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上语文25课电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3: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十五课 词五首

设计者:刘怀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

3、通过反复吟咏,培养学生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示标

根据课前预习,回答下列问题

1、《望江南》,选自《 》,《望江南》是 。作者 ,是 (朝代)

词人,诗词兼工,是 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3、《武陵春》选自《 》,作者 ,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初一课本中,我们学过她的作品: 。

三、导学设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该词的内容

提示: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提示:抓住词中的关键词。如:“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 3.“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意味? 提示:情景交融,抓住词的意境与抒发的感情

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提示:抓住词中的关键词;发挥想象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6、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尽”能否改为“境”,为什么? 提示:①区分“尽”“境”②理解用“尽”的好处。

7、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提示:对比中体会。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失望,对生活毫无信心。

8、“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重点词提示:试图排遣愁绪,给人希望→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 写出主人翁什么样的情感

9、有人说,这首词的上阕没有一个“愁”字,却句句在写愁。你同意吗?请作分析。 提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10、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提示:修辞上(比喻、夸张)、修辞的作用

自学并合作探究以上十个题目,同桌交流不明确的地方,提交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不明确的地方,提交全班讨论,老师指导明确

三、精讲

1、反复吟诵本诗,体会词中女子的情感的变化。

提示:抓住词中的关键词。如:“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 希望→希望→绝望

2、评论认为“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是一个“创意出奇”的句子,请说说他奇在何处?(或问:如何理解鉴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提示:修辞上(比喻、夸张)、修辞的作用

运用夸张和比喻,化虚为实,把把看不见的、没重量的愁说成连船都载不动,写得具体可感,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忧愁之深、之重。

3、对比阅读,感受两首词的不同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

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

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3、欣赏两首词的美点,并试着把它们改写成散文诗

①用词美 ②意境美 ③修辞美 发挥想象,创设镜头

示例:镜头一: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二: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三: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四: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四、当堂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品味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3、通过品味名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二:示标:

三、导入

复习导入,默写学过的两首词

四、导学

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 ,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这文学家。我们在初二下学期学过他的名篇《 》,其中名句“ , ”,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2、《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我们在初二学过他的一文一词,分别是 。 诗歌内容理解 《渔家傲·秋思》

1、词中“ ”字直接点明了季节,“ ”四字间接点明了季节,紧扣题目 。

2、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在词中,风景的“异”具体表现在哪里?写出边塞怎样的景?

3、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诗句;从“浊酒一杯家万里”你想起了《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 , 句。所以,从环境描写和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4、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阕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

5、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 。 “ , ”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

6、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了什么典故?具体分析其作用。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理解“天狼”的比喻义

4、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请写出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提出疑问,合作探究以上题目,共同解决疑难。

五、精讲

1、这两首词中共用了四个典故,请你说说用这些典故的作用?

①明白典故的故事内容 ②理解用在文中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燕然未勒归无计”中作者“燕然未勒”用了一个 的故事,表现了作者 。

2、《渔家傲·秋思》上阕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①抓住文中的“异”景 ②体会景物的特点

③通过想象连景成画面,描绘出特有的意境。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下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全词塑造了怎样的形象? ①狩猎的宏大场面

②北击匈奴,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决心 ③老当益壮、壮志未酬、热爱祖国。

六、当堂练

【中考链接,当堂测试】

1、(湖南衡阳市)诗歌欣赏:

⑴、对《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⑵、根据词意,请回答下面问题(2分)

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

2、①四面边声连角起,

。(2007浙江温州市卷)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2008浙江丽水市中考)

3、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宁夏中考题)

【中考链接,当堂测试】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2题。( 四川资阳市)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2008四川眉山)面对失意,李白吟出“

” 4

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强敌,苏轼直抒“ ,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决心;面对生死,文天祥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达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2005年河南中考题)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每空1分)

5、(河南中考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学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

2、能品味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3、通过品味名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比较阅读,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二:示标:

三、导入

复习导入,默写学过的两首词

四、导学

检查预习情况

《破阵子》选自《 》,作者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我们初一时学过他的一首词是 。  理解赏析 整体把握

1、词的上阕写了什么内容?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提示:

上片写军旅生活,战前准备。首句是实写,后几句是虚写。 下片写战斗场面,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精品词作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队生活。“沙场秋点兵” 暗示战斗即将开始。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 的气氛,暗示战斗即将开始。

2、赏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提示:

①写准文中的景物

②写出场面的宏大

3、“ , 。” 用 修辞手法,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与上阕“ , ”遥相呼应,又回到现实,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 的悲愤。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统一国家,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 提出疑问,合作探究以上题目,共同解决疑难。

五、精讲

1、为什么说《破阵子》是一首“壮词”? ①军旅生活的场面 ② 作者的气魄及情感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4) 总体分析: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六、当堂练

【中考链接】

1、根据原文默写.①(苏州市中考试题) ,梦回吹角连营。 ②(南京市中考试题)了却君王天下事,

2、《破阵子》词中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3、下边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4、用简洁的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九上语文复习教案

25课教案

九(上)期末考试语文

九上语文计划

九上语文作者简介

九上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计划九上

九语文上期末试卷

九上语文摘抄

《醉翁亭记》教案(部编语文九上)

九上语文25课电子教案
《九上语文25课电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