该体系以质量手册为核心和指导,以程序文件为日常工作准则,以作业指导书为操作的具体指导,所有质量活动都有质量计划并具体反映到质量记录中,使得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章可循,责任分明。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保证产品符合顾客要求,并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增加顾客满意度。

第一部分 质量保证措施

一) 质量保证体系组成:(见附图) 二) 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1、技术措施

1) 严格ISO9001质量标准,按程序文件进行质量管理,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是质量水平持稳定、连续并不断上升的根本保证。

2)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规定、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除进行书面交底外,还应根据各班组召开技术交底会,对施工难点进行讲解。

3) 各种不同材料必须合理分类、堆放整齐,加强库管工作。对于钢筋须挂牌标识,避免锈蚀和污染。加强原材料检验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材料的检验制度,水泥、钢材及搭设架子的钢管、钢丝绳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资料。砼严格按配合比施工,认真做到开盘交底和拆模申请制度。

2、各工序技术措施

1) 测量放线,设立专门的测量放线小组,测量仪器及工具事先检查、定期校正,测量控制点是保证道路坐标定位的控制。

2)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鉴于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本工程拟采用“一次成优”的质量控制法,以便于工作在结构工程施工时为装饰工程打好基础,其具体的施工流程说明如下:

A、程技术人员在工序开工前将各位的模板安装图详细给出,按图施工,质检员严格按图检查验收。

B、认真做好工序交接检,当钢筋工程完工后应组织钢筋、木工班组长和技术员进行现场交接检,凡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守后方可封模,绝不允许因钢筋位置偏差而影响支模质量。

高模板施工质量标准,垂直平整度均要规定在范围之内,尤其要重视外侧垂直度和平整度,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模板拆除后要进行清理修正,涂刷隔离剂后才能继续使用。 为保证板缝满足优良标准要求,在模板安装完毕后,用透明线粘贴板缝。

C、钢筋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答疑纪要规定,钢筋选用为八大钢厂钢材,配料时允许使用三家钢厂钢材,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钢材采购时主要考虑由三家钢厂进料。

钢筋进场后要及时检测试验,合格材料方可进场。 钢筋工程施工前要认真做好翻样,交底工作。钢筋密集处既要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又要保证砼顺利浇捣。

钢筋工程安装后,工程质检人员应对钢筋进行检查,做好隐患验收。重点进行下列内容检查,检查钢筋的种类、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负筋位置是否正确;检查钢筋接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捆绑是否牢固,有无松动脱变现象,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对焊、机械挤压接头是否符合要求。

由于钢筋偏位历来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因此本工程在施工中将采取在模板上进行二次放线的方法,对钢筋进行重复校核,在浇砼前还要再三复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

每工作段钢筋绑扎安放修正完毕后,必须经监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达到合格,签证后方可封模和浇砼。

D、砼工程施工

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制度,特别是对水泥要有计划地提前做好化验工作,杜绝不经化验而先使用的现象。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在卸料前必须检查配合比试验单,确认符合强度要求,方能卸料。专业工长和质检员必须跟班检查指导,对浇注过程先后顺序、范围、人员等要详细的、周密的安排,严禁无次序、无规则留槎的浇注施工,对下料方法、振捣顺序,方法予以指导,对高低槎留置、振捣密实度、表面平整度、墙柱钢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施工工艺要求的施工方法将行使质量否决权,有权下令停工整改,直至符合工艺要求才能继续施工。

三)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岗位责任制:按质量目标分解,层层落实由质检员行使质量否决权和奖罚权。

2、奖罚制:按照施工质量奖优罚劣,实行优质重奖,劣质重罚,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增加质量意识。

3、材料进场检查制:所有进场材料、构配件都必须进行标识、试验、检验、做好记录,要有追溯性,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4、三检制: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严格检查,坚持“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制。

5、隐检制:凡隐蔽工程都必须进行隐检程序,办理隐检手续,填好隐检资料,并及时履行签字归档。

6、工程质量例会:

1) 外部工程例会:汇报工程质量情况和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听取业主、监理、质检站及设计院等各方面的指导和意见;提出施工或图纸上的疑难问题、磋商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 2) 内部工程质量例会:总结工程施工的质量情况 ,通报质量因素、处理质量问题、落实质量责任、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工序穿叉的交接关系及质量责任,加强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工序交接管理,保证施工顺序进行。

3) 成品保护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各工种的施工行为,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增强成品保护意识,爱护和保护成品,如发现有意破坏者、处以重罚。各工种要采取措施,对成品加以防护,免遭污染或破坏。 四) 质量通病

1、成孔偏斜:

1) 现象:成孔后不垂直,偏差值大于规定的L/100。 2) 原因分析

A、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 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

B、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钻杆弯曲。 C、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 D、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3) 防治措施: A、钻机就位时,应使转盘,底座水平,使天轮的轮缘、钻杆的卡盘和护筒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

B、场地平整坚实、支架的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须随时高速。

C、偏斜过大时,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2、钢筋笼变形:

1) 现象:钢筋笼分段太长,加强箍设置不足,风度不够。 2) 原因分析

A、钢筋笼分段太长,加强箍设置不足,风度不够。 B、钢筋笼在堆放,运输和吊装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技术规程,产生累计变形。 3) 预防措施

A、钢筋笼过长时,应分节制作,分节吊装,然后在孔口焊接。

B、应根据技术规程要求设置加强箍,加强箍必须与主筋焊接牢固。

C、在安装笼时,宜设置临时吊装扁拉担,以增加刚度。

3、钢筋笼上浮 1) 现象: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2) 原因分析:

A、混凝土在进入钢筋笼底部时浇注太慢。 B、钢筋笼未采取固定措施。 3) 防治措施

A、当混凝土上升到接近钢筋笼下端时,应放慢浇注速度,减小混凝土上面上升的功能作用,以免钢筋龙被顶托而上浮。当钢筋笼被埋入混凝土中有一定深度时,再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入深度,使导管下端高出钢筋笼下端有相当距离时在按照正常速度浇注,在通常情况下,可防止钢筋笼上浮。

B、浇注混凝土前,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位护筒上,可防止上浮。

4.电弧焊熔渣残留: 1) 现象:焊缝留有熔渣。 2) 原因分析

A. 焊接不连续,中断后再焊时未清除焊渣 B. 多层焊未清除上一层焊缝的残渣 C. 焊条和焊接电流选择不当 3) 预防措施 A. 正确选择焊接电流和焊条

B. 严格按技术规章焊接,养成焊后立即清除焊渣的习惯。 4) 治理方法

A. 清除焊渣后补焊

B. 焊渣残留严重,不容易清理,则应用碳刨将焊缝铲掉重焊。 5.锚具碎裂:

1) 现象:预应力张拉时或张拉后,锚板或锚垫板或夹片锚的夹片碎裂。 2) 原因分析

A. 锚具热处理不当,硬度偏大,导致钢材延性下降太多,在高应力下发生脆性断裂。

B. 锚具本身存有裂纹、砂眼、夹杂等隐患或因热处理淬火、锻压等原因产生裂缝源,在受到高应力的集中作用下裂缝发展碎裂。 3) 防治措施

A. 加强对锚夹片的出厂前和工地检查,锚夹片的技术要求应符合我国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夹片和连接器》(GB/T14370-93)类锚具的要求,有缺陷,隐患或热处理后质量不稳定的产品不得使用。

B. 立即更换有裂缝和已碎裂的锚具,同时对同批量的锚夹骈进行逐个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6.波纹管线与设计偏差较大

1) 现象:最终成型的预应力孔道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差较大 2) 原因分析

混凝土浇注时,预应力索管没有按规定可靠固定。索管被踩压,移动,上浮等造成索管变形。 3) 预防措施

A. 要按照设计线形准确放样,并用U行钢筋按规定固定索管的空间位置,再用细铁丝绑扎牢固。曲线及接头处U形钢筋应加密。

B. 浇注混凝土时注意保护索管,不得踩压,不得将振动棒靠在索管上振捣。

C. 应有防止索管在混凝土尚未凝固时上浮的措施 7.波纹管漏浆堵管 1) 现象

用通孔器检查预应力索孔道时发现内有堵塞,采用在混凝土未浇注前索管内先置预应力索后浇注混凝土的,发现先置的预应力索拉不动。 2) 原因分析

A. 预应力波纹管接头处脱开漏浆,流入孔道。 B. 预应力波纹管破损漏浆或在施工中被踩压、压瘪。 3) 防治措施

A. 使用波纹管作为索管的,管材必须具备足够的承压强度和刚度。有破损管材不得使用。波纹管连接应根据其号数,选用配套的波纹套管。连接时两端波纹管必须拧至相碰为至,然后用胶布或防水胶布将接头缝隙封闭严密。

B. 浇注混凝土时应保护预应力索管,不得碰伤,积压,踩踏。发现破损应立即修补。

C. 浇注混凝土开始后,在其初凝前,应用通孔器检查并不时拉动疏通。如采用预置预应力索的措施,则应时时拉动预应力钢绞线或钢丝束。在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通孔检查。如发现堵孔,应及时疏通。

D. 确认堵孔严重无法疏通的,应设法查准堵孔的位置,凿开该处混凝土疏通孔道。

E. 如不能采用凿开混凝土的办法恢复堵孔的预应力管道而不得不将其废弃,则可起用备用预应力管道或与设计商量,采用别的补救办法。 8.预应力损失过大

1)现象: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预应力钢筋松弛,应力达不到设计值

2)原因分析

A. 锚具滑丝或钢绞线内有断丝。 B. 钢绞线的松弛率超限

C. 测量表具数值有误,实际张拉值偏小。 D. 锚具下混凝土局部破坏变形过大。 E. 钢索与孔道间摩阻力过大。 3)防治措施

A、检查预应力筋的实际松弛率,张拉钢索在采取张拉力和引申量双控制。事先校正测力系统,包括表具。

B、锚具滑丝失效,应予更换。

C. 钢绞线断丝率超限,应将其锚具、预应力筋更换。 D. 锚具下混凝土破坏,应将预应力释放后,用环氧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补强后重新张拉。

E. 改进钢束孔道施工工艺,使孔道线形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使用减摩剂。 9.预应力孔道注浆不密实 1) 现象

水泥浆从入口压入孔道后,前方通气孔或观察孔不见有浆水流过,有的是溢出的浆水稀薄。钻孔检查发现孔道中有空隙,甚至没有灰浆。 2) 原因分析

A. 灌浆前孔道未用高压水冲洗,灰浆进入管道后,水分被大量吸附,导致灰浆难以流动。

B. 孔道中有局部堵塞或障碍物,灰浆被中途赌注,管道排气孔堵塞,灌浆时空气无法彻底排出。

C. 灰浆在终端溢出后持荷继续加压时间不足。

D. 灰浆配制不当,如所有的水泥泌水率高(3h后超过3%),水灰比大(大于5%),灰浆离析等。 4) 防治措施

A. 孔道在灌浆前应用高压水冲洗,除去杂物,疏通和湿润整个管道。

B. 配制高质量的灰浆,选用的水泥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水灰比宜控制在0.1~0.45,泌水率宜小于2%,最大不应超过3%。灰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度并不易离析,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但不得使用对管道和预应力束有腐蚀性作用的外加剂,掺量和配方应试验确定。 C. 管道及排气口通畅。压浆在从低处往高压(参考压力0.3~0.5MPa),待高端孔眼冒溢浓浆后,堵住排气口持荷(0.5~0.6MPa)继续加压,待泌水流光后再堵住孔口。 D. 浆。

第二次压浆应在第一次压浆出凝后进行。

10.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出现的纵向裂纹: 1) 现象

2) 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在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下出现断断续续、长度不等的裂缝,宽度大部在0.2MM以下。 3) 原因分析

A、形成这一类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预应力钢束的保护层厚度偏薄,加上采用高标号水泥用量偏多,水泥浆含量偏大,导致较大的收缩变形。由于箱梁结构的内约束,包括底板截面的不均匀收缩和波纹管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作用,导致较大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从而出现了对管道较长,或第一次压浆不够理想的,可进行第二次压沿波纹管纵向的收缩裂缝。

B、箱梁底板横向分布钢筋间距偏大。 C、箱梁底板预应力钢束位置不够合理。 D、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养护措施不到位。 E、张拉预应力束的混凝土龄期偏小。 3)、防治措施

A、改进泵送混凝土的级配,优化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材料配合比,其中包括水泥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等。

B、采取技术措施,确保预应力波纹管保护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5CM。

C、对底板构造钢筋和底板预应力钢束的间距采取合理布置。 D、加强对箱梁底板混凝土外表面养护工作。 E、适当延长混凝土张拉龄期。 11.箱梁腹板出现斜向裂缝: 1) 现象:

悬臂现浇混凝土拆模后张拉预应力索,腹板混凝土出现裂缝。一种是有规律地出现于底板约呈45斜缝。另一种为沿预应力索管方向的裂缝,往往是靠近锚头处裂缝开展较宽,逐渐变窄而至消失。

。2) 原因分析

A、出现与底板呈45斜缝的原因极大可能是该区域的主拉应力,超过了该处的预应力索和普通钢筋的抗剪力及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可能是混凝土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尚未达到其设计抗压强度。

B、出现沿预在力索管方向的裂缝的原因往往是由于预应力索张拉时,索管及其周围混凝土受到较集中的应力,由于柏松效应导致索管及其周边混凝土受到索管径向的巨大张力,如分配保护层混凝土不足以抵抗拉应力,则会在其最薄弱处开裂。 C、混凝土未达到拆模,张拉的龄期或强度。

D、腹板的非预应力普通钢筋网、钢筋间距较大,不能满足抗裂要求。

E、施工临时荷载超载或在作用点产生过大集中应力。 4) 预防措施

悬臂现浇混凝土箱梁腹板斜向裂缝的出现往往是设计、施工、材料、工艺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原因比较复杂。但其中必然有

一、二个原因是主要的,为此,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对策。

设计:

。A、布置有弯超预应力筋部位,往往能有效地克服主拉力。因此在先弯超预应力部位应特别注意验算该部位的主拉应力,并布置相应的抗裂钢筋。

B、加密普通钢筋间距以增强抗裂性,必要时可在易发生斜向裂缝的区段,加设钢丝两片。

C、在预应力束张拉集中的近锚头区域,增设钢筋网片,提高抗压能力和分散集中力。

施工:

A、施工工况、工艺流程必须与设计相符。如有变更应立即与设计单位联系,核算无误后方可施工。

B、混凝土未达到龄期或强度,不能拆除模板,为掌握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可在浇筑混凝土时多制作几组混凝土试块,在不同龄期进行试压。

C、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得有超载或有不同于设计工况的集中荷载。

D、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及其质量。 4) 治理方法

A、加强观察,如发现裂缝继续发展,加宽、错台、应立即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分析原因加固补强,以免酿成严重后果。 B、如裂缝无继续扩大和发慌,或逐渐闭合,可待其稳定后预以封闭。

12、箱梁拆模后在腹板与底析承托部位出现空洞、蜂窝、麻面: 1) 现象

箱梁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在底板与腹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部分腹板离底板1M高范围内出现空洞、蜂窝、麻面。 2) 原因分析

A、箱梁腹板一般较高,厚度较薄,在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钢筋较密,又布置有预应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振实,也有漏振情况,易造成蜂窝。

B、若箱梁设置横隔板,一般会设预留人孔,浇筑混凝土时从预留人孔两边同时进料,易造成预留人孔下部空气封堵,形成空洞。

C、浇筑混凝土时,若气温较高,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模板湿水不够,局部钢筋太密,振捣困难,易使混凝土出现蜂窝,不密实。

D、箱梁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若供料不及时,易造成混凝土振捣困难,出现松散或冷缝。

E、模板支撑不牢固,接缝不严密,易发生漏浆,跑模,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

F、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振捣范围分工不明确,未能严格做到对相邻部位交叉振捣,从而发生漏振情况,使混凝土出现松散、蜂窝。 3) 防治措施

A、箱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合理组织和分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划分振捣范围,浇筑层次清楚,相互重复振捣长度应取50CM左右,一边下料。

B、对设置横隔板的箱梁,混凝土要轮流从横隔板洞口一边下料,并从洞口另一边振出混凝土,避免使空气封堵在洞口下部,这样就不易在洞口下部形成空洞。

C、合理组织混凝土供料,如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宜有临时备用搅拌设备,以便当商品混凝土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带来供料中断时予以临时供料。

D、根据施工气温,合理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水灰比,当气温高时,应做好模板湿润工作。

E、当箱梁腹板较高时,模板应留人孔处,应重点进行监护,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13、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了允许偏差: 1) 现象:

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过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如包含平弯,竖弯的长钢束其伸长值比设计值偏小,短钢束的伸长值比设计值偏大。 2) 原因分析

A、实际使用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和钢束截面与设计计算值不一致。

B、由于预应力预留孔道的位置不准,波纹管形成空间曲线,使张拉时钢束的摩阻力变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的实际伸长值偏小。

C、预应力施工工序不规范。如在箱梁浇筑混凝土前已将双向张拉的预应力束穿好,若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孔道堵塞,不能用通孔器检查,张拉时摩阻力会增大,造成伸长值偏小。 D、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也会造成张拉与伸长值不一致。 3) 防治措施:

A、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修正计算。

B、正确量得预应力的引伸量,按计算的引伸量误差修正伸长值,引早量的测量为预应力筋的直接伸长量,为此可将预应力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左右,直接测定预应力筋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及卸荷后四种情况的伸长值。

C、确保波纹管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网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υ值,以调整预应力筋的设计伸长值。

D、若实际发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钢束张拉后的实测值,相关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备用孔道增加预应力束。

14、支承面平整度偏差较大: 1) 现象:

支承平面搁置支座上,不全部吻合。 2) 原因分析: A、支承面模板走样;

B、支承面预埋铁件制作变形未予矫正。 C、支承面混凝土表面没有抹平。

D、混凝土级配设计不当,产生过多的收缩。 3) 预防措施:

A、加强模板的钢度,牢固地固定预埋件,减少模板或预埋件变位。

B、合理设计预埋件和制订完善的加工工艺,减少制作,运输及安装等过程变形。

C、增强预埋铁件入模前的平整度检查。 D、减少混凝土的沁水率和收缩率。 E、做好混凝土的抹面整平工作。 4) 治理方法:

A、对钢质支承结合面,以薄铁片镶嵌,或用楔形铁(或合金)片塞实。

B、混凝土支承面有少量平整度偏差,可用环氧砂浆予以抹平。对较大偏差支承高程又无法修改时,只能凿除混凝土表层,立模浇筑高标号混凝土或环氧砂浆层。

15、运输裂缝及断裂: 1) 现象:

预制梁经运输后,产生裂缝甚至断裂。 2) 原因分析:

A、运输过程中支承位置与设计规定不符,以致构件受力状态变化,产生过多的附加应力,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或短裂。 B、运输线路的道路状况不佳,过大的跳动,构件受振,甚至共振,受力状态变化。 4) 预防措施

A、正确设置支承点位置,必要是应增设托架,确保预制梁受力状态不变化。

B、选择路况较好的线路进行运输,行驶保持中等速度,防止急刹车。

C、对薄腹构件,应事行先验算运输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必要时应增设托架以保护。 4)、治理方法

A、对表面裂缝处进行凿开,深度直至不见裂缝为止,然后用环氧树脂或环氧砂浆或专用修补脂进行修补。 B、对表面裂缝用专用补脂以注和方法予以封固。

C、断裂构件的修补方案应经有关单位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修补。

16、构件起吊安全度不够: 1)、现象

A、起重机吊重安全警报器发出警告信号。 B、起重机个别支承点离地。 2)、原因分析 A、起重臂的长度与倾斜角构成起重机的工作半径,起重量与工作半径成反比,超出额定数值则自动报警。

B、汽车式起重机设计起重量时有一假定起重臂在后侧的工作状态,一旦起重臂处于两侧,起重量就会降低。 3)、防止措施

A、合理选择起重机的型式和额定起重量。

B、妥善安置起重机的位置,使机械在额定工作半径中工作。

(2)施工队教育:施工队教育是新工人被分配到施工队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是加深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介绍本施工队所从事的施工项目安全因素和安全防范知识使新工人知道从事本项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防范内容。

(3)班组教育。岗位教育是新工人分配到班组后,开始工作前的一级教育。内容是使新工人掌握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知识,并通过学习使新工人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二、安全机构组成

项目部组成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机构,主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识别各种安全因素,制定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安全事故。

安全管理体系组成图(见附图)

三、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安全生产责任制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安全、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切实可行

质量、进度、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质量、安全施工保证措施承诺

施工质量、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